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20章 玲儿大惊失色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第20章 玲儿大惊失色

作者:ZeroCool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7:05:53 来源:泡书吧

“任由你胡作非为,败坏吕妃娘娘的声誉,便是本王不孝。”

话音未落,他又一声厉喝:“来人,把这个奴婢拿下,重责**!”

------------

玲儿大惊失色,完全没想到朱允熥的惩罚会如此极端,直接要取她的性命。

她原以为,自己既然是吕妃娘娘派来的人,而吕妃又是朱允熥名义上的母亲,就算她犯了错,作为“儿子”的朱允熥也不过是责备几句,最多将其送回吕妃娘娘处置。

对此,她毫不畏惧,甚至底气十足。

吕妃早就叮嘱过,若是有事,她会庇护。

却不料,朱允熥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直接下令将她处死。

玲儿慌忙跪地求饶:“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

朱允熥没有回头,神情冷漠。

一个王府里的奴婢都无法管教好,还谈什么治理天下?

前世的他连鸡都不敢杀,尽管经历了那场血腥之事,渐渐适应了这个世界,内心变得坚硬许多。

但此时亲自下令处死一人,依然难免心潮起伏。

赵瑞见两名侍卫还在犹豫,忙用尖锐的声音催促:“发什么呆?没听见殿下的吩咐?还不赶紧把这丫头拖下去处置!”

玲儿抬起头,望着赵瑞,心中满是不解。他们不是同属吕妃麾下,都是为了监视吴王殿下而来吗?为何他非但不帮忙说话,反倒落井下石?

可惜,再也无人能给她答案了。

侍卫们听令后,立刻上前将玲儿制住,拖了出去。

片刻之后,外面传来一阵阵拍打声和刺耳的哀号声,起初声音震天,随后逐渐减弱,直至完全安静下来。

……

朱允熥召集了府里的所有仆从。

“本王不在乎你们到底是谁的人,也不管你们是否被人操控。既然进了我的王府,你们就归我管。”

“想必各位也知晓,我在朝廷上的所作所为,以及言论,都已经传开了。”

“若有一天,我被册封为储君,承袭皇位,你们便是潜邸旧臣。”

“其中利弊,无需我赘述,你们自会明白。”

“若有内外勾结、暗中捣鬼之人,刚才那位玲儿,就是他们的下场!”

“别指望外头的人能救你。如果你不是王府的人倒也罢了,可只要你还在本王府做事,我想怎么惩治你,没人能阻止。”

“都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所有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朱允熥不再多言。有了玲儿的前车之鉴,相信今后再也不会有人敢公然违抗他的命令。

今**未入宫学习,处理玲儿之事也算是对父皇有了个交代,可谓一举两得。

“殿下,奴才有事启奏。”

人群中走出一名小太监。

“今晨,开国公府派人送来了书信。”

“信上说,殿下要寻的那个叫杨士奇的秀才找到了。”

“那时殿下正在休息,那个玲儿……不对,那个贱婢不让叫醒殿下。”

“她还说,殿下每天都要进宫陪伴陛下读书,听大儒讲学,回来后累得连睡觉都没空,哪有时间理会其他事情。”

“她让我不要告诉殿下,这件事由她来解决就好。”

朱允熥微微蹙眉。

这个玲儿,真是胆大包天啊!

倘若不及时处置,往后不知会惹出多少麻烦。然而,眼下事情已然结束。

常升竟然如此迅速地找到了杨士奇?

可杨士奇不是应当在江西吉安吗?

从那里到金陵,少说也有千余里路。

古代既无高铁与飞机,即便快马加鞭,往返一趟,也得数日乃至数十日才能完成。

怎么可能这般快捷地找得到呢?

他心生疑惑,抬头望向太阳。

估算时间,已过了午后一大半。

此时再去宫中读书已无意义。

闲来无事,不如过去瞧瞧。

顺便亲自看看挨过板子的常升。

朱允熥立刻命人准备马车,离开吴王府,直奔开国公府。

到了府门口,只见旁边聚集了许多人,都是普通百姓的打扮。

长久居住深宅大院,难得外出一次,朱允熥也想感受一下大明市井生活,便吩咐下人停下马车,自己下车走向人群。

“你们听说了吗?”

人群中,一个魁梧的汉子正兴致勃勃地说着。

“前几天,西市街头来了个疯疯癫癫的和尚。”

“穿着袈裟,步伐矫健。”

“边走边唱,唱的是:吴王登基,天下安宁,乾坤稳固,八百载太平!”

大家只当他是疯和尚,也没人深究。

那汉子压低声音,故作姿态,神秘兮兮地说:

“没想到啊,那人出了仪凤门,到了长江边,竟踏江而去,消失在水天交接处!”

他突然拍了一下大腿,提高音量。

“原来那个疯和尚,竟是仙佛降临!”

这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声情并茂。

看来这人是个讲故事的好手。

人群中有人反驳道:“世上哪有什么神仙佛祖?就算有,我们这种凡夫俗子也看不见,只能看到庙里的泥像。还能踏江而行?我是半信半疑。”

“嘿嘿嘿!”那汉子笑道,“当时现场可是很多人亲眼看见的,不然消息怎么会传出来呢?”

“信不信由你!”

人群中有人随声附和:“我信,确实有神仙存在。这个事情我也听说过,只是不清楚那位神僧所唱的歌到底有何深意。”

粗壮汉子示意安静,周围的人更加聚拢,个个竖起耳朵倾听。

他压低嗓音道:“我邻居家住着一位秀才,学识渊博。”

“据他说,这事牵涉到朝廷大计,我可以告诉你们,但千万别到处宣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说着,他比划了个割喉的动作。

众人忙不迭点头,好奇心却愈发强烈,无人离去。

自古以来,街谈巷议对宫廷秘辛、皇家轶事总是津津乐道。

若有机会得知,必定不肯错过。

至于所谓杀头之说,在大庭广众之下公然提及,谁还会真当回事?

朱允熥虽站在人群后方,却听得分明。

粗壮汉子环顾四周,见围观者众多,胆子也大了起来。

毕竟,在众人面前讲述未知的秘闻,能够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

他的声音不觉提高了几分,说道:“这首歌与咱们大明未来的皇帝有关。”

此话一出,周围听众的气息顿时变得急促。

谁不想听听未来皇帝的秘密呢?

越是平民百姓,对此类事情越感兴趣。

“快讲,快讲!”有人忍不住催促。

“前几天,太子驾崩,陛下痛失爱子,悲从中来。”

“陛下一向最疼爱太子,太子去世后,本打算将皇储之位传给太子的儿子,即陛下的孙子。”

“然而,立储乃何等大事?”

“陛下的孙子年纪尚轻,因此陛下迟迟未能决断。”

“只是分别封了两个儿子,一个为吴王,一个为献王。”

说到此处,立刻有人插嘴:“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还有什么是大家不知道的?你倒说点新鲜的!”

“对啊!”

“没错!”

人群中,众人纷纷附和。

“看你们这些没念过书的,就是愚钝,见识短浅。”粗壮汉子冷笑一声,“这不是明摆着吗?神僧所说的‘吴王立’,不正是陛下封的吴王吗?”

结实的汉子继续说道:“‘吴王立,天下兴,乾坤从此定;八百年太平’这首曲词,其含义便是只要确立吴王为继承者,登基称帝,世间便会昌盛繁荣。

‘乾坤从此安宁,再无纷争,而后八百年太平盛世将至!’”

------------

“原来是这样啊!”

秘密揭开后,所有人脸上都显现出领悟的表情。

有人发话:“只要立吴王为储君,登基即位,世间便能迎来八百年的太平,那皇帝一定选择吴王作为继承人吧?”

“这可不一定!”

另一人接话说:“皇帝未必会相信什么神僧所言。况且,这首曲词未必能传到皇帝耳中。”

“说得对,皇帝深居宫内,怎会知晓这些?”有人附和道。

“然而,既然神僧法力非凡,为何不去皇宫告知皇帝?”又有人说道。

“仙佛行事,岂是我们凡人能够揣测的?”

有人讲:“神僧于街市上讲过,信不信听之任之,天下若陷入混乱,受苦的是百姓,与他何干?他能这样稍作提示,已经算是仁慈至极了。”

“没错,天机不可泄露。万物皆有定数。”

有人又道:“只是不知,我们大明的百姓命运如何,皇帝是否会传位给吴王殿下呢?”

还有人说:“我不太相信,传位给吴王,天下就真能有八百年的太平。换作其他皇子皇孙,就不会天下大乱吗?这也太离奇了吧。”

“不管真假。”有人说道:“这类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吴王殿下是皇帝的嫡孙,先太子的亲生子,据说还是嫡长子,传位给他,又有何不可?”

“对对对,他登基即位,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万一神僧说的是实话呢?”

……

大家纷纷议论,争论热烈。

朱允熥站在后头,静静听着。

“大家觉得,朝廷里的官员会否把神僧的话禀报给皇帝?”有人问。

“我觉得不会。”有人答:“那些官员个个只顾着明哲保身,哪会在意什么国家大事。”

“立谁为储君,是国家大事,只能由皇帝独自决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