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58章 这份圣旨,真是充满杀机啊!

这时,太监已经站直了身子,开始宣读:“陛下口谕:熥儿,我听说你遇刺了,幸亏上天庇护,没什么大事,我也安心了。”

“我的身体很好,你别挂念。”

“这几日,你要安心在家养病,把身子养好,没有我的旨意,不准入宫来给我请安。”

“那些人竟敢当街刺杀你,刺杀我的孙子,我一定替你**。”

“不管幕后是谁指使,我都要挖地三尺,也要把他们全部揪出来。”

“我要让他们的九族受尽酷刑,剥皮充草,再挫骨扬灰,以此**,消解心头之恨。钦此!”

这份圣旨,真是充满杀机啊!

看来老朱是真的愤怒了,而且是非常愤怒!

不过,让幕后之人的九族都受尽酷刑,剥皮充草,再挫骨扬灰。

你是认真的吗?

万一幕后指使者是自己人,你是打算说话不算数呢,还是真会下手对付自己?

朱允熥觉得又好笑又无奈。

这时,太监又宣读:“陛下口谕:杨士奇接旨!”

旁边站着的杨士奇吃了一惊。

未曾料到,皇帝陛下第二道口谕竟会落在自己头上,杨士奇急忙跪下。

太**罢,冷冷瞥了他一眼,宣读道:“杨士奇,熥儿称你有相才之资,欲拜你为师。”

“朕想亲眼见你一面,瞧瞧是否真如他说的这般厉害。”

“着你明日清晨入宫面圣,切勿延误。钦此!”

杨士奇微微一愣,没想到皇帝虽卧病在床,却仍要自己明日前往。

太监宣旨完毕后说道:“杨士奇,还不接旨谢恩?”

直到此刻,杨士奇才回过神来。

先前朱允熥并未提及接旨谢恩之事,传旨的太监也没开口提醒。

一时之间,他竟给忘了。

听到太监的话,杨士奇慌忙道:“草民杨士奇接旨,吾皇圣寿万年。”

朱允熥笑了笑,“看来你这次是猜错了,皇爷爷还是会见你。”

“你得好好准备才是。”

“刚才圣旨的内容,都听明白了吧?”

“朕在皇爷爷面前夸下海口,说你有相才,千万别让朕失望。”

他之前一直纳闷,皇帝怎么会接连下达三道圣旨。

后来才知道其中一道是针对自己的。

难怪如此!

杨士奇的脸色愈发严肃。

对于一名读书人而言,首次觐见皇帝绝非小事。

通常只有金榜题名时才能有幸见到皇帝。

即便如此,也是众多学子站在远处匆匆一瞥罢了。

而如今,皇帝却单独召见自己。

这样的待遇连新科状元都无法享受。

杨士奇怎能不紧张?

“遵旨!”杨士奇说道,“那我这就去准备。”

昨夜他彻夜未眠,今天又焦虑地等待朝廷的结果,根本没得到充分休息。

原打算今晚好好补觉,但得知皇帝明早召见后,顿时没了睡意。

“等等!”那太监开口道,“还有第三道圣旨呢。”

“乃陛下亲笔所书,十分重要。”

“杨士奇,你也留下,一同聆听。”

说着,太监慢慢展开写好的圣旨卷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至尊之位治理天下,承天命而立。然近来身体不适,诸多事务难以亲力亲为。”

刚安定的大明,大事当前,片刻不容懈怠。

听到这里,朱允熥心中猛然一震。

往常,太祖皇帝发布的诏书多是直白言语。

但今日这份诏书,却字句雅致。

可见此事绝非寻常。

还没细想,就听见太监接着宣读:

“吴王德行兼备,天资卓越,堪当大任,朕深感宽慰。”

“现特委吴王暂代监国职责,统筹国事,以稳民心,以固根基。”

“自此之后,朝廷内外一切事务,均由吴王裁决,无需再奏报于朕。”

“各地官员应齐心协力,助吴王成就朕之夙愿。”

“违令者,必严惩不贷。钦此!”

---

监国?

太祖让我监国?

听完诏书,朱允熥满脑子混乱。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

事先毫无征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的内心波涛汹涌。

为何好端端的,太祖会忽然让自己监国呢?

朱允熥再次试图坐起,同时急切地问太监:“老实说,皇祖父的身体究竟如何?”

他知道太祖的脾性。

那是一位比耕牛还勤勉的人。

数十年如一日处理政务,从不懈怠。

996对他来说不算什么,007才是日常。

若非身体实在撑不住,怎会突然放下政务,让自己接手?

“哎呀,殿下千万别乱动!”

传旨的太监见状,顾不得其他,忙将圣旨放在一边,快步来到朱允熥身边,扶住他说:“殿下,您的身子要紧啊,陛下不是特别吩咐过让您躺着接旨吗?”

太监满脸忧虑,带着哭腔说道:“要是殿下出了差错,奴才可担待不起。”

“胡说什么呢!”

朱允熥说道:“我身体很好,不会有事的。”

他看着太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殿下,奴才姓费,名瑞。”

朱允熥握着他的手说:“费瑞,告诉我实话,皇祖父的身体到底怎样?”

费瑞的神情中满是为难,说道:“殿下有所不知,太医已诊察过,陛下并无大恙,只需静养几日便可。”

朱允熥眉头紧锁,语气沉重:“既然如此,父皇为何突然放下政务,让孤监国?”

费瑞苦笑摇头:“奴才不知。陛下心思深邃,谁敢妄加揣测?再者,这是关乎国事的大事,奴才不过是个阉人,怎敢多言?若是多问一句,便是十个脑袋,也担不起陛下雷霆之怒。”

朱允熥长叹一声,目光闪烁不定,片刻后说道:“不行,孤还是要入宫探望父皇。”

费瑞急忙劝止:“殿下切莫如此。方才的旨意中,陛下说得清清楚楚,没有圣命,不准殿下进宫问安。殿下也知道陛下脾性,即便抗旨入宫,陛下也不会见您。反而会让陛下动怒,耽误您的休养,这岂不是两败俱伤?待殿下调理好身子,把政务料理妥当,父皇自然欢喜,您的康复也会快些。”

朱允熥沉思良久,最终只得应下:“罢了,今晚让您跑这一趟,确实辛苦。”

他吩咐道:“来人,取百两银子送给费公公,聊表心意。”

费瑞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哭诉道:“殿下饶命,昨**赏银的那位,已经被陛下遣往献王府了。奴才还想留在陛下身边伺候,实在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朱允熥忍俊不禁,果然不愧是父皇,这么快就察觉到自己的意图,并处置了那名传旨太监。看来自己在宫中太监心目中的形象,怕是比魔头还要可怕。

“罢了,孤并无恶意,费公公不必惊慌。”朱允熥笑道,“公公且先去休息。”

费瑞却说:“奴才还要回去复命,不敢耽搁。”

话毕,起身准备告辞。

临行前,他又补了一句:“今日陛下还派人去了燕王府传旨呢。”

朱棣被姚广孝所惑,行径可疑,皇上已降旨训斥,自明日起,姚广孝须离开燕王府,迁至吴王府,由殿下严加管束,助其改过。此外,燕王的两位公子也将在明日前往吴王府。

得知三人即将到访,朱允熥嘴角微扬,露出一丝笑意。看来要好好款待他们一番。

随即收敛笑意,对费瑞道:“多谢公公告知!”等费瑞离去后,朱允熥拿起圣旨反复端详,转向杨士奇问道:“杨先生怎么看?”

杨士奇沉思片刻说:“皇上是在为殿下做最后的努力,用心极深。”朱允熥闻言一怔,追问道:“此话怎讲?”杨士奇答道:“确立储君是国家头等大事,涉及繁杂礼制,丝毫不能轻忽。”

“但若皇上身体实在撑不住了,就顾不上这些规矩了。那时只能先下令立殿下为皇太孙,以免夜长梦多。”

“现在,皇上没有直接立殿下为皇太孙,而是让他以亲王之身监国,虽无不可,却与正式储君的地位相去甚远。”

“若以储君之名监国,朝中内外自会毫无异议。”

“然而,这些人只是隐忍,并未真正退场。一旦皇上病重,无力理事,或驾崩,他们便会再度活跃。”

“到那时,皇上即便想插手也力不从心,殿下若稍有闪失,局势将岌岌可危。”

“殿下以亲王身份监国,名分未定,他们便不会安分,认为尚有转机。”

“如此一来,皇上既能考察殿下治理朝政、协调各方的能力,也能迫使那些反对者自行现身。”

“如果殿下应付不来,皇上就能亲自出手,将他们一网打尽,为殿下将来登基铺平道路。”

“皇上用心良苦啊!”

这是不是皇上的意思呢?故意不立储君,让殿下以亲王身份监国,一是观察殿下实力,二是诱敌出动。

这是皇上拼尽全力在帮助自己啊!

朱允熥眼前浮现出皇上慈祥的模样,心中一阵恍惚。

杨士奇接着说道:“这对殿下来说无疑是好事,但也是巨大的挑战。”

\"殿下天赋异禀,堪称空前绝后的人杰。\"

\"然而殿下之前从未涉足具体政务。\"

\"对于朝廷内部之事,全然不知。\"

\"突然之间要亲自主持国事,恐怕难度极大。\"

\"而且,那些人也不会放过这个最后的机会来对付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