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港片:开局拍电影,主角叶子楣 > 第69章 自从霍曜成功推出《风月》

自从霍曜成功推出《风月》,她便辞职回家,但正如她所言,忙碌了大半生,如今不过35岁,刚闲下来一两个月,便觉得日子空虚难耐。

她天生闲不下来。

以霍曜目前如日中天的发展势头,姜美凤已无任何忧虑。

从前她工作是为了生存,如今更多是一种兴趣使然,或者说是把工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名品折扣服装店”

让她焕发新生!

折扣店开业当天,她便全身心投入,积极调研市场,规划配货、送货,以及盘点仓库库存等繁杂事务。

过去她也做这些,但那时只是职业需要,如今却成为她的事业。

她忙得连之前最爱唠叨霍曜的时间都没有了。

整个人的状态焕然一新。

如今她已接手一家折扣店,等熟悉业务流程后,就会晋升为总店长,负责四家店的管理。

霍曜对此感到欣慰。

人总该有些追求,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毫无意义。

……

大会议室里,霍曜理所当然地坐在核心位置,目光依次扫过占米、杨度、姚可可、卢福、骆天虹和姜美凤等人。

虽然这班底谈不上群英荟萃,但整体充满活力。

他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早该召开这次会议,只是尖东的事,大家都知道。

我们拿下那片区域后,还得插旗,插完旗又面临东星的挑战。”

“事情接踵而至,让人喘不过气,这才推迟至今,总算能暂时安定一阵子。”

其实不用霍曜多说,在座的人都心知肚明,感慨良多。

占米、姚可可、骆天虹等人无需赘述,他们或亲自参与,或始终追随霍曜,深知这段时间他的处境多么艰难,稍有差池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不是玩笑话,而是现实。

杨度与霍曜相交甚久,对他的了解远超卢福和卢家曜父子。

尽管杨度专注于自身事务,但他始终留意着老板的动向。

卢福和卢家曜则是近期才知晓此事。

听说霍曜所作所为后,他们震惊得无以复加,难以言语。

难道这就是他们的老板?

得知这一切也不过昨日之事。

霍曜微微一笑,看向卢家曜:“家曜,你因误杀敬义的小混混入狱,是在两年半前。”

“我明白你对帮派的反感。

即便我说天赐是合法安保公司,但实际上我们的行事方式与帮派无异,比如争夺地盘、树立旗帜。

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卢家曜沉思片刻,摇头道:“曜哥,若我未入狱便得知 ,定不会跟随你。

但坐牢让我看清了许多事情。

正是那段经历,让我意识到从前的无知。”

“在这个环境下,即便只谈发行 刊物,曜哥若仅是经商、缴税,恐怕都难以为继,因为利润巨大,他们绝不会放过。

他们不仅榨取你的血汗,更欲吞噬你的骨髓。”

或许是回忆起过往,卢家曜越说越激动,脸颊泛红,昂首咬牙道:“我知道这不对,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我曾愚昧,如今已醒悟。”

“曜哥的做法是对的!想要不受欺凌,仅靠警方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自强!只有自救,上天才会相助。

狱中时,阿正常这样教导,我认为他说得极是。”

阿正并非他人,正是电影《监狱风云》中的主角钟天正,至今仍在赤柱服刑。

卢家曜的回答早在霍曜意料之中。

此人出身富裕,以往确属天真,但两年半的牢狱生活彻底改变了他。

霍曜与其接触时便察觉到这一点。

这段牢狱岁月对卢家曜而言,可谓祸福相依。

霍曜点头道:“行,那我们霍氏集团首次集团会议,现在开始。

从占米起,每人简单汇报下近期工作进展,再一起探讨下一步规划。”

“若有难题或棘手问题,也一并提出,我来解决。”

“占米,你先讲。”

占米今日仍是全套西装,愈发像专业商人。

他回应后,迅速汇报了工作重点:主营A货服装,与之前无太大差异。

旗下四家名品服装折扣店运营良好,每日净利润稳定在二十万,按当前趋势,至少还能维持一个月。

此外,云水街新添两家正在装修的店铺,中环和铜锣湾各有三家。

占米的表现堪称完美,超出霍曜预期,毫无差错。

在他看来,现阶段如此发展已足够,无需急于进入下一阶段。

听完汇报,霍曜思索片刻,突然问:“占米,若想买下云水街的所有店铺,需要多少资金?”

众人疑惑地看向霍曜,买下整条街的想法似乎过于大胆。

确实可行,只要有钱。

但关键在于,霍曜目前并无多余资金,尽管A货和日刊收益颇丰,所得款项需用于日常开销和人员开支,剩余部分很快耗尽。

他们尚未得知霍曜计划将云水街打造为服装一条街,一旦实现,云水街价值必然剧增。

霍曜不愿便宜他人,最理想方式便是直接掌控大部分资源。

即使无法完全收购,也至少要占七成,否则等到云水街成为服装街时,相当于为别人打工,租金势必暴涨。

如今霍曜的店铺皆为租赁,岂不是自找麻烦?

虽然并非不可行,毕竟收益更高,但在此之前,应考虑其他方案。

实在无解时,再作打算。

另外还有一层深意。

三个字——房地产!

这是一个真正能赚大钱的行业,将来港岛十大富豪里,四五个的资产构成中,房地产都占据最大份额。

澳门赌王名声够大吧,但和房地产相比,他的产业简直不值一提。

霍曜目前显然没有涉足房地产的能力,但他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第134章:城市猎人!

霍曜见众人沉默,笑着说道:“大家先别考虑需要花多少钱,直接告诉我大概的数目,占米。”

占米思索片刻后,迅速答道:“云水街全长一百五十米,店铺大小不一,其中大型门面12个,中型24个,小型35个,总计71个。

由于面积不同,价格自然各异。”

“若是购置,每间的价格都在百万级别,若想买下全部72个门面,资金将超过亿元!”

过亿的资金啊,虽然只是一点一亿多,但对于现在的霍曜来说,依然是遥不可及的巨大数字。

即便他把所有资产都换成现金,也凑不够这么多钱。

霍曜在心里盘算了一番,看来收购云水街的想法只能暂时放下。

他转而看向姚可可。

接着,

姚可可和母亲姜美凤相继汇报了自己的工作进展,成果相当不错。

A货鞋的生产正在快速推进,预计再过一个月便可上市销售,当然这也离不开福兴联合制衣的帮助。

至于那四家服装折扣店,已经完全步入盈利阶段,日均净利润达20万,一个月下来就能净赚600万。

尽管未来竞争加剧时,这样的高利润率可能难以持续,但依旧远远超出了众人的预期。

对于两人目前的工作,霍曜并未多言,现阶段就这么维持即可。

随后,他的目光转向骆天虹。

骆天虹摸着脑袋说道:“曜哥,我是不是不用汇报了?我一直跟着您,天赐安保也是您在掌管,我能有什么好说的?”

霍曜却说:“如果你没什么要说的,那来参加会议还有什么意义呢?”

骆天虹依然抓着头发,额头甚至冒出了汗珠。

这确实让他感到为难。

许多事情骆天虹其实是懂的,可要像今天这样公开讲述,尤其在一个如此正式的场合,他难免紧张,就算有一些想法,此刻也全都忘了。

霍曜转向飞机、细鬼等人,轻叹一声说:\"算了,还是由我来说明吧。\"

骆天虹、飞机、细鬼等人如释重负。

霍曜开口道:\"目前天赐人数不过六百多,拿下尖东后,首要任务必然是招兵买马。\"

\"这一点我知道!\"

骆天虹眼睛发亮,语气笃定:\"这还不简单?近来天赐最为火爆,大家都想跟着曜哥。

只要您一声号召,要多少人都不成问题。\"

霍曜盯着骆天虹严肃地说:\"我说的是招募人才,不是扩张势力!\"

骆天虹连忙认错:\"曜哥,我明白了!\"

霍曜继续问道:\"那么多人想加入天赐,你知道我们需要招多少合适吗?\"

骆天虹小心翼翼地回答:\"当然是越多越好?\"

不仅是骆天虹,飞机、细鬼、傻强等人也抱有同样的想法:招更多手下,占领更多地盘,把天赐打造成港岛最强帮派。

霍曜对他们的短视感到无奈,转而问占米:\"尖东安保收入如何?\"

占米快速答道:\"约五百万。\"

霍曜心中估算了一下,按人均一千五计算,两千人便能贡献三百万,足够维持运营。

骆天虹等人并不清楚,霍曜从未想过将天赐发展成港岛最强帮派。

若真如此,像许炎东、陈曜威这样的优秀人才,就不会被推荐到东星或洪兴。

天赐的安保业务,只是为了商业拓展做准备。

思绪稍纵即逝,霍曜立即吩咐骆天虹:\"接下来你需要再招一千五百名员工,但和之前一样,不是所有人都符合要求。

我会亲自筛选,不合格的直接淘汰,明白了吗?\"

\"明白了,曜哥!您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您的规矩我们都懂。\"

\"嗯。\"

霍曜简短回应,脑海中已开始规划下一步行动。

待新成员加入天赐后,他会像以往那样,挑选出精英编入青龙堂,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特训。

教官人选已定,不是骆天虹,而是李杰。

李杰擅长特训,经验远超骆天虹。

这批学员中,一部分会进入青龙堂,而品质更高、综合能力更强的,将加入由李杰主导的执法堂,成为其首批成员。

提到李杰,霍曜想起一事,他并未忘记对李杰的承诺。

他转向姚可可,问:“巴黎,你负责监视君度酒店,目前状况如何?”

姚可可摇头道:“老板,自您提及那件事后,我就亲自跟进,但没有发现沙皇珠宝展的相关信息。

我通过在酒店任职的朋友了解,她告诉我从未听说此事。”

“老板,您是从哪里得知的?”

这表明《鼠胆龙威》中的酒店情节尚未启动,只需等待。

霍曜未作回应,只是下令:“继续监控,有任何进展立即通知我。”

姚可可应道:“是,老板。”

随后,卢福、卢家曜开始汇报工作。

卢福严格遵照霍曜的指示,购置设备,持续招工,扩大工厂规模,短时间内福兴联合制衣厂员工已达千人,产品种类也有所增加,但仍以服装和鞋履为主。

汇报结束后,卢福眉头微蹙,担忧地说:“老板,工厂当前规模已能满足现有需求,若继续扩张,恐会出现产能过剩,若再投入资金却销路不佳,便会亏损。”

“我们现在还需扩大工厂规模吗?”

霍曜说:“现有规模还不够,未来可达万人,甚至十万人,现阶段至少要增至两千人,但这并非现在的事,按我的指令行事。”

“产能过剩的问题我来处理,你无需担忧。”

尽管卢福心中仍有疑虑,但见霍曜如此表态,也不好再多言,只能点头答应照办。

其他人都汇报完毕,只剩杨度。

杨度仅用五分钟便完成了汇报。

《风月》杂志每期销量约二十万册,单本净利润达五元,扣除成本后,加上广告收入,月净利高达四百万。

《夜生活》筹备完毕,下周首发,定价仅四元,瞄准低端市场。

这两项工作正有序进行。

杂志社分设两部分,《风月》由杨度主管,《夜生活》交由其带来的两位主编负责。

但这些并非杨度此行汇报的重点,也非他近期工作的重心。

他的视野已超越港岛,转向澳门及东南亚,特别是后者,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却遭遇阻碍。

杨度虽在 报界有一定人脉,但走出港岛便近乎从头开始。

他近日与桑国一位报业巨头接洽,欲借其渠道,遗憾的是,对方兴趣缺缺。

他亲赴桑国,滞留七日,却连对方一面都未见到,托人引荐亦遭拒绝。

杨度神情无奈,“老板,我并非不尽力,实是无能为力。

不过,我这儿还有个消息,一好一坏。”

霍曜示意说。

杨度忙道:“好消息是,昨日我得知,那人不知为何已到港,现住半岛酒店。

坏消息是,即便他在港,我们也未必能见到他,更别说借用他的渠道。”

“老板,其实这两个消息都是坏的。

我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想的,不过是借用渠道,又非无偿,这是双赢的合作,他竟不愿见我。”

霍曜问:“杨总编,你说的那个人叫什么?”

杨度答道:“他叫今村宏次,是桑国着名的报业大亨,掌控桑国报业最大份额,并将业务扩展至东南亚,若能借用他的渠道,我们的杂志可在东南亚迅速铺开……”

后边的内容,霍曜已不再关注。

他对今村宏次不仅有所耳闻,还知道他有个名为今村清子的女儿。

关于今村宏次此次来港的目的,霍曜同样一清二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