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48章 不!绝不能接受!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第48章 不!绝不能接受!

作者:ZeroCool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7:05:53 来源:泡书吧

方孝孺和黄子澄互相对视一眼,顿时手脚发凉,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恐惧。筹划许久的计划终成泡影。原以为能让陛下收回朱允熥的权力,现在却成了江山传于其人!

不!绝不能接受!

怎能轻易放弃?

不止他们二人,不少文官也心有不甘。献王朱允炆向来谦逊有礼,熟读儒家典籍,深得文官们喜爱。若是朱允熥这样粗鲁无礼之人继承大统,实在令人绝望。

然而,此时无人敢出言反对。吴王仍在痛哭,陛下也在安慰,此刻若有人提议废立,无疑是自寻死路。

众人只能在一旁默默等待,静观事态发展。

听到朱元璋的话,朱允熥哭得更加悲切:“皇爷爷,我不要啊!什么大明江山,我不稀罕!我只想要爹爹活着!”说着,哭声愈加凄厉。

老朱哭得泪水横流,心如刀绞,将朱允熥紧紧抱住:“这绝对不行,你父亲已逝,守护大明的重任如今落在你的肩上。”

“唯有如此,你在天上的父亲才能欣慰,才能欢喜。”

“你是个好孩子,必须坚强起来。”

朱允熥哭了一阵又一阵,在老朱多次劝慰之后才渐渐止住眼泪。

“皇爷爷,我可以承担起大明的重任吗?”

他哭得通红的眼睛肿得厉害。

这样的神态显得格外悲伤无助。

说话间仍带着哽咽。

朱允熥甚至对自己这种表演感到惊讶。

原来情感只要用心培养,真的能够装出来!

一旦投入其中,就能表现得真实自然!

“当然能,肯定能!”老朱说道:“你随便写下的诗词文章,就胜过很多饱学之人。”

“你年纪轻轻就知道粮食的珍贵,懂得珍惜。”

“你发明的滚筒式油印机让天下无数读书人受益,功德无量。”

“你还敢独自前往锦衣卫,带人搜查凉国公府,抓捕名震大明的将军。”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你学识渊博,聪慧过人,同情百姓疾苦,勇敢果断,敢于做他人不敢做的事情。”

“你将来必成一代贤君!”

朱允熥默默握住了老朱的手,没有回应。

老朱牵着他转过身,目光扫向群臣,最后停留在蓝玉身上。

“凉国公蓝玉为国征战多年,功勋卓着。”

“虽有过错,但也是人之常情。”

“忠心耿耿,不失大义,精神可嘉。”

“谨遵圣命,不自夸功劳,反而主动认错,堪称臣子榜样。”

“现决定从今日起,改封凉国公为梁国公,赐钱百万!”

朝堂之上,众臣目瞪口呆。

蓝玉所犯之事就这样被一笔勾销了吗?

不予追究了吗?

更重要的是,蓝玉刚才公然承认有篡位之心,大逆不道!

皇帝不但不惩处他,还对他进行奖赏,这……

大臣们完全傻眼了!

这是陛下的旨意吗?

没听错吧?

此时,蓝玉已经欣喜若狂。

自昨日朱允熥下令抓捕,至今**负荆请罪上朝,蓝玉心中所能期待的最佳结果,也不过是保住性命罢了。

再怎样挣扎,终究难逃贬谪惩罚的命运。

这样的结果,已是极好的了。

毕竟,文官集团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那些觊觎储君之位的皇子、皇孙们,更是不会容忍他的存在。

在这局势下,可谓满朝皆敌。

平日里既厌恶他又忌惮他的官员,此刻也会纷纷跳出来,借**击报复。

而且,老朱确实有意要对付他。

他的存在,是对皇权的一种潜在威胁。

虽然目前无法对老朱构成直接危害,但未来可能影响到大明的继承人。

因此,老朱决意除掉他,为后继者铺平道路。

尽管朱允熥迅速派遣锦衣卫行动,让众人猝不及防,但从各种迹象来看,此事恐怕代价不小。

主动交出兵权,能够全身而退,就已经算是幸运。

谁能料到,最终不但免于惩罚,反而立功受赏!

当初老朱原本打算封他为梁国公,但因一些失误,改为“凉”字。

这小小改动,表面上无足轻重,实则意义重大。

更重要的是,这表明老朱对他的态度已经彻底转变。

蓝玉自然欣喜若狂。

急忙跪拜谢恩道:“臣蓝玉叩谢陛下厚恩!吾皇****万**!”

站在一旁与蓝玉交好的武将勋贵们,早已按捺不住,赶忙上前为他解开绳索。

而文官们还是一头雾水。

他们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

然而,圣旨已下,无人敢在此时违抗。

看着那些尽力掩饰喜悦之情的武将勋贵,文官们心中更加酸楚。

朱棣心中默默叹息一声。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大局已定。

老朱说完话,牵着朱允熥走向龙椅。

黄子澄和方孝孺的手脚越发冰凉。

忽然间。

黄子澄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件事。

“启禀陛下,臣尚有一事需奏!”

顿时,大殿内的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入朝前,谁都能猜到今日朝会必有大事发生。

如今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起初,大家都以为这场审判的核心在于判定蓝玉是否有罪。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审问蓝玉的过程中,竟然牵扯出了朱标的遗愿。最终,皇帝亲口表示要将大明的江山托付给朱允熥。

虽然这并非正式的立储诏书,但在群臣面前公开提及,其意义不亚于正式确立储君。自这一刻起,大明未来的走向已成定局。

蓝玉也因此从有罪之人转变为功臣。此刻,黄子澄上奏之事绝非小事。朱元璋缓缓转过头来,示意他直言。

黄子澄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个时机十分危险,稍有差池,不仅自身难保,甚至可能株连九族。但他别无选择,如果朱允熥被正式册封为储君的消息传出去,再想挽回就太迟了。于是他鼓足勇气跪下。

------------

“臣启奏陛下,关于先太子的遗愿,兹事体大。”

“梁国公与吴王交情匪浅,单凭他一面之词不足以采信。”

黄子澄洞察敏锐,他深知皇帝刚经历了丧子之痛,恨不得将所有财产都留给儿子。若是真有朱标的遗愿,皇帝必定竭尽全力去实现。

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否定蓝玉的说法。毕竟,即便朱标真有此意,当时未必有人在场作证,谁能保证其真实性?

果然,话音刚落,朱元璋的脸色立刻变得阴沉。

蓝玉急忙说道:“陛下,此言千真万确!”

他对自己的说法充满信心,因为这是事实。当年朱雄英去世后,吕氏尚未扶正,朱允熥作为嫡长子身份明确。而常氏出身与诸多武将勋贵关系密切。

在那时的朱标心中,如果自己将来能够登基,朱允熥必然会被确立为太子。

即便朱标内心另有考量,在面对蓝玉、常升这样的武将权贵时,他也一定会这样说,以此来笼络人心。

至于这是否算得上朱标临终前的遗愿,就留给后人去理解吧!

朱标去世之后,蓝玉几乎已经将这些话忘却。

毕竟,朱标生前对他讲过太多的话语。

这些话只是在闲聊间随口提及,并非郑重其事地交代什么。

蓝玉自然不会把这些放在心上。

更何况,在蓝玉看来,确定谁为储君,是老朱一人决断的事情。

即使朱标说了也不一定起作用。

更别说他已经不在了!

但昨晚朱允熥特意叮嘱,自己的根本就在于对朱标的忠诚。

蓝玉这才仔细回忆朱标生前讲过的每一句话。

随后,就想起了这件事。

要表现对朱标的忠诚,难道不就是要把朱标说过的话铭记于心并严格遵守吗?

至于是闲谈还是正式命令,这真的重要吗?

反正朱标确实说过!

那么,谁能说这不是朱标心中的意愿呢!

黄子澄眼神凌厉,质问:“你说的话都是故太子所说,可有人能证明?”

话音刚落,旁边的开国公常升猛然惊醒。

他急忙跪拜道:“臣可以作证,梁国公所言属实。”

“故太子当时说话时,臣就在现场,听得一清二楚。”

“当时还有几人在场,周围也有侍卫,他们都能作证。”

“陛下若不信,可传他们入殿,当场质询,自会**大白。”

黄子澄顿时感觉如同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下。

原以为朱标的话仅对蓝玉一人说过,没有证据,他便可从中阻挠。

却不料还有其他人见证。

老朱冷声道:“你还有什么话说?”

黄子澄当然不敢再纠缠。

常升敢这样说,显然不惧对质。

继续纠缠下去只会让自己难堪。

实际上,黄子澄清楚,以朱允熥之前的处境,朱标说出这样的话并不稀奇。

也并无多大意义,更谈不上是什么遗愿!

毕竟,朱允熥作为嫡子的事实摆在眼前。

朱标自然认定自己是继承人,对他人言辞也未加深究。但这未必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一旦真正面临立储,朱标必会反复权衡再作决定,那时或许并非朱允熥的必然之选。

黄子澄心有此念,满朝文武多有同感。

然而,这话难以出口。

无法对一位深爱儿子、刚经历丧子之痛且一心完成亡儿遗愿的老父亲提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