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 第81章 太子殿下年轻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第81章 太子殿下年轻

作者:清河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1:24:54 来源:泡书吧

果不其然,这份名单才刚下达到吏部讨论,立时便捅了马蜂窝。

吏部尚书的公房里,几位出身士族的侍郎、郎中几乎要跳起来。

一个从户部调任过来的崔姓郎中,乃是清河崔氏的旁支,此刻正唾沫横飞说道:“太子殿下这是什么意思?登州、扬州是何等紧要的地方,岂能让这些毫无资历的家伙去胡闹?”

“名单上这些人,不是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就是些在衙门里混吃等死大半辈子,连京畿都没出过的废物点心!让他们去主持新政?这不是拿国事当儿戏吗?!”

“崔郎中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旁边一位和范阳卢氏攀得上亲的员外郎跟着搭腔。

他摇了摇头,语气里全是忧虑。

“就拿那个登州刺史马周来说吧,一个普通百姓,一眨眼就提到这么高的位置,谁服气?”

“他能镇住地方上那些根深蒂固的豪门望族?”

“还有扬州的刘仁轨,听说那人脾气犟得很,不懂得变通,恐怕到了地方上,处处都是坎儿。”

“到时候新政推起来,还不知道要撞多少墙呢!”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把太子提出来的那些人贬得一钱不值。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嫌弃人家出身低、没背景、资历浅、性格有缺陷,干不了大事。

更有些人话里话外,影射太子这是在拉拢自己人,心思不纯。

一时间,吏部衙门里那叫一个乌烟瘴气。

这消息,没多久就传遍了朝堂内外。

汉王李元昌、赵节那些人,哪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他们一边悄悄联系跟自己关系好的官员,让他们在朝会上找茬。

一边又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隐秘的门路,把对太子人选的那些担忧和质疑,送进李世民耳朵里。

“陛下,太子殿下毕竟年轻啊,容易被人蒙蔽!”一次宗亲宴席散了后,李元昌找了个机会,拉着一位跟李世民走得近的宗正寺官员,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他叹了口气,声音压低了些。

“登州、扬州这两个地方搞试点,多大的事儿啊,要是用错了人,新政推不动不说,万一再闹出民变,那可就真要动摇大唐的根基了。”

“臣听说,太子这次提的人里,有好几个品行不太好,能力也不怎么样的,可太子殿下就是信他们的话。”

“咱们做臣子的,真是替陛下担心呐!”

赵节那边更是不择手段。

他让人去挖太子提名那些官员早年间的一些小过失,添油加醋地编排一番。

然后匿名送到御史台那几个爱挑刺的言官手里。

想借着他们的嘴,再搅起一轮弹劾的风波。

朝堂上,果然如李承乾预料的那样。

一场针对试点官员任命的唇枪舌剑,拉开了序幕。

“陛下,臣斗胆进言,太子殿下提名的那个登州刺史马周,出身太低了,也没在地方上任过职。”

一位御史抢先站了出来。

“让他突然去当一方大员,恐怕难以服众,也担不起这个重任!”

“臣附议!”另一人紧接着说。

“扬州长史刘仁轨,听说他在秘书省的时候就老是独来独往的,性子太硬了,不是管理地方的好人选!”

“太子殿下举荐的这些人,大多都是刚提拔上来的,经验太少了,恳请陛下再好好想想,另选有真本事的人!”

一声接一声的指责,矛头全都对准了太子的人选。

李承乾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

他冲身边的王玄使了个眼色。

王玄会意,迈步走出队列。

他的声音很清晰。

“陛下,各位大人说的,无非就是嫌马周他们出身不高,资历不够。”

“可是,选拔人才,哪能只看出身?圣人也说了,要任用有贤德有能力的人。”

“马周虽然是普通百姓出身,但他那份才学和见识,臣打心底里佩服,他写的安边定远那些策略,陛下您当初不也夸赞过吗?”

“如果因为他出身不好就不用他,那不是把好好的宝贝扔掉了?”

王玄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刘仁轨,他性子直,这恰恰是他的长处。”

“扬州那个地方,表面上看着繁华,可里头藏着不少坏毛病,没有一个敢于碰硬、不徇私情的臣子,怎么把新政推下去,把那些积弊扫干净?”

“如果一味地追求八面玲珑,跟地方势力混在一起,那新政还怎么搞?”

魏征也在这时开了口。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

“陛下,老臣以为,用人就该看真本事,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

“当年高祖皇帝从一个普通人起家,手下有萧何、韩信,他们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出身,可不一样打下了大汉四百年的江山?”

“现在太子殿下为了国家举荐人才,不看门第高低,这正是英明的做法。”

“登州、扬州搞试点,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正需要这样有冲劲、敢担当的人去闯去试。”

“要是只知道按老规矩来,一点也不变通,新政怎么会有突破?”

王玄和魏征两人的辩驳,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把那些攻击的话一句句地顶了回去。

特别是魏征一说话,原本还想跳出来跟着起哄的那些士族官员,脖子都不由自主地缩了缩。

就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几封密信,已经由常胜亲自送到了甘露殿。

信里写得清清楚楚。

某些士族官员怎么私下串联,想影响吏部的讨论。

某些宗室成员怎么散布谣言,污蔑太子提的人。

甚至还有几笔不明不白的钱款往来,线索指向某些官员想通过行贿,把他们自己的人塞进试点名单里。

李世民看着这些密报,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本来就看不惯那些士族门阀抱成一团排挤人。

现在看到他们竟然和宗室勾结在一起,这么明目张胆地插手朝廷的人事任命。

心里的火气蹭地一下就冒了上来。

“一群蛀虫!”李世民把密信拍在御案上,声音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过了几天,关于登州、扬州试点官员的任命总算定了下来。

李世民最后还是采纳了太子李承乾的大部分提名。

马周当了登州刺史,刘仁轨去了扬州做长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