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79章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朔日

然而,未等他们多言,杨士奇清声朗朗:“通政司诸吏,违逆规制,置国法于不顾,故意滞留奏章,耽误政务,欺瞒圣上,辜负天恩,依法当处极刑。”

他稍作停顿,转向锦衣卫:“全数押赴刑场,即刻行刑。”

话音刚落,通政司官员哗然,有人惊呼:“杨士奇,你敢如此妄为?”

“我等虽有过失,却应由大理寺审理,经三法司核查,方能定罪。”

“你怎敢独断专行,欲置我等于死地?”

朱高煦眼睛滴溜溜转,手握宝刀,扬声道:“难道你们没看见我的宝刀?皇祖父曾言,持此刀者,三品之下,可先斩后奏!”

熊孩子振臂高呼:“还不速速押出去……统统杀掉!”

……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朔日。

献王向吴王透露,通政司官员勾结,故意隐瞒奏章。

吴王震怒,命翰林院侍讲学士杨士奇,携燕王之子、皇孙朱高煦,持御赐宝刀,前往通政司缉拿罪官。

自通政使起,所有涉案官员悉数伏诛。

当日,朱高煦再率锦衣卫,提装满通政司官员首级的木匣,逐户展示于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前,以儆效尤。

消息传出,朝廷震动。

一方面惊诧于吴王手段之果决;另一方面更令京官瞠目结舌的是,吴王、献王、燕王似已结成联盟。

此等变故猝不及防,朝局骤变。

官员们暗中往来,悄然商讨是否需改换阵营。

献王既已倒戈,还如何效忠?

闻讯后的朱允炆,怒极呕血,几乎再度晕厥。

……

燕王府内。

“什么?煦儿竟持父皇所赐宝刀,斩杀通政司官员?”

朱棣难以置信。

“绝无可能,煦儿虽顽劣,却非糊涂之人,必不会如此胡作非为。”

朱棣怒拽报信者衣襟,质问:“煦儿可是受杨士奇胁迫?”

他目光阴沉,冷声道:“杨士奇好大胆子,竟敢胁迫皇孙,难道真当我们父子好欺吗?”

那下人从未见过燕王如此震怒,战战兢兢又不敢隐瞒,如实禀告:

“据目击者称,小王爷手持宝刀,狂呼‘杀!杀!统统杀光’,满脸亢奋,毫无胁迫痕迹。”

“巡视其他官员宅邸时,更是趾高气昂,盛气凌人,颇显嚣张跋扈之态,笑颜满面,绝非被迫而为。”

“砰!”

朱棣怒吼一声,猛力一推,那人瞬间摔倒在地上。

随后,他自己也踉跄了一下。

几天前,朱棣收到了姚广孝寄来的信。

信中,道衍和尚先是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

告知朱棣天命已改,之前的计划无法实现。

同时,他还大力夸赞朱允炆的能力。

并建议朱棣放弃抵抗,归顺正统,安于做一个藩王,不再觊觎皇位。

甚至要求他违背传统礼法,拜朱允炆为师,帮助其建立军事学院,以此表明忠诚。

朱棣刚收到信时,完全傻眼了。

他和姚广孝交往多年,感情深厚,两人可以说是毫无保留。

平时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对这位老和尚提出的计策,他一直深信不疑。

万万没想到,这个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老和尚,仅仅去了趟吴王府,就背叛了他。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出发前,老和尚还信誓旦旦地说绝对不会背叛他。

就算到了吴王府,也会心系故主。

说不定还会充当卧底,打探吴王的一举一动。

结果,才过去几天,就反目了!

朱棣愤怒之下,把老和尚写的信撕成了碎片!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现在连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开始不安分了。

杨士奇去了某地,你是我的儿子朱高煦,你跟着去干什么?

跟着去也就罢了,你还大喊大叫,炫耀武力,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比别人强多少。

你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跟朱允炆站在一边,穿同一条裤子吗?

你是我的儿子,你这样做,让我这个当父亲的怎么面对?

真是百口莫辩!

朱棣心中满是烦恼,却无处宣泄。

这时,那名下人又战战兢兢、畏畏缩缩地说道:“还有一件事情……”

他的话还没说完,朱棣一双充满杀意的眼睛已经瞪了过来。

下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燕王殿下饶命,奴婢不敢说了。”

“说啊,为什么不说了?”朱棣怒吼道:“你们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要隐瞒我?”

“快说!”

“再不说,我现在就砍掉你的头!”

有人吓得浑身发抖,硬着头皮说:“小王爷今日竟然……竟然……竟然在献王殿下的脸庞上……解了手……”

朱棣既恼又笑,脸色稍缓,道:“我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原来是这么个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种事也值得你专门跑来报告?”

忽然间,他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对劲,便问:“难道煦儿跑到通政司,在公堂上解手,败坏了礼仪?”

随即摆摆手道:“若是一般人这么做,确实是重罪。”

“但他可是我的儿子,陛下亲封的孙子。”

“就算是顽劣胡闹,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教训一番,让他下次别再这样就行了。”

朱棣毫不在意,只想起朱高煦跟随杨士奇外出,并且带着首级在京城官员家中炫耀威风,就头疼不已。

至于撒尿,即便是在官府的公堂上,也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下人战战兢兢地说:“小王爷并未在官府内行事。”

“不在官府?”朱棣挑眉问道,“该不会是他带着那些被斩首的首级,去金陵官员府邸展示时,在某人家中失礼了吧?”

下人轻轻摇头,“不是这样的!”

“小王爷……他……他……他在献王殿下面前解了手!”

“什么?”朱棣暴喝一声,仿佛九天惊雷,震耳欲聋。

震得下人耳朵嗡嗡作响。

朱棣身子一晃,差点跌倒在地。

下人反应迅速,赶忙上前扶住。

过了半晌,朱棣才缓过神来,问:“这……这……是怎么回事?”

“煦儿为何会做出这般荒唐之举?”

“你确定消息准确无误吗?”

“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下人答道:“殿下,千真万确,今日小王爷还在四处宣扬呢。”

到处宣扬?

“这个逆子!”朱棣怒火腾地升起。

这岂不是嫌自己死得太慢,闯的祸不够多?

“殿下请息怒!”下人急忙劝慰。

朱棣用手扶额,只觉头痛欲裂。

别看朱允炆平时表现得温顺恭敬、老实厚道。

朱棣心里清楚,他其实是个极会隐藏本性的毒蛇。

这件事绝不会轻易了结!

他又一次向仆人们追问详情,直到这时,下人们才将整件事情的始末详细道来。

“总算是好了,煦儿也是为了救人。”

朱棣听完后,心中稍感安慰。

但很快察觉到事情另有蹊跷。

当时的情形,允炆极有可能是在假装昏迷。

允熥大概率并非真心想要救允炆,而是想借此机会羞辱他。

指使高煦撒尿这件事,无疑是试探允炆的反应。

结果,允炆一时没能及时醒来……

没错!

多半就是这种情况。

朱棣何等聪明,很快便推测出了七八分。

允熥所做的事情,必定会被允炆铭记于心,恨之入骨。

况且还是当着众人的面。

对允炆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羞辱!

更糟糕的是,煦儿还不知轻重地到处宣扬此事,甚至以此为荣。

允炆要是不恨得牙痒痒,那才怪呢!

若有一天允炆夺得帝位,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一茬。

搞不好,整个燕王府都会因此覆灭。

朱棣越想越觉得不安,越想越觉得害怕。

原本,他的计划是,如果自己无法成为储君,那就帮助允炆一把。

原因很简单。

允熥太强大了。

一旦他登基称帝,其他藩王就彻底没戏了。

只能任凭允熥摆布,想削藩就削藩,想治罪就治罪。

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

要是秦王或者晋王继位呢?

那更是万万不可!

晋王不用说,虽然是自己的三哥,亲兄弟,但从小两人就不合。

如今更是势如水火,形同仇敌。

若是晋王登上皇位,第一个可能就要取他的性命。

至于秦王。

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和朱棣关系同样恶劣。

再加上他暴虐的性格。

他要是登基,朱棣绝不会有好日子过。

思来想去,只有允炆当储君、登基为帝还能稍微让人放心些。

虽然明知他表面老实,实则残忍。

但至少他能力最弱!

能力弱意味着允炆需要倾尽全力维持朝政稳定,根本没有余力对付边疆的藩王们。

即便只能卑躬屈膝侍奉藩王,助其稳固朝廷局势,也已是难得的选择。

因此,在自身无缘继承皇位的情况下,扶持朱允炆,无疑是最佳策略。

实际上,朱棣的考量并无明显错误。

历史上建文帝敢于削减藩王势力,实因先皇驾崩前夕,痛下**,清除了所有可能威胁他的潜在对手。

否则,单凭应对朝臣和武将功勋贵族,就足以让他疲于应付,更别提削减藩王了。

此刻先皇尚未大规模动手,朱棣自然难以预知后续发展。

纵使知晓先皇欲除掉蓝玉,

但朝中武将功勋并非仅蓝玉一人。

杀了蓝玉之后,还有冯胜、傅友德等众多将领,甚至包括隐退凤阳的汤和等人,以及数量众多的侯爵。

朱允炆想要掌控这些人,绝非易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