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 > 第69章 冉秋叶到来

四合院:我给贾东旭的机床装脑 第69章 冉秋叶到来

作者:浑敦蟒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1 23:58:33 来源:泡书吧

院子里的人都来看新鲜,一个个拿着大蒲扇扇着。

三大妈羡慕地说:“哎呀,这晚上睡觉多舒服啊!”

一大妈说:“是啊,要是供销社有卖的,就算从牙缝里省也要买一台!”

傻柱问:“林建设,明年还有运动会吗?”

林建设轻笑一声:“哪能一年到头老搞这种活动?再说,就算搞了,奖品也不一定还是电风扇了。”

傻柱抿抿唇,有些懊恼地说:“早知道我就报跳马项目了!”

易中海笑着打趣:“要说咱们林建设啊,这摔跤冠军简直是白捡的。”

林建设回道:“壹爷,别的我不敢夸口,但在打架这方面,傻柱肯定不是我的对手。”

阎埠贵摇头道:“这风扇放外头多可惜,晚上睡觉全靠它呢,能不能把风送到里屋去?”

林建设拍拍胸脯保证:“没问题,晚上把布帘子卷起来,两边屋子都能有风。”

娄晓娥附和道:“三爷,放在外头挺好的,来了客人也能扇风,夏天吃饭也凉快。”

阎埠贵反驳:“那冬天不就冷了吗?”

“冬天?冬天谁还用它啊!”

“那这不是浪费嘛,一年只能用一个季节,难怪没人推广大众化呢。”

林建设挑眉调侃:“嘿,三爷,按您这么说,搭个炕也浪费,一年就冬天能用,夏天也没见您烧炕取暖啊!”

傻柱接话笑道:“三爷要是夏天烧炕,那只有一个可能,发烧了!”

众人哄笑。

---

周日那天,轧钢厂的运动会大概还要持续大半天。

院里大多数人都去看比赛了。

林建设一家却没去。

刚吃完早饭,孙安堂便带着父亲和祖父来访。

特意前来拜师。

林建设将他们迎进屋内,孙安堂给师父师娘行礼,奉上茶水。

林建设叮嘱了几句入门规矩,孙父呈上拜师礼。

从此,孙安堂算是正式拜入林建设门下。

随后,娄晓娥端上当季的水果与点心,泡了茶水款待。

孙父年近五十,为人低调,在暖瓶厂工作。

除了附近的邻里,很少有人知道他会武功。

孙祖已近八十,身体依旧硬朗,聊天时提到年轻时经历过不少战事,清末曾与洋人交手,后来还抗击过侵华日军。

他也非常低调,家规教导后人功成名就后应知足而退,切勿贪恋名利。

因此这些往事他们都秘而不宣,渐渐地,周围的人也都不记得了。

林建设对这样低调的家庭充满敬意。

“令尊淡泊名利,无愧于侠义之名。”

孙祖谦逊地回应:“哪里哪里,我只是个粗人罢了。

听说贤侄武艺高强,不知师承何处?”

林建设正打算敷衍过去时,却听祖父发问,若还推脱说自己是无师自通,未免显得太过自负。

不过关于自己体内系统的存在以及穿梭诸天的身份,他绝不可能透露半个字。

林建设略作沉思,然后恭敬地说道:“幼年丧亲后,我悲痛欲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结识了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士,他不仅传授了我一套心法,还赠予我不少银两,自此之后,我的人生便迎来了转机。”

这段话,他曾向妻子娄晓娥提及过,毕竟两人已共同生活多年。

自身的经历总得有所交代。

当然,穿越之事绝不能告诉她。

若是让她知晓这一切不过是虚构的剧本设定,怕是会彻底崩溃。

当一个人的核心信仰被摧毁时,活着便失去了意义。

林建设编造的故事,正好契合当时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

祖父闻言露出羡慕神色,点头道:“自然门杜大侠的师父同样是一位游历四方的道士,个子不高,人称‘余矮师’。

董先生也是在安徽一带的深山中遇见一位道士,这才学会了八卦掌。

贤侄能得到这般高人的指点,完全可以另立门户。”

林建设摆手笑着说:“我怎敢与那些创立宗派的大师相提并论?更何况,如今早已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

祖父附和着笑道:“的确如此,咱们习武之人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人交谈片刻后,孙家爷孙三人便准备告辞。

林建设劝道:“吃了饭再走吧,下午一起去看看运动会。”

祖父婉拒道:“不必了,趁大家都去看比赛的时候过来拜访,等他们回来,人多嘴杂的,恐怕会有诸多不便。”

见他们执意离开,林建设也就不再挽留。

与孙安堂约定,每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传授他武艺。

而林建设则计划,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去教马华,第二个周日则会找叶芪闲聊。

于是孙安堂的时间就被安排在了最后一个周日。

下午时分,轧钢厂首届职工运动会在热烈氛围中落下帷幕。

晚上,广播电台特意对此进行了播报。

在收音机里听见自己的名字,林建设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娄晓娥兴奋地说:“你既拿了名次,又得了奖品,还收了个徒弟,依我看,这次运动会你可是收获颇丰啊!”

林建设靠在电风扇前悠然自得地坐着,嘴角挂着浅浅的笑容,“科技进步果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风扇真是太棒了,看来有必要加快新型产品的开发速度了。”

娄晓娥看着他笑道:“你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呢?”

“嘿嘿,我在考虑轧钢厂接下来应该生产哪些新产品呢。”

“你就别操那份闲心了,先把我的脉摸一摸,这回是不是又怀了双胞胎。”

娄晓娥怀孕已过四个月,腹部日渐隆起。

她心中常思虑这孩子是男是女,是否还是双胞胎。

林建设笑着摆手道:“别摸了,这样才有趣,生下来再看吧,男女双单都是我们的孩子。”

“你真会吊我胃口,那我自个儿去医院查去!”

“别去,是双胞胎!”林建设无奈地挠挠头。

“啥?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你睡着的时候我替你把的脉。”

“讨厌,那你为啥不告诉我?我若不说去医院,你是不是一直不讲呢?哼!到底男孩女孩?”

“嘿嘿,这个我真不知道,只是感觉脉象是一强两弱。”

“又在骗我,算了,等生下来再说吧。

对了,我想喝你炖的鱼汤了。”

“好咧,明天下班我就给你做!”

几天后,叶芪再次带着礼物上门探望。

他听叁大妈说起林建设收徒孙安堂的事情。

尽管林建设那天收徒十分低调,但消息还是传了出去。

毕竟这不是违法的事,林建设并未刻意隐瞒,只要孙安堂不张扬就好。

而孙安堂家的祖训便是低调,从不外传。

叁大妈在闲聊时也提到这件事,说林建设在摔跤比赛中赢得一台吊扇,还因比赛结识亚军,成为对方的师父,教他摔跤呢。

说话的人无意,听的人却在意,叶芪深知林建设的功夫轻易不会传授,既然教了,必然是正式收徒。

近段时间,林建设每到晚上饭后总会出现在他的诊所,表面上是闲聊、看他行医,实际上已经开始教他了,就差个名义罢了。

既然孙安堂后来居上已经拜师,叶芪当下决定重提此事。

林建设听完他的来意,微微一笑:“孙安堂可不是后来居上的二师兄,二师兄的位置一直为你留着,既然你如此渴望有个名分,那现在就磕头拜师吧。”

叶芪大喜过望:“真的?您已经考校完我了?”

“嗯,这阵子我去你那里不是闲聊,你确实是我要找的传人。”

叶芪毕恭毕敬地拜了师。

林建设从内室拿出一只精致的小木盒,盒中存放着他早年间随系统习得医术后亲手调配的药丸。

种类繁多,功效各异,可迅速治愈诸多顽疾。

“治病救人不同于练武烹饪,这是直指人心的活儿。

这盒丹药乃我研读医书与道藏后自行研制而成,每种药丸的特性、归经以及制作方法都在那本子里记载得清清楚楚。

你拿回去好好钻研,也算是替我悬壶济世了。”

叶芪接过木盒,打开之后立刻被震撼到了。

每个瓷瓶上都标注了药名,其中一些连他只在古籍中见过的名字,据说其配方早已失传,如今却赫然出现在眼前。

“师父,我定不会让您失望!今后若有人靠这些药丸得以康复,仅收取草药的成本费用,其他一切开销概不另收。”

“如何收费是你的自由,凡事皆有利弊,钱财还是需要的,不过不能太过贪婪。

时机成熟后,我会教你古法九针之术。”

……

时光飞逝,眨眼便到了酷暑难耐的七月时节,公历已至八月下旬。

再过几日便是小学开学的日子。

四合院里有四位孩子即将入学。

年纪最大的是住在前院耳房的刘家大女儿刘媛媛,今年七岁。

其次是林建设家的林国和林家兄弟,均已超过六岁半。

最后是中院贾家的棒梗,比林国小十几日。

孩子们的名字都已经登记完毕,只待开学那天到来。

这天下午,一年级教师特意逐一走访各家,确认开学时间及相关事项,顺便催缴学费。

林建设正在厨房忙着做饭,娄晓娥带着孩子在院子里挑选蔬菜。

“您好,请问您是林国家的母亲吗?”

娄晓娥抬头一看,是一位端庄美丽的年轻女子,正推着一辆自行车,车把上挂了个布袋。

“嗯,你好,请问您是谁?”

还不等对方回答,林建设已从厨房走出来,笑着说道:“冉老师,终于见到您本人了!”

来人果然是冉秋叶。

今年是她正式参加工作的第一年。

她的父母是从国外归来的华侨,在高中任教,而她则负责小学教育。

一家三口从海外归来,投入到祖国建设之中。

听林建设这么一说,冉秋叶既惊讶又欢喜:“您是林国家的父亲吧?您认识我?”

------------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七月流火的时节,公历进入了八月下旬。

距离小学开学的日子不远了。

四合院里有四个孩子准备入学。

年纪最大的是住前院耳房的刘家大女儿刘媛媛,今年七岁。

接着是林建设家的林国和林家兄弟,均已超过六岁半。

最后是中院贾家的棒梗,比林国小十多天。

他们的名字都已经上报,只等着开学那天的到来。

这天下午,一年级的班主任特意逐户拜访,统计开学日期及所需准备的物品,顺便催缴学费。

林建设在厨房煮饭,娄晓娥领着孩子在院子里挑拣蔬菜。

“您好,请问您是林国家的母亲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