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23章 吟诗作对,附庸风雅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第23章 吟诗作对,附庸风雅

作者:爱吃葡萄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9 13:28:49 来源:泡书吧

说到这里,胡惟庸似乎对朱标额头上渗出的汗水视而不见,回到座位上,举起茶杯一饮而尽,感叹道:

“这就是我所说的术业有专攻!”

“四书五经好不好?当然好!”

“但仅仅熟读四书五经,面对治理一方或执掌六部要务的职责,尤其是四书五经就足够了吗?”

“殿下再想想,我们这批跟随陛下一路走来的老臣,表面上看起来个个都很有用。”

“但实际上呢,当初我们不过是在一县之地有些许名声罢了,论学问,真算不上什么。”

“所以啊,我才说,科举取士,不能只考四书五经,也得引入其他考核方式。”

“四书五经读得好,那就去翰林院做学问。”

“而那些真正有才学且见识不凡的人,才是陛下和殿下所需的人才。”

朱标听完胡惟庸这番长篇大论后,沉默良久,随后站起身向胡惟庸深深一礼,说道:

“孤感谢胡公的教诲,今日之行,孤受益匪浅,只是时间有限,不能与胡公彻夜长谈。”

“这样,孤今日先行离开,等哪天有了空闲,再向胡公细细讨教!”

胡惟庸一边满口客气地与朱标告别,一边心中长叹。

终于把人忽悠走了!

(本章完)

------------

朱标离开礼部后,胡惟庸也没有在礼部久留,赶紧拍拍屁股回了自己的府邸。

当晚,胡惟庸难得地多喝了几杯。

姬妾未至,胡惟庸已自斟自饮,享用着府中厨子精心烹制的家常小菜、卤肉与猪耳,心情愉悦。

先前在礼部与朱标周旋,虽费了些心思,但成效显着。

这父子二人,其实并不难应付。

只要不触及其底线,提出的建议若对大明有益,在他们眼中,你便是朱家最得力的助手。

朱元璋虽以严酷着称,朱标虽精明过人,但二人该慷慨时,也绝不吝啬。

相较于朱允炆,这父子才是真正的之材。

因此,胡惟庸在朱标面前留下了好印象,还为科考之事找到了合理的借口,自然心中得意。

那夜,胡惟庸虽未醉,却因心情舒畅而酣然入梦。

次日醒来,想起今日又有好消息——明日便是休沐,可再享一日清闲。

作为打工人,节假日便是最大的慰藉。

洪武朝官员每五日便有一日假期,名为休沐。

然而,这规矩到了永乐朝便已改变,甚至在洪武朝内也几经调整。

不过,这些与胡惟庸无关,他此刻只想享受带薪休假的乐趣。

晚间,胡惟庸在礼部忙碌一天后,换上家居服,正欲用餐,侄女胡馨月忽然怯生生地开口:“伯父,馨月明日想去栖霞寺求签,不知伯父可否应允?”胡惟庸闻言一愣,问道:“馨月,你平日不似会求神拜佛之人,怎会突然想去寺庙?那些和尚不过是些忽悠人的家伙。”胡馨月听罢,心中无奈,只得装作未闻,解释道:“伯父,馨月姻缘多舛,想去栖霞寺求个签,请寺中大师解签,也好让馨月心安。”

胡惟庸听罢,恍然大悟,原来侄女并非虔诚,只是寻求心理安慰。

他咂咂嘴,略作思索,点头道:“好,正好伯父明日休沐,咱们一同前往,权当散心。

你那姻缘之事,不必过于忧虑,伯父定会为你挑选一位称心如意的郎君。”

“你尽管放心!”

胡馨月轻轻点头,朝胡惟庸微微一笑,随后便低下头,细嚼慢咽地享用起饭菜。

看着侄女那看似优雅实则胃口大开的吃相,胡惟庸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

唉,这可有些棘手了。

府上的伙食向来丰盛,尤其是他口味偏重,偏爱那些下饭的菜肴。

他自己每日忙于种地、锻炼,还要与一众姬妾切磋武艺,消耗巨大,自然不用担心。

可这小侄女来府上还没多久,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日好吃好喝,原本就有些婴儿肥的脸庞,如今更是圆润了几分。

这可如何是好?

自大唐以来,我中原大地便不再以胖为美,哪怕到了后世也是如此。

若自家侄女真成了那珠圆玉润的杨玉环,岂不是更难找到婆家?

想到这里,胡惟庸顿时觉得明日的栖霞寺之行又多了一层意义。

至少得让这丫头多走走、多运动运动才行。

一夜过去。

次日,府上用过早膳后,胡惟庸便带着侄女,登上了前往栖霞寺的马车。

随行的还有十名府上护卫。

这并非胡惟庸摆排场,而是为了安全起见。

不多时,马车在一路颠簸中终于停下,胡惟庸跳下车,抬头望去。

“嚯,不愧是千年古刹,果然气势非凡!”

“馨月,走,先把你安顿好!”

胡馨月并非独自出行,作为胡府的侄女,自然也有府上安排的丫鬟随行。

昨日听到胡惟庸那番言论,胡馨月便知伯父对佛法并无半点敬意。

于是,她向胡惟庸行了一礼,道:“伯父便在庙中散散心吧,侄女有侍女陪着,先去求签,若完事了,便在马车这儿等伯父便是!”

看着这位因外出而面纱遮面的侄女,以及一旁的两名丫鬟,胡惟庸也觉得在栖霞寺不会出什么岔子,便挥手告别了。

叔侄二人在寺门口分别,一个前往前方大殿拜佛求签,另一个则背着手四处闲逛起来。

胡惟庸有一件事从未对任何人提起,那便是他上辈子,其实曾来过栖霞寺。

不过,那时的栖霞寺,与如今明初的寺庙,自然有许多不同之处。

胡惟庸对这几百年的对比越发感兴趣。

许久未出门的他,今当出来散心,感觉倒也还不错。

逛着逛着,胡惟庸却发现这庙里的读书人似乎多得有些离谱。

这究竟是和尚庙,还是书院?

难不成如今的和尚僧衣、不剃度,反倒穿上了士子服、戴上了发冠?

他仔细一瞧,凑到几个满脸虔诚的士子旁边,竖起耳朵一听,这才明白。

原来府试将至,这些学子觉得今年的考试格外诡异,光靠勤学苦读似乎不太靠谱,索性来庙里烧香拜佛。

既然正路靠不住,或许歪门邪道反而能有些奇效。

弄清楚情况后,胡惟庸倒也没嘲笑他们。

上辈子自己高考前不也烧香拜佛?大学期末考试时,转发锦鲤、放好运来之类的荒唐事,不也干过?

说到底,不过是求个心安罢了,无伤大雅。

胡惟庸笑了笑,继续在庙里闲逛。

不知不觉间,他走到一个角落,看到一群学子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

看那样子,倒不像是讨论学问,反倒像是在开诗会。

这种热闹,胡惟庸之前可没见过,当即兴致勃勃地走了过去。

(本章完)

---

上辈子看历史题材的网络时,总少不了诗会写诗、装逼打脸的桥段。

起初,胡惟庸还觉得新鲜。

可每本都如此,他就觉得厌烦了。

怎么还没完没了了?

这帮人就不能换个套路?

等胡惟庸自己真来到大明后,他才发现自己错了——这套路还真不能换。

但凡文人墨客聚在一起,不干点吟诗作对的勾当,还真不知道干些什么。

为什么?

因为经义不能轻易讨论,毕竟这些年轻士子学问尚浅,说不出什么深奥的道理,反倒容易闹笑话。

况且,经义之谈是儒家各门各派最核心的理论。

偏偏不少学派之间的这些学问是互相冲突的。

倘使在众目睽睽之下议论这些话题,稍有不慎,便不再是两个学子之间的争执,而是两派势力争斗的开端。

因此,还是吟诗作对更为妥当。

既能满足学子们炫耀才华、扬名立万的需求,又不会引发你死我活的惨烈局面。

毕竟,经义之辩,若学问未到一定境界,根本无法分辨优劣对错。

而诗文的好坏,但凡读过书的人,一读便能分出高下。

所以,胡惟庸来到大明后便明白了。

古时士子聚会,无非就是那些花样,除了谈论哪位花魁美貌,剩下的便是吟诗作对,附庸风雅了。

胡惟庸心中稍安,低头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着,虽略显富贵精致,却并未逾制,不过是件普通的士子服,倒不必担心暴露身份。

于是,他迈着稳健的步伐朝人群走去,打算凑个热闹。

刚一靠近,便有一名少年学子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还未走近,便拱手作揖,口中忙不迭地问道:“这位兄台,可是参加了本次恩科的学子?”

胡惟庸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自己可不就是参加了嘛,你们这帮小子考的题还是我出的呢。

见胡惟庸承认,另一位站得稍近的二十来岁的学子转过头看了他一眼,一本正经地赞道:“兄台虽年纪远超我等,又一直未曾登科,却能始终咬牙坚持。

单是这份坚持,便难能可贵,实乃我等楷模!”

胡惟庸扭头看了他一眼,脸色有些难看。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呢?

你说他是在奚落自己吧,可对方那一本正经的模样又实在不像。

可若说是在夸自己吧,这话又实在不好听。

再一琢磨,胡惟庸明白了。

这就是个情商为零且嘴欠的小子。

算了,老爷我不跟这种人计较。

于是,胡惟庸索性将这话当作耳旁风,毫不理会地走到众人内围,想看看他们究竟在闹什么动静。

有一说一,胡惟庸此时也不过五十出头。

放在后世,既可以算是中年大叔,也能算是小老头,全看他在哪个圈子以及形象如何。

胡惟庸虽然一向家底丰厚,生活舒适,但也不曾荒废锻炼,再加上背后还隐藏着系统的神秘力量,因此他的样貌看起来不过四十岁上下,正值精力充沛的年龄。

与众学子相比,他的气度、举止以及衣着都显示出他不凡的出身。

因此,胡惟庸一出现,便迅速赢得了学子们的接纳。

毕竟,像之前那位口无遮拦、情商低下的学子毕竟是少数。

但凡有志于科举、希望在官场有所作为的人,都明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道理。

不过,在场的学子们虽然对胡惟庸点头微笑,但也仅此而已。

若要他们主动报上姓名,还得等胡惟庸展现出自己的真本事才行。

此时,诗会正进行到作诗环节,胡惟庸来得正是时候。

在场的学子们毫不客气,纷纷提笔挥毫,写下自己的得意之作。

作为后来者和外来者,胡惟庸并没有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

毕竟,如今已是明朝,能抄的诗作,尤其是质量上乘的,已经所剩无几,不能轻易使用。

更何况,他胡惟庸何等身份,若是这些学子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恐怕个个都得恭恭敬敬地称他为“恩相”。

因此,胡惟庸悠闲地四处走动,顺便欣赏学子们的作品。

这一看,还真发现这些学子们有些真才实学,尤其是最初迎接他的那位最年轻的学子,文采最为出众。

若不是确认自己才是唯一的穿越者,胡惟庸差点以为这位学子也是带着“外挂”的同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