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苟在四合院:有钱有票的小日子 > 第010章 瑕疵布

苟在四合院:有钱有票的小日子 第010章 瑕疵布

作者:我是恐怖南瓜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9 12:26:38 来源:23小说

“同志,同志,有点事给你说一下。”

就在张旭拿麻袋装鱼的时候,一个大约三十多岁,带着蓝色解放帽子,穿着一身蓝色解放装的中年男人穿过了人群挤了过来。

“怎么了?”

出于对陌生人的防备,张旭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警惕地看着来人。

“同志,我是第二纺织厂的,这是我的工作证。”

那人看着张旭的样子,赶快的从自己上衣的口袋里面,掏出了一个证件。

纺织厂后勤处采购员王大雷,张旭看了一眼证件上的照片和职位,瞬间心里明白了几分。

早就听说过河边有些缺少油水的人会跟那些钓鱼的买鱼,甚至有时候还会有一些单位的采购在河边采购,没想到今天竟然被自己遇到了。

“我收拾一下,我们去其他地方谈。”

看了一下周围的人群,张旭小声的说了句。

他今天本来就用不着这么多鱼,其他的本来还想要弄几个水缸先放到空间里面养着,回来去鬼市换点需要的东西。

但是遇到纺织厂的采购员,让张旭瞬间改变了主意。

在这个年代很多东西可不是能够随意买卖的,投机倒把可是一个不小的罪名。

虽然因为近些年的自然灾害,四九城的鬼市的交易,粮店附近小胡同交换点粮食,河边买点鱼这样的事情,纠察队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这些也仅限于小宗的买卖,像是张旭现在这六十多斤鱼,可不是一個小数字,当然要小心翼翼。

“我帮你,我有自行车。”

身为采购员,张大雷对于这些当然是更加的清楚,甚至可以说,他们采购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能放到明面上的,他说了一句话之后,也开始帮张旭收拾起来。

有了王大雷的帮忙,张旭收拾起来快速了不少,他把那条五斤多的鱼还有随意捡了一条斤把重的鱼单独的分出来,其他的都装进了麻袋。

把麻袋放到了王大雷自行车的后座,两个人避开了人群,很快地转进了一个偏僻的小巷。

“同志,抽烟。”

王大雷看四周没人,从口袋里面掏出了烟,递给了张旭一根。

大生产,张旭接过了烟叼到嘴里,又凑上了王大雷递过来的火柴。

有点冲,没自己的大前门味道好。

“同志,这些鱼你都卖吗?”

王大雷看到张旭抽起了烟,自己也点了一根,问道。

本来他像是往常一样,看看能不能弄几条鱼送到领导的小灶,却没有想到竟然会遇到有人钓了这么多鱼。

就他自行车后座这些,最起码有六十多斤,虽然对于几千人的纺织厂来说还不够塞牙缝,但是如果对于少数人却足够用了。

“你准备出什么价?”

张旭吐了口烟,看着王大雷问道。

这几年的自然灾害,可是让市面上的鱼价不断地上涨,市场上这样一斤以上的鱼已经属于中等,两毛钱一斤,还需要鱼票或者副食本购买。

“两毛八一斤,比市场上多八分,怎么样?”

王大雷说道,这么多的鱼,他还是比较爽快的。

以往他买鱼,因为不需要票,基本上都是两毛五,而今天这麻袋鱼比较多,甚至里面还有好几条是在两斤以上的,他就给多提了三分钱。

“说实话,这个价给的不少,但是老哥,我也不想占这个便宜,我也不要钱,我想给您换点东西。”

听了王大雷的报价,张旭知道这大哥也是个实诚人,他也不藏着掖着。

“换东西?”

王大雷也没想到张旭这样的要求,连忙的说道。

“同志,我虽然是采购员,但是很多东西我这里也没有。”

“这位大哥,既然我说了,那绝对是您能办到的,您不是纺织厂的吗?我是想要拿这些鱼,给您换点布,就按市场价。”

张旭微微一笑,到了这个时代,他从系统里面确实弄了不少东西,但是却没什么布料。

他现在的被子和床单什么的,还是当初从鲁省带来的,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年了,甚至有的地方已经磨损得很薄了,他早就想要把被褥还有床单都更换了。

try{mad1();} catch(ex){}

“换布的话,那没问题,就是你得跟我一起去我们厂。”

王大雷几乎没有犹豫。

像是他们这样的工厂,除了计划内的生产,其实还会有一部分属于计划外的生产,这些东西往往就是他们后勤处用来和兄弟工厂交换需要的物资。

张旭把装鱼的麻袋转移到自行车的横梁上,他坐在王大雷的身后,随着王大雷的用力,自行车晃晃悠悠的出了胡同,向着四九城西边而去。

也就是在他们刚出胡同没多久,一个长脸的小胡子也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跟了上去。

第二纺织厂,又被称为二棉厂。

位于四九城西侧的东八里庄,因为一棉厂、二棉厂和三棉厂都建在这里,很多的报纸喜欢称这里是纺织城。

又因为这三个厂里女工占据了九成,每天都能看到上万名女工上下班,私下里有好事者称这里为女儿国。

这个时候可是有着黑一白称呼,也是四九城工业的两大支柱,一黑指的是以第一钢厂为主的各色钢铁及配套工厂,一白就是说的纺织城。

二棉厂的建造的时间虽然跟一棉厂差不多,但是其规模却是一棉厂的一倍,有六千多职工,每年的产量能够满足两三千万人的基本需求。

不过因为这些年棉花欠收,原棉供应不足,再加上老大哥的背信弃义和技术封锁,二棉厂现在每天只能生产八小时,而一棉厂更是几乎停产。

两个多月,张旭也是第一次的到这里。

说起来规模,这里跟红星轧钢厂差不多,不过在这里没有什么高炉设施,几乎都是一水五六米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