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星海霸业

作者:幻迹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57章 减少战舰人员编制

书名:星海霸业 作者:幻迹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1

联邦308年。

大麦哲伦星系。

自三年前林宇返回后,大麦哲伦星系这边,也同步开始了联合战舰的制造。

不过,这里的进度比起银河系要略慢。

主要原因在于,一个是大麦哲伦星系内,联邦的附属文明有些少。

而且除了原本的那批三级文明之外,大部分还都是刚从银河系迁徙过来,或是正在迁徙中。

换句话说,短期内这些文明注重的还是自身建设,远没到能够产出的时候。

就连泛光联盟,也同样是如此。

所以,这边暂时还无法让泛光联盟来大规模代工,一些关键系统,比如准四级能量武器、跃迁引擎,以及削弱版的护盾等等,都只能由联邦来生产。

这个效率,与银河系那边的泛光联盟肯定是没法比。

毕竟人家在那边的人口,都已经上万兆了。

而联邦在大麦哲伦星系这边,至今才几百亿而已。

与此同时,舰队的全面换装也同样在加速,十支舰队目前已有六支全面列装了鲲鹏级,剩下的四支也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列装。

同时,按照最新的联邦舰队规划,各舰队还要进行一轮扩编。

之前,大麦哲伦星系内,是采用每一支舰队负责一片星宇的模式,即十支舰队分别负责镇守文明禁区德里斯,以及九大星域。

但对于一个星域,尤其还是恒星数量高达二十亿的星域而言,艘战舰实在太少了。

再加上如今虫族危机的这把火,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烧到大麦哲伦星域,所以扩编已经刻不容缓。

而实际上,自三年前林宇返回这边,已经着手在做这件事了。

短期目标为15年。

目标是将十支舰队分别扩编至舰队集群,每个集群下辖三支满编舰队。

中长期目标为30年。

十个舰队集群不变,但每个舰队集群下辖的舰队数量,将增加至九个。

老实说,要达到这一个目标,联邦这边的人肯定不够。

毕竟,参军的人数一旦抽过某个度,就会对其他方面造成严重影响,而想要完成林宇的这个计划,那么...

大麦哲伦中的人类,得有37%要加入联邦舰队。

这显然,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数字。

那怎么办呢?

办法无非就是两个,开源与节流。

开源是指,增加人类数量。

想尽一切办法,诱惑大家多生,疯狂生!

毕竟,相较其他文明而言,人类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这倒不是其他文明比人类更能生,而是人类的历史...

太短了!

银河系里的那些四级文明,哪一个不是从走入星际并向外殖民开始算起,发展了上千年,甚至是数千年?

而人类,从同样的时间点算起,满打满算,也才100年。

所以,这不是能不能生的问题,单纯只是一个发展时间的问题。

短期内你想要解决,那就只能开源。

什么,地球圈以前就用过这种办法,虽然有效果,但也不是太好?

没关系,效果不好,那说明给的还不够多。

咱大麦哲伦星系啥都缺,就是不缺地盘。

什么减税不减税的,咱们不玩这套,直接送岛屿,送大陆,甚至是送星球。

甚至就是一整个恒星系统,咱都能送。

咱大麦哲伦星系里,还有上百亿的无主恒星系统呢,你们敢生,我就敢送!!

至于节流,则是指减少岗位人数,从而减少每艘战舰的标准编制人数。

而关于要如何做到,林宇直接丢给了科学部。

让他们想办法。

你们是提高战舰自动化程度也罢,或者想办法在安全的前提下,用AI来取代更多有人岗位也罢。

总之,我只要结果。

而最后,林宇给了科学部一个指标。

将来舰队数量要增加九倍,但联邦舰队人数最多只能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5%。

要怎么做,你们来想办法。

说完之后,林宇是轻松了,但科学部的人,可都愁死了。

毕竟,战舰上的很多岗位,如果可以用ai来替代,那么人类早就那么干了。

但这不是不行嘛!

除非,你完全不限制AI,这才真正能让其做到,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

可你要完全不限制,那么最终会演变出什么结果,谁也没法预料。

别说什么几百年前臆想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那是扯淡。

当AI进化到某种程度之后,这种东西一文不值。

说穿了,也就能限制一下未进化至智能生命的低级智能,仅此而已。

为了这件事,所有人都愁死了。

老实说,其实不少人都想到了同一个办法,但很快就全都进行了自我否决。

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涉及了伦理问题。

比如,直接克隆联邦士兵,并给每个克隆人种上思想钢印。

这不...

问题完美解决了。

你要多少士兵都不成问题。

但...

没人敢这么干,甚至都没人敢真正提出这个方案。

因为,这涉及了十分严重的伦理问题,即便人类进入宇宙已经数百年,但由于整个人类历史绝大部分的时间,依旧都还处在只有人类自身的环境中。

比起其他星际文明来说,伦理的包袱要重得多。

相同的问题,如果你去问其他任何一个四级文明,都绝对不是问题。

但放在人类这边,就是不行。

至少,目前是不行的。

不过,办法总是比问题多。

十多天后,科学部提交上来了一份方案。

是林韵以及白洛两人,联合提交的。

在现有神经增强与脑机接口方面,实现创新。

具体来说,开发一种全新,且功能更强的神经分流芯片,允许使用者可以对多任务并行处理。

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再配套无AI的机器人来使用。

让使用者可以通过神经分流芯片来连接这些机器人,实现一个人变成数人,甚至更多人的操作。

如果是旧时代的人类,这种技术几乎没有人类可以承受,即便是勉强承受住,但每个人的效率也都会大幅降低。

但如今的人类...

就算是普通人,在神经分流芯片的帮助下,也至少可以一心三用。

而一些脑域开发度高的人,实现一心十用,甚至是更多用,也完全没问题。

如此一来,除了舰桥组之外,其他大多基础岗位的人员,都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大幅削减人数。

甚至在最后,文档中还提出。

这套方案同样可以适用于轨道空降部队,使每一名星际步兵都能同步数台机械战士,协同作战。

看完之后,林宇沉吟了片刻。

随后给出了回复。

由联邦舰队出一批战舰,以及配套的舰员。

用以配合科学部测试这个方案,并成立一个实验舰队。

至于是否要推广至全舰队,待测试评估之后再做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95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