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水浒:将造反进行到底 > 第十六回:群贤阁内有对策

水浒:将造反进行到底 第十六回:群贤阁内有对策

作者:软阳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0 21:42:12 来源:9书院

火烧东京后的第三日。

宋徽宗称病不朝,宫内宫外谁都不见。

据太医说,官家这两天终日辗转龙榻,郁郁寡欢。

字也不练了,道法也不修了,石头也不玩了,连师师都没了吸引力。

一应重臣闻听此事,不由暗自忧心,生怕官家万一想不开,变的发愤图强起来。

他们做臣子的,只希望天子能像从前一样,开开心心无忧无虑,做个吉祥物就好。

千万千万不要因张三贼厮的几句刻字,便起了雄心壮志,凭白去和那些个明君做比较。

相府中,蔡京端坐在太师椅上,思索怎么哄官家开心。

他吩咐长子蔡攸道:“写信给苏杭应奉局,加紧收集奇石,年底之前,必须要再到一纲。”

宋代陆运、水运的物资,大都编组为纲。

运马的称马纲,运米的称米纲,马以五十匹为一纲,米以万石为一纲。

而官家建造艮岳的花石纲,则以十船为一纲。

蔡京随口一句话,给苏杭应奉局加了不少担子。

而这些担子,又都会转嫁到百姓头上。

去岁,政和三年,因开采、运送太湖石而意外身亡的百姓,便有七十余人。

今年死亡的,估计要过百人。

蔡京忙着哄皇帝开心,童贯这边也没闲着。

他找来好友林灵素,拿出一残破古籍,说道:“元妙先生,这本《南极宝诰》为扶摇子随身之物,可献给官家。”

林灵素闻言,倒吸一口凉气:“陈抟老祖已飞升百余年,恩相从何而得?”

童贯笑而不语,林灵素恍然大悟。

好吧,又是哄官家开心的西贝货。

林灵素此人,以前是个和尚,因被寺里主持笞骂,一气之下跑去当了道士,前年经童贯推举入朝,如今颇得宋徽宗恩宠。

历史上的林灵素,会在明年提出“神霄教派说”,并引诱宋徽宗成为教主,由此得以掌控全国的教权。

他为了报复佛教,还会上秉官家:“释教害道,今虽不可灭,合与改正,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为尊者,和尚改为德士,皆要留发,并顶冠执简。”

简而言之,林灵素要把全国的和尚都变成道士,连被供奉的佛祖菩萨罗汉,也不能漏下,通通都要改。

当朝三大权臣,蔡京以花石纲逢迎天子,童贯用道经取悦官家。

而太尉高俅,自不会落后于他们二人。

殿帅府中,高俅正与内侍押班王建对坐闲聊。

他面色如常,脸上丝毫不见悲伤,仿佛前两天城门楼子下悬挂的头颅,跟自己没有一点关系。

“王押班是说,张三那贼厮糟蹋了师师姑娘后,还在她身上留了字?”

高俅眯着眼,手捻胡须,大脑飞速旋转。

如此密事,只有官家和李师师本人,以及王建、徐宁这两个随侍之人知晓,高俅还是刚刚听说。

“不错,好叫太尉晓得,官家之所以心有不愉,一半因此事,一半因刻字。”王建常年随侍御驾,对皇帝脾性摸的一清二楚。

高俅心中了然,抚掌大笑道:“懂了,懂了,心爱之物,被别人染指,自是心有不快。看来官家之心疾,只需再寻个李师师,便能医好一半。”

王建哈哈大笑,应和道:“好个高太尉,要说讨陛下欢心,放眼整个朝堂,没人能和你媲美。”

“王押班莫要笑话俺,老朽做这一切,还不都为了咱端王府旧人?你只需切记,官家给的那份荣光,我高俅不会独享。”

王建又说:“像师师大家这般,既懂琴棋书画,又能以色娱人的姑娘,可没有这么好寻。”

高俅不以为意道:“王押班安心,此事交由我来做,左右不过是个攮头儿,没了李师师,还有其他师师,开封府寻不见,天下还寻不见?”

对比蔡京这种进士及第出身的正统世族官僚,高俅想在朝堂上有所作为,只能选择另辟蹊径。

他又没有童贯勇立边功的本事,联合宫中内侍,使出些下作手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朝中依附于高俅的,多是赵佶年轻时,陪他耍子的潜邸旧人。

这群人不通政事,也不能带兵打仗,唯一的长处,就是知道怎么哄官家开心。

就好比王建,本来和高俅一样,也是个完整人,但赵佶成了皇帝后,他立马挥刀自宫,摇身一变,成为了内侍省的大押班。

就在高俅和王建闲谈之际,殿帅府派出去追击凶手的骑兵终于回返。

“太尉容秉,我等一路追踪,终于在东明县(今兰考县)寻到丧帮的抬丧伙计,但并未发现其余贼人。”

“经过审问丧帮伙计得知,那群贼人在出城时改了道,往相州(今安阳市)去了,我等在外不便请令,只好自行决断,又改道追去相州,却没能寻得贼人踪迹。”

高俅脸色阴沉,心说那张教头一环套一环,直把自己当猴耍。

“黄浩呢?他怎么没回来?”

想起那个有点机灵的亲随,高俅张口问道。

马军统制党世雄,拱手回答:“丧帮伙计说出相州之事后,黄浩便觉得其中有诈,他让我等去相州追击,自己则带了几个人,跟着丧帮去了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市),说要安排当地官员,长期监视韩娘子下葬之地。”

高俅点点头,心中对黄浩甚为满意,此人如此年轻,做事却颇有章法,值得好好栽培。

待党世雄走后,殿帅府老都管又来禀报:“太尉,蔡相府上来人通报,说今日午时,群贤阁相见。”

高俅看了看王建,说道:“告诉蔡府,王押班今日同去。”

老都管拱手应诺,自去回应蔡府下人。

所谓群贤阁,乃是东京七十二酒楼的其中一家,与相府多有牵扯勾连。

蔡京、童贯、高俅这三位顶尖重臣,遇到大事,都会在此处先行商议,定下计策后才会上秉官家。

前几日张三火烧东京,之所以让官家知晓了详情,主要是有三个原因。

一是因为案发地就在城内,闹的这般大,想瞒也瞒不过去。

二是松涛斋中减配版的“夫目前犯”,被官家亲眼瞧见。

三则是白五花不经他们商议,私自上奏说了刻字内容。

如果此案生在外地,或者没有第二个原因,那他们三人断不会让官家知晓此事。

午时。

蔡京、童贯、高俅、王建,于群贤馆中相见,各自拱手见礼。

蔡京站在窗边,看着汴河说:“当下最紧要的,是让官家重拾往日情趣,诸君都说说,该使什么法子。”

童贯把玩着茶杯,随口道:“先把纵火刻字的案子定性,就说是贼厮受了奸人指使,意图祸乱朝纲,并非出于嫉世愤俗。”

喜欢水浒:将造反进行到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水浒:将造反进行到底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