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魂穿女将军,我生三胞胎打天下

作者:蓝色的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1章 我李月,文能安邦,武可定国

书名:魂穿女将军,我生三胞胎打天下 作者:蓝色的帅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5:39

新皇李美美端坐在那象征无上皇权的龙椅之上,登基后的首次早朝,本应是万象更新、君臣一心的场面,却不想被十几个不速之客搅得风云突变。

这十几个国家的使者,身着各异却都彰显本国特色的服饰,傲然立于朝堂中央。他们眼中透着傲慢与挑衅,为首的使者上前一步,微微欠身,却毫无恭敬之意地说道:“陛下,我等诸国听闻楚国新皇登基,特来恭贺。只是,久闻楚国人才辈出,便想着以文比智谋、以武较勇力,来增进各国间的交流,比试规则嘛,文武两项皆三局两胜。”

楚皇李美美心中恼怒,这明摆着是趁自己楚国新皇初立,来试探甚至羞辱楚国,羞辱自己,

他心急如焚地扫视朝堂,只见平日里高谈阔论、自诩为国之栋梁的文武百官,此时个个噤若寒蝉,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没有一人敢站出来应下这挑战。

无奈之下,楚皇李美美赶忙命人火速去请杨月。不多时,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传来,杨月风风火火地闯入朝堂。她一身劲装,发丝有些凌乱,显然是匆忙赶来。

杨月一进朝堂,见这剑拔弩张的场面,大声说道:“我杨月,文能安邦,武可定国,比个屁啊!” 话音未落,她不知从何处掏出一把手枪,那手枪在昏暗的朝堂中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杨月抬手便是一阵 “啪啪啪” 的枪响。子弹如夺命流星般射向那十几个使者,瞬间,血花飞溅,使者们甚至来不及发出惨叫,便一个接一个地被爆头,身体直直倒下,朝堂地面上很快便洇出大片血迹。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整个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有的大臣甚至吓得瘫倒在地。

杨月吹了吹枪口还冒着青烟的手枪,随手将其别在腰间,扫视一圈众人,看着呆坐在龙椅上的李美美说道:“好了,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老子还得回去奶孩子呢。”

楚皇李美美如梦初醒,看着这血腥又混乱的朝堂,心中五味杂陈,但此时也只能强装镇定,说道:“众卿……若无他事,便退朝吧。” 大臣们这才如梦初醒,连滚带爬地退出朝堂,这场诡异又血腥的早朝,就此落下帷幕,而杨月的这一番举动,也必将在各国间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退朝之后,偌大的朝堂迅速空荡下来,唯有楚皇李美美那急切的呼喊声在梁柱间回荡:“护国将军,等一下,有事相商!”

杨月脚步一顿,利落地转过身来,简洁问道:“说吧,何事?”楚皇李美美赶忙几步上前,满脸忧虑:“这些官员有事怕事,没一个能人,怎么才可以寻找人才?”

杨月目光转动,心里嘀咕:“你眼瞎吗?人才?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看了看楚皇,毫不犹豫地说道:“推倒旧制,废除世袭罔替,开启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能者上,无能者退!”

楚皇李美美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可是,护国将军,世袭罔替乃是楚国祖宗传下来的制度,关乎众多贵族世家的利益,贸然废除,恐怕会激起他们的强烈反对。”

杨月微微皱眉,神色严肃地分析道:“陛下,如今楚国面临内忧外患,那些靠世袭上位的贵族子弟,大多养尊处优,并无真才实干。长此以往,楚国必将积重难返。科举取士,不论出身贵贱,只看才学能力,可广纳天下贤才。虽废除世袭罔替会遭遇阻力,但为了楚国的长远发展,此改革势在必行。”

楚皇李美美低头沉思良久,缓缓抬起头,眼中透着决然:“护国将军所言极是,只是这改革需徐徐图之,以免引发大乱。首先,我们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科举制度,明确考试内容、流程与标准。”

杨月点头赞同:“陛下圣明。科举考试内容,文试可考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以考察考生的文学素养与学识底蕴;策论则需针对当下楚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让考生提出见解与对策,检验其实务能力。武试可设骑射、格斗、兵法策略等科目,选拔有勇有谋的军事人才。”

楚皇李美美抚了一会没一根胡须的下巴思索道:“考试流程也需严谨设计,可先在各郡县进行初试,选拔出优秀者再到京城参加复试与殿试。如此层层筛选,方能确保选出的皆是真正的人才。而且,为了安抚贵族世家,可对他们的子弟给予一定的特殊通道,但绝不能让他们不劳而获,也需经过相应的考核。”

杨月面露赞赏之色:“陛下考虑周全。不过,推行科举改革,还需借助朝中大臣之力,否则难以顺利施行。陛下可先与几位威望较高且有远见的大臣商议,争取他们的支持。”

楚皇李美美微微颔首:“此事就由护国将军与王丞相一同负责筹备。你先拟定科举制度的详细方案,再召集大臣们商议。朕相信,只要我们准备充分,晓以利害,定能得到多数大臣的支持。”

杨月抱拳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与丞相全力筹备。只是科举改革影响深远,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状况,陛下需做好应对准备。”

楚皇李美美神色凝重地点点头:“镇国将军所言朕明白,楚国若想振兴,此路虽险,但必须前行。朕与将军君臣一心,定能冲破重重阻碍,让楚国重现辉煌。”

杨月匆匆迈进将军府,踏入内院,一眼便瞧见那三个粉雕玉琢、快一岁大的萌娃正坐在柔软的毛毯上,咿咿呀呀地摆弄着手中的小玩意儿。小家伙们瞧见娘亲回来,乌溜溜的大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欢快叫声,张开胖乎乎的小胳膊,急切地想要娘亲抱抱。

杨月快步上前,轻轻蹲下身子,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依次将三个萌娃抱在怀中,在他们那胖嘟嘟的小脸蛋上分别亲了一口。小家伙们咯咯直笑,小手在李月脸上抓来抓去,那清脆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杨月感受着孩子们带来的温暖与慰藉,心中的疲惫似乎减轻了几分,“呵呵,我发现我一个大男人的内心居然有点娘气了?”

但国事的沉重很快又让她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她小心翼翼地把萌娃们交给奶娘,叮嘱道:“照顾好他们,别让他们摔着碰着。”随后,便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书房。

书房内,烛火摇曳。杨月在书桌前坐下,深吸一口气,摊开洁白的宣纸,提起毛笔,饱蘸浓墨,开始书写关乎楚国未来命运的新政策。

她首先着笔于科举制度体系。笔尖在宣纸上飞舞,详细规划着科举考试的每一个细节。从最基础的童生试,设定严格又不失公平的报名门槛,确保哪怕是出身贫寒之家,只要有学识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参与。考试内容不仅涵盖四书五经等经典典籍,还增设时务策,让考生针对当下楚国的社会问题提出见解,还有加减乘除法,以此选拔出既有深厚学识底蕴,又能关注现实、有治国理政思维的人才。

接着是乡试、会试,逐步筛选出更为优秀的学子,最终进入殿试,由皇帝亲自选拔,为楚国的朝堂输送顶尖人才。杨月深知,唯有打破门第之见,不拘一格降人才,楚国才能在激烈的诸侯纷争中崛起。

写完科举制度,杨月稍稍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又将目光聚焦于开路架桥政策。她深知交通乃是国家的脉络,唯有畅通的交通,才能让楚国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蓬勃发展。

她在纸上详细描绘着楚国的交通蓝图,规划着从都城出发,向各个郡县延伸的主干道,以及连接乡村的支路。同时,对桥梁的选址、建造标准都一一注明,考虑到要适应楚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确保桥梁坚固耐用,能承载往来的行人和货物运输。她希望通过这些道路和桥梁,将楚国的各个角落紧密连接在一起,促进贸易流通、文化交融。

紧接着,田地回农政策跃然纸上。杨月深知农业乃国之根本,楚国如今有不少田地因战乱和贵族肆意侵占而荒废。她制定政策,大力鼓励农民回归土地,对于开垦荒地的农民,给予一定期限的赋税减免,还设立专门的机构,为农民提供农具、种子以及种植技术指导。同时,限制贵族对土地的过度兼并,确保农民有足够的土地耕种,以保障楚国的粮食供应,稳定国家的经济基础。

最后,杨月思索着工业科技改革。她意识到,在这个诸侯纷争的时代,楚国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工业和科技上取得突破。她写道,要在都城和主要城市设立官办工坊,汇聚楚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和研究资源,鼓励他们创新生产工具和工艺。对于在工业科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工匠,不仅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还授予荣誉称号,提高工匠群体的社会地位。她期望通过这些举措,推动楚国的工业生产从传统走向先进,提升楚国的国力。

随着一个个政策在笔下逐渐成型,杨月的神情越发专注,烛光映照着她坚毅的脸庞。然而,长时间的伏案书写,让她的身体不堪重负。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杨月只觉一阵强烈的疲惫如潮水般袭来,手中的毛笔悄然滑落,她甚至来不及起身,便直接趴在桌上,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她仿佛看到楚国因这些新政策的推行而焕然一新。科举制度下,无数寒门学子鱼贯而入朝堂,为楚国的发展出谋划策;宽阔平坦的大道上,商队络绎不绝,货物运输繁忙,楚国的经济日益繁荣;广袤的田野里,农民们辛勤劳作,庄稼茁壮成长,一片丰收的景象;工坊内,工匠们专注地研发新工具、新工艺,各种新奇的发明不断涌现,楚国的工业实力蒸蒸日上。楚国在诸侯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方强国……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杨月身上,也洒在那一张张写满希望与蓝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3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