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 第80章 又是会议

重生八十年代:野路子倒爷的暴富人生 第80章 又是会议

作者:洺水采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9 01:13:22 来源:泡书吧

就在赵小海打算躺下休息一会时,电话响了。

金露露说道,“小海,刚刚工商局的来人,通知下午去工商局开会。”

“开会?”

赵小海猜不透他有什么会要开。

“说有什么事了吗?”

“没说,不过不是通知的咱一家,街上好多大点的门店摊位都接到通知了,不过好像都是卖货的,那些饭铺、剃头、修鞋的,就没有通知他们。”李向前道。

赵小海想了想,

也没太在意,

到了不就知道了。

赵小海骑摩托车来到市工商局,院子里已经有不少人,都是个体户老板,不少认识赵小海的,赵小海一出现纷纷和他打招呼,赵小海笑着回应。

会议室更像一间大教室,墙上贴着伟人相,两边还写着标语,只不过已经换成促进经济发展之类的,个体户老板们纷纷在长椅上坐下,等待开会。

大家都不知道叫他们来做什么,熟悉的人凑到一起唧唧喳喳议论。

“老王,你说叫咱们来开会有什么事啊?”

“我哪知道,不会是上面政策又有变动了吧,咱们这刚做了一年,难道要停了?”

“我昨晚担心了一宿,连觉都没睡好。”

“可千万别啊,我一家老小就指着商铺过活呢。”一个妇女说道。

“估计没那么严重,大家都别乱猜了,什么事儿一会儿领导肯定会告诉咱们的。”

越是未知越是恐惧,大家不知道一会儿领导会和他们说什么,毕竟现在喊停也不是不可能。

会议室门再次推开,几个人走进来,为首的人大家也算熟悉,工商局的郑局长。

后面那几个就没见过了。

几人在主席台坐下,郑局长看看脸上带着担忧神色的商户,道:“大家刚刚的议论我听到了几句,大家别担心,政策不会停,今天叫大家来是有别的事情。”

众人一听顿时放心不少。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台上这几位,这位是王厂长,来自南阳,是南阳打火石厂的厂长,这位是雨伞油布厂的马厂长,来自许昌,这位是洛阳毛笔厂的钱厂长,这位是来自新乡的提花织物厂的刘厂长,最后这位,是来自周口的第二服装厂的吕厂长。”

郑局长挨个介绍了一遍。

台下的人依旧懵逼,不知道这些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省里召开轻工会,这几位厂长来参加,他们厂里都遇到一些难题,那就是产品积压卖不出去,至于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产品型号不对,有的是被供销社退货,有的是市场消费力下降等等原因,总之产品积压了。”

“和供销社协商,供销社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卖不出去就是卖不出去,省里领导后来想到德化街。”

“咱们德化街,是正规商业渠道的补充力量,今天叫大家来,就是共同协商一下,看看大家有没有办法,把这些商品销售出去,解决这些工厂产品积压的问题。”

德化街的人听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原本担忧的心顿时放下不少,有人开口问道:

“领导,不知道怎么销售啊,让我们做什么?”

郑局长看看开口的人,笑着道:“很简单,如果你们觉得能销售出去,这些货就卖给你们,当然,价格肯定便宜,比原本的批发价还要优惠,具体优惠多少就看你们和厂子怎么协商了,我们工商局只负责牵线。”

说完他看向几个工厂厂长,“几位厂长,你们都分别介绍一下情况吧,好让德化街的同志们心里有个谱,看看谁能接手有门路销售出去。”

几位厂长纷纷介绍自己情况。

比如打火石厂,他们手里积压了两吨多打火石,按照颗粒来说足有上亿粒,总价十几万,供销社对外销售是一分钱5粒,他们的批发价是一分钱10粒。

看上去利润率翻倍,可这东西的市场非常小,现在人们普遍用的还是火柴,用打火机的人很少,打火石的销量自然也就上不去。

再比如毛笔厂,以前毛笔是文房四宝,常用工具,可现在人们都用钢笔写字,用毛笔的除了书画家还有几个,普工人练字的不多,饭都吃不饱谁没事跑去练毛笔字。

毛笔厂的库存也不少,不会少于十几万根。

很多商户听后低声议论,

这么多货,怕不是要卖几十年了。

最后说话的,是周口的第二服装厂吕厂长,这人五十来岁,一开口就让在场的商户震惊不已。

“我们第二服装厂主要做童装,之前和供销社有协议,产品供应多省供销社销售,今年有些省份供销社引进其他服装厂的产品,我们厂的产品出现滞销,后来又退回一大批,而我们之前错估了销售情况,生产的量又比较大,因此造成了积压。”

“这一点我已经向省领导做了检讨,这是我工作疏忽造成的,可我保证,我们的衣服质量是没问题的。”

“我说一下产品积压情况,夏季、春秋季、冬季都有,面料有棉布、涤纶、锦纶总计七八种,衣服总件数是35万件左右,批发单价从1.5块钱到6元不等,总价值136万。”

听到136万这个数字,台下商户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一百多万,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跑到德化街来销售,好家伙,这谁吃得下!

三十五万件衣服多吗?

数字听着挺大,

其实算起来并不多,

按照工厂的生产量来说,三十五万件不过是周口服装二厂一个月的产量,这还是在80年代。

要是放到现代,这更不算什么了,现代的一些大型服装加工厂,一天就能生产几十上百万件衣服。

德化街的人们震惊,是因为他们从没接触过这么大的商品数量和金额,竟然有人想要卖给他们销售。

服装厂吕厂长继续道:

“我们厂的想法是,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再降20%,这基本已经是原料价了,如果有人愿意收购过去销售,我们负责送货上门,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吃下这批货?”

吕厂长说完扫向德化街的商户。

坐下台下的商户们一个个或是木然,或是摇头,对他们来说,这批童装确实有利润,可数额太大,远远超过他们的实力范围,一百多万,听着就吓人。

“要是进个几十几百件还成,三十多万件,这谁吃得下啊。”人群中有人说道。

“是啊,一百多万,听着脑壳都发晕哟。”

“我们这些卖针头线脑的,平时进货也只是每样进一点,同样的货不敢进太多,就怕砸在手里,今天领导们带来的东西,量都这么大,很难吃的下啊。”

“我是卖花边的,到是想近一些提花布,可我要的不多,一样几百米就够,怕是领导们看不上啊。”一个中年妇女讪讪道。

现在德化街的商人,基本上还没有脱离小商贩思维,接触的信息也少,胆量也小,现在砸下来这么大的货量,一下子吓住了很多人。

不过赵小海也能理解他们,毕竟这是他们安身立命的生意,不能有闪失,国营工厂国营商店出现错误,自然有国家顶着,大不了变成库存。

可他们呢?

一旦决策失误,下场就是倾家荡产,甚至债台高筑。

所以谨小慎微是最正常的反应。

主席台上的几位厂长看到德化街商户的反应,心里都有些失望,看来指望他们是没什么希望了。

郑局长看了看几位厂长,又看了看台下德化街的众商户,开口道:“今天呢,只算是一个通报会,不必非在这里订货,各家可以回去想一想,研究一下,如果有需要,想做哪个生意,可以来工商局,工商局可以帮你们联系。”

会议散了,

德化街的商户们走出工商局,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商量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好做的。

赵小海没有跟着人群离开,站在一颗树下点上根烟,他要捋一下思绪,等一根烟抽完,赵小海的想法也大致形成了,把烟头一丢,转身又回了工商局。

郑局长办公室。

郑局长和几位厂长分宾主落座,办事员给几位厂长倒上茶水,一位厂长道:

“其实我一开始就不报太大希望,德化街我也听说过,确实能丰富民众生活,可规模太小了,起到的作用非常小,咱们积压的这点货量,就已经吓到他们了。”

另一位厂长道:

“本来就是试试,成不成无伤大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现在的货都卖不出去,越生产积压越多,可不生产怎么办,难道让工人们放假,那更不行了,我担心的是以后,其实轻工厅领导也是担心这个问题,让我们多看看,为工厂找找出路。”

“新出路,哪那么好找。”

“是难啊,可难也要找啊。”

梆梆梆!

就在几人聊天时,郑局长办公室门被敲响。

“进来”。

房门推开,赵小海出现在门口。

“郑局长您好。”

“啊是小赵啊,来进来。”郑局长笑着道。

说着站起来,对几位厂长道:“给诸位介绍一下,这是德化街的赵小海同志,他可是我们德化街现在纳税第一大户,上个月纳税金额超过1000元。”

纳税光荣。

偷税漏税可耻。

几位厂长对着赵小海点点头。

郑局长介绍完,又看向赵小海问道:“小赵,找我有什么事?”

“是这样,刚刚开完会后,我脑子里有些想法,想跟郑局长汇报一下,也想跟几位厂长说说,就是不知道领导们愿不愿意听听我的想法。”赵小海语气谦虚的说道。

郑局长来了兴趣,

“哦,你有什么想法,坐坐,坐下来说,我们现在就想听听商户们的想法。”郑局长热情的让赵小海坐下。

赵小海先是看向南阳打火石厂的王厂长,“王厂长,我想问一下,你们做的打火石,之前主要卖给谁?”

“主要卖给打火机厂。”王厂长回答道。

“按说都是定量生产,为什么会积压了?”赵小海继续问道。

“因为打火机厂的产品也积压了,影响到了我们。”

听到这话,赵小海笑了笑,“王厂长,刚刚在会议室,我听了您的讲话后,心里就有个想法,说实话,您们厂积压的几吨打火石,不管放在哪里都不好销售。”

“打火石的使用面太窄了,几乎只有打火机用,而且打火石也很耐用,一个打火石在打火机里少说用三四个月,多了用一年,买二分钱的能用一辈子,放在市面销售确实很难有销路。”

王厂长皱皱眉,“那小同志的意思是?”

“我当时就想,打火石积压,那八成打火机也积压了,老百姓轻易不会买打火石,但有人会买打火机啊,王厂长,我给您提个建议,你用手里的打火石,从打火机厂换一批打火机,相信拿来德化街就有销路了。”

王厂长原本微皱的眉头骤然舒展,眼睛里闪过光亮,“你觉得换打火机合适?”

“肯定合适。”

“打火机厂还欠着我们十几万货款呢,虽然他们也积压了,可打火机厂还在生产,只是销量小了,把积压的打火石兑给他们换打火机,估计他们也愿意。”

说到这里,王厂长看向赵小海道:“那小赵同志,你愿意接手换回来的打火机吗?”

赵小海笑了笑,

“可以啊,不过,要看价格,而且您知道我们能都是小本经营,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我的想法是代销。”

“怎么个代销法?”王厂长问道。

“就是您给我个最低价,我拿了货去卖,卖完后给您货款。”赵小海道。

王厂长看看赵小海,“小赵啊,你这是打算做无本买卖啊,风险全是我的,赚了钱你分利润,这可不行。”

“我们也付出努力了啊。”赵小海道。

“那我给谁做不行。”王厂长道。

赵小海笑了笑,“这个您随意,我就是给您出个主意,您找别人做我自然也不反对。”

几个厂长都看向赵小海,发现赵小海一脸淡然,心说这小伙子心性不错啊,他出了个好主意,老王说不带他他也不恼。

王厂长看了看赵小海,

笑了。

“我也不是不讲道义的人,这个好主意是你出的,我要是找了别人,估计会有人看不起我喽,行,回头我就去找打火机厂的老柳商量商量换货的事。”

“至于价格......”

王厂长刚想往下说,油布雨伞厂的马厂长出言打断他的话,“老王,价格你们回头再商量,小赵刚才可说了,他和我们也有话说,是吧小赵?”

马厂长看向赵小海问道。

赵小海笑着点头。

“小赵,你对我们油布雨伞滞销有什么想法没?”马厂长殷切的看着赵小海,希望赵小海也给自己出一个好主意。

赵小海道:“马厂长,接下来的话您可能不爱听。”

马厂长一愣。

“你说吧,没什么爱听不爱听的,能解决问题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