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

作者:清风夜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81章 化干戈后谋发展,后宫献策助国兴

书名:穿越做皇帝,体验三千嫔妃 作者:清风夜静 字数:4.9千字 更新时间:07-15 07:57

上回说到,林羽成功化解了南蛮部落的战争危机,南方沿海海盗势力也逐渐被剿灭,北方旱灾地区情况好转。但林羽深知国家元气大伤,亟待恢复发展。

林羽坐在御书房中,眉头微蹙,看着桌上关于国家现状的奏章,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此时,太监前来通传:“陛下,淑贵妃和贤贵妃求见。”林羽应道:“让她们进来吧。”

淑贵妃和贤贵妃莲步轻移,走进御书房,行礼道:“陛下万安。”林羽看着她们,说道:“两位爱妃免礼,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

淑贵妃微笑着说道:“陛下,臣妾们听闻国家经此诸多磨难,虽危机暂时解除,但百废待兴。臣妾们在后宫也想为陛下分忧,思索许久,有些想法想与陛下分享。”

林羽眼中露出一丝欣慰:“哦?说来听听,朕正为此事烦恼。”

贤贵妃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北方旱灾虽已缓解,但农田受损严重,可鼓励百姓开垦新的农田。臣妾听闻有一位叫苏耘的农艺师,他对改良土壤、开垦荒地颇有心得,陛下可召他进宫,询问具体方法,然后推广至北方受灾地区。”

林羽点头:“此计可行,若能开垦新田,增加粮食产量,对国家恢复极为有利。只是不知这苏耘是否愿意出山相助?”

淑贵妃说道:“陛下,臣妾觉得可许以重利,比如给予他良田美宅,封以官职,想必他会愿意为国家效力。而且,还可在北方设立农艺学堂,让苏耘传授技艺,培养更多懂得农耕技术的人才。”

林羽抚须沉思片刻:“爱妃所言极是,就依你们的建议。传朕旨意,即刻派人寻找苏耘,务必以礼相待,邀请他进宫商议。”太监领命而去。

林羽又道:“除了农事,国家商业也需恢复。南方沿海海盗肃清后,海上贸易有望重新繁荣,但如今商船数量不足,且商人仍心有余悸,不敢贸然出海。两位爱妃可有良策?”

贤贵妃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朝廷可对出海商船提供补贴,降低商人风险。另外,设立护航舰队,保障商船在海上的安全。如此一来,想必能吸引更多商人恢复海上贸易。”

淑贵妃接着说:“陛下,还可在沿海港口举办贸易盛会,邀请各国商人前来,展示我朝的丰富物产,吸引更多的贸易往来。”

林羽听后,脸上露出笑容:“两位爱妃的主意甚好。朝廷补贴和护航舰队之事,交由兵部和户部商议落实。至于贸易盛会,让礼部负责筹备。只是举办盛会,需耗费不少钱财,不知国库是否能够支撑?”

淑贵妃说道:“陛下,臣妾们在后宫发起了节俭行动,号召嫔妃们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节省下来的钱财可用于贸易盛会。而且,还可让宫中工匠制作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在盛会上展示售卖,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宣扬我朝文化。”

林羽感动地看着两位贵妃:“爱妃们如此深明大义,朕深感欣慰。只是苦了你们在后宫节俭度日。”

贤贵妃笑道:“陛下,国家有难,臣妾们理当如此。只要能帮助国家恢复繁荣,些许节俭又算得了什么。”

这时,丞相前来求见。林羽宣他进来,丞相行礼后说道:“陛下,臣听闻陛下与两位贵妃商讨国家恢复之策,臣也有些想法。如今南蛮部落虽暂时平息,但难保日后不再生事。臣认为可与南蛮开展边境贸易,互通有无,增进双方了解与信任,以贸易化干戈。”

林羽点头赞同:“丞相所言有理。只是边境贸易的具体事宜,还需详细规划。比如交易地点、交易物品的种类和限制等。”

丞相说道:“陛下放心,臣会尽快与相关部门商议,制定出详细的边境贸易计划。还有,国内道路因旱灾和战事,多处损坏,影响了物资运输和商业往来。工部已拟定修复方案,只是所需人力物力较多,还望陛下定夺。”

林羽思索片刻:“道路修复关乎国家发展,势在必行。可征调部分民夫参与修路,给予相应报酬,既能解决人力问题,又能增加百姓收入。所需物资,让户部合理调配。”

丞相领命:“陛下圣明,臣即刻去办。”

待丞相离开后,林羽对两位贵妃说道:“今日与你们及丞相商讨,让朕思路大开。国家恢复发展之路虽艰难,但只要君臣一心,定能克服困难。”

淑贵妃说道:“陛下,臣妾们会在后宫继续为陛下分忧。日后若有其他想法,定会及时告知陛下。”

林羽微笑着点头:“好,有你们相助,朕信心倍增。只是朕忙于国事,难免冷落了你们,还望你们不要介意。”

贤贵妃娇嗔道:“陛下以国事为重,臣妾们岂会不知。只要能看到陛下为国家操劳,臣妾们便心满意足了。”

数日后,寻找苏耘的人传来消息,苏耘已答应进宫。林羽在御书房召见了他。苏耘行礼道:“草民苏耘,拜见陛下。”

林羽打量了一下苏耘,见他虽穿着朴素,但眼神睿智,便说道:“苏先生请起。朕听闻先生对改良土壤、开垦荒地颇有见解,如今北方旱灾之后,农田亟待恢复,还望先生能助朕一臂之力。”

苏耘说道:“陛下,草民确有一些方法。北方土壤因旱灾板结,可先施农家肥,疏松土壤,然后再进行深耕。至于开垦荒地,需先勘察土地的水源和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作物种植。草民还研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可提高灌溉效率,减少人力。”

林羽大喜:“先生果然有真才实学。朕命你为农艺侍郎,负责北方农田恢复和开垦事宜。所需人力物力,朕会让相关部门全力配合。还望先生尽心尽力,莫负朕望。”

苏耘跪地谢恩:“陛下如此信任草民,草民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与此同时,礼部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沿海贸易盛会。礼部尚书向林羽汇报:“陛下,贸易盛会的场地已选定,在沿海的明珠港。臣已派人向各国发出邀请,准备展示的物产清单也已列出,只是这展示的布局和流程,还需陛下过目。”

林羽接过清单,仔细查看后说道:“布局要合理,突出我朝特色物产。流程方面,要安排好开幕式、交易环节以及文化展示等。对了,安全问题一定要重视,不可出现任何差错。”

礼部尚书说道:“陛下放心,臣已与兵部商议,届时会增派兵力维持秩序,保障盛会安全。”

随着各项恢复发展措施的推进,国家逐渐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北方的农田里,百姓们在苏耘的指导下,忙碌地进行着土壤改良和荒地开垦;沿海港口,为贸易盛会准备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道路修复工程也在各地热火朝天地展开。

然而,在这看似顺利的发展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一些地方官员在征调民夫修路过程中,为了谋取私利,克扣民夫报酬,导致民夫心生不满。“这当官的太黑心了,说好的报酬,到我们手里就没多少了,这路修得还有什么劲!”一位民夫气愤地说道。

“是啊,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不想干了!”其他民夫纷纷附和。

这些怨言逐渐在民夫中蔓延,甚至有人开始谋划罢工。此事传到了林羽耳中,他大为震怒:“这些官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在国家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还想着中饱私囊,简直是罪不可恕!”

林羽立刻召来吏部尚书,严厉斥责道:“你可知地方官员克扣民夫报酬之事?吏部是如何监管的?”

吏部尚书吓得跪地:“陛下息怒,臣失职,臣这就派人彻查,严惩这些贪官污吏。”

林羽怒喝道:“限你三日内查明此事,将涉案官员一律革职查办,绝不姑息!同时,务必确保民夫报酬足额发放,安抚好民夫情绪,不能让修路工程受到影响。”

吏部尚书连忙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吏部尚书离开后,林羽心中仍气愤难平。他深知,国家的恢复发展需要官员们的忠诚和尽责,若不能整治吏治,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淑贵妃得知此事后,来到御书房安慰林羽:“陛下,莫要气坏了身子。吏治之事,需徐徐图之,此次严惩这些官员,也可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林羽握住淑贵妃的手:“爱妃所言极是。只是朕心急国家发展,见不得这些官员如此腐败。”

淑贵妃说道:“陛下,臣妾觉得可在全国推行廉政教育,让官员们明白廉洁奉公的重要性。同时,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让百姓也能参与监督,一旦发现官员有不法行为,可直接举报。”

林羽思索片刻:“爱妃此计甚好。朕会让吏部和都察院商议,制定具体的廉政教育和监督方案。爱妃总能在朕烦恼时,为朕出谋划策,实在是朕的贤内助。”

淑贵妃微笑着说道:“陛下谬赞了,臣妾只是希望能为陛下分忧,为国家尽一份力。”

吏部尚书果然在三日内查明了情况,将克扣民夫报酬的官员全部革职查办,并将贪污的钱财追回,足额发放给了民夫。民夫们的情绪得到了安抚,修路工程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沿海贸易盛会的日子越来越近。各国商人陆续抵达明珠港,港口一片热闹景象。“听闻此次大朝举办贸易盛会,定有不少新奇之物,我等可要好好采购一番。”一位西域商人说道。

“是啊,大朝地大物博,每次来都能满载而归。”一位南洋商人附和道。

贸易盛会开幕当日,林羽也亲临明珠港。他看着港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希望此次盛会,能让国家的贸易重新繁荣起来。”林羽对身旁的礼部尚书说道。

礼部尚书说道:“陛下放心,臣定让此次盛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精彩的歌舞表演展示了大朝的文化魅力,各国商人纷纷鼓掌叫好。随后,交易环节正式开始。商人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挑选着心仪的商品。大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特产备受青睐,而各国的香料、珠宝等也吸引了众多大朝商人的目光。

“这丝绸的质地真是细腻,我要多买一些带回去。”一位波斯商人说道。

“这些香料香气独特,在我们大朝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一位大朝商人说道。

在文化展示区,各国商人还欣赏到了大朝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对大朝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贸易盛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林羽看着这繁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喜悦。但他也明白,这只是国家恢复发展的一个开始,还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他去面对。

回到京城后,林羽与大臣们商议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此次贸易盛会虽成功,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朕认为,应进一步拓展海外贸易,建立更多的贸易据点。”林羽说道。

丞相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拓展海外贸易,需建造更多坚固的商船,培养更多熟悉航海和贸易的人才。”

林羽点头:“此事交由工部和礼部负责。工部负责建造商船,要确保船只的质量和安全性;礼部则负责选拔和培养贸易人才,让他们熟悉各国的风土人情和贸易规则。”

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领命:“遵旨,陛下。”

与此同时,后宫之中,贤贵妃也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帮助国家发展。她对淑贵妃说道:“姐姐,陛下一心为国家发展,我们也不能落后。我觉得可在后宫设立女工坊,让心灵手巧的宫女们制作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可增加国库收入,还能让更多人了解我朝的手工技艺。”

淑贵妃点头赞同:“妹妹此计甚好。我们可挑选技艺精湛的工匠进宫,教导宫女们制作技巧。而且,这些手工艺品还可作为礼物,送给各国使节,增进与各国的友好关系。”

于是,贤贵妃和淑贵妃在后宫挑选了一批心灵手巧的宫女,设立了女工坊。工匠们进宫后,耐心地教导宫女们制作刺绣、木雕等手工艺品。

“这个针法要这样,才能绣出更精美的图案。”一位刺绣工匠说道。

“木雕要先构思好形状,再下刀,注意力度和角度。”一位木雕工匠说道。

宫女们认真学习,很快便掌握了制作技巧。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在她们手中诞生,后宫里充满了忙碌而欢快的氛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工坊制作的手工艺品越来越多。淑贵妃和贤贵妃挑选了一些精品,呈给林羽。“陛下,这是后宫女工坊制作的手工艺品,您看看。”淑贵妃说道。

林羽看着这些精美的手工艺品,赞不绝口:“爱妃们真是用心了。这些手工艺品做工精细,定能大受欢迎。”

贤贵妃说道:“陛下,我们打算将这些手工艺品一部分售卖,增加国库收入,一部分作为礼物送给各国使节。”

林羽点头:“甚好。如此一来,既能增加收入,又能宣扬我朝文化,提升国家影响力。爱妃们为国家发展又立了一功。”

然而,就在国家各项发展计划顺利推进之时,朝堂上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些保守的大臣认为,国家刚刚经历磨难,应先休养生息,不宜大规模拓展海外贸易和开展各种新的发展举措,以免劳民伤财。“陛下,如今国家元气未复,应稳扎稳打,不宜过于冒进。拓展海外贸易风险太大,万一遭遇风浪或海盗,损失惨重。”一位大臣说道。

但支持发展的大臣们却不这么认为。“陛下,正是因为国家刚刚经历磨难,才更需要积极发展,否则如何恢复国力?拓展海外贸易虽有风险,但也有巨大的机遇,若能成功,国家必将繁荣昌盛。”另一位大臣反驳道。

两派大臣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林羽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国家的发展不能停滞不前。他该如何抉择,才能让国家在稳定中实现发展?这场朝堂上的争论又会对国家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一切都充满了变数,等待着林羽去做出艰难的决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2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