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71章 泪如泉涌,满是哀伤

但这仅仅是个开端。发行规模正在持续扩大,呈指数级增长!

自从聘请了一批记者后,朱允熥对外界动态有了更多了解。而此时他正忙于处理自己的事务,却不知朝廷内部已是暗潮涌动,危机四伏。

十月一日,朱允熥已在府邸休养多日,朝政停滞,谣言四起。

这一日,朱允炆前来造访。

……

“三弟啊!我可怜的三弟啊!”

朱允炆身形比之前瘦削了不少。

一见到朱允熥,便放声大哭。

泪如泉涌,满是哀伤。

此时的朱允熥,头上裹着布巾,看起来无精打采地靠在床上。

像是身体还未完全康复的模样。

他这几日已经四处走动,不过朱允炆的到来,让他不得不重新躺回床上。

“二哥,你这是怎么了?我还好得很,没什么大事,别这么难过。”

朱允炆一边抽泣一边说:“记得三弟平时多么健壮,现在却整日躺在床上。”

“脑袋受了伤,也不知道会不会留下什么隐患。”

“看到你现在这样子,我这做兄长的怎么能不痛彻心扉?”

朱允熥心里想着,你不盼我早死就算不错了,还会关心我的伤势?

他笑着说:“只是撞到了脑袋,有点头晕眼花罢了,休息一阵子应该就会好。二哥今天怎么有空,特意来探望我?”

说着,下人送上了茶水。

朱允炆仔细打量着他,眼里既有关切也有怜惜,还有一丝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后的释然,真诚地道:

“你要是没事就好,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父亲刚离开没多久,你就又出了这样的事。”

“我还记得大哥当年也是从马上跌下来,摔坏了身子,之后就一直病着,最后竟然去世了。”

“那时候我还小,只记得些零星片段。”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心如刀割,难以抑制悲伤。”

“大概这就是血缘相连的缘故吧。”

“三弟,你一定要没事才行。”

“若是承蒙神明庇佑,顺利渡过难关,二哥我会去寺庙里念一百天的**。”

我明明还活着,你不必为我去念超度经!

朱允熥说道:“让二哥如此挂念,实在是我的错。”

朱允炆坐到椅子上,瞄了一眼旁边的茶杯,却没有拿起喝,说:“其实二哥早该来看你了。”

“自从那天你出了事,皇祖父也因此晕倒了。”

\"虽然后来承蒙天助,安然无恙,但母妃却因挂念你而卧病不起。\"

\"你是母妃一手拉扯长大的,虽非亲生,却胜似亲生。\"

\"听闻你遭遇不幸,母妃焦虑万分,忧思成疾。\"

\"我也无可奈何,每日只得以在母妃榻前伺候,分身乏术。\"

\"只能于心底默默为你祈愿,在佛前为你焚香祷告,却始终未能前来探望于你。\"

\"直至今日,母妃稍有好转,这才匆匆赶来探视三弟。\"

\"三弟切莫怪罪二哥来得太晚。\"

吕妃居然病了?

她向来体健如牛。

如今这般恰到好处地生病,恐怕并非偶然。

难道是在暗中筹谋什么?

是不是要有所行动了?

然而,据杨士奇所言,老朱此刻怕是已经盯上了吕妃。

若她真借病装蒜,私下里与朱允炆密谋见不得光的事,那就是自找麻烦。

难道是机会到了?

朱允熥急忙做出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说道:\"啊,母妃竟病得如此严重了吗?\"

\"这一切都因我的缘故,是我这个做儿子的不孝。\"

\"直到今日才知道此事,更是大大不该。\"

\"不行,我必须马上去看看母妃。\"

他是吕妃一手带大的孩子,加之吕妃如今已正式成为太子妃。

自然也该称她为\"母妃\"。

朱允熥说着,便准备起身下床。

朱允炆赶忙上前拦住,说道:\"你身子尚未康复,怎可随意出门?\"

\"耽误你的养病才是大事。\"

\"母妃知晓你的情形,不会责怪你不来的。\"

\"好好调理好身体,才是真真的孝道。\"

\"无需急于见母妃。\"

他停了一下,接着道:\"再过些时日,便是母妃的生辰。\"

\"倘若到时你能好些,过来陪着母妃吃顿便饭,说说话,母妃定会欢喜得很。\"

生辰宴?

朱允熥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

吕妃身为太子妃,她的生辰宴有一定的礼仪规格,往年参加的人数和规模都不小。

可今年的情况有些特别。

朱标刚去世没多久,吕妃作为未亡人,还要为亡夫守孝,生辰宴不宜大操大办。

大概也就是个简单的家宴罢了。

朱允熥名义上是他的养子,母妃的寿辰按规矩他是该到场的,根本无需特意邀请。然而,朱允熥此时正卧病在床,这就使事情复杂起来。

若以身体欠佳为由缺席,外人也不会指责他不孝。

特意派朱允炆来传达这话,恐怕是担心他不会赴约。

这顿寿宴,绝非寻常。

恐怕是一场鸿门宴。

朱允熥看向朱允炆,见他依然满脸关切,掩饰得非常好,于是笑着说道:“母妃的生辰,作为儿子怎能不去呢?”

“到时候我定会准时前往,也让母妃欢喜一番。”

朱允炆明显松了一口气,说:“如此甚好!希望能到时你的身体已完全恢复。”

朱允熥笑着说:“多谢二哥吉言。”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朱允炆便准备告辞。

“我还得回去侍奉母妃,不能在此久留。”

“三弟多多包涵!”

“日后有闲暇,再来探望三弟。”

朱允熥目光不经意间扫过茶几上的茶杯。

从头到尾,朱允炆都没有动过它。

这个人疑心很重啊!

朱允熥笑着说:“多谢二哥前来探望。”

“还劳烦二哥回去转告母妃一声,我一切安好,请她安心养病,不必挂念于我。”

朱允炆说:“三弟放心,我一定会把话带到。”

他刚迈出一步,却又转身看着朱允熥,欲言又止。

朱允熥笑着问:“二哥还有何话要说吗?”

朱允炆犹豫片刻才开口:“三弟,你还在养伤,有些话我不该说。”

“但咱们毕竟身处**之家,肩负责任重大。”

“如今皇祖父病重不理朝政,你虽受命监国处理政务,却因养伤无法面见百官,批阅奏章。”

“听说通政司那边的奏章已经堆积成山。”

“可是因为担心影响你养伤休息,这些奏章都不敢呈递上来。”

“一般事务倒也无妨,拖个几天再处理也没关系。”

“但如果遇到军国大事或者其他紧急政务,耽搁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这该如何是好?”

自从朱允熥以养伤为由留在王府,那些对他心存不满的文官,以及那些仍旧伺机而动的其他藩王,一刻也没停下动作。

朱允熥称病休养期间,这些人趁势添油加醋,宣扬他的病情严重,身体虚弱,无法处理国事。

随后,他们以此为借口,将所有奏章扣押下来。

此举一方面是为了测试朱允熥是真的病重还是故意伪装,另一方面则是对朱允熥摄政的一种无声**。

他们已多次上书反对此事,可惜朱元璋对此毫无反应。

再者,这也是想看看朱允熥的应对之策,看他是否能妥善处理此事。

朱允炆说完这番话后,又说道:“若三弟身体确实不堪重负,或许可以让六部中忠诚可靠的官员帮忙处理政务。”

“偌大的大明朝廷,总该有人出来管理事务。”

“三弟,你觉得如何?”

朱允熥瞪眼怒斥:“我虽卧病在府,但从没说过不让奏章递送过来。”

“皇爷爷把国事交给我,那是多么大的信任!”

“江山社稷如此重要,我又怎敢有一丝懈怠。”

“即便近来卧床静养,只要我还活着,就绝不会不管政事。”

“这些日子不见奏章呈上来,我还以为朝中无事,或者只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六部与各司衙门自行解决即可。”

“若有重大军国之事、紧急政务,他们竟敢隐瞒不报,延误朝廷大事,难道他们以为自己脖子上的脑袋比我的刀锋更坚硬吗?”

朱允炆听后神色微变,没料到自己的试探竟然引来了这样的回应,忙解释道:“他们这样做,也是因为见你病重,需要休养。”

“虽有些不妥,但也是出于一番好意。”

“三弟不必因此生气。”

朱允熥冷声道:“没有我的命令,他们竟敢擅自做主。”

“扣押奏章,无视朝廷规矩和大明律法。”

“若不严加惩处,日后官员们便会争相效仿。”

“从此朝廷松散,国事荒废!”

“皇爷爷身体不适时,为何不见他们也这样做呢?”

“这分明是针对我来的!”

他神色冷峻,眉宇间透着凛冽的杀意。

朱允炆在一旁看着,内心震撼不已。

记忆中的朱允熥并非如此,那时的他乖巧顺从,对自己这位二哥唯命是从,甚至显得有些愚钝,任由摆布。

然而,自从那次朝堂之上,他站出来反对立朱允炆为储君,转而提议自己继位后,仿佛变了个人一般。

不仅才华横溢,远远超过自己,还创新发明了滚筒印刷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