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江湖捭阖录

作者:豌豆遇了圆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667章 待客之道

书名:江湖捭阖录 作者:豌豆遇了圆 字数:0 更新时间:07-22 08:10

“小九,你瞧你办的好事,一天到晚丢三落四,一封请柬都保存不好,什么时候才能改改你这臭毛病呀!”唐小棠抚额摇头,摆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以长辈教训晚辈的语气对元九说道。

“……”元九无语,只能无奈背锅。

其实自下蜀山之时起,那封请柬就一直在唐小棠的包袱里,也不知什么时候给弄丢了,只是她嘴硬不但不肯承认,反而将锅甩给了元九。

在确认没有请柬不让上山之后,元九与唐小棠也不愿再去山门前触那霉头了,毕竟蜀山派近百年来名声不响,实力孱弱,在江湖上只能算得上二,三流的门派,与崆峒派这种第一梯队的大宗门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即便是亮出蜀山派的名号,人家也不一定买账。

因此与其打着师门的名号看人脸色,倒不如另寻他法上山,也不至于堕了蜀山剑派的骨气。

“那我们现在怎么上山?”元九问道。

出蜀山之前,元九曾放言此次崆峒之行一切要听他的,可这一路之上,每每到了要做决定的时候,他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先问唐小棠,虽然有时候明知她的决定最不靠谱,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跟我走,我有办法。”唐小棠也是毫不犹豫地大包大揽了下来。

看着唐小棠自信满满的神态,元九瞬间便后悔开口问她了,也不知道她又想出了什么不靠谱的主意来。

可刚走没有几步,唐小棠便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跟在他们身后的王灿问道:“小黑胖子,你跟着我们干嘛?”

王灿显然对这个“小黑胖子”很不满意,于是开口说道:“我不叫‘小黑胖子’,我叫王灿,叫我铁头也行。”

“好的,小黑胖子,你是不是想跟着我们一起上山?”唐小棠依旧我行我素,对于王灿地抗议根本没放在心上。

“……”王灿无语,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那先说好了,之后一切都听我的,我就是你们的老大,我说往南不能往北,我说揍人不能放水,知道了吗?”对于自己手底下多上一个小弟,唐小棠自然不会拒绝。

王灿头点得像小鸡啄米似的,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自己愿意听这小姑娘地指挥。

“对了,小黑胖子,你师父叫什么?”唐小棠问道。

“无名。”王灿答道。

“不说算了。”江湖中不愿吐露自己师门的大有人在,所以唐小棠也没有追问。

“真的叫无名……”王灿想要解释,可唐小棠已经去远,他只得赶紧跟上。

三人刚刚离去不久,通往崆峒山的大道之上十骑飞驰而来。

当先一骑白马之上,是一位年过三十的成熟女子,虽历经了长途跋涉的风尘仆仆,但那美丽的面容仍是显得那般明艳照人,丝毫看不出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任何痕迹。

十人一直来到山门之前才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每个人的动作都异常矫健,一看就是身手不凡的武林高手。

山门处的崆峒派众弟子也很有眼力见儿,还没等那女子递上请柬,便已从她身后背着的那把通体碧绿、幽光闪闪的长剑上知晓了女子的身份。

立刻便有一名身着道袍,年过半百的崆峒派道人迎了上来,对女子稽首问道:“阁下可是云宗品宗主?”

女子抱拳答道:“在下正是品如烟”

女子正是云宗宗主如烟。

这些年来,云宗在江湖中的声望日隆,已经完全可跻身一流宗门之列,再加上明有藏兵卢地庇护,暗有镇北王府地扶持,所以即便是崆峒派这样的一流势力也不敢对云宗等闲视之,早就安排了专人在山门处等待。

见如烟已自承身份,那名在崆峒派中很有些身份的道人也不再要她出示请柬,而是很有礼数地侧身让出道路,说道:“贫道受掌门师兄嘱托,已在此恭候宗主多时,山上也早已为宗主安排好了屋舍,这就请宗主移步上山吧!”

“有劳。”如烟拱手还礼。

自有人来接过了云宗众人的马匹,如烟随即便带着众人通过山门沿石阶大步上山而去。

而那名道人一直等到众人都走到了他的前面,这才露出了一个让人不易察觉的诡异微笑,跟在云宗众人身后陪同而去。

云遮雾绕暗峰峦,隐隐危桥断壁间。

涉险也曾生退意,临渊岂敢放豪言。

崆峒山高耸入云、地势险峻,唯有一条古道可直通山顶,而古道周围便是悬崖峭壁,几乎不可能绕开这条唯一的古道而登上主峰。

另外,崆峒山自古便有道家第一山的美誉,据说上古智者广成子曾在山中修道,就连轩辕大帝都曾亲临崆峒问道于广成子,其在道家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九华山、龙虎山等道家祖地。

崆峒派的创派祖师名叫飞虹子,是一位天赋极高的武学奇才,年轻时他曾师从少林,习得了一身上佳武艺武,在江湖中叱咤一时,晚年便隐居到了崆峒山专心修习,终于创出了一套自己的武学,从此开宗立派创立了崆峒派。

自崆峒派创立之后历经五代,如今的崆峒弟子已有近万人,而且其中更是不乏一些武学奇才,每一代都有杰出弟子于江湖之中行走,特别是这一代的崆峒派掌门玉虚子和他的四位师弟,据说都已突破了金刚境的修为,被江湖中人合称为崆峒五老。

因此崆峒派虽创派不过百余年,但其在江湖中的名气和地位却不是一般的门派可比。

混元观和凌空塔就是崆峒派建在雷声峰上的主殿,另外各峰之上还建有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以及药王洞、南北宫、老君殿等众多殿宇,这些都是崆峒弟子的修习之所。

而这次的武林大会,崆峒派便安排在了主殿混元观所在的雷声峰上,以示对此次大会地重视。

至于众多来参加此次盛会的江湖豪杰,崆峒派则将他们安排在了七十二福地暂居,只等明日大会开启,再同上雷声峰参会。

可独独对云宗一行众人,那名自称崆峒派掌门师弟的道人却将他们直接带往了雷声峰,并安排在了一座离混元观不远的别院之内,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云宗地崛起,而对其特殊对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15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