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78章 争宠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第78章 争宠

作者:爱吃葡萄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3:28:49 来源:泡书吧

第二天下午。

胡大老爷刚过了中午,便美滋滋地从礼部换了便装,悠哉悠哉地回来了。

这次他连府上都没回,直接在礼部就换好了衣服。

在礼部一群官员羡慕的眼神中,他大摇大摆地离开了。

可今天,胡大老爷正准备“过家门而不入”,从如诗院子门口路过,直奔宛如的小院时——

哐当!

一声闷响,如诗的院门打开了。

一阵香风扑面而来,如诗内穿抹胸,外披轻纱,像乳燕投怀般娇呼一声:“老爷,想死奴家了!”随即一头扎进胡大老爷怀里。

老天作证,胡大老爷真是顺手!

他还没反应过来,便顺手把如诗搂在了怀里。

看到如诗在这大冷天穿成这样,胡大老爷哪能不明白她的心思?

争宠呗!

“唉,如诗啊,你这丫头何必呢?”

“瞧瞧你冻的,万一染上风寒,可有的受了!”

如诗不仅没反驳,反而用一双玉臂紧紧缠住胡惟庸的脖子,头埋在他怀里,闷闷地说:

“老爷再不来看如诗,如诗就要死了!”

“奴家就想让老爷心疼一会儿!”

“这样老爷就能多陪奴家一会儿了!”

“老爷,你就陪陪奴家嘛!”

得!

哪个男人能拒绝这千娇百媚的撒娇呢?

更何况还是在这大冷天,又上才艺又上装备的撒娇?

妈耶!

这谁顶得住!

好吧,正好在宛如那儿也待了几天了,换个口味也不错。

于是,胡大老爷半推半就地再次走进了如诗的小院。

这一来,如诗可就活跃了。

胡惟庸也不知道这丫头是受了什么。

乖乖,如诗平时就已经让人惊叹不已了。

如今更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那各种花式动作轮番上演,简直把胡大老爷吓得目瞪口呆。

啧啧!

莫非她前世是会所里的头牌投胎来的?

要不然,这一身的技艺是从哪儿学来的?

难道真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天哪,如诗,你可真不简单!

不过,胡大老爷心里也在琢磨一件事。

如诗平日里虽然也不差,但也没到这种程度啊。

最关键的是,她这声音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真有这么兴奋吗?

好家伙,这一声接一声的,怕是把外头的下人都吵得睡不着了吧。

不过,胡大老爷脸皮厚得跟城墙似的,向来不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可他不知道的是,隔壁一个小丫头正狠狠咬着一条手帕,瞪着眼朝这边诅咒呢。

就在胡大老爷沉浸在神仙般的日子,乐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宫里也传来了好消息。

经过朱元璋时不时的查看,他终于确认了一件事。

他心心念念的土豆,已经成熟了!

确定这一点后,朱元璋高兴得不得了。

他甚至没让别人动手,自己脱下了平日里穿的衮龙袍,挽起袖子就下地了。

说起来,这也没什么丢人的。

毕竟皇帝本来就是天下的典范,每年帝后都要下地示范,祈祷五谷丰登。

再加上他本就是农户家的放牛娃出身,这背景早就传遍天下了。

所以,他干点农活,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正因为皇帝都亲自下地了,一众机灵的臣子也看出了朱元璋对这新作物的重视。

一时间,整个皇宫都陷入了“土豆狂热”之中!

(本章完)

------

作为一个工作狂,朱元璋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皇帝中少有的勤政典范。

关键是,他不仅工作强度拉满,工作效率也是一等一的高。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罢了。

反正你是皇帝,给自己打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呗。

可朱元璋不是!

他不仅工作效率高、强度大,最让人吃不消的是,他工作的时间还特别长。

一年三百六十天,几乎天天都在加班,或者是在去加班的路上。

这种情况真是让人受不了。

许多官员其实并不指望能升到多高的职位,他们只想着慢慢熬,等到退休时能提升一下品级,多拿点退休金就心满意足了。

因此,他们这辈子就图个轻松安稳。

可偏偏他们遇到了朱元璋这样不讲道理的皇帝,真是让人满腹辛酸。

明明说好的休息日,朱元璋自己却不休息。

他不休息也就算了,还总是看奏章。

看奏章也就算了,还动不动就召人进宫问话。

问话也就算了,还经常让人召集人手加班查资料、写奏章……唉,这些大明官员真是惨,连躲都没法躲。

不过,今天那些最敏锐的官员都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今天的朝会为什么这么短?陛下为什么显得心事重重?而且,他脸上带着喜色,和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完全不同。

可朝会结束后,他们还是没弄明白朱元璋到底怎么了。

朱元璋下朝后,毫不犹豫地回到后殿,一边走一边开始脱衣服。

皇帝上朝是有规矩的,必须穿上特制的衮龙袍。

这衣服虽然珍贵、威武、华丽,但就是不适合干活。

对现在的朱元璋来说,这就是最大的缺点。

他一路走一路脱,随手把衣服扔给一旁的内侍和宫女。

早就准备好的宋利赶紧给朱元璋披上了一件旧衣服。

走到宫殿,朱元璋毫不客气地扛起一把还沾着泥土的锄头,嘿嘿一笑,大步朝后宫走去。

作为一个农户家庭出身的,即使如今成了九五至尊,那种见证丰收的喜悦依然无法改变。

没有谁比农家更清楚,一次丰收能带来多大的改变。

大步踏入后宫深处。

望着眼前那片略显昏黄的藤蔓,朱元璋却仿佛见到了世间最美的新娘。

对他来说,眼前的景象,远比万邦来朝、群雄臣服更让他心安定,也更令他欢欣。

呸…呸……

朱元璋在手心吐了两口唾沫,毫不在意地搓了搓手。

随后,他举起锄头,转身用力一挥。

哐……

锄头深深插入泥土中,随着那只布满老茧和陈年伤疤的手轻轻一撬。

噗……

一串沾满泥土的黄褐色土豆,带着根茎被锄头从地里翻了出来。

早已将衣摆扎在腰间的宋利,拖着一个竹编箩筐,赶忙上前捡起地上的土豆扔进筐里。

朱元璋对这种合作早已习以为常,毫不在意地向前迈了一步,再次举起锄头。

一挖、一撬、一捡、一移……

主仆二人,一个是天下至尊,一个是内侍总管,却乐此不疲地干着最朴实的农活。

“皇爷,当年要是有这东西,何愁没饭吃啊!”

宋利捶了捶老腰,笑着看向同样满头大汗的朱元璋,忽然打趣道。

朱元璋并未责怪宋利失礼。

因为他们之间的主仆情谊,已持续了几十年。

对他来说,宋利不仅是个阉人、内侍,更是一个跟随他几十年的老仆、老友!

朱元璋挺直腰杆,长舒一口气,看着还剩大半的田地,笑呵呵地回应。

“你这老家伙,羡慕就直接说!”

“不过啊,别说你,咱也羡慕。”

“可惜啊,这些东西真正发挥作用,恐怕得等到标儿手里了。”

“咱们啊,都老了!”

主仆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稍作休息后,二人又投入到劳作中。

日头当空时,朱元璋终于停了下来。

看着一旁堆成小山的土豆,他大笑一声。

“宋利,让人好好称一称,咱们算一算,这仙粮到底亩产多少!”

宋利咧着嘴连忙答应,转身让早已准备好的年轻内侍赶紧动手。

尽管之前挖的时候就知道收成不会差。

朱元璋眼前堆满了一筐筐土豆,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那些小太监手脚麻利,很快就清点完数量。

“陛下,总共是三十七石!”小太监声音发颤,显然有些紧张。

朱元璋一听,猛地提高了嗓门:“多少?”

小太监被这一声吓得不轻,低头再次确认后,大声答道:“回陛下,拢共三十七石!”

朱元璋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声毫不掩饰,充满了狂喜。

他此刻的开心,简直像吃了蜜一样甜,从心底里往外冒。

胡惟庸果然没骗他!

这产量,简直高得不可思议。

有了这些粮食,大明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与此同时,东宫太子朱标也传来了好消息。

朱元璋之前安排的其他几处土豆种植地,也都丰收了。

没有一处的亩产低于三十石。

朱元璋看着手里的奏报,猛地抬头望向天空。

老天爷啊,我大明的百姓终于不用再挨饿了!

他低头看了看堆成小山的土豆,心里一阵激动。

他得去找马皇后,和自家的婆娘分享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这可是老朱家的大事!

(本章完)

---

朱元璋来到马皇后这里,马皇后显得很平静。

老夫老妻了,这么多年一起走过来,朱元璋的狼狈、失意、发达、兴奋,她都见过了。

如今剩下的,只有平淡。

两人身份虽尊贵,但感情深厚,马皇后自然不会因为朱元璋的到来而显得诚惶诚恐。

放眼天下,如今能指着朱元璋鼻子骂的,也就马皇后一人了。

朱元璋身上沾着泥土,穿着一身旧衣裳,急匆匆地跑来。

马皇后温言问道:“怎么了?重八,你这是下地干活去了?”

朱元璋满脸兴奋,他来这儿,就是要和马皇后分享这个好消息。

“没错!妹子,你是不清楚,咱们种的那些土豆,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今天咱们就是在忙活这个!”

“我对其他人不放心,怕他们不小心伤到这珍贵的粮食。”

“我也不放心让别人背着我核对产量,毕竟这粮食关系重大。”

“所以,思来想去,反正我当年也是农民出身,不如亲自动手!”

马皇后听着朱元璋毫不掩饰地说出这些“不妥”的话,早已见怪不怪。

“那结果如何?”

“胡惟庸把土豆说得天花乱坠,难道真有那么神奇?”

马皇后对朝堂上的事并不怎么关心。

但若是关乎自家夫君和儿子未来的基业,她就不得不放在心上。

尤其是涉及粮食的事。

无论在哪个朝代,甚至在将来,这都是头等大事。

说来也巧,朱元璋来之前,她还在回忆。

她清楚地记得上次胡惟庸进献土豆时,胡惟庸安排了一桌土豆宴。

虽然因为种子有限,只吃了几道菜。

但就是那几道菜,加上胡惟庸的讲述,让她记住了这种产量惊人的粮食。

三十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