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一票人都有金手指,那我干嘛?

作者:薇风依娜星光语 | 分类:玄幻 | 字数:109.4万字

第536章 如此治军

书名:一票人都有金手指,那我干嘛? 作者:薇风依娜星光语 字数:0 更新时间:07-22 08:03

“喏,拿去。”凌星朝灵儿示意。

灵儿会意,身形轻盈如狸猫,几个起落便悄无声息地潜入坡下演练场边缘的草丛。

将领们正不明所以,只见灵儿手腕一抖,那几个泥团子带着嗤嗤燃烧的火线,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地落在演练枪阵士兵的脚下、队列间隙,甚至有两颗直接滚到了他们阵型的中央!

“什么东西?”

“小心!”

“火!有火!”

士兵们哪里见过这个?

骤然遇袭,那泥团子嗤嗤作响,冒着呛人的浓烟(灵儿用的只是加了大量硫磺和草木灰的普通爆竹泥团,烟大火小),场面顿时大乱!

方才还整齐的队列瞬间崩溃。有人下意识举枪去捅,有人惊叫着后退,有人被烟雾呛得弯腰猛咳,更多的人则像无头苍蝇般试图逃离冒烟的区域。

推搡、踩踏顷刻发生,惊呼与咳嗽声响成一片。原本威武的枪阵,几个呼吸间就变成了一锅翻滚的烂粥。

坡上,一片死寂。

将领们的脸色由红转青,再由青转白,最后只剩下一种难堪的灰败。

赵副将的拳头无力地松开,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魏公公远远看着坡下的混乱,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沉痛,随即化为更深的冷厉。

“看清楚了?”

凌星的声音再次响起,平淡无波,却比任何咆哮都更具穿透力,“这就是你们引以为傲的‘天子亲兵’?几颗冒烟的泥疙瘩,就能让他们自乱阵脚,同袍相残!若来的是倭寇真正的毒烟火器,或是趁乱突入的利刃,此刻地上躺着的,就全是尸体!禁军?我看是‘惊’军还差不多!遇事就惊,闻风丧胆!”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这些将领的心头。

坡下的混乱仍在继续,士兵们好不容易在低级军官的呵斥下勉强稳住,但个个灰头土脸,惊魂未定,望向坡上将领们的眼神充满了茫然和后怕。

凌星不再看坡下,转向身前这群面如土色的将领:“练兵,不是让你们排个花架子给皇帝老子看!是要练出一群真正能闻鼓而进,闻金而止,临危不乱,令行禁止的虎狼!是要练出,哪怕刀架在脖子上,只要号令未改,脚下阵型就半分不能乱的铁壁!”

她向前一步,无形的压力让将领们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从今日起,你们几个,每天抽两个时辰过来。我教你们点真东西。别想着敷衍,我看着烦。”

她顿了顿,玄纱下的目光似乎扫过每个人的脸,“第一课,练‘静’。”

“静?”

将领们面面相觑。

“对,静!”凌星声音斩钉截铁,“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练刀斧加身而目不瞬!一群惊弓之鸟,练什么都是白搭!”

接下来的几日,成了这些禁军将领们永生难忘的“折磨”。

凌星练兵的法子,闻所未闻,简单粗暴得近乎残忍。

她命人寻来大量细长的竹签,让将领们各自带领本部最精锐的一队亲兵(约百人),在平整的空地上列成密集方阵。士兵们挺胸收腹,持枪肃立,如同雕塑。

然后,凌星亲自示范。

她随意拿起一根竹签,走到一名士兵面前。那士兵紧张得喉结滚动。

凌星手腕一抖,竹签带着破空声,猛地刺向士兵的脖颈侧面!

速度之快,角度之刁,完全模拟了战场上的冷箭偷袭!

士兵吓得魂飞魄散,本能地就要缩脖子闭眼闪躲。

“动一下试试?”

凌星冰冷的警告在耳边炸响,那竹签的尖头,在距离士兵颈侧皮肤毫厘之处稳稳停住,微微颤动。

士兵浑身僵硬,冷汗瞬间浸透内衫,牙齿咯咯打颤,却硬是凭着最后一点意志力,死死钉在原地,只是脸色惨白如纸。

“很好,没动。”

凌星收回竹签,声音毫无波澜,“记住,战场上,乱动死得更快。阵列之中,一人动,则阵脚乱;阵脚乱,则全军危!”

她如法炮制,在队列中穿梭,竹签或刺眼、或戳喉、或扎向肋下软甲缝隙,每一次都迅疾如电,每一次都在触及身体前精准停住。

士兵们如同置身炼狱,每一次竹签破空声都像死神的镰刀划过耳边。

恐惧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心脏,但凌星那冰冷的目光和“动则死”的警告,如同无形的枷锁,将他们死死钉在原地。很快,呕吐者有之,失禁者有之,更有甚者直接双眼翻白晕厥过去。

空气中弥漫开恐惧的味道。

将领们站在一旁看着,个个额头青筋暴跳,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陷掌心。看着自己的心腹精锐被如此“蹂躏”,比鞭子抽在他们自己身上还疼。赵副将几次想冲上去阻止,都被李参将死死拉住,后者脸色同样难看,但低声道:“忍!魏公公看着呢!她…她是在教保命的法子!”

凌星对晕倒呕吐的士兵视若无睹,只让后面的人补上位置。

她甚至让灵儿和刘欣崖同时出手,从不同方向用竹签“偷袭”,模拟战场上的多重威胁。

士兵们必须要在极致的恐惧中,保持绝对的静止,信任身边的同袍,信任自己的阵列。

“眼观鼻,鼻观心!想什么?想你们脚下站的是大地的根!想你们身边挨着的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想你们背后是家乡父老!除了军令,天塌下来也给我站直了!”

凌星的声音如同寒冰铸就的鼓槌,一次次敲打着士兵们濒临崩溃的神经。

一日,两日,三日……

变化在痛苦与坚持中悄然发生。

士兵们呕吐晕倒的少了,颤抖的幅度小了。

当破空声再次响起,虽然身体依旧会瞬间绷紧如铁,冷汗涔涔而下,但绝大多数士兵已能死死咬住牙关,眼皮都不眨一下,硬生生挺住那直抵要害的“死亡威胁”。

他们的眼神里,最初的惊惶被一种近乎麻木的坚韧取代,又渐渐沉淀出一种冰冷的、视死如归的沉寂。阵列真正成为了一块铁板,沉默地矗立在秋风中。

将领们看着自己手下兵卒的蜕变,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他们开始明白,凌星练的不是花拳绣腿,练的是心!

是胆!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才有的那份在尸山血海中也能稳住阵脚的“静气”!

“静”功初成,凌星开始传授“动”法。

她摒弃了禁军习练多年、繁复华丽却华而不实的枪法刀术,只取最直接、最致命的几个动作:刺、劈、扫、格。动作要求极其简单,却异常苛刻——快、准、稳、狠!每一次出手,都必须用尽全力,务求一击毙敌。

“战场杀伐,不是江湖斗狠!没有那么多你来我往!一招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把那些没用的花架子给我扔茅坑里去!”

凌星厉声训斥着正在练习刺枪的士兵,“刺!腰马合一,力从地起!手臂是弓,枪是箭!给我刺穿它!”她指着悬挂在木桩上厚实的湿牛皮甲。

士兵们吼叫着,用尽全身力气挺枪刺出。枪尖撞在坚韧的牛皮上,发出沉闷的“噗噗”声,往往只能留下一个白点,难以刺穿。

“没吃饭?早上发的肉包子喂狗了?”

凌星走到一个气喘吁吁的士兵面前,劈手夺过他手中长枪。

那枪在她手中轻若无物。她甚至没有刻意摆什么架势,只是随意地一个前踏步,腰身一拧,手臂推送。

“嗤啦——!”

一声裂帛般的锐响!那杆普通的长枪,竟如同烧红的铁钎捅进猪油,毫无阻碍地洞穿了厚厚的湿牛皮甲,枪尖从木桩背后透出半尺有余!

枪杆兀自嗡嗡震颤!

全场死寂。

士兵们看着那洞穿的牛皮甲,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

“看清楚了?”

凌星随手将长枪插在地上,入土半尺,“力,要整!要透!不是靠胳膊抡!脚下生根,腰背发力,肩肘送劲!把你们吃奶的力气,用对地方!”

她开始详细拆解发力的诀窍,从脚掌如何抓地,到腰胯如何拧转,再到手臂如何推送,讲解清晰直白,毫无玄虚。

将领们如获至宝,拼命记忆。

他们终于窥见了一丝门径,原来真正的战场杀伐之术,竟是如此朴实无华又雷霆万钧!以往他们引以为傲的“精妙”招数,在凌星这返璞归真的杀戮技艺面前,显得如此可笑而多余。

单兵技艺之后,便是小队配合与阵法。

凌星传授的是一种极其简洁高效的小型战阵——“锋矢三叠浪”。

三人为一基本“锋矢”,攻守兼备。一人持长兵(枪、矛)突前为锋锐,主攻;一人持刀盾或重兵器护住前锋两翼及下盘,主守;一人持短兵(刀、短矛)或弓弩在后策应,查漏补缺,亦可远程袭杀。

三组“锋矢”又构成一个更大的三角阵型,彼此呼应,层层推进,如同三道连绵不绝的浪头,故称“三叠浪”。

这阵法看似简单,但对士兵彼此间的信任、默契、以及对命令的绝对服从要求极高。前锋突进时,必须完全信任两翼的护卫;护卫格挡时,必须精准地为前锋创造进攻空间;策应者更要眼观六路,随时填补缺口。一个环节出错,整个小阵就可能崩溃。

凌星的训练方法更是让士兵们吃尽了苦头。她让组成“锋矢”的三名士兵,用绳索将彼此靠近的手臂或腰部松松地系在一起。“同袍一体,生死与共!跑?一个想跑,三个一起摔!”

她让这三人在泥泞中、在布满碎石荆棘的野地里、甚至在模拟的箭雨(用去掉箭头的竹竿代替)攒射下,反复演练冲锋、防御、变向、后退。

摔倒、磕碰、被荆棘划伤、被竹竿抽得青肿……成了家常便饭。但奇怪的是,在这种近乎“绑在一起”的残酷磨合下,士兵们反而渐渐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袍泽”。

摔倒时,旁边的人会本能地伸手去拉;被“箭矢”攻击时,持盾者会毫不犹豫地将盾牌倾向队友;冲锋时,彼此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发力,就能让整个小阵的动作变得流畅而迅猛。

“动!要如一人!守!要如磐石!进!要如山崩!”

凌星的声音回荡在训练场上空。士兵们吼叫着,在泥泞中翻滚,在荆棘里突进,浑身污秽,伤痕累累,眼神却越来越亮,动作越来越协调。那简单的“锋矢三叠浪”,在他们手中渐渐有了吞吐风云的雏形。

将领们早已收起所有轻视之心,如同最虔诚的学生,将凌星所讲的每一个要点、演示的每一个动作都牢牢记下,反复揣摩。他们甚至顾不上体面,在休憩时也常常聚在一起,用树枝在地上比划阵型变化,争论发力技巧,摩拳擦掌,眼中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热切光芒。

“妙啊!这‘三叠浪’看似简单,实则暗含阴阳相济、攻守轮转之至理!比咱们那花团锦簇的军阵实用百倍!”

李参将捻着胡须,激动地对同僚低语。

“还有那发力之法!化繁为简,直指本源!若我营中儿郎皆能习得一二,战力何止倍增!”

另一名将领附和道,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刺枪的动作。

赵副将虽然依旧板着脸,但看向凌星背影的眼神,已从最初的不忿变成了深深的敬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

他知道,凌星教的,是真正能在尸山血海中活下来、杀出来的本事!

是让部队脱胎换骨的契机!

魏公公时常在车驾上,隔着帘子默默观察。

他看着那群骄兵悍将在凌星手下变得服服帖帖,看着士兵们从最初的散漫惊惶蜕变成沉默坚韧的磐石,看着将领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属于军人的锐气和渴望,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他越发确信,自己不惜动用一半禁军精锐、甚至以皇家秘藏为饵,是一步险棋,却也可能是一步足以扭转乾坤的妙棋。

国都的轮廓,已在遥远的地平线上隐隐浮现。夕阳的余晖将蜿蜒的官道染成金红。禁军的队伍依旧在行进,步伐似乎比往日更显沉稳有力。

士兵们黝黑的脸上,汗渍与泥污犹在,眼神却少了迷茫,多了几分经过烈火淬炼后的沉凝。

将领们骑在马上,腰杆挺得笔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刀柄剑鞘,脑海中反复演练着那些新得的要领,胸中一股久违的、名为“希望”的火焰在熊熊燃烧。

他们摩拳擦掌,只待抵达驻地,便要迫不及待地将这几日所得,尽数倾注于麾下儿郎,练出一支真正令行禁止、敢战能战的铁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