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白起死后第一人,建立千年家族 > 第34章 大汉雇佣兵,邓氏灵活底线

汉帝恒,二十五年。

在这一年里,大汉在刘恒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下,逐渐迎来了盛世,更是在七年前邓继阳发明的“三犁”过后,百姓们春耕的速度与效率变高了。

秋收的粮食也在土地被耕过后更深更肥沃的种植下,数量都翻了一番,就更不用说这些年来邓继阳又接二连三培育出了不少的新品种株苗。

可以说因为邓继阳的功劳,为大汉的发展上出了无与伦比的大功,民间甚至还给邓继阳建了生祠,称呼邓继阳为当代神农,到如今已然可以说百姓家有余粮了。

大汉在休养生息之中,岭南国同样不差多少,在第二位岭南皇邓衍的国策治理下,岭南十六郡都大多数被开发了出来。

前些年更是和大汉签订了邦国同盟协议,只要大汉不侵犯岭南国,那么岭南国也不会对大汉发动战争,双方和平发展。

以此达成“汉不防南,岭南北安“的政策,正是在这双方政策上,两地一直维持着和平。

休养生息了起来,但武略上也要打出大汉的威望了,不过刘恒不支持开战,没办法下许多将军都憋屈无比。

最终已经走上了朝堂上的程不识献上一条计策,获得了诸多大臣的同意,刘恒亦是有所心动。

于是就同意了程不识的计策,后刘恒发国书送往岭南国,岭南皇邓衍看了之后同意了。

由两国一同发出国令,西羌诸部落若是不想被灭,就派遣两千精锐好男儿过来大汉听令,不然两国将一起出兵横扫西羌。

甚至就连大汉西南的诸蛮部落,也收到了两国的国令,他们虽不怕两国,可是他们族人必定会大量受害。

迫于无奈的两地部落各送来了两千多精锐男儿,集齐共五千蛮羌杀军,由老将军邓洵统领这支大军,出关征战北方草原异族。

当然西域也不可避免的打一下,以此来看看西域的具体情况,以作为未来征战西域做准备。

打草原异族用的是异族军队,自然也不用任何大汉的粮草,直接就出草原获得一切物资。

此战邓洵作为主将,程不识为副将,领将军周亚夫、李广、李蔡、王勇、刘武、冯唐、魏尚、邓楼、窦婴、灌夫、申屠嘉、贾谊等人为将出征草原。

………

草原某处部落。

此地的匈奴部落之一首领,正在自己的帐中饮酒作乐,许多此位首领的部下在下方两旁跟着痛饮。

“杀!”

………

还在饮酒的诸多匈奴人没反应过来什么事呢,突然部落之外传来喊杀声。

一转眼的功夫,在这些个反应过来的匈奴人走出帐后,昏暗的夜晚被大火熊熊燃烧了起来。

这时候一个英武的少年将军,骑马持长槊杀近,持槊指着一众被包围起来的匈奴人,道:“还在饮酒,本将收你们来了,快点说你们此地的部落首领是谁?”

被少年将军指着,这伙匈奴人生怕会被杀,于是默契的让开位置,露出首领在中间。

看着匈奴人的举动,邓楼眼眸之中闪过冷色,喝道:“不想死的就给本将带路,最少拿下五个部落,本将就饶你一命!”

首领顿讷咖生怕被杀,于是就选择了跟随在邓楼身边,为其带路循着周边部落方向而去。

甚至灭了五个部落之后,因为自知自己无路可走了,顿讷咖一路上为邓楼带路灭了一个又一个部落。

邓楼也因此战功蹭蹭的往上涨,在此次都征讨匈奴战争上,军功已然是仅次于程不识和李广及刘武三人之下。

对于这个辽东邓氏的同宗侄孙,邓洵还是很关照的,毕竟辽东一脉族人少,现任辽东公邓林好不容易生了几十个孩子,如今邓楼等人长大后才勉强兴盛了辽东邓氏。

出征塞外一年多,蛮羌杀军也十不存一,灭了临近千个大小不一的匈奴部落,逼迫的匈奴单于收缩往北退。

战后一众人等班师后,刘恒大封出征有大功的诸臣,邓洵本就是如今的大汉军神,自然是封无可封的状态。

只能无限的给他加头衔,拢共下来为:夜郎王、大司马大将军、太子太师、太尉、司徒、大相、兵马大帅、靖匈天柱、汉公玉柱、西川大尉、赵地大尉、关中次尉、开国第一驸马。

别看一堆头衔没有实际权力,但这一堆的头衔可是他这一辈子打下来的,要换成别人可能都不一定给,怕是早就鸟尽弓藏了。

刘恒也不是没有过鸟尽弓藏的想法,可在他多次试探过后,发现邓洵真真切切没有其他心思,又想到对方比自己大了十多岁,自己就是熬也能把他熬走。

实际上邓洵早就知道刘恒是想除掉自己的,为此其妻鲁元公主还劝谏过他,不如取汉而代之。

鲁元公主也是有着自己小心思的,作为吕氏在世唯一的最后血脉,她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小心思,要不是她嫁给了邓洵,因为邓洵的原因这才没有遭到清算。

虽然鲁元公主劝过邓洵取汉代之,但却被邓洵严词拒绝了,邓洵何尝没有过自己当皇帝的心思。

可别忘了大汉是怎么来的,是自己的大父辅佐刘邦建立的,爱惜羽毛的他怎么可能自污呢。

取汉而代之后,自己这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名声就毁了,而且自己一辈子争得不过是个身前功后名罢了,这辈子自己已经不亏了,没必要为了皇帝直接毁了自己。

除了邓洵这位主将被封赏后,其次就是程不识这员功臣了,同样被授予独设卫戍大将军一职,地位仅次于军神邓洵,跟车骑大将军邓深等同。

刘武有大功且匈奴也被打残了,加之他也成长了起来没必要再留燕地,于是改封为梁王回来这个富庶之地养老。

邓楼功劳亦是颇大,加之其并不是辽东公嫡子,不在袭爵范围内,刚好他后面和邓漪房又生了个女儿,也是他唯一的女儿。

如今大概和邓楼的年纪相仿,他有意招邓楼为婿,但却被邓氏给拒绝了,言称公主之母是邓氏女,邓氏女嫁于邓氏子伦理不容。

哪怕是两人已经可以说没什么关系了,但邓氏秉承着同姓不婚的原则下,刘恒也不能过于的威逼。

可哪料馆陶公主却看上了邓楼,找到表哥邓继阳后说了后,于是邓继阳想了个招,让馆陶公主找舅舅邓深说了自己的办法。

邓深于是找到刘恒,灵活的稍微变了下原则,让经过辽东邓氏同意,给邓楼赐姓原,刚好用了辽东武王曾改过的姓氏。

以此来达成了原楼与馆陶公主的婚事,使得原楼成为了大汉的第二位军功驸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