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 第9章 我不是你的亲娘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第9章 我不是你的亲娘

作者:ZeroCool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07:05:53 来源:泡书吧

朱允熥急忙向吕氏行礼,却被她以含着泪水的眼神瞪得浑身一颤。那眼神里透着深深的怨恨,仿佛恨不得立刻将他生吞活剥。

站在一旁的朱允炆赶紧拉了拉吕氏的衣袖,吕氏这才收敛了目光中的凶狠之意。

她扶起朱允熥,一边抹泪一边说道:“你刚出生没多久就失去了亲娘,全靠我将你一手养大。”

“眨眼间,你已经长得这么高了。”

“我不是你的亲娘,但待你如同亲生的一样。”

“你和炆儿都是我的心肝宝贝。”

“如今你们要搬出去独自住,我这心里真是舍不得啊。”

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落下来。

“娘,我虽然搬出去了,但还会经常回来看您的。”朱允炆柔声劝慰。

“我也一样!”朱允熥附和道。

“记住娘就行了!”吕氏用衣袖擦了擦眼泪,牵着朱允熥的手问,“听说昨天在金銮殿上,你主动请缨,要被立为储君,这是真的吗?”

“确实如此!”朱允熥坦然回答。

吕氏眼底的怨恨再次涌现,随即隐匿不见。

她强颜欢笑道:“真是好志气啊!亲手养大的孩子果然不同凡响。”

“娘过奖了!”朱允熥谦虚地说,“身为朱家子孙,守护大明江山是孩儿应尽的责任。”

“说得好!”吕氏转向朱允炆,“炆儿,听见没有?守护大明江山是咱们朱家人的职责。”

“你是朱家人,又是他兄长,肩上的担子更重,可别忘了。”

朱允炆连忙点头:“孩儿记住了。”

吕氏挥了挥手,叫来一名宫女和一个太监。

她对朱允熥说道:“炆儿比你大一岁,心智上也更成熟些。”

“而且皇爷爷特意为他请了几个学问渊博的先生,到他府上去教授诗书。”

“依我看,皇爷爷对你有些偏心啊,为何只给炆儿安排了大儒,而没给你呢?”

这话有点冒犯的意思。

隐藏在话语中的骄傲怎么也掩饰不住。

“娘怎会不疼你呢。”

她指着身边的太监宫女说道:“他叫赵瑞,她叫玲儿,都是我身边多年的贴心人,办事向来细致周到,非常可靠。”

\"到新王府居住,自然需要有人侍奉。\"

\"我把他们两人送给你。\"

\"他们能帮你处理王府事务,不用你费太多心思。\"

赵瑞和玲儿一同行礼:\"奴才叩见吴王殿下!\"

朱允熥眉头微蹙。

这不是明显在往自己身边塞人吗?

虽说吕氏并非亲生母亲,但也是朱元璋亲自指定扶正的太子妃。

作为晚辈,以孝为先,朱允熥无法拒绝她的安排。

这一手很精明,不知是否有人暗中指点。

表面上看,送来的仆人任由他处置,说收就收。

但实际上,在这个特别重视孝道的时代,真不能随便行事。

稍有不慎,就能被扣上\"不孝\"的大帽子!

后世看来这不算什么,但在当下,绝非小事。

吕氏恐怕巴不得朱允熥全盘接受,好借此给他定罪。

朝中御史借此弹劾他,足以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在储君竞争的关键时刻,这是致命打击。

朱允熥心中权衡,明白推脱不过,便笑道:\"那就多谢了!\"

……

……

……

圣旨已下,朱允熥未再择吉日,当日即迁入吴王府。

吴王府离东宫不远,与朱允炆的献王府仅隔一墙,前往皇宫也很便捷。

吕氏并未搬离东宫。

这或许是一种暗示。

老朱借此举告知天下,新立储君只会从故太子朱标的儿子里挑选。

吕氏身为母妃,不论谁成为皇太孙,她都不必离开东宫。

刚到吴王府,还未安顿妥当,就听见外面喧哗一片。

\"小心点,别弄坏了,这是从南海深海采集的珊瑚树,无价珍宝。\"

\"你……你们都注意点,别磕碰坏了,今日是咱们外甥封王的好日子,这些都是贺礼。\"

\"谁要是毁了宝物,小心脑袋。\"

……

朱允熥走出书房,看见一群人进进出出,正在往府里搬运东西。

\"发生什么事了?\"

他从东宫迁至吴王府,所带之物不多,早已安置妥当。

“哈哈!”

甫一问起,就瞧见一个熟稔的身影映入眼帘。

那人一眼看见他,顿时喜形于色,放声大笑。

飞奔而来,仔细打量后说道:“很好,很好,有王爷的气派。”

“若某日披上龙袍,号令天下,定会更显威严,哈哈!”

“舅舅,你胡言乱语些什么!”朱允熥斥责道,“这种荒唐话怎可随意出口?”

此人非别,正是朱允熥亲娘的弟弟,王常遇春之子常升。

也就是朱允熥的亲舅舅。

俗话说得好:娘亲舅大!

舅如父。

在那个时代,舅舅是极亲近的亲人。

常升的年纪较朱允熥大概长十余岁,正值二十四五岁的年纪。

作为常遇春之子,又因兄长常茂犯错被削爵,常升便继承了常遇春的爵位,封为开国公。

常遇春英年早逝,他自幼缺乏管束,身为功臣之后,且有国公身份,日常行事难免有些骄纵。

此刻听见朱允熥的呵斥,常升并不在意,单膝跪下行礼,拱手道:“末将常升,叩见吴王殿下!”

“快起来吧,你是我的舅舅,何必拘泥于这些虚礼。”朱允熥摆手示意。

常升笑着起身,说道:“好外甥,你昨日在朝堂上的表现真叫人钦佩!”

“我虽未参与,但听闻皆知。”

“竟敢公然向皇上讨要储君之位,断了朱允炆那小子觊觎皇太孙的心思,痛快,痛快!”

听着他这般无所顾忌的话语,朱允熥脸色逐渐阴沉。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反驳,常升又继续说道。

“昨日朝堂之事,今日已在金陵城传得沸沸扬扬。”

“京城里那些权贵子弟、勋臣后代,无不对你心悦诚服,称赞你有胆识、有志气,敢作敢为,是个响当当的汉子!”

“陛下也未怪罪于你,可见对你甚是满意。”

“这不,听说你受封吴王,大家都争先恐后送来贺礼。”

“这些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你看这株珊瑚树,高约三尺,乃是从南海深处采来的珊瑚雕琢而成,晶莹剔透,光彩流转,价值连城!”

“再看看这幅屏风,上面的画出自宋徽宗之手……”

……

“我刚绕着府邸转了一圈,发现你的家具陈设年久失修,材质也很一般。”

“我认为全都需要更换。”

“还有这座宅邸,也需要好好修缮一番。”

“这样才能配得上你身为吴王的身份。”

“至于修缮所需的资金嘛,你就不用操心了。”

“我们这些功臣之后、同窗好友、兄弟袍泽都会鼎力相助。”

------------

听着常升滔滔不绝的话语,朱允熥的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脸色也愈发阴沉。

这帮功臣子弟的心思,简直深不见底。

怪不得太祖皇帝会将皇位传给与文官关系融洽的朱允炆,而非注定会得到武将和功臣集团拥护的朱允熥。

其中,这些功臣子弟恐怕也出了不少力。

最怕不是强大的对手,而是愚蠢的盟友!

朱允熥黑着脸,说道:“那些功臣子弟应该知道我在朝堂上掴了凉国公耳光的事情了吧?”

“当然知道!”

常升丝毫没注意到朱允熥的表情变化,依旧兴高采烈地说:“我舅舅也是过分了。”

“平日里在我面前摆架子也就罢了,你是皇室嫡孙,未来要继承皇位、统领大明江山的人。”

“他怎能如此不知轻重,不懂尊卑纲常呢?”

“依我看,你这一巴掌打得非常及时,也非常正确!”

“既敲醒了他,也提醒了我们这些功臣子弟。”

“我们这些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身份尊卑。”

“哪怕我是你亲舅舅,见到吴王殿下时也得行礼。”

“这样陛下知道了也会欢喜。”

“我对这事完全无异议。”

“为了让你顺利登基,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常升拍着胸脯保证后,话锋一转。

“只可惜我那可怜的姐姐去世得早,你是她留在这世上的唯一血脉,我不帮你,还能帮谁呢?”

开始时眉飞色舞,提及姐姐后却带上几分伤感。

“不过话又说回来,无论如何,凉国公终究是我的舅舅,你的舅公。”

“咱们可都是自家人。”

“打是打,骂是骂,可别因此生分了。”

“凉国公挨了你一巴掌,对你倒也没什么怨言。”

“你当了王,他反倒挺开心。”

“他手下那些养子还有些贵族子弟、武将功臣想送礼给他,他也没拦着。”

“这就能看出他对你的喜爱。”

“不过他毕竟是长辈,在军政界一向傲气惯了,被你扇了一巴掌,面子上难免过不去。”

“依我看,你还得亲自去趟凉国公府,好好哄哄他。”

“咱们之间哪有隔夜仇呢。”

常升絮絮叨叨地说个没完。

朱允熥听得头疼欲裂。

他愤怒反问:“怎么尽往我这儿送贺礼?怎么不给二哥送?”

常升愣住了,摸了摸头,疑惑道:“这是什么话?”

“你二哥朱允炆虽与你是同父兄弟,但毕竟不同母。”

“再说,我和他毫无瓜葛。”

“他可不是我姐姐生的。”

“我叫他一声外甥,不过是表面功夫罢了。”

“你就不一样了,你可是我姐姐亲生的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