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 第6章 三龄妙语

汉宫娇华:帝女传奇 第6章 三龄妙语

作者:暴富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6-11 08:27:06 来源:泡书吧

自胶东盐铁官营试点铺开两月,长安城坊的柳树上知了叫得正欢。西市粥铺的老板总在晨雾里哼着新编的俚曲:\"承露井,凤凰糕,公主三岁识盐枭;昆明池,淤塞闹,祥瑞一指水迢迢\",粥勺搅动间,浮着核桃碎的乳粥泛起涟漪,倒映着食客们腰间新换的\"官盐\"锦袋——那是少府统一发卖的细盐,颗颗晶莹如冰晶,袋角还绣着小公主掌心胎记的蜿蜒纹样。

这日卯时三刻,未央宫的铜钟撞开晨雾。三岁的阿妧公主坐在鎏金辇车里,发间别着陈阿娇亲自簪的茉莉,乳白花瓣上还沾着露水,与她腕间的玉护腕相映成趣。辇车经过承露井时,井栏上的蟠螭纹忽然映出她掌心胎记的微光,惊得拉车的白鹿发出清亮的嘶鸣——这头白鹿是刘彻特意从陇西寻来的祥瑞之兽,此刻正甩动着缀满贝壳的辔头,贝壳碰撞声与漏壶的滴答声合着节拍。

上林苑的猎场入口,将作大匠陈宫早已候得鼻尖见汗。他昨夜刚查完昆明池的旧档,袖中还藏着半卷被虫蛀的《关中水渠记》,此刻见天子车驾碾过碎石路,慌忙跪地叩首,腰间悬挂的青铜算筹串撞在青砖上,发出细碎的脆响。刘彻抱着女儿下车,明黄龙袍扫过草丛,惊起几只蓝蝶,蝶翼上的斑纹竟与小公主胎记纹路相似,惹得她伸手去抓,奶声奶气地喊:\"阿爹,蝴蝶!\"

\"陛下,大事不妙!\"陈宫捧着染血的鹿肉上前,鹿肉上还沾着未干的草汁,\"前日射中的野鹿突然暴毙,舌头发黑,腹内积水。更怪的是,随行猎犬饮过溪水后竟口吐白沫,怕是...\"他忽然噤声,目光落在小公主身上——她正盯着西北方的昆明池旧址,琥珀色眼睛里映着粼粼波光,掌心胎记在晨光下泛着淡蓝,像有微型河流在皮肤下奔涌。

刘彻心口一跳,想起昨夜批阅的《洪范五行传》批注:\"水者,地之血也,血壅则病。\"怀中女儿突然伸出小手,指尖在他龙袍上画着弯弯曲曲的线条,那轨迹竟与尚书台密室里的上林苑水系图分毫不差,连支流上的\"饮马陂\"小注都精准无误。他俯身凑近,闻见女儿发间的茉莉香混着奶香,低声问:\"阿妧告诉爹爹,哪里生病了?\"

小公主转头望向昆明池,那里芦苇丛生,腐草气息隔着里许都能嗅到。她忽然指向天际,正巧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掠过,雁翼翻动间,竟在云层里拼出\"川壅必溃\"四个淡金色大字,宛如用阳光写成。宗正寺卿见状,慌忙摘下官帽叩拜,帽上的蝉形金饰跌在地上,惊起几只蚂蚁,正沿着小公主画出的\"渠\"字纹路爬行。

\"传陈宫!\"刘彻将女儿稳稳放在肩头,她的小靴子踢到他腰间的\"斩蛇剑\"穗子,穗上的\"安\"字流苏轻轻晃动,\"带司南仪、水准器,随公主探水!\"陈宫面露难色,刚要开口,却见小公主从袖中掏出个青铜方盒,盒盖上的\"司南\"二字被磨得发亮,四周蟠螭纹竟与承露井栏如出一辙。\"这是太液池底捞出的秦代遗物,\"陈阿娇适时开口,广袖拂过盒面,露出精巧的刻度盘,\"昨日阿妧抱着它哭了整整一盏茶时,直到指针指向昆明池才停。\"

一行人朝着昆明池进发,道旁的刺槐开着白花,却掩不住腐臭。小公主皱着鼻子,伸手去捏刘彻的耳垂,奶声说:\"臭臭,爹爹洗!\"惹得随行宫娥们掩嘴偷笑。行至池边,她突然指着枯树桩,藕节似的手指上还沾着茉莉花粉:\"洞洞...堵堵!\"刘彻挑眉看向陈宫,后者咬咬牙,解开官服跳入水中,激起的水花里竟漂着死鱼,鱼眼浑浊,鳃间卡着烂泥。

等待时,小公主做出惊人之举:她解下馆陶送的珊瑚坠子——那是用合浦郡千年珊瑚树尖雕的莲蓬,价值连城——随手抛进水中。坠子落水处泛起涟漪,竟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漩涡,漩涡中心浮出气泡,每隔七息便吐出一个,与《周髀算经》里的\"七衡六间\"历法暗合。陈宫在水下摸到三层竹篓,篓里的死鼠早已腐烂,蛆虫混着泥土堵塞了旧渠口,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参与修建昆明池时,确实在池底留了泄洪暗渠。

\"疏渠...以工代赈。\"小公主忽然开口,字正腔圆得像太学里的博士授课。刘彻震惊地看着女儿,见她掌心胎记亮起,光芒投射在水面,竟显出完整的施工图:先以木笼装秦岭青石加固堤岸,再引浐水冲淤,最后沿渠种菖蒲、芦苇。更奇的是,图中劳工们手持的工具,竟比将作大匠库里的最新设计还多了防滑木柄——那是小公主昨夜在梦中\"画\"给陈阿娇看的。

\"就按公主说的办!\"刘彻大笑,声震林木,惊起一群山雀。他看着女儿用树枝在地上画圈,圈内歪歪扭扭写着\"十万钱\",虽笔画稚嫩,却与少府金库里的大钱纹路一致,\"陈宫,拨十万钱给公主,命她监工!\"陈宫嘴角抽搐,却见小公主转头对他笑,露出两颗新萌的乳牙,顿时觉得这荒唐圣命竟有了几分天经地义。

此时,猎场围栏外传来孩童的啼哭。小公主循声望去,见十几个流民缩在刺槐树下,衣不蔽体,其中一个男孩正啃着草根,眼睛却盯着她辇车上的乳糕匣子。她立刻摘下金步摇,递给身边的小黄门:\"换饼饼!\"金步摇上的珍珠坠子在阳光下流转,小黄门愣了愣,接过步摇跑向流民,不一会儿捧来几大筐麸饼——那是少府每日供给宫人食用的,虽粗糙却能充饥。

刘彻看着女儿将饼分给流民,见她踮脚给一个女婴喂饼渣,小手上沾了麸皮,却笑得眉眼弯弯。他想起司隶校尉的奏报,关中蝗灾虽过,仍有三万流民滞留在京畿,心中一痛,当场下诏:\"凡参与疏渠者,成人日给麸饼三斤,孩童一斤半,由公主亲自发放!\"流民们闻言,纷纷跪地叩首,额头撞在碎石上,喊着\"祥瑞公主\",声浪惊得池边白鹭冲天而起。

申时初刻,疏渠工程破土。小公主坐在临时搭建的木台上,面前摆着司南仪和缩小版水准仪——这是将作大匠连夜赶制的,刻度盘只有巴掌大,指针却精准异常。她看着学徒们用算筹计算坡度,忽然指着其中一人:\"错...五寸!\"那学徒不服,重新测算后脸色发白,原来他误将\"勾股定理\"中的弦长算错,导致坡度偏差五寸。众人见状,纷纷拜倒,称她为\"水镜童子\"。

夕阳西下时,渠口终于疏通。清冽的浐水奔涌而入,冲开腐泥,露出池底的秦代水闸遗迹,闸门上\"永通\"二字虽已斑驳,却仍透着股子苍劲。小公主拍着手笑,突然看见草丛里有个男孩,约摸五岁,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短褐,正攥着树枝模仿她画水渠图。\"你叫什么呀?\"她跳下木台,发间茉莉落在地上,男孩慌忙磕头,声音发抖:\"奴...霍去病,是平阳侯府的骑奴。\"

霍去病抬头时,对上小公主琥珀色的眼睛,只觉那目光像太液池的水,清透见底,却又深不可测。她解下玉护腕给他戴上,护腕上\"长毋相忘\"的刻字映着余晖,竟与他腕间磨破的布带形成奇妙对比。刘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想起疏渠时小公主突然指着此处说\"良将在此\",便悄悄命陈宫传旨平阳侯府,让这孩子明日起入宫伴读。

暮色中,车队踏上归途。小公主趴在刘彻肩头,困得直揉眼睛,却仍攥着霍去病送的野菊花。\"明日带阿霍看坎儿井...\"她嘟囔着,胎记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宛如夜空中的星图。刘彻望着女儿睡颜,想起陈宫那句\"此女若为男,臣愿扶立为储\",心中忽然涌起股子豪情——有女如此,何愁大汉水脉不通,国祚不永?

陈阿娇隔着纱帘望着父女二人,系统界面上\"水利工程进度\"已达30%,能量币数字跳至五位数。她轻抚腕间玉镯,镯面水波纹路与女儿胎记共鸣,想起方才疏通的不仅是昆明池,更是大汉王朝的任督二脉。而那个叫霍去病的骑奴之子,或许真会如女儿掌心纹路所示,成为未来的常胜将军,与她一同,在这九州大地上,书写新的传奇。

车驾经过承露井时,井中突然喷出尺许高的水柱,在月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小公主在梦中露出微笑,掌心轻轻张开,仿佛握着整个大汉的江河湖海。而未央宫的琉璃瓦上,夜露正沿着瓦当滴落,汇入殿前的排水沟——那是按照小公主\"指点\"改建的排水系统,每一道沟纹都精确对应着长安城的地下暗河,静静流淌,宛如帝国的血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