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生1986助力国家崛起 > 第14章 走上正轨

重生1986助力国家崛起 第14章 走上正轨

作者:爱说话的烧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25 04:33:57 来源:泡书吧

价格在定下来后,杨镜舟便在考虑销售的问题,一条路是沿长江南下,由重庆,宜昌,荆州,武汉,安庆,南京最终到上海,水路目前来说是非常方便的,最好是在武汉,南京,上海设点,二是铁路运输云贵川渝,广西,广东,江西也是主战场,至于北方他的胆子还没那么大,敢去北京制造厂的囗中抢食。只要不设点,一些小规模运过去的影响不大。

为了快速扩大局面,杨镜舟找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四大行,提出了一个首付3成的购车活动,只要1200元便可以提走一辆摩托车,剩下的2800元可以分期付款,银行可以收取10%的利息费用,每个月购车人只需要偿还约260元就行了,债务人由银行担任。

听到杨镜舟的方案后,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毕竟只有成功卖掉摩托车,才能收取相应的税款。然而,对于四大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他们陷入了沉思之中,权衡利弊。最后,在有关部门的软硬兼施之下,他们不得不勉强答应下来。反正无法收回欠款是催收部门的事情,而且在中国,敢于欠下国家的债务并拒绝偿还的人是活不好的,有大量的方式方法让他们努力还钱,只要把客户群体主要放在国企和体制内就行了,还可以加入担保人制度。

只要这个方案成功的推动,就会被视为为银行创造数千万元收益的杰出员工,升职加薪不就容易多了,在半推半就的情况下,他们决定各自承担40万辆的份额。这个数额也是很微妙,少了体现不出来,多了风险太大,上报后通过率会大大的降低。而且杨镜舟承诺将要贷款五百万元后,大家的脸上浮现了笑容。杨镜舟热情的邀请他们去龙兴制造厂实地考察,以便于接下来的合作。所有人欣然答应。

在龙兴厂他们见到了其它企业所不具备的活力,整个工厂区干净、整洁,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宽敞明亮的厂房内,机器设备摆放整齐,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车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机油味,但并不刺鼻,反而给人一种工业气息浓厚的感觉。

厂区的道路两旁种满了树木和花草,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连垃圾都摆放整齐,垃圾分类明确,地面一尘不染,让人感受到了龙兴厂对环保的重视。

在办公室区域,员工们穿着统一的制服,面带微笑。办公桌上摆放着文件和办公用品,整齐划一,没有一丝杂乱。

参观完后,杨镜舟带着他们来到了食堂用餐。食堂内部装修简约大方,桌椅摆放整齐,环境优雅宜人。食堂提供的菜品丰富多样,有荤有素,营养均衡。杨镜舟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厂里的美食,并与大家一同用餐,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

这次参观让他们对龙兴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企业不仅注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更关注员工的福利和企业文化建设。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未来。

临走时愉快的签下了借款合同,只是让他们不知道的是杨镜舟每家都借了五百万元,他可是准备了一个大大的计划,没钱可不行。

接下来,杨镜舟开始实施他的市场推广计划。他在各大报纸、广播电台和电视频道上投放了大量的广告,以吸引潜在客户的注意。这些广告宣传了他们公司的产品特点和优势,并邀请有意向的人参加全国范围的招商活动。

在招商活动中,杨镜舟亲自与来自各个省市的潜在代理商进行沟通和洽谈。他展示了产品的独特之处,并分享了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市场前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杨镜舟成功地建立了与各地代理商之间的信任关系,并达成了合作。

以省级中心城市为总代理,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合肥,上海,杭州,福州,户州,南宁,贵阳,昆明,咸阳这十三个城市为中心并向下面的市县铺开,每个省的总代理杨镜舟收取了200万的保证金,并向他们发出了第一批摩托车,每个城市投放了500辆,然而仅仅十天时间催货的电话就来了。

目前龙兴摩托车制造厂的日产能才500辆,杨镜舟紧急招聘了1000人,以之前的500人为基础,分成三个班,每个班的工作时间为6天8小时,礼拜天则是检修生产设备,以及给工人休息时间。

1986年10月起,龙兴摩托车制造厂的日产能扩大到1500辆-2000辆,每日流水在600万元以上,月流水近2亿元。一时间龙兴的地位在市政府直线上升。每月纳税近三千万元,妥妥的纳税大户,还是高新技术型企业,为市里Gdp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镜舟整理了一下龙兴目前的状况,直属员工有近两千人,因为大批量,大规模化生产每辆摩托车的生产成本降到了2600元左右,税收每辆车上税600元,物流,仓储成本50元,实际每辆车的毛利在750元,每天的营利在120万元左右。

这让他非常的高兴,有钱了干点什么呢?杨镜舟决定听听员工们的意见,员工才是创造财富的人,应该多征求他们的想法。决定到去跟员工聊聊。

中午吃饭时杨镜舟特意找了几个从建厂时就在的员工,一边吃饭一边装作很随意的询问“公司现在运转正常了,你们觉得公司在那些方面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么?”

几人有些不好意思,嘻嘻哈哈的开口

“公司还是很不错的,活儿也不累,每天工作时间也短,薪水发放也及时,没什么不满意的。

“就是”

“就是”

“那薪水方面呢?工钱会不会少”杨镜舟开囗问道。

“我上个月才上了20天班,足足发了95块钱,不少了,我堂哥他在别的厂一个月干满了才拿到60多元,已经很满足了”一个年轻小伙子道。“就是工厂没有什么玩耍的地方,花钱都没去处”

杨镜舟听罢笑了笑说道“好好努力,把钱存起来,到时让你妈妈找个媳妇多好,至于下班时间没地去,到时候讨论一下修个体育厂和图书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