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绍宋 > 第三十章 郊游(续)

绍宋 第三十章 郊游(续)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0:23 来源:书海阁

第116章 郊游(续)

“这只是文章罢了,而大苏学士之绝,又何止文章?”官家似乎是被许相公给彻底顶住了,真的只是坐在那里一意谈文华风月,这倒是个好迹象。“都说唐诗宋词,唐诗之李白,宋词之苏轼,都是神仙一般的做派;便只是诗,大苏学士也足以称绝于本朝;除此之外,还有绘画、书法,苏黄米蔡中朕学的便是苏黄二位……千古悠悠,圣君名臣不少,立德立功的就那几个,可终究不碍着大苏学士立言,苏学士才去了几年?可苏东坡三字恐怕足以称不朽了吧?”

众人自然感叹。

“取来。”赵玖跟着感叹了一阵,眼看气氛正佳,又挥手示意。

诸人惊愕之中,冯益恭敬捧着一物过来,正是一轴什么字画,而随着冯益和杨沂中小心扯开画轴,众人更是随着赵官家一句话耸动起来:“诸位相公且来看,这就是东坡学士的真迹,《前赤壁赋》……”

众人再不能抑制,便是许景衡也彻底站不住了,赶紧上前去看,都只是叹为观止。而四位相公只看了片刻,几位学士和尚书便都不耐起来,恨不能立即将这四人轰下去自己去看。

然而,赵玖似乎根本没察觉到这些人的姿态,反而忽然开口问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马兴祖好了吗?”

众人莫名其妙,却又见到那押班冯益喊身侧一名内侍小心接过这《前赤壁赋》真迹,然后亲自往远处跑去,片刻之后,更是带着数人自远处小坡上过来,而为首一人正是近来才到南阳的宫廷画师名家,所谓大小马中的小马马兴祖,却是各自一惊。

“画的如何?”赵玖远远便微笑相询。

“禀官家,幸不辱命。”马兴祖来到跟前,俯首相对,语气稍显兴奋。“已大略完成,只等装裱。”

说话间,又有数名内侍,小心抬着一个长几来到跟前,上方赫然是一副墨迹还未彻底干涸的长幅画卷……河堤上诸臣工不禁连连跺脚,他们如何不晓得,感情自己刚才吃鱼的丑态都被官家使诈,让这马兴祖给画进去了!

其实,这就是他们不懂得赵官家的良苦用心了,此时夕阳西下,光照自西而来,将河堤照的干净利索,所谓打光好,什么都好看,马兴祖此时坐西临东,来作此画,正得其时。

当然了,真要是把谁画丑了赵官家也不会在乎的……他赶紧去看那画,先看到自己姿态还算利索和突出,便放下心来认真赏析……不过,赵玖看了半日也没看出什么好坏来,只觉得挺有味道罢了,尤其是白河缥缈,远处留白极多,与那些河堤上姿态各异的渺小人物相映成趣。

而就在其余人等各自忐忑之时,赵官家看了不知道多久,忽然就在案上提起笔来,然后直接在画卷边角留白处,用自己这个身体习惯的苏式书法,慢慢写上了一段话。

正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周围四位相公静静看罢,各自沉默。

而官家写完之后,复又呼来一人:“苏箪是吧?”

“草民见过官家!”苏轼长孙赶紧上前下拜于地。

“起来吧,今日你是主宾。”赵玖轻笑而叹,然后以手指案。“你赠朕《前赤壁赋》,朕感激不尽,却无以为报,只好送你这幅《白河郊游图》,然后题上《后赤壁赋》以作回礼了。”

苏箪忐忑难安,俨然不知官家心意。

而吕好问实在是看不下去,却是赶紧提醒:“速速谢恩吧,有此画此字,还有今日官家的八大家之论,还怕大苏学士不能平反吗?”

苏箪恍然大悟,复又重新下拜,一时泪流满面。

赵玖见状叹了口气,也是扭头强笑道:“吕相公,朕今日就不给你递条子了,发个旨意,尽废元佑党人党禁!”

“臣谢过官家隆恩。”听到这里,吕好问居然伏地叩首谢恩,而周围居然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恰恰相反,叶梦得几人也都纷纷仿效,大礼参拜。

赵玖也没有慌张,而是轻松扶起吕好问……他是知道的,吕相公祖上也在元佑党人碑中。

不过,扶起自家首相,将那画抬走到苏氏几兄弟身前之后,赵官家反而摇头再笑:“朕还是不明白,朕的首相都是元佑党人,元佑党禁也本名存实亡,你们为何还要紧紧相逼?”

“官家!”眼见着吕好问心满意足,依旧不愿多言,许景衡犹豫再三,到底是再度严肃拱手相对。“朝堂之上,是非二字,事关重大,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赵玖勉强再笑:“朕怕的就是这个……许相公,非得分个是非吗?若按照你们的意思,元佑党人开了禁,是不是元丰党人就要重新禁起来?若是如此说来,李纲李相公的亲父和宗泽宗相公都是吕惠卿一手提拔的,是不是要将他们一起驱逐?”

许景衡面色难堪,只能俯首再对:“臣绝无此意,只要官家能追封元佑党人,并阐明是非,元丰党人如何,既往不咎便是。”吕好问在旁,稍作犹豫,也同样拱手相对:“臣以为许相公所言极是。”

赵玖差点就把笑意停了,但还是勉强笑了下去:“两位相公,朕今日又是为你们打鱼,又是为你们作画,还借着大苏学士题了字,却不能换你们糊涂一次吗?国家这么危难,你们两个相公为什么不能稍微退让一下?”

吕好问和许景衡对视一眼,都未说话。

就在这时,旁边树下的张浚趁着自己酒意尚在,忽然出言:“官家,他们不是要朝争,而是要学争,洛学、新学势不两立……当日靖康中,国家危难已到极致,他们尚要渊圣(宋钦宗)解元佑党禁,挑起争端,今日金人稍作退却,又如何不趁机求官家立洛学为显学,罢新学为异端呢?而以臣来看,二位相公对官家已经足够礼敬了,因为靖康时,和气如吕相公为了这些事都不让渊圣吃饭的,今日连许相公都能容官家吃饭题字了,难道不是已经退让了许多吗?”

吕好问和许景衡齐齐心下一沉。

而官家果然也冷笑起来:“是这样吗?”

“臣没有荒芜国事的意思。”许景衡抢在吕好问之前脱掉软帽,正色言道。“官家,臣以为只有定了是非,国事才能妥当……至于御史中丞弹劾臣逼迫官家过甚,臣愿遵照循例,自请辞去,以证清白!”

“张悫快死了。”赵玖忽然言道。“今日朕就是为此事提早罢的朝会,也是为此召你们来的……你们以为朕今日这般软下来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让你们相忍为国,维持朝堂稳定?”

尚在头疼的刘子羽勉强看了张浚一眼,后者却已经后悔自己借着酒意一时冲动了,至于吕好问和许景衡……吕相公倒也罢了,跟张悫几乎是生死之交的许景衡却陡然抬头。

“不是非要朕给个说法吗?”赵玖勉力含笑言道。“朕今日给你们便是……刚才叶尚书问朕,为何要将王舒王排在欧阳修之前,因为以朕私心推崇,王舒王实乃本朝第一人!”

吕好问也抬起了头来。

“不是说学问,而是说为政、为相,大苏学士是立言,而王相公是立功兼立言。”赵玖继续笑道。“若非旧党反复,早去西夏痼疾,哪里有今日之祸?至于蔡京等贼,伪托新党,表面上行的是新政,实际上是残民掠夺,这种人,在旧党也是要害人的,跟王舒王又有什么关系?朕虽年少,却也分得清是非根源……所以,朕今日直言好了,旧党朕可赦可用,但想要朕贬斥新党,尊崇旧党,来定什么是非,朕决计不从!”

吕好问闭眼叹气,许景衡满眼不解。

“官家!”

就在这时,一个许久没吭声的忽然扬声提醒。“官家!你可是元佑太后所立!”

听到此言,不知道多少人齐齐抽了一口冷气,却又在心中异口同声起来——终于有人把这句话说出来了!

要知道,若非为这句话,赵官家的那些心腹早就跳出来围殴许相公了,哪里会让局面恶化到这份上?

“终于有人把这话说出来了。”赵官家听到叶梦得此言,居然不气。“朕知道你们怎么想的!明明当日流离之时朕还将提议削除王安石王爵的人撵去岭南,可你们都还前赴后继……不就是觉得朕乃是元佑太后所立,而元佑太后是宣仁太后(高滔滔)所立。所以,你们便觉得朕迟早会想通,若不能一脉相承、推崇旧党,朕便是悖逆,朕便不足以当国……是这样吗?”

“臣绝无此意。”叶梦得奋力一击,却没有收获预想的成果,本已慌乱,此时听到官家话重,更是赶紧脱掉软帽,俯首以对。

“什么绝无此意?”赵玖闻声再笑。“吕相公和许相公今日只是不给朕面子,而叶尚书是将朕脸皮给扒了,哪里还无此意?”

“叶尚书一时口不择言……”吕好问勉力求情。

“让叶尚书去出知扬州吧。”赵玖不以为然道。“让扬州知府吕颐浩来这里做工部尚书……等叶尚书到了扬州,不妨当面问问太后,朕不尊崇旧党,是不是可以废掉?”

叶梦得面色煞白,连站都不能再站,只能俯身叩首,而吕好问也只能学着身侧许景衡一般脱掉软帽,以作姿态。

而赵官家却继续说了下去:“你们以为,朕为什么要推崇王舒王?为什么不能将旧党架出来?!还不是因为朕要抗金?!按着你们的意思,尊崇司马光和苏轼……是尊崇司马光将西夏地盘还回去,还是尊崇苏轼‘卫青奴才’?”

“官家。”许景衡也面色煞白起来,却是河堤上最后一个尽力之人了。“大苏学士不是在嘲讽卫青,他是在嘲讽彼时幸进之人。”

“朕知道!”赵玖嗤笑相对。“而且朕以为,以大苏学士的仁心,若能亲眼见到靖康之耻,再重活一会,说不得便要做个武臣去河湟开边呢!可他不是没见到靖康之耻吗?不是不能重活吗?朕若是大大尊崇了苏轼,将他追赠个太师什么的,到时候韩世忠那些人看到‘卫青奴才’,会不会想,官家表面上称他们是心腹腰胆,实际上是把他们看成奴才?!许相公,你们要朕说多少次,当今天下事,抗金为一……朕不要你们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要你们顺之者起逆之者伏,你们却居然不能做到!”“臣等也是看到金人稍退,方才借机论述此事,绝无歹意……”许景衡已经有气无力了。“旧党、洛学,也没有愚蠢到刻意忽视兵备,贬斥武略之意。”

“你们确无歹意,也非愚蠢,只是习惯成自然罢了。”赵玖失笑而言。“朕再教你们一件事情……靖康元年,金人第一次南下,二月撤兵,朝中二圣旋起争端,结果金人八月复来;第二年四月,金人掳走二圣,朕六月于南京登基,黄潜善与李纲再起争端,结果十月金人第三次南下;如今乃是建炎二年,京东、京西、关中尽溃,金人也是四月退却……我只问诸位相公、学士、尚书,你们觉得他们今年何时会来?你们在这个时候非要闹事,到底图的什么?”

吕好问、许景衡等人齐齐胸中一闷。

“朕今日直接说了,不许辞职,不许无故挂冠而去,不许擅自称病,也不许擅自乞休,更不许再论新旧之争……”赵玖难得板起脸来相对。“这是因为国事艰难,金宋尚在交战之中,指不定两个月后金人就要南下了。而朕今日费劲周章,最后还被迫说了这些难听的话,那谁要是这个时候再惹是非,在朕眼里便是和刘光世一般负国了。谁若不服,请去寻叶大尹,和他一起联名让太后废了朕,届时自可施展手脚,如此而已!”

吕好问、许景衡相对一眼,各自羞惭之中戴上了软帽,而叶梦得却是彻底瘫倒。

“官家,臣请以叶梦得擅言废立事,黜琼州临高安置。”就在这时,一直没吭声的胡寅忽然出列弹劾。

听得此言,吕、许、汪、宇文四人,外加御史中丞张浚,还有不少其余大臣,齐齐反应过来,然后几乎是一起从堤上跳起身相对,表示赞同。

赵玖看了看胡寅,又看了看难得一致的诸位臣子,忽然失笑:“那就这样吧!”

叶梦得闻言,彻底释然之余不免对胡寅感激涕零……若是没有胡寅,他唯一的出路便是今夜跳白河自杀了,而去临高,说不得哪日就回来了。

天色渐黑,众人各怀心思散去。

且不提那些臣子们如何做想,赵官家难得没有骑马,而是与吴夫人一起乘车归城。中途,吴夫人眼见着官家眉头紧锁,有心开解,却又不好触及政事,思来想去,却是忽然倚着对方肩膀笑问:

“官家,你之前说若大苏学士见到今日,然后重活,说不得要去河湟开边?”

“不错。”

“那若官家为神宗,又该如何安置大苏学士?”吴夫人好奇相对。“也会让他河湟开边吗?”

“当然不会。”正在想事情的赵玖脱口而出。“而是要将他早几年贬出去……所谓文章憎命达,若非是被贬了半辈子,他哪做的如此好文章与好诗词?至于让他去开边,说不得上阵便死了。”

吴夫人一时愕然。

“停车。”

赵官家没有再与吴夫人多言,而是忽然下令,待车子停到路中,更是直接下车,然后让人打开那《前赤壁赋》的卷轴。

吴夫人会意,即刻帮忙举灯,冯益也赶紧上前奉上笔墨。

赵玖接过笔墨,借着灯火之光直接在《前赤壁赋》的背面提笔写了一段话。

“交给后面许相公,让他替我赏赐给张悫张相公的家人。”赵玖写完这段话,直接掷笔于地,只是对冯益吩咐了一声,就直接上车去了。

冯益不敢怠慢,小心捧着这珍贵卷轴来到就在官家车架身后不远的许相公车前,并做了说明。

许景衡本是满腹心事,但闻得此事,也是稍稍振作,然后亲自下车来接,并替张悫谢恩。

而周围吕、汪、宇文,还有张浚四人车架都挨得近,闻得官家给张悫赐下《前赤壁赋》,而且有题字后,也是赶紧过来,并各自提灯来看官家题字内容。

然而,几人依次看过,却又依次沉默,非只如此,官家车架已远,后来无数学士、尚书、舍人依次来看,也多无言。

原来,这几行小字字迹清晰,正是官家所学的苏体,但内容却是来自今日争论极大的王舒王(王安石)的名篇《游褒禅山记》。

正所谓: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PS:诸位晚安……我尽力了。

喜欢绍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绍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