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摊牌了我真是土匪不过地盘有点大 > 第136章 ‘正规化\\’与\‘土匪气\\’的融合

河口镇的气氛,因为黄嘉琪铁道游击队的捷报而热烈了几天,但很快,又被一股突如其来的“正气”给冲刷了。

一个风尘仆仆、胡子拉碴、衣服破了好几处的中年人,几乎是跌跌撞撞地闯进了黑风寨指挥部,身后跟着两个同样狼狈的警卫员。

他眼里布满血丝,嘴唇干裂,但眼神却异常锐利,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哪位是林好同志?林大帅?”他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目光扫过屋内的林好、王大彪和李墨涵。

不等林好开口,那人已经从怀里掏出一份用油布小心包裹的文件,猛地拍在桌子上。

“我是周文海!赤塬根据地派来的!这是组织上的介绍信和指示!”他喘着粗气,显然是一路艰险,九死一生,让他的耐心沉到了谷底。“路上遇到鬼子封锁,又碰上几伙不开眼的胡子,耽搁了!现在情况紧急,根据地必须立刻进行思想整顿!全面推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建立政治部,开展思想教育,提高队伍的先进性!”

他一口气说完,目光灼灼地盯着林好,带着一种“你们必须听我的”的决绝。

王大彪听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识地挠了挠头皮,小声嘀咕:“啥玩意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发银元实在吗?”

李墨涵的眼睛却瞬间亮了起来,如同饿狼看到了肥肉。

先进性!格调!这不正是他日思夜想,要为大帅构建的理论体系添砖加瓦的大好机会吗?他一个箭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文件,如同捧着圣旨。

“周指导员!您辛苦了!您带来的,正是我们黑风寨…不,黑风根据地最需要的东西啊!”李墨涵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我这就去研究!连夜研究!保证将组织的指示精神,落实到每一个角落!”

林好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心里有点发懵。

赤塬根据地来人了?还带来了这么一套“高大上”的东西?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热情地握住周文海的手:“周指导员,一路辛苦!欢迎欢迎!我们黑风寨,哦不,黑风根据地,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精神!”

背地里,他却悄悄拉了拉王大彪的袖子,压低声音:“彪哥,这玩意儿听着就复杂,咱们这帮兄弟都是大老粗,能搞明白吗?意思意思得了,别太较真。”

王大彪深以为然,用力点头:“大帅说得对!实在不行,就开个会,大家一起喊几句口号,完事儿!”

李墨涵的行动力是惊人的。

第二天,他就风风火火地张罗开了。

首先是在识字班里教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一群半大的孩子扯着嗓子,奶声奶气地唱着:“拿…拿群众滴,针线活儿…要…要给钱哪…”调子跑到十万八千里外,愣是把严肃的纪律歌唱出了“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土匪味儿。

李墨涵站在前面,努力想把调子拉回来,结果被带得更偏,气得直吹胡子。

紧接着,是政治部的成立大会。

李墨涵作为“临时负责人”,站在台上,唾沫横飞,慷慨激昂。

“诸位同袍!政治工作,乃军队之灵魂,根据地之基石!想当年,武王伐纣,姜太公……”他引经据典,从上古扯到春秋,又从战国拉到三国,试图论证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台下的土匪老兵们听得云里雾里,眼神迷茫,不少人已经开始打瞌睡。

连旁边坐着的周文海都听懵了,眉头紧锁,这…这都什么跟什么?跟我党讲的政治工作是一回事吗?这解读也太…狂野了吧?

王大彪实在憋不住,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一个老兄弟:“哎,你说,墨涵先生这是在念经呢?还是在唱大戏呢?”

周文海带来的,还有一套解放区先进的队列操练方法。

他亲自下场,试图规范黑风寨战士们的队列动作。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周文海口令清晰,动作标准。

可操场上的战士们却乱成了一锅粥。

不是同手同脚顺拐,就是走着走着互相绊倒,队伍歪歪扭扭,如同扭动的麻花。

“你们!你们这都是什么兵!毫无组织!毫无纪律!”周文海气得脸都青了,指着队伍大声训斥。

王大彪看着这混乱的场面,突然眼睛一亮,凑到林好身边:“大帅,这玩意儿…还不如您当初教俺们那套呢!简单!”

一些经历过早期训练的老兵也纷纷点头,觉得还是大帅那套“怪模怪样”的操练更管用。

林好看着周文海气急败坏的样子,又看看战士们茫然无措的表情,脑中灵光一闪。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走上前,“周指导员,战士们基础差,可能需要更简单直观的方法。要不,试试我以前琢磨的一个土法子?”

说着,他也不管周文海同不同意,直接站到队伍前面,大声喊道:“全体都有!跟我做!预备——起!”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伸展运动……”

熟悉的口令,简单明快的节奏,正是林好当初为了锻炼老黑风寨土匪们身体,从现代广播体操里扒拉出来的简化版。

战士们一愣,随即跟着做了起来。

虽然动作依旧有些僵硬,甚至有些滑稽,但比起刚才的混乱,明显整齐多了,至少胳膊腿都朝着一个方向伸。

王大彪看得眉开眼笑,得意洋洋地对周文海说:“周指导员,瞧瞧!还是俺们大帅的法子管用!这叫啥?这叫…土法练兵!对,土法练兵!”

周文海看着那如同群魔乱舞,却又带着某种诡异协调感的广播体操,嘴角抽搐了几下,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

这…这简直是胡闹!可偏偏…效果还真他娘的不错!战士们练得起劲,队伍也确实像个样子了。

他最终只能黑着脸,捏着鼻子默认了。

李墨涵则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奋笔疾书,很快一篇《论广播体操与黑风寨精神之内在联系及时代价值》的新文章出炉,称其“动作开合有度,暗合阴阳至理,寓战斗于娱乐,展健体于无形,实乃大帅高瞻远瞩,因地制宜,强军健民之妙法也!”又是一顿天花乱坠的“迪化”猛吹。

伙食方面,周文海本着革命传统,提倡“节约粮食,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

林好当面表示坚决拥护,一定发扬赤塬根据地精神。

但到了饭点,食堂里依旧是雷打不动的“土豆盛宴”。

炸土豆条、土豆炖牛肉(牛肉少得可怜)、烤土豆片、土豆泥、土豆饼、土豆汤……花样繁多,但万变不离其“豆”。

战士们倒是吃得挺香,毕竟管饱,就是吃多了有点烧心,嘴里发腻。

王大彪私下找到林好抱怨:“大帅,咱能不能换换样儿啊?天天土豆,顿顿土豆,俺现在看见土豆都想吐!啥时候能让弟兄们敞开了吃顿肉啊?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林好拍拍他的肩膀:“彪哥,困难时期,土豆是宝!能量高,产量足,能活命!肉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再等等!”

为了体现“军民鱼水情”,周文海还组织战士们利用训练间隙,去帮驻地周围的老乡干活。

黑风寨的战士们热情很高,干活也确实卖力。

就是这方式…有点过于“硬核”。

帮大娘挑水,嫌扁担两头挂一个桶太慢,直接找来两根粗木杠,一头拴一个大水桶,两个人抬着就走,摇摇晃晃,水洒了一路,吓得大娘心脏病差点犯了。

帮大爷劈柴,抡起缴获的工兵斧,嘿哈嘿哈,跟砍鬼子似的,一顿猛砍,木柴飞溅,把人家整整齐齐的柴垛劈得跟狗啃过一样,大爷看着自己辛苦攒下的柴火欲哭无泪。

老乡们哭笑不得,既感激战士们的热心,又有点害怕他们这种“土匪式”的帮忙。

经过周文海指导员一番“正规化”和林好一系列“土味”操作的混合改造,黑风寨的整体风格变得更加奇特了。

战士们嘴里偶尔会蹦出几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但行动上依旧带着浓厚的江湖草莽气。

队列训练用的是广播体操,思想教育掺杂着李墨涵的“大帅思想”,就连做好事都透着一股让人哭笑不得的“豪放不羁”。

周文海看着这个既有解放区“先进思想”萌芽,又处处透着土匪“自由散漫”和林好“歪门邪道”的根据地,常常陷入沉思,最后只能无奈地叹气。

“这个林大帅…真是…与众不同啊!”

李墨涵则捻着胡须,一脸欣慰地总结道:“周指导员,您看,这正是我们根据地实践出的‘黑风寨特色道路’!既吸收了先进理论,又结合了本地实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优势!此乃创新之路,胜利之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