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56章 多少年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了

全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为何今日朱元璋一反常态地对他和颜悦色了。

更明白了为什么之前侄女退婚的事情会突然生变,流言四起。

也明白了李善长吃了亏却一声不吭的原因。

原来这一切背后都是朱元璋在搞鬼!

也是,只有朱元璋能让李善长哑口无言。

可他怎么也想不通,朱元璋夫妇为何偏偏看中了他的侄女?

按理说,朱标应该与吕氏结亲才对。

怎么绕来绕去,居然绕到他家来了?

真是令人头疼!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胡惟庸的计划。

太子妃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当的!

最重要的是,如果真按朱元璋的安排来,岂不是吕氏要变成胡氏了?

这样一来,将来朱允炆岂不就成了他的侄孙了?

天呐……这个消息真是让人震惊不已。

老朱这两口子到底是怎么想出这么个主意的?

他本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怎么偏偏被卷进这种事里了?

(本章完)

------------

胡惟庸看着朱元璋那笑眯眯的表情,心里其实有些尴尬。

因为他刚刚确实有些心动了。

毕竟,只要他点头,他立刻就能成为朱标名义上的岳父。

至于胡馨月的未来,更不必多说。

太子妃啊,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位置。

这门亲事虽说不直接当皇后,但也差不了多少。

胡惟庸心中盘算着,只要自己点头答应,将来的皇位无论是传给朱雄英,还是胡馨月所生的儿子,自己都能捞到好处。

作为朱元璋的老臣,朱标的长辈,实际上的岳丈,等到皇孙继位,自己的资历将是何等的深厚?

再加上与皇孙的亲近关系,这让胡惟庸心里不由得一阵窃喜,觉得自己稳如泰山。

然而,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突然想起了朱标的短命。

历史上,朱标英年早逝,虽说可能有些内情,但终究改变不了他身体底子差的事实。

要是真把胡馨月嫁过去,她岂不是要早早守寡?这不是把自家侄女往火坑里推吗?想到胡馨月将来独守深宫的凄惨模样,胡惟庸浑身一个激灵。

不行,这事绝不能干。

想到这儿,胡惟庸立刻向朱元璋躬身行礼,说道:“臣感谢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厚爱,也替臣那不成器的侄女谢过两位的看重。”

“只不过,臣这侄女容貌、身段都不算出众,心性、学问也只能算一般,唯独孝心还算不错。

如此平庸之人,臣实在不敢高攀天家。”

“东宫乃是国之储君,太子妃更是将来的一国之母,臣万万不敢儿戏。

因此,臣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

胡惟庸这话一出,朱元璋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他居然拒绝了?

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胡惟庸会拒绝这门亲事。

毕竟,他可不是让胡馨月进宫当个宫女或者普通嫔妃,这可是大明的太子正妃,将来妥妥的皇后啊!

这人到底在想什么?是谦虚还是脑子不清醒?朱元璋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接话。

这究竟是怎么想的?

胡惟庸已经把所有该说的话都说了。

朱元璋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该如何开口。

整个华盖殿内,瞬间陷入了一片难以言喻的沉寂。

一旁的宋利也愣住了。

他有多少年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了?

最关键的是,作为朱元璋身边的内侍总管,他太清楚朱元璋之前为这件事做了多少准备了。

更何况,他手底下有一支规模不大却极其隐秘、忠诚的队伍,知道不少。

之前李善长听从朱元璋的吩咐,自打耳光地散布胡惟庸反悔退婚的消息。

这些消息中,有不少都是宋利手底下的人传播出去的。

毕竟他也担心李善长表面答应,背地里反悔。

可以说,朱元璋为了胡惟庸这个侄女,也是他看中的儿媳妇,直接驳了现任丞相的面子。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让他儿媳妇能毫无瑕疵地嫁进来。

甚至,在跟胡惟庸开口之前,朱元璋、马皇后、朱标,这三个大明最尊贵的人,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

可以说,朱元璋已经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

然而,偏偏在最不该出问题的地方,出了问题。

宋利看着眼前这一幕,连大气都不敢出。

老天爷,谁知道皇上暴怒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自己可千万别撞在枪口上。

朱元璋虽然不好对胡惟庸发火,但绝对不会在乎一个老太监的性命。

就在宋利躲在一旁,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团时,朱元璋略带为难地说道:

“呃,惟庸啊,要不,这事儿你再考虑考虑?”

“标儿虽然胖了点,但人品、学识什么的,绝对没得说。”

“你以前也当过他的老师,你应该知道的!”

显然,朱元璋误会了。

在他看来,胡惟庸这是在嫌弃他那胖儿子啊!

要是别人有这种想法,朱元璋当场就得把那人全家送上刑场。

可偏偏这人是胡惟庸。

他的老兄弟、老臣子,还是刚刚立下进献仙粮大功的胡惟庸!

胡惟庸一听朱元璋这话,心里顿时一紧。

完了完了!

如果朱元璋误以为我轻视他的儿子,这罪名可就非同小可了。

胡惟庸的头脑飞速运转,急忙开口回应。

“陛下何出此言?”

“臣怎敢对太子殿下有不敬之心?”

“殿下在为人处世和监国理政方面的表现,臣已观察多时。”

“故而,臣心中自有分寸。”

“方才臣婉拒侄女入皇室,实在是觉得她配不上太子殿下。”

“太子妃之位关乎大明国运,岂能儿戏?”

“臣那侄女,的确难以胜任,恳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见胡惟庸坚持如此,心中已然明了。

看来,胡惟庸是真心不愿将侄女嫁入皇家。

不论内情如何,总之这件事暂时是无法推行了。

毕竟,东宫择妃并非强抢民女,总需双方情愿才行。

正如胡惟庸所言,这已非两家或两个年轻人之间的私事,而是牵涉大明江山社稷!

想到这里,朱元璋顿感头痛不已。

唉,自己也是一时糊涂。

怎就认定了胡惟庸那倔强之人的女儿呢?

这下可好,事后如何向皇后和标儿交代,还真成了麻烦事!

(本章完)

------------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若谈论的是国事,无论朱元璋和胡惟庸君臣二人如何不情愿,都不得不继续。

但如今涉及的是私事,且已陷入僵局,无法继续。

这场谈话自然也就结束了。

看着胡惟庸恭敬告退的身影,朱元璋久久沉默。

良久,他目光空洞地望向前方,问道:“胡惟庸可曾为他那侄女物色过人家?”

宋利虽知朱元璋并未看向自己,仍恭敬地躬身答道。

“回皇爷,据奴婢手下探查,……”

近期,胡家那位除了陪同胡大人前往寺庙上香以及出席皇后举办的宴会外,未曾有其他外出活动。

至于胡大人本人,同样鲜少露面,未见其与他人讨论子女联姻之事。

宋利将这些信息汇报给朱元璋后,朱元璋再次陷入了沉思。

有了这些信息,他心中稍感宽慰。

原本他还担忧胡惟庸已为胡馨月物色好了人家,因而看不上自己儿子。

若果真如此,不论旧日情谊还是功勋,朱元璋都将铭记胡惟庸的过失。

然而现在看来,胡惟庸之前的言辞似乎更为可信。

正当华盖殿内寂静无声之时,通报传来:“皇上,皇后娘娘求见!”

“哦?皇后?快请!”

“遵命!”

马皇后步入华盖殿,环顾四周后,惊讶地问道:“重八,惟庸何在?”

朱元璋脸色一沉:“他已经离开了!”

马皇后一愣:“走了?婚事谈妥了?”

朱元璋的面庞更加阴沉,不悦地哼了一声:“他觉得自家侄女配不上咱们家,我刚提起,他就回绝了!”

“啊!?”

马皇后显然未曾料到这样的局面,她先前甚至未曾考虑过这种可能性。

“那么,重八,惟庸是否是在谦虚?”

朱元璋不耐烦地摇了摇头:“不是,我又问了他一次,他仍然拒绝。”

“至少目前看来,他真的不希望他侄女嫁入我们家!”

说到这里,夫妻二人陷入了沉默。

原本一件势在必得的事情,在他们意想不到的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接下来如何应对,他们需要深思熟虑。

朱元璋夫妇的烦恼与感慨,与胡惟庸并无关系。

此时,他已回到自家府邸。

坐在书房中,胡惟庸手捧一杯热茶,开始回顾今日的言行举止。

然而,越想越觉得头疼。

哎呀,今天确实有些冲动了。

毕竟,如果胡馨月嫁给朱标,未来自己无疑会更加安稳无忧。

然而,自己却因为不愿让小姑娘将来守寡,竟然真的拒绝了朱元璋的提议。

这一举动,实在与平日的自己大相径庭。

以往的自己,总是千方百计地远离朱元璋,或是尽量低调行事,努力维持良好的关系。

可今天呢?

自己不仅直接回绝了朱元璋的建议,让他有些难堪。

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一贯自私、谨慎的作风,本应毫不犹豫地接受老朱的联姻提议。

那才最符合自己的性格。

结果……

唉,说起来真是令人感慨。

不过,换个角度想,走到这一步,小侄女的命运已经与过去截然不同。

历史上,她曾因李善长的案子而早早离世。

如今,却差点成为太子妃。

从这一点来看,自己的出现确实改变了胡氏一族的命运。

想到这里,胡惟庸微微一笑,轻抿一口茶,感受着温热的茶水从口腔缓缓流入胸腹。

以后胡馨月的路,就让她自己去琢磨吧。

无论是嫁给普通人,还是在家做个老姑娘,都无所谓。

只要她平安、快乐,就够了。

想通这一点,胡惟庸长叹一声。

罢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能为胡馨月做的,也就这些了!

抛开今日的烦心事,胡惟庸看着略显空荡的书房,目光渐渐放空,慢慢品着茶。

可平日里最能让他静下心来的书房,今天却不知为何,反而让他感到心浮气躁。

他放下茶碗,随手拿起一本从书坊买来的话本。

可看了不到三页,便随手丢在一旁。

不行,还是烦躁!

胡惟庸总觉得今天在皇宫里与朱元璋的那番正面交锋,太过惊险。

当时并不觉得,可如今离开皇宫,安稳下来,反倒感到后怕。

这种感觉让胡惟庸觉得一股邪火直冲脑门。

想到这里,胡惟庸干脆一摆手,直接溜出了府。

如今的胡大老爷,终于想起自己是个有外室的时髦人士了。

家里待得不开心,那就去外室那里找点乐子吧。

路过那座如诗般的小院,刚踏入门口,便被闻声而来的如诗紧紧抱住。

“老爷,您来了!”

“嗯,有点疲惫,到你这儿来放松一下。”

胡惟庸从未向如诗透露过自己的真实身份,自然也不会将内心的状况全盘托出。

然而,如诗自小在青楼长大,早已练就了一双洞察人情的慧眼,见惯了世间百态。

因此,她只需一眼,便察觉到自家老爷多半是遇到了烦心事。

否则,他不会表现得如此无精打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