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作者:暴走石头 | 分类:军事 | 字数:205.9万字

第926章 一定要找到

书名: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作者:暴走石头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像赵大山这种对平天王心怀感激的百姓。

如今在三郡之地数不胜数。

特别是西疆时报的出现,已经开阔了老百姓的视野。

知晓了更多的西疆与天下大事。

现在的老百姓,已经不再是以前那般轻而易举,就能够被那些恶官豪绅所蒙蔽了。

唐风笑着说道,“赵大伯,好日子还在后面。”

“大家以后的日子,将会过得越来越好。”

“前面那块试验地如此茂盛,听说是用了堆肥作为肥料。”

听到唐风的询问,赵大山赶忙点头道,“回禀平天王。”

“草民按照关大人所教的方法做的堆肥出来。”

“只是没有想到,效果竟然会如此立竿见影。”

说起农耕之事,赵大山便兴奋地说了起来。

“原本我们都不太相信,用枯草秸秆和粪水一层一层地交叉堆叠起来,每层之间又撒入草木灰。”

“中间翻上数次,然后捂上二十来天。”

“最后将这种法子做出来的肥料,用来种麦子。”

“真是没有想到,用过肥料的麦子,不仅最先发芽破土。”

“而且茎杆粗大,枝繁叶茂,比没有使用肥料的长势好太多了。”

说着,他便指着那一片比旁边地块高上一掌,枝繁叶茂的麦苗。

神色兴奋地继续说道,

“那些麦苗已经快要抽穗,很快就能够看到用过肥料的麦穗,与没有用肥料的麦穗到底有何区别。”

“而等到收成的时候,就能够通过称重,清楚地知道一亩地使用堆肥和不使用堆肥的麦子,产量到底有多少区别。”

“只不过,这个法子好是好,对粪水的需求却是很大。”

“宝通城附近还可以用城中的粪水,距离城池远的,恐怕就不够用了。”

唐风思索片刻,沉声说道,“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

“以后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可以养家禽,养猪羊。”

“不仅可以卖钱还能够为耕种提供粪水。”

这种立体循环生态,可是在华夏几千年文明中起着重要作用。

赵大山听完之后,赶忙对唐风躬身一礼,

“平天王您这法子,可真是厉害。”

“草民以为,关大人所教的这个法子,若是与除草除虫一样推广开来。”

“对于咱们平头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多长出来的粮食,可是能够多养活不少人啊。”

“......”

一说起种地,赵大山就头头是道,讲的全是自己多年以来的心得体会。

唐风当初根据网上短视频所刷的关于种地的经验,将其写了出来。

关佩玉接手官庄之后,他便把小册子给了关佩玉。

而关佩玉又将上面的法子教给了赵大山。

那册子上的内容,如今更是被赵大山奉为圭臬。

一个农人,最高兴的便是种植的庄稼能够结出更多的粮食。

说到最后,赵大山又对关佩玉躬身一礼,

“草民多谢关大人传授种地之法。”

“真是没有想到,关大人如此年轻就懂得如此多的农事。”

“这实在是让人钦佩不已。”

关佩玉笑了笑,轻声说道,“赵大伯,你这可就谢错人了。”

“那些种地的经验,全部都是主公所教。”

“啊!”听到关佩玉这么说,赵大山更是一脸震惊地看向唐风。

关佩玉这回答,实在是太让他震惊了。

平定西疆的平天王,竟然也懂农事。

这就太不可思议了。

唐风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道,“想要让庄稼结出更多的粮食,这也是有方式方法的。”

“如今既然是你掌管官庄,那就更要多研究研究。”

“只要那些方法确定可行,那就在整个西疆推广开来。”

说着他又认真地看着赵大山,“稻谷开始育苗没有?”

赵大山没有想到唐风会问他这件事,他赶忙恭敬地回道,

“回禀平天王,今年天气暖和,这几日就准备播种。”

唐风闻言,点了点头。

不等他开口,赵大山又赶紧补充道,

“从去年开始,府衙推行铁制农具以来,如今几乎家家都有铁制的锄头、镰刀。”

“这让大家开垦的荒地,比以前多了不少。”

“不仅如此,还有大家一起轮流共用的犁铧、耙子(使用耕牛拉动平整土地的工具)和耕牛。”

“这让耕种庄稼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可要多耕种不少田地。”

听着赵大山一五一十地讲述,一行人缓步向着官庄内走去。

一路上遇到不少在官庄干活的农夫,纷纷热情地向一行人打招呼。

进入官庄,唐风便看到了一大片用于制造堆肥的空地。

还有数个用毡布盖起来的肥堆。

赵大山指着那些肥堆说道,“这些肥堆,是留着种稻谷的时候用的。”

说起稻谷,唐风笑着看向赵大山,“说起水稻,你听过杂交水稻没有?”

听着唐风的询问,赵大山恭敬地回道,

“回禀平天王,草民听关大人说起过。”

“不过草民还是有些不甚了解。”

对于赵大山的回答,唐风并没有生气。

毕竟自己对于杂交水稻,也是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知半解而已。

他看向赵大山,沉声说道,“官庄的其他事情,以后你都交给别人去做。”

“今年你就干一件事情。”

“那就是研究本王说的这种杂交水稻。”

“这件事一旦成功,加上堆肥的使用,能够让稻谷的产量也增加不少。”

“只要你把这件事给做成了,本王给你一个官当,专门分管农业。”

听到唐风刚刚的话语,赵大山一时惊呆了。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只要将那杂交水稻搞成功,就能够当官。

这是他以前无论如何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赵大山连连摆手,“草民何德何能能够当官。”

“既然杂交水稻如此重要,草民一定会竭尽全力。”

“不过,对于杂交水稻,草民还有许多疑惑之处,还请平天王赐教。”

“那雄性不育植株到底是什么?”

唐风笑了笑,缓缓开口道,“所谓水稻的雄性不育植株,指的是水稻无法正常产生花粉......”

他不仅将雄性不育植株仔仔细细地告诉了赵大山。

还将杂交水稻的理论,也全部给赵大山说了一遍。

这让赵大山眼前一亮,啧啧称奇。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世上竟然有如此神奇的方法,使得稻谷增产。

不过这件事要是真的做成功的话。

那将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绩。

要是自己在平天王的教导下,把这件事情干成。

说不一定也能够跟着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啊!

想到这里,赵大山的呼吸都不由得有些急促起来。

唐风看着他的样子,认真地说道,

“如今的首要任务,就是等到稻谷长成之后。”

“寻到雄性不育株。”

“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而且还得需要一定的运气。”

“总之,今年西疆三郡所有的稻田,你都得去走上一遭。”

“为的就是寻找刚刚给你说的那种无法产生花粉的水稻。”

赵大山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对唐风说道,

“请平天王放心,这可是对天下百姓都有利的好事。”

“宝通县找不到,草民就去云木县。”

“北山郡找不到,草民就去安通郡。”

“今年找不到,明年草民继续找。”

“草民此后余生,一定要找到平天王所言的这种水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