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 > 第10章 满朝忠义

开局被闯贼俘虏,我朱慈烺不服! 第10章 满朝忠义

作者:纪宇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6 02:29:54 来源:泡书吧

紫禁城,东华门外。

一众身着白衣素缟的明廷官员和勋贵,在顺军士兵的严密看管之下,齐刷刷地跪在刚刚建好的灵堂之外。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惊恐与不安,为首的勋贵包括定国公徐允祯、成国公朱纯臣以及襄城伯李国祯等人。

文官方面则以兵部侍郎成德、主事刘养贞等人为首,他们同样跪在灵堂外,默默地祈祷着。然而,此刻跪在此处的人加起来不过寥寥六七十人,他们大都屏住呼吸,不敢哭出声来,神色紧张地注视着东华门内。

在京城的两三千名官员中,自尽殉国的仅有二十几人,剩下的官员们此刻连前来祭拜的勇气都没有,他们唯恐日后在顺朝为官之时,招人非议,惹来麻烦。因此,他们都躲在家中,只命小厮打探着京城中的消息。

听说顺朝设立吏政府之后,京城的官员更是争先恐后的前去报名请求录用。少詹事项煜在众人中大声道:“大丈夫既然名节已经不全,那也得像管仲、魏征一样建立盖世功名!”

兵科给事中时敏更是无耻,他高兴的对众人说道:“天下终于能一统,建立太平盛世了!”他跑去报名时,吏政府已经大门紧闭了,情急之下,时敏拍门大叫:“我是兵科给事中时敏,来报效大顺皇帝!”

就算是此刻跪在这东华门之外的人,也不见得都是忠义之人,不妨有些心思活络的官员是想靠着表面上对大明的忠心来赢取李自成的欢心。

至于徐允祯等一众勋贵,都是不得不来,他们世受国恩,如果连送崇祯皇帝一程都做不到,日后的名声不说,在李自成那里也恐怕被安上个不忠不义之名。

在众人心中充满着各种思绪、焦急不安的等待中,一支由二三十人组成的队伍慢慢从东华门内走出。他们拉着两口大棺,一黑一红,队伍中的每个人都穿着素净的丧服,透露出一种沉痛的气氛。

朱慈烺走在队伍的最前头,他的面容严肃而凝重,目光坚定而深邃。而定王和永王则分别扶着拉棺的车沿,边走边放声痛哭,队伍中的宫女、太监和礼部官员们也纷纷抹泪哭泣。

见到队伍前来,在场的众勋贵官员皆是用头砸向地面,放声痛哭起来。

“陛下!臣万死……”

这些请罪和自责的哭声此起彼伏,虽然只有六七十人,但东华门的灵棚外,却响彻一片,一时间守卫在附近的顺军纷纷侧头观看,有些人面露出嘲讽之色看着这些官员。

朱慈烺没有说话,扫视了一眼这些官员勋贵,很多熟悉的面孔,因为本尊在之前就已经跟着崇祯帝上殿学习理政了,这些大明的高级官员,记忆还是颇为深刻的。

看着众人七手八脚的将两具灵柩安放在灵棚之中以后,朱慈烺拉着两个弟弟跪在棺材一侧,准备接受众人的吊唁。

这时,听到一道尖细、高亢的声音大声喊道:“陛下驾到!”

朱慈烺缓缓抬起头,只见一群人恭敬地簇拥着一个身穿明黄色剑服,头戴灰色毡帽的中年男人。他的身材高大挺拔,犹如一座山峰,给人一种威严而不可侵犯的感觉。

他的额骨高耸,深深的鹰钩鼻两侧,带着一只深邃威严的眼睛。那只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锐利。而另一只眼睛则被黑色的眼罩遮住,使得他的脸更加狰狞了几分,让人不敢直视。

这个中年男人的出现,让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他的目光扫过众人,仿佛能穿透他们的心灵,让人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这正是如今占领京城的大顺皇帝李自成。朱慈烺之前已经见过李自成,但这次算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他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心想:“这李自成长得果然凶悍无比,眼神也是精明,怪不得能屡屡聚集人马造反。”

李自成身后跟着一个满脸谄媚的太监,正是刚刚宣布陛下驾到的那个人。朱慈烺看到他,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太监名叫杜勋,在明末的历史中,他可是留下恶名的太监。

二月份,崇祯皇帝派太监杜勋等人分赴宣府、大同、昌平、居庸关等要塞监军。原本以为这些太监忠心大明,一定能督促各地守军奋勇杀敌,谁知顺军刚刚到来,这些太监纷纷就投降。

其中杜勋最为无耻至极。他投降后,居然还敢担任李自成的使者,进京城与朝廷谈判。遇到以前相熟的太监,他还洋洋自得:“不要慌,新主子来了,我们富贵依旧!”

李自成身后跟随着顺朝的众多高层,其中牛金星被封为天佑阁大学士,他昨夜献出了天书,成为了开国大军师。宋企郊则是吏政府尚书,还有其他一众跟随李自成入京的顺朝文臣。

然而,武将却并不多,朱慈烺只认得夹在队伍中央的李岩。此刻,顺朝高层并没有赶制出来官服,一众人穿着五花八门,有之前的降官穿着大明官服的,有穿得像富家老爷那样锦衣秀袍的,与底下跪着的明廷勋贵官员整齐的常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自成来到灵棚之前,独自走进灵棚,目光扫过低头跪着的朱慈烺,双手持香,并未跪下。他对着崇祯帝和周后的棺材恭敬地拜了四拜,这一刻,他的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感慨。

他叹息着,最终还是没有流下泪来,感慨一番之后,他从容地离开了灵棚,背影中透露出一种激动和兴奋。

随后,跟在李自成身后,顺朝的众官员纷纷前来吊唁,他们有的忍住哭声,唯恐被人注意到,有的则一脸冷漠,仿佛只是走过场一般。他们草草地行礼后,便匆匆离去。

李岩入进来的时候,先是看向朱慈烺,朱慈烺冲着他点了点头,随后李岩对着灵柩,一脸严肃庄重的行起三跪九叩的大礼。

顺朝官员吊唁完之后,投降的京城官员纷纷进来吊唁,朱纯臣以及徐允祯更是扶棺大哭,几度昏厥,不知道他们哭的是崇祯帝,还是自己将来的荣华富贵,近三百年国公勋贵,在这大顺朝还能保全吗?

午后,开始有一些百姓出现在灵棚之外跪拜,从开始的三三两两,到几十几百,一瞬间灵棚外竟然哭声震天,跪在灵棚外的京城百姓大多都穿着补丁的衣服,穿着体面的并不多,看来崇祯帝在京城百姓心中还是有一定声望在的。

不过有一些朱慈烺想见到的人,却始终没有出现,比如内阁首辅魏藻德,深受崇祯信赖,年纪轻轻就官拜兵部尚书的张缙彦等一众被崇祯帝信赖的大臣却一个都没有出现,还不如普通百姓。

这一天,朱慈烺都呆在灵棚中,或跪或坐,看着各式各样前来吊唁的人,结合本尊的记忆,真正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前来吊唁的众人中,一些皇亲却是一个都没有出现,比如自己那位外公,嘉定伯周奎。

想起周奎,朱慈烺就气不打一处来。二月份的时候,崇祯帝为了筹集军饷,特意派遣太监徐高加封周奎为嘉定侯,希望这位老泰山能出饷助军。然而,周奎却无动于衷,经过多方劝说,他才勉强捐出了五千两银子。

看到周奎如此吝啬,太监徐高感叹道:“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

周奎不仅不知羞愧,还进宫向周后哭穷。周后对父亲的贪财如命也无可奈何,只能偷偷变卖自己的金银首饰换来五千两白银给父亲周奎,叮嘱他上交朝廷,凑成一万两整数,以免让其他大臣笑话。

谁料周奎收到周皇后的五千白银后,竟然克扣了两千两,只将三千两白银交到了国库。

堂堂国丈,出了名的有钱,居然一共只交了八千两,一时满朝的勋贵侯伯、文武百官纷纷效仿,少的几百,多的不过上千,所导致的影响极为恶劣。

这也直接导致守城的京营士兵拿不到饷银,李自成大军一来到京城之下,毫不战意,纷纷弃城而逃。

当京城陷落之后,周奎全家都被李自成捉拿。在严刑拷打之下,他最终交出了现银七十万两,金银财宝、商铺田产更是不计其数。

更别提内城失陷之前,自己兄弟三人被周奎拒之门外的窘迫了,现今竟然面都不敢露,都不如京城的一个普通百姓,真是让人心寒。

天色已经接近黄昏,朱慈烺跟着送葬的队伍前往城东的安化寺。在前往安化寺的路上,他悄悄打量着京城的环境。虽然行人稀少,但此刻的街道上却显得不那么慌乱了。

一队队顺军士兵持枪在街上巡逻,此刻他们的军纪严明,没有骚扰百姓的行为,但读过这段历史朱慈烺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平静。

很快,京城将会开始追赃助饷,整个京城将会陷入混乱,同时这也将是他的机会,做更多事情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