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绍宋 > 第十七章 仁者宜战栗(续)

绍宋 第十七章 仁者宜战栗(续)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0:23 来源:书海阁

第183章 仁者宜战栗(续)

五月将去,六月将至,鉴于潘贤妃不止一次暗示赵官家,她想再要个孩子……一次两次这么说,赵官家自然觉得颇有感触,三次四次这么说不免觉得只剩情趣作用,五次六次这么说就觉得有些干燥了,七次八次便反而有些烦躁。

于是乎,这月月底,赵官家正式下旨,将两个公主一起交予生养过的潘贤妃抚养……效果是极佳的,潘贤妃终于不再说这话了。

除此之外,赵官家也正式接见了高丽使节金富轼,这个历史上开启了朝鲜半岛上千年事大主义政治思想之人,也可能是朝鲜半岛最有水平的历史学家(此人系统性整理了高句丽、新罗、百济历史,将三国统一纳入高丽正朔,也是朝鲜半岛第一部官修正史),前后扶持高丽三代君主渡过内外各种危机的政治家,本身毫无疑问是一个人杰。

然而,如此人杰与赵官家的会面却显得波澜不惊,二人的表现未免都有些老成到了敷衍的地步,双方宾主尽欢,只是强调了一下传统友谊的悠久与民间商贸活动的必要性,然后便不了了之。

归根到底,赵官家既然明白这个金富轼是个务实之人,便没了从他这里讨便宜的心态……高丽内部虽然有缝隙,但说实话,此时言之过早,留个心眼以备将来便可。

至于说金富轼那边如何想的,就不太清楚了。

只是据王伦来讲,金富轼应该没有表面上那么镇定。因为此人入宫之前,在打听了一些靖康以来的事情之后,对赵官家的评价据说就已经非常之高了。这位高丽重臣兼着名史学家认为,赵官家身上的毛病还是有的,但却是跟‘圣主’相比……譬如说拿光武相比,竟然已经可以算是个三七开的光武了。

非止如此,这位金大使对赵官家的文艺水平更是格外敬仰。

那篇《青玉案》自不必说,便是那些‘易安居士旧作’金富轼据说都做了细细收集和整理,而此人在都省那里看完那篇出自小林学士所润色,赵官家和岳飞署名的散文《良马对》后,更是当场抄录,说要拿回去给自家大王看一看。

然而,入宫之后,面对着整个荒草萋萋的宫廷,这位之前一直对王伦口中‘官家清苦’欠缺表达的高丽使者兼国家重臣,反而陷入到了一种诡异的沉默之中,之后与赵玖的会面更是有些乏善可陈。

且不提高丽使者来去匆匆……毕竟嘛,多少算是达成了一定的成果……而赵宋官家枯燥的生活也在继续。

时间进入六月,终于有了关于战事的突发消息,但来源却有些匪夷所思——昔日逆贼宋江余部史斌,唤做史大郎的那位,忽然出现在了兴元府(汉中)地区,然后公然称帝,并引军尝试攻取兴元府城。

史大郎本随宋江降服于朝廷,后来宋江病死,他就一直在张叔夜部下为将,再后来靖康之变爆发,张叔夜引兵勤王,成为唯一一个突破金军封锁进入东京城的勤王大臣,而史大郎也基本上确定是在这场大乱中重操旧业,做了军贼。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厮居然一路流落到了关西或者上庸一带,以至于今日忽然出现在兴元府,甚至还敢公然称帝?

这件事,算是少有引起赵官家唏嘘的一件事情了……须知这史斌史大郎的出身、名号,一听便知道是九纹龙史进的标准原型,比之御营前军副都统马皋的那位一丈青夫人和绰号病关索的李宝都要贴切,而九纹龙史进无疑是赵官家小学三年级时期的人生偶像,却不料最后会以这种方式认识到偶像的存在。

不过,知道归知道,赵官家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原因有三:

其一,这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暴乱,除了史大郎称帝本身有点惊世骇俗外,其余表现跟寻常军贼作乱并无区别,而且考虑到消息传递的延迟,考虑到汉中那地方的闭塞,很可能是刘豫称帝或者陕北丢失的消息导致的涟漪,真没必要大惊小怪。

其二,赵玖刚刚给关西设定了宇文虚中-张浚-胡寅的领导架构,可以适当检测一下……实际上,随着这位官家登基近两年,很多人都已经渐渐摸索出了一些官家的脾气,而喜欢当甩手掌柜,对臣子们而言无疑是官家身上一个大大的优点。

其三,东京这边的生活枯燥归枯燥,可官家也是很忙的,诸如接见高丽使臣这种说有用有用,说没用没用的事情总是不断。

譬如说,最近赵玖因为高丽和尚的问题得到了启发,再加上又实在是穷的不行,就动了去寺庙化缘的心思。

他先领着潘贤妃、吴夫人,外加赵神佑、赵佛佑两个小公主,也就是赵宋皇室满门了,去了一趟就在东京城内的大相国寺……不过,最终却是大失所望而归。因为靖康之变中金人的搜刮是针对整个城池和赵宋中枢的,是隔空榨取。这种搜刮水平太高了,大相国寺也不可能因为金人比较尊重和尚而免俗,所以此地百年浮财,早就通过大宋朝廷的手,干干净净的转入金人腰中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那么平心而论,人家大相国寺如今跟赵宋皇室一样,基本上就只剩那占地面积巨大的祖宅算是有点经济价值了。

唯独大相国寺的和尚们到底不像赵宋官家可以满天下跑,而且毕竟又勤劳一些,拔草总是没停过的,所以位于御街东面、占地面积极大的相国寺品相还是极佳的,想来房地产开发价值应该比赵宋皇城要强一些。

故此,本着贼不走空的道理,赵官家决定强行征用空地和房间都比较多的相国寺作为军器营,专供开封府尹陈规在此处置办各种城防用的军器军械,然后大相国寺的和尚们也该发挥厨艺水平,替民夫和军士们做个饭烧个水什么的。

当然了,看在人家大师傅一脸惶惶然的样子,赵玖到底是没把事情做绝,只说国家危难,指不定东京城还要面临围城,大家要相忍为国。

等有朝一日收复两河,他赵玖自然会把相国寺的使用权还回来,说不得还能在燕京开一家分寺,扩大产业规模云云……甚至还留了一份带有他画押的签字文书。

文书最后,沧州赵玖四个字,已经越来越好看了。

大相国寺的大师傅还能如何呢?只能捧着这文书讪讪而对,念几句佛,然后叙述一番赵宋皇室对相国寺上百年的尊崇罢了。

当然了,这番言语肯定是在表达与国家共存亡的决心,而非是提醒赵官家佛祖不可欺,不然呢?

须知道,眼下的东京城便是又比去年热闹了许多,但其中老百姓里的男丁加一块也是肯定不如那二十万御营军士数量多的。

何况这东京城附近本就有数万御营兵马。

更别说,毕竟有个官家许诺了分寺,还给了文书不是?

于是乎,这日傍晚,赵官家颠倒乾坤,亲自敲响了大相国寺那着名的晨间大钟之后,双方宾主尽欢,赵玖全家享用了一份闻名天下的相国寺素斋后,便也心满意足告辞离去。

离开相国寺后,大概是觉得相国寺化缘的成果不太够,赵官家第二日居然复又重新启程,却只带着方便出行的吴夫人,出东京一路往西不停,复又在西京地界微微南转,俨然是往禅宗祖庭,登封少林寺而来。

话说,跟倒霉的大相国寺不同,少林寺位于少室山中,金军又多有信佛之辈,倒是没有遭遇到系统的烧杀和劫掠。

非只如此,或者完全可以说恰恰相反,少林寺从唐时渐渐兴起,不断壮大,到了眼下,已经来到极盛之时。坐拥万亩以上田地不说,光寺基便有五百四十亩,楼台阁塔数千间,僧众数千人。

甚至早在仁宗年间,少林寺便主动在东京城内开过分号,试图与大相国寺争一争高低。

而且,寺内素有习武之风,又有数不清的佃户劳力,寻常军贼盗匪或是畏于宗教,或是惧于少林寺强大实力,多嫌弃此处麻烦,再加上少林寺手段高超,战乱之中早有人在登封城中处置俗物,往来无论僧俗宋金,只要是有兵马过境,都有一份身段和表达,所以便是骚扰也少有遭遇。

故此,赵官家此番前来拜山,牛皋与大崔两位统制官,外加杨沂中亲自带领的御前班直,足足数千军士围上,自然早早惊动寺内主持与诸多僧众,然后一边匆匆出山门迎,一边惶恐难耐。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这位官家明道宫中刮道祖金粉,相国寺中收人家寺庙做军用,还有之前在宫中近乎卧薪尝胆的传闻,早早从登封转入少室山内。

再加上人尽皆知,如今朝廷因为军费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困难,以至于东南粮帛续上,朝廷文武都还是半俸待遇……那敢问,哪位大德高僧不存了天大的小心呢?

果然,双方相会,少林寺群僧跪迎官家入寺,尚未进入山门,这主持大师便主动表达了为国分忧的意思。

细细一问,居然要献出积攒的粮食数万石,外加金银三大箱,其余钱帛近二十万缗!

如此手笔,如此决断,自然让赵官家心中感慨,不亏是能延续一千五百年的天下第一名刹,这份眼力和身段,还有这份决断,比金富轼似乎都要强上三分!

搞得他想去刮金粉都不好意思。

当然了,赵官家为了保护如此古刹,还是在山门前继续索求了两百武僧充入军中,并收取了登封城外五千亩田地,连着佃户一起充作军屯,同时还要求少林寺尽量保证从登封城经过的河北南下流民基本口粮。

毕竟嘛,按照赵官家所言,军民一体,僧俗一家,大宋兵强马壮,人民富足,才能更好的保护少林寺这个大宋的共同宝贵财产。

对此,少林寺的几位大师虽然有些怔怔,却还是尽量从佛法上表达了理解和认可。

于是,宾主再度齐欢。

然而,翌日,正当赵官家看在那些粮食、钱帛、长满庄稼的良田面子上,准备在大雄宝殿给佛祖上一炷香的时候,有一位随行贵胄大臣,却是彻底忍耐不住了。

“官家!”

自扬州折返不久,然后此行强要跟来的大宗正赵士?忽然严肃出列,显然是在等这个机会。“焉有到了西京,不先去祭扫皇陵,却先拜佛的道理?”赵玖微微一怔,便要解释:“这件事昨日不是跟皇叔说过了吗?”

“官家昨日尽是敷衍之词,而臣也知道官家心思。”

赵士?继续在殿中严肃相对。“臣知道官家此行是在为国家求财……但何尝不是躲避大典?前几日,都省许相公、礼部朱尚书进言,说既然回到东京,便请官家恢复旧制,补行大典,兼告祖宗,同时祈安二圣,以安人心。结果官家却顾左右而言他,随后便亲自往大相国寺,复又往此处而来!敢问官家,一道旨意便能做的事情,为何要亲自施为?而本该亲自去做的事情,为何要推三阻四?为何官家眼中的轻重,与我等眼中的轻重,截然不同?”

赵玖面色早已经恢复如初,却是正身立在大雄宝殿之中,佛祖莲台之下,微笑束手相对:“这番话……特别是最后两句,皇叔早就想说了吧?”

赵士?回过神来,也是有些沮丧,便拱手再对:“官家,老臣并无指斥之意,只是一番公心,也无意损害官家威福之权,否则便不会等到此时,来到如此方外之地,方才进谏了。”

这倒是实话,此时能入大雄宝殿的,除了赵官家和赵皇叔以外,便是女扮男装的吴夫人、小林学士,外加几个纹丝不动的禅宗高僧了……牛皋、大崔二将根本就在山门内外,杨沂中也只在殿门那里扶刀侍立。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这里毕竟是宗教场所,天然具有一种政治屏蔽性、隐蔽性,大家说完话,出了门是可以假装不算数的。

“朕知道,而这便是问题所在了。”回到跟前,赵玖闻言便也幽幽答道。“大家都是为公,但各自之‘公’却已截然不同。为何如此?其实,皇叔在扬州一年有余,朕在他处一年有余,经历事端不同,咱们所思所想也早已不同,如今再会,本该说个清楚的,这是朕的失误。”

“臣恭听圣谕。”赵士?俯首严肃相对。

其实非只是赵士?,殿中其他人,从小林学士到那位女扮男装的吴夫人,全都竖起了耳朵……当然了,专修禅宗功夫的少林高僧肯定是不屑听这些朝廷**的。

“靖康之变,朕尽失父母兄弟姐妹,而流离之中,见天下士民百姓有相似之苦,便渐渐存了共情之心,便有了以士民百姓为父母兄弟姐妹之意;至于皇叔等人,虽也失君父亲眷,却依旧端着一些个空壳子当做君父亲眷,甚至还想让朕装作一个木偶来做某些人的替代,丝毫不以身前活人为念……这便是你们回京之后,咱们之间总是出岔子的根本缘故了。”

“老臣……老臣还是有些不懂。”赵士?勉力相对。

“非要直白一点也无妨……朕曾立誓,此生要兴复两河,殄灭金国,犁其庭扫其穴,合天下一统……皇叔听过这事吗?”赵玖依旧神色不变,微笑不停。

“略有耳闻。”赵士?当即应声。

“那敢问皇叔,朕既要为此等事业……若是做成了,最起码也要比个光武吧?而想要成此事业,那也该向光武以上的古之圣君学习吧?”

“这是自然。”

“那你们为何不要朕学光武,反而要朕去学一些上百年都未曾收复燕云、平定西夏继而统一中国的碌碌之辈呢?”赵官家面色依旧如常不变。“更不要提,居然还有人想让朕学那些葬送了族中江山,自家北狩,却让天下受辱之流!朕便是再自甘下贱,又如何能做那种事?祈安,祈福,他们也配?!”

赵士?目瞪口呆,继而忍不住压低声音,恳切相对:“官家,你的天下,本是祖宗父兄的天下,你的皇位,也本是祖宗父兄的皇位!”

“祖宗的天下,本是天下人心奉出来的天下,祖宗的皇位,也本是天下人心奉出来的皇位!”赵玖依旧没有动怒,居然还能微笑相对。“而如今人心尽为父兄所失,赵宋的天下与皇位传到朕这里也已经摇摇欲坠,朕自当重整人心……且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叔难道没读过书吗?”

赵士?彻底愕然。

“皇叔,”赵玖见状,却是缓缓而言,从容再对。“你为了朕的体面,没有在东京公开进谏,朕感激不尽。而朕为了你的体面,便也在这方外之地给了你一个诚心诚意的答复……不过出了门,有些话朕便不会认的,省的相公尚书们再闹别扭……还请你多加见谅。”

说完此话,赵官家回过身来,在一片鸦雀无声之中,从有些呆滞的少林寺主持手中夺过信香,然后朝着身前端庄金身木偶大略摇了下手,便将信香随意插入身前炉中。

复又长呼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当一个独夫,有时候还是挺爽的……怪不得赵佶能堕落到那种份上?

须得引以为戒。

想到这里,赵官家复又双掌合十,朝着木偶微微行了一礼,然后方才敛容转身往殿外而去,表情宛如木雕。

PS:晚安……兼节日快乐?

二十一个小时未睡,容我沉眠不起。

喜欢绍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绍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