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 第68章 开业被省报采访

德化街几百个摊位,现在就属赵小海这边最热闹,张磊几人不停卖货收钱,前面收钱的木匣子,很快就有填满的架势。

赵小海感觉很满意,

这才是正确的赚钱姿势。

现在看来,卖墨镜比卖电子表赚钱还快,虽然单价利润率低,可架不住盈利速度快啊。

墨镜属于杂货,国营商店根本不卖这个,在汉正街市场可销售范围内。

至于会不会有人来查这些墨镜的来路,这个还真不用担心,如今地方政府一心想搞活经济,在很多地方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特别明显一般不会有人查。

即便被查,

墨镜也比电子表的罪过小得多,算不上投机倒把,最多也就是查扣没收。

周围的老板看着这边生意这么好,眼里都生出羡慕神色,不过他们也只能看着,墨镜这种东西他们可弄不来,但也从此看出,这家店的老板肯定是个有能力的人,能弄来这样的新鲜货。

张磊从屋里跑出来,来到赵小海身边道:“海哥,外面有人问咱们批不批发,能不能便宜点给他们?”

德化街现在叫小商品市场,政府只允许卖货,不允许批发,直到物价闯关后才解除这个限制。

当然。

现在商户也有应对办法,偷偷卖呗,我不说批发不就是零售吗,我不花钱不就不算……。

现在的市场非常少,德化街如今是省内为数不多允许私人经营的地方,所以很多县城乡镇没有进货渠道的商户,就会跑来德化街进货,买够一批货后提着大包小包回去,在县城集市上卖。

赵小海想了想,说道。

“告诉他们可以在销售的价格上便宜三分之一,一百副起批。”

“明白了海哥。”

张磊出去和那些扫货的聊,把想批发的大客户召集到一起。

商量好价格后,带着这些人去后面仓库拿货,过不多时这些人出来,后背上的编织袋都变得鼓鼓囊囊,花了钱,这些人还一脸喜色。

因为他们知道,

这些东西带回去肯定畅销,而且能卖个好价钱。

赵小海也很高兴,虽然批发单个利润低了,可回款速度快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销售,他带来的这批货,估计不到半个月就能卖光,利润大概在3万左右。

是纯利3万。

万元户这个名字,才刚刚叫出来每两年,而赵小海一个月就能赚6万块。

虽然电子表一个月4万块钱的纯利润也很吸引人。

但是电子表只能偷偷摸摸的卖,哪有这样正当行业好。

当倒爷也要与时俱进。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干练职业装,肩挎相机,手持采访本的女士朝着他走来。

“请问您是赵小海先生吗?”女士礼貌地询问,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赵小海微微一愣,连忙起身,疑惑地打量着眼前的女士。

“我是赵小海,您是?”

女士赶忙递上自己的名片。

“赵先生您好,我是省报的记者林悦,受任老先生所托,来对您的店铺开业进行采访。”

赵小海恍然大悟,心中涌起对任老头的感激之情。

前两天给任老头说过今天开业,没想到任老头还是真的办实事。

把省报记者请来采访报道。

他热情地伸出手,与林悦相握。

“原来是林记者,快请坐。真是麻烦您特地跑一趟了。”

两人在休息区坐下后,林悦迅速调整状态,打开采访本,准备开始采访。

“赵先生,首先恭喜您店铺开业大吉。任老先生向我介绍了您的创业经历,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想通过省报让更多人了解您的故事。”

赵小海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林记者过奖了,其实我也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做点实事。”

林悦微笑着点头,开始提问:“赵先生,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地段开这样一家店铺吗?”

赵小海看着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认真地回答。

“您看,这里靠近火车站,人流量大,南来北往的人多。

我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又时尚的商品,而且我也想借此机会,给咱们当地带来一些新的商业活力。”

林悦一边快速记录,一边追问道:“那在筹备店铺的过程中,您遇到过哪些困难呢?又是如何克服的?”

赵小海陷入短暂的回忆,感慨地说道。

“困难确实不少,从找货源、选商品,到店铺装修、人员招聘,每一步都不容易。

就说找货源吧,为了拿到质量好又价格合适的货,我四处奔波,吃了不少闭门羹。

路上坐船经受很大的风浪。

但我始终没放弃,不断和供应商沟通,最终才谈成合作。”

林悦被赵小海的坚持所打动,继续问:“那您对店铺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规划吗?”

赵小海自信地说道。

“短期来看,我希望能在本地站稳脚跟,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口碑。

长期的话,我想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开更多的分店,甚至走向全国,让更多人能用上我们的商品。”

采访过程中,林悦还不时拿起相机,抓拍店内热闹的场景、特色的商品以及赵小海自信的神情。

采访结束后,林悦起身与赵小海握手道别。

“赵先生,今天的采访很愉快,您的创业精神令人钦佩。相信您的店铺一定会如您所愿,发展得越来越好。报道出来后,我会第一时间告知您。”

赵小海感激地说道:“林记者,感谢您的采访与祝福。也希望省报能多多关注我们这些创业者,给我们更多鼓励和支持。”

林悦收拾好采访本,准备返回单位。

赵小海赶忙上前,热情地阻拦道。

“林记者,您这大老远跑来采访,帮了我这么大忙,说啥也不能让您就这么走了。

咱一起吃个饭,略表我的心意。”

林悦有些犹豫,毕竟工作繁忙,但看着赵小海诚挚的眼神,实在不好拒绝,只好点头答应。赵小海喜出望外,立刻带着林悦来到了绿城十一刚开业不久的高档饭店。

黄河饭店。

这个时候绿城的三家最高档饭店之一。

当两人踏入黄河饭店,林悦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饭店的装修宛如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天花板上悬挂着华丽的水晶吊灯,光芒璀璨,将整个大厅映照得熠熠生辉。

墙壁上镶嵌着精美的大理石,纹理细腻,质感温润,在灯光的映衬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地面则是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砖,倒映着人们的身影,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

赵小海是见怪不怪了,这装修风格充其量也就是土豪风。

在后世是受鄙视的。

赵小海带着林悦来到预订好的包间,服务员随即递上菜单。

赵小海接过菜单,毫不犹豫地点了一大桌子菜,都是黄河饭店的招牌佳肴。

他热情地对林悦说:“林记者,您今天可得多尝尝,千万别客气。也不知道合不合您口味,您要是有啥想吃的,尽管说。”

林悦看着赵小海如此周到的安排,内心不禁暗自夸赞赵小海会来事儿。

在这样高档的饭店宴请自己,足以看出他对这次采访以及对自己的重视。

对赵小海的观感也在这一刻急剧上升,觉得他不仅有着创业的冲劲和决心,为人处世还如此细致入微。

不一会儿,菜肴陆续上桌。

精致的摆盘,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赵小海笑着招呼林悦:“林记者,快尝尝,这家店的菜味道特别好。希望您今天能吃得开心。”林悦微笑着点头致谢,两人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轻松愉快地聊天。

在温馨融洽的氛围中,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拉近了许多。

在这顿丰盛的午餐接近尾声时,赵小海趁着林悦喝茶的间隙,不动声色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精心准备的红包。

他面带微笑,将红包递向林悦,真诚地说道:“林记者,这次采访多亏您帮忙,这一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

林悦微微一愣,目光落在那个红包上,心中有些诧异。

她连忙推辞道:“赵先生,这可使不得,采访报道是我的工作,怎能收您的红包呢?”

赵小海轻轻将红包放在林悦面前,诚恳地说:“林记者,您别推辞。您的报道对我的店铺来说太重要了,这能帮我带来多大的宣传效果啊。

而且这也算是对您辛苦工作的一点小小感谢,您就收下吧。

我知道新闻采访都有车马费。

我懂。”

林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接过了红包。

当她触手感觉到红包的厚度时,心中不禁一惊。

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沓钞票,粗略一数,足足500块钱。

要知道,林悦才二十五六岁,参加工作没几年,工资并不高,这500块钱几乎顶得上她一年的工资了。

平时有的单位给点车马费也就是十块二十块的,那就不少了。

她惊讶地看向赵小海,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赵先生,这太多了,我实在受之有愧。”

林悦的声音有些颤抖,一方面是因为这笔钱的数额巨大,另一方面则是被赵小海的豪爽深深震撼。

赵小海摆了摆手,笑着说:“林记者,您就别跟我客气了。您为我做的事,远远不止这个价值。”

林悦看着赵小海,心中五味杂陈,彻底被他的豪爽所折服。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林悦愈发发现,赵小海不仅出手大方,讲话更是有理有据。

他们谈到当下的商业趋势,赵小海目光敏锐,分析得头头是道,从市场需求的变化,到新兴商业模式的潜力,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林悦静静地听着,心中暗暗惊叹。

她原本以为赵小海只是一个善于经营的普通创业者,此刻却发现他有着远超常人的商业眼光和前瞻性思维。

赵小海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林悦对商业世界认知的新大门。

她不禁对眼前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心中充满了敬佩。

这一顿饭,不仅让林悦感受到了赵小海的豪爽大气,更让她领略到了他非凡的商业智慧,两人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愈发深入和融洽。

赵小海看准时机,向林悦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林记者,我觉得这次报道对我的店铺发展至关重要。您看能不能跟报社领导商量一下,把明天的报纸多印一万份?这一万份报纸的费用我来出。”

林悦微微皱眉,思索了片刻。

多印一万份报纸,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涉及到报社的排版、印刷成本以及发行安排等一系列问题。

但她看着赵小海那充满渴望与诚意的眼神,又想起这顿饭间赵小海展现出的独特见解和创业决心,心中有些动摇。

赵小海似乎看出了林悦的顾虑,赶忙补充道。

“林记者,您也看到了,今天店铺开业的热闹场景,大家对这些商品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我相信您的报道见报后,会吸引更多人关注。

多印一万份报纸,能让更多人知道我的店铺,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而且,这也能体现咱们报纸在商业宣传上的影响力。”

林悦听了赵小海的话,心中暗暗点头。

赵小海说得确实有道理,这次报道若能取得良好效果,对报社的商业宣传业务或许能起到推动作用。

而且,赵小海愿意承担额外的印刷费用,这也减轻了报社的成本压力。

想到这里,林悦抬起头,看着赵小海,眼中闪过一丝果断。

“赵先生,行!我同意您的提议。

回去后我就跟领导商量,以这次报道的质量和潜在影响力,领导应该会同意加印的。”

赵小海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他连忙起身,再次向林悦表示感谢。

“林记者,太感谢您了!您这真是帮了我大忙。以后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您尽管开口。”

林悦也站起身,微笑着回应道:“赵先生客气了,我也希望您的店铺能越做越好。咱们这也算是互相合作,共同促成一件好事。”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信任与默契又增进了几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