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绍宋 > 第五十七章 耶律

绍宋 第五十七章 耶律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0:23 来源:书海阁

第301章 耶律

耶律余睹到底是曾经纵横天下的风云人物,虽然落到这个下场,却依然存了几分枭雄气质,在左思右想之后,居然真就一咬牙,带着两三百部众继续打着劳军旗号往西,乃是过延安府而不入,直接冲着西北横山边界而去。

毕竟,诚如‘耶律马五’所言,对于他这个契丹余孽来说,投奔西夏乃是最优解。

这倒不是说什么西夏对契丹人最亲善,亲善也得看是谁……不说别的,就凭辽国出身的皇后和带耶律血统的太子都莫名其妙就死了,那敢问他耶律余睹凭什么就要西夏国主李乾顺为了自己而得罪金人?

真正的原因在于耶律余睹没得选。

从长远而言,西夏的西北面才是此时无处可去的他真正且唯一能落脚的地方,而想到达彼处,西夏才是最安全的通道所在。

想想就知道了,两三百逃人,没有牲畜,没有粮食,没有向导,在某种全面战争态势之下,真正要担心的绝不仅仅是什么外交政治风险,更多的是如何规避乱军,如何取得补给……所以,尽快找到可靠的政治环境,获得补给,以安抚自己下属人心,这才是耶律余睹此时的最需要优先考虑的。

当然了,往南投奔大宋似乎也是一条出路,但问题在于南面战事激烈,大军云集,就凭他耶律余睹的尴尬身份和这区区两三百亲信,到那儿随便遇到一支正经军队,怕是就要被随便一个谁给做了。

哦,兵荒马乱的,你不尴不尬的领着两三百骑来了,非说自己是来投降的,我却说你是诈降的又如何?接了你有没有功劳不知道,杀了你这两三百女真骑兵却铁定有大功劳!

而且再说了,真去宋人那里,又有什么可当投名状呢?反倒是西夏这里,好像确实有些说法的。何况,都已经说了,真正的最终落脚点在西夏背后,宋人那里道路未必通达。

就这样,耶律余睹拢住几个知情人,然后趁着秋末马肥,借着尚未暴露身份,打着巡视边界的旗号,日夜兼程,率区区两三百众匆匆西行,却直接来到了着名的平戎寨。待到此处,情知消息还不大可能暴露,此人也是胆大,却是堂而皇之入了寨子,先亮出身份,索要补给,然后居然直接下令,说是前方正与宋人作战,正要安抚西夏人,乃是要守寨军官去联络对面西夏军将,与他一起往边界,也就是横山之下会猎。

这话合情合理,甚至就该是耶律余睹如今尴尬身份应当做的工作,所以寨中军官不疑有他,直接坦荡依令而行,对面的西夏洪州守将也爽快答应,事情顺当的有些出乎意料。

然后,等到了十月最后一日,也是约定之日了,耶律余睹心知关键时候要到,一大早就与几名知情心腹又是封官又是许愿,好不容易在内部稳住局势,便直接带着些许补给,一大早出行向西北‘会猎’,西夏将领果然也如约来见。

双方于下午相会,就在横山脚下打马射兔,然而,不过是一箭之后,知道不能耽搁的耶律余睹便顾不得许多,直接勒马喊住了对方:

“嵬名将军且住,在下有一言相询。”

嵬名乃是西夏国姓,正如李氏、赵氏、拓跋氏都是西夏国姓一般……他们祖上乃是党项八部之一的拓跋氏,然后被大唐赐姓为李,又被大宋赐姓为赵,最后起兵之时却又用了嵬名,乃是取这个词在党项语中‘亲近党项’的含义,是一种典型的激发民族主义的手段。

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个姓,耶律余睹才向此处来,而不是更北面一点的龙州……这名年约二十余岁,唤做嵬名云哥的洪州守将,非但从父族算起来是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的远房堂弟,从母族角度算起来居然也是李乾顺的表侄,他外祖母不是别人,乃是比李乾顺高一辈的一个西夏公主,嫁给了西蕃大首领董毡的长子蔺逋比,只是后来董毡义子阿里骨夺权,逼得西夏公主后来又带着女儿回到了灵州而已,然后女儿也成了联姻工具。

无论如何了,这个年轻的西夏将军都是大概能晓得李乾顺心意的西夏核心大将,而且是绝对能做主的。

“耶律将军请讲。”嵬名云哥当然要给大国将军面子,何况对方到底还是契丹贵种,便也勒马转回,收弓赔笑相对。

“金国不能容我,能否入大白高国暂避?”耶律余睹抚弓按马,状若坦然。

嵬名云哥怔了一怔,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以对方的尴尬身份,这很可能是实话,实际上,关于此人类似的传闻已经不止一次了……不过,虽然明确知晓了对方的意思,云哥却依旧一言不发,只是微笑去看周边风景,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

且说,横山之下,秋日荒草遍地,与其说是萋萋,倒不如说有些壮肥之态。想来应该是昔日宋夏两国在此争夺百年,不知多少尸骨四处抛洒,填沃了此处土地的缘故。也就是这两年金人来了,和西夏之间虽然一直没有盟友之名,却有盟友之实,这才有了塞垣秋草,状若平安好。耶律余睹无奈,只能勒马向前几步,与对方交马而立,然后贴着对方俯首恳切再言:“嵬名将军,实在是女真人逼迫太甚……昔日金国太祖以我为元帅之任,结果等粘罕掌权,心胸狭窄,便渐渐夺我兵权,而如今他们完颜氏自家刀兵相争,杀了粘罕还不足,这兀术却又要拿我性命立威,我连家眷都未及取,便匆匆至此……还望大白高国念及昔日耶律氏与嵬名氏数代联姻,容我暂避一二。”

嵬名云哥终于有了反应,但他张开口后想要说话,却又再度闭上,然后依然顾左右而笑。

耶律余睹望着午后渐渐偏斜到的太阳,心中着慌,只能进一步压低声音,直接恳求起来:“嵬名将军,务必帮一帮忙……须知,尊驾若不应,外将性命之忧,就在眼前,而若应许,我也不让大白高国为难,直接借道往漠北避难便可。”

“你能带多少骑过来?”云哥终于正色开口。

余睹犹豫了一下,然后以手指向前方。

云哥本能扭头去看,却只见到那些正在围杀兔子的余睹亲卫,半晌方才醒悟,然后言语中却还是显得难以置信:“只此两三百骑?”

余睹尴尬不能答。

“西路军中契丹骑兵、奚人骑兵足足十几个猛安吧,且都是你当日亲自领着降与阿骨打的,两三年前你还是他们主将,如今竟只有这么多愿随你走的?”云哥丝毫不顾及对方感受,追问不及。

“本族骑兵被耶律马五拿住,奚人骑兵更是早早分割,且俱在河东。”余睹愈发尴尬,却只能俯首应声。“身侧只此两百五十余骑。”

云哥嗤笑一声,当场勒马掉头,并将手指塞入嘴中吹了个唿哨……刚刚还在与契丹骑兵一起追兔子的西夏骑兵闻声各自唿哨不停,然后直接转向自家将主身侧。

而云哥吹了两声唿哨,也只兀自打马不停,眼瞅着居然就要从横山山口中折返回去北面了。

见此形状,耶律余睹如坠冰窟,什么都不能顾,只能赶紧勒马追上:“嵬名将军,今日若不救我,便是杀我!且须小心大石林牙为此愤恨大白高国!”

云哥闻言驻马相顾,一时哂笑摇头:“耶律将军,我敬你是契丹贵种……你也确实是耶律贵种,但偏偏是第一个以国姓之身降金的大将名臣……而既然做了降人,渐渐落得被人疑虑,继而要除之后快的境地不也是寻常事吗?如何能怪我?换成我,便是敌国势大,也要一死报国的,如何会像你这般丢人现眼!”

这几乎是当面嘲讽呵斥了,与刚刚见面时的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耶律余睹被骂的面色僵硬,继而潮红涌上,却又偏偏语塞,不能应对。便是身后几名知机跟来的契丹心腹也都面面相觑,一时抬不起头来。

“再退一万步讲,便是你如此不堪,只要还有几千兵马在手能做本钱,那便是我本人不喜,也值得我们大白高国为些许兵马为你与金人周旋一二的……两百五十骑,够塞阴山北面那些部落牙缝的?莫不是要我们国主再给你添上三百骑以作路途护卫?”嵬名云哥继续冷笑。“你拿耶律大石做胁迫,想来此番根本上还是要去可敦城吧?”

耶律余睹羞愤交加,却只能俯首:“是!”

“我问你,你知道去年尧山之战时,我家国主为何按兵不动吗?”

“知道。”耶律余睹低声相对。“大石林牙在可敦城杀青牛白马誓师,合十八部西向,金人虽为此稍觉平安,但因大石行军路线俱在大白高国身后,所以贵主与大白高国却是不敢轻动的。”

“你知道便好。”嵬名云哥摇头叹道。“那我再说些你未必知道的,耶律大石与你不同,其人百折不挠,在我家国主口中,几乎算是与大宋官家一般的利害人物了。他到可敦城,不过一万人,合十八部向西,不过两万人。结果西征一载有半而已,便沿途降服回鹘、高昌,吞野迷里(后世塔城一带)、阿里麻(后世伊宁一带),全据勒垣山南北(阿尔泰山)。那片地方,可耕可牧,肥美若河套,于耶律大石而言,几乎算是有了王业根基,而且兵马也渐渐达到数万雄兵之众,其势已经不弱我们大白高国了……”

耶律余睹目瞪口呆,他身后渐渐围上的契丹骑兵也都呼吸粗重。

“但可惜。”嵬名云哥见状愈发摇头不止。“耶律大石既然在那边立了王业,可敦城这里虽然还算是他所领,可也就是一个可敦城罢了,自阴山向北,沿途沙漠三千里,外加蒙兀人渐渐迁移过去侵占可敦城周边土地……你们两百五十人,反而是必死之路了……我为大白高国宗室,无论如何都不会为你一个区区死人使国家与大金交恶的。”

耶律余睹恍恍惚惚,回顾身后,周围契丹骑兵也多失神。

话说,根本由不得耶律余睹这些人如此震动,实在是耶律大石的西征本就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历史上的远征奇迹,因为他的出发点可敦城其实是在西夏正北,也是兰州正北方向,所谓昔日大辽西北征讨司所在,后世乌兰巴托左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里是契丹人当日镇压漠北的要塞,契丹立国之后曾有祖宗家法,以可敦城屯兵两万,无论国家到了什么地步都不许动……当然了,实际上彼处还是败坏的利害,耶律大石到了那个地方,不过见到了小一万兵马,花了好几年功夫,统合了周围亲善契丹的十八部,才得了两万之众,却终究嫌地方偏远,不能成业,这才西征的。

而嵬名云哥口中的阿里麻在哪里呢?其实已经到了后世中国版图的最西端了。

换言之,仅仅是一年半的功夫,耶律大石便率十八部西征了三四千里,考虑到中间的沙漠、山脉,实际路程很可能走了上万里。

西征万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兼有名国纳头便拜,继而建立一番基业,那敢问耶律余睹这些降人外加耶律大石的熟人如何不惊?

当然了,嵬名云哥也好,耶律余睹也罢,此时打死都不会想到,在另一个时空里,耶律大石此后南下北上,并继续西进征讨不停,沿途恩威并重,最后直捣河中,兵锋直达咸海,前后征程近三万里!

而耶律大石也在称霸河中之后正式称帝,建立了一个面积数倍于西夏,实际控制人口也远超西夏的中亚大国,继而在彼处延续了大辽国祚又近**十年。

和这个人相比,耶律余睹落得今日下场,真真是如云哥嘲讽的那般——活该如此。

“嵬名将军!”

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眼看着西夏人维持着一个防备姿态护送着那云哥向北而去,耶律余睹顾不得羞耻,也顾不得感慨,直接再度恳求。“真不能给一条生路吗?”

这一次,云哥连头都不回,俨然是决心已下。

“不劳烦大白高国收留,只求装作没看到我们,让我们今晚自横山穿过去,借地投可敦城去如何?”耶律余睹无奈,勉强再言。

嵬名云哥终于不耐回头:“这与接纳你们何异?”

“只求从横山北面过去,借横山遮蔽渡大河又怎样?”耶律余睹直接下马,就在地上下拜叩首。“求嵬名将军与一条生路。”

云哥见状,终于喟然:“若是这般都不应许你们,着实有些不给耶律二字面子……这样好了,你们从洪州这里过横山,不许入城,也不许往西面大白高国腹地进去,只是沿着横山这边顺边界往东北去,最后从你们金国境内渡河穿阴山去吧……你们今晚过去,三日后我再向延安府活女都统通报此事……这是最后条件了,来与不来,你们自便。”

说着,云哥再不多言,直接丢下地上的余睹打马北走,却又将自己所带几百部众亲卫留下,封锁了山口。

秋日晴空万里,横山又隔绝北风,南麓这里着实舒爽,但两三百契丹人却在西夏人的监视下艰难煎熬,尤其是好不容易才爬起来的耶律余睹终于当众宣布了北走可敦城寻耶律大石的计划,之后就更如此了。

消息突然,很多第一次听到实话的底层契丹人,明显对脱离大金国感到震惊与惶恐。

余睹心下悲凉,却又无奈,稍作安慰鼓励之后,只能登上一个小丘准备去观日落以派遣心情。然而,他无论如何都压不住心中忐忑,立在小丘之上,一会向西看,一会向北,一会向南,一会向东,便是有亲信送来烤田鼠也只是摆手不用。

由不得耶律余睹如此,毕竟,虽然云哥给他开了个口子,可这口子却几乎还是相当于一条绝路……他之前为什么要投靠西夏,还不是早就已经想到了,既然耶律大石西征,还带走了十八部亲善契丹的部落,那可敦城周边现在肯定是被蒙兀人占领。而蒙兀人虽然有个汗王,可核心控制区却在偏东的位置,所以可敦城周边必然只会乱做一团,自己这两百多人,凑上去,怕是要被人直接吞了。

更何况,还有千里沙漠。

这个沙漠可不是西夏与大宋之间区区几百里瀚海能比的,自古以来,漠南漠北,便是以此为论,乃是对中原而言,最正经的那个大沙漠。

耶律大石去年才从可敦城动身西征,再往前数年却都是以此为根据地骚扰金人的,却又因为这个沙漠根本没法有效出兵,外加蒙兀人渐渐崛起,这才转而西征。而粘罕之前几次想去征讨,也都在这个沙漠面前停下。

很难说蒙兀人合不勒汗最终对金人反叛,包括粘罕一直不愿意将许诺给西夏人的漠南之地交出来,是不是跟耶律大石以及这个沙漠有直接关系。

不过这些都不是耶律余睹此时该想的,他该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没有西夏人的向导和补给,他该如何穿越那个大漠?甚至只在横山以北,不许进城,他又该如何控制部众不离散?出了横山,又该如何应在追兵必然张网以待的情状下成功渡河向北?

平心而论,余睹自己都觉得,别说可敦城了,怕是黄河没过就要被人弄死在路上。

但是,不去可敦城,不去找耶律大石,又能去哪里呢?便是去找云内节度使、同族的耶律奴哥,不也得去北面吗?恍恍惚惚之间,日落已至,西夏人遵照约定,直接离开了山口,而耶律余睹也强行收起心思,下来汇集部众。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复又砸在了他的头上。

“将军……”负责清点人数的心腹侍卫上前汇报,嘴唇直接哆嗦了起来。“少了十个人整!太师奴那一整什的人全都不见了。”

耶律余睹恍恍惚惚,本能便往横山山口里逃,后续心腹匆匆跟上,然而,过了横山山口,心腹再度清点人数,却发现居然又少了十来个人,恐怕根本就没跟过来。

到此为止,契丹人士气愈发低落,可以想见,如果耶律余睹再不鼓起士气,这支队伍马上就要分崩离析了。

“将军!”

事情比想象中来的还要快,太阳还没有彻底落山呢,横山山口北侧,迎着明显要冷上一筹的寒风,有人主动质询起了余睹,而这一次领头的赫然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名中高层军官。“俺们家眷都在河东,稀里糊涂便随你至此……”

耶律余睹借着余晖怔怔盯着此人,却并不言语。

那人似乎也觉得有些尴尬,便放下此节,继续言道:“但此事不怪你,那日耶律马五的心腹在渡口所言,俺在当面是知道的,怪只怪俺们命不好。唯独此去可敦城寻大石大王,那般远,中间那么宽的沙漠,西夏人又不给借道,如何去得?况且,太师奴十之**是直接去寻女真人告密了去,咱们哪来的时机往东北走?怕是到黄河边上就被女真人直接堵上了吧?”

这话问到了要害,耶律余睹回过神来,辩无可辩,也只能避而不谈:“撒八,你到底是何意?坦荡一些不行吗?”

“俺的意思是,既然到了这种地步,不如一拍两散,容俺们自去寻西夏人投奔,反正西夏人顾忌的是将军你,却不是俺们这些底下人,俺们自是骑兵好手,西夏人如何不许俺做个铁鹞子,吃口军饭?”撒八一边说一边环顾身后。

而看到撒八示意,他的十几个同伙一起鼓噪不说,慢慢的,居然有七八十人渐次呼应,然后站到了撒八身后,与余睹身后部众直接对峙。

光线渐渐暗淡,双方都担心天黑之后局势难明,所以气氛渐渐不安,居然开始有人拔刀,继而辱骂,两侧直接白刃相对,气氛紧张不安。

耶律余睹立在两队人中间,想了一想,忽然长叹一声,却是抬手制止了自己心腹,然后双手空空,上前直接对那扶刀的撒八言道:“既如此,你们走吧!从平戎寨中带出来的补给也拿走一半……但请念在我们多年相处,直接向北去洪州州城,不要窥我们路线,也不要说破我们行程。”

撒八等叛离士卒本只想活命罢了,闻言反而有些惊愕,但事情到了这一步,既然余睹许诺,不用火并,又如何会留?于是几名叛离头领商量了一阵,到底只取了少数补给,复又远远朝余睹恭敬一拜,便聚众百八十人,向正北走了。

非止如此,接下来,余睹枯坐山口不动,干脆不点篝火,只是任由其余部属仿效撒八等人逃散,一直到半夜两三更时分,方才有心腹来告,说是只剩二三十骑了,而且已经许久没人逃散了……乃是要请将军定夺,是否可以点篝火,暂且安眠的意思,否则只是山北寒风逼人,怕是都要冻出病来。

余睹仿佛此时才活过来,终于在夜幕中迎风应声:“事到如今,谈何定夺?蒲答,不要点篝火,让大家聚拢起来,外面围马,里面围人,就说我有事要与诸位手足兄弟商量。”

心腹听到余睹说的严重,不敢怠慢,赶紧将剩下人聚拢起来,而人马围起来以后,余睹方才再度出声:“一直到此时,还有如此多兄弟不离不弃,余睹感激涕零,便是原本该一死了之的,此时也要拼了命为诸位兄弟求个安身之所才能去死……而且,咱们确实没到山穷水尽之地。”

这话有些突兀,饶是剩余之人对余睹个个忠心无二,周围一圈也有些骚动之态。

“诸位兄弟,我从过了黄河一直是惊惧交加,一直到刚刚局势无解才放开了心思,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你们说,耶律马五老早就因为兵权之事对我厌恶至极,且又对女真人忠心耿耿,如何会好心送我过河,劝我来投西夏?”

周围轰然一片,那蒲答也忍不住当场相询:“是耶律马五诈我们?四太子不想杀我们?”

“是也不是。”余睹声音低缓,却渐渐有力。“耶律马五一人如何有这个胆子这般陷害我?莫忘了,这些年在河东,咱们日常居住都是要被监视的,先是希尹,然后是拔离速……若只是马五使诈要害我,如何瞒得过拔离速那里?太原方面如何能让我打着劳军旗号堂而皇之过河而不加询问、阻拦?”

周围都是低级军官,哪里懂这些事情,此时闻言,一面觉得有道理,一面却又只觉得脑中浆糊一般混乱,还是弄不清其中利害。

而余睹此时着实是要剖心挖腹了,却是毫不犹疑,继续在寒风中坦荡以对:“具体为何,我也一时想不出来,但能指示拔离速与马五的,想来只有此时应该到了太原的完颜兀术,而完颜兀术多此一举,或许是要拿我当个问路石对西夏或者活女投石问路,或许只是想名正言顺逼走我……也全都无所谓了,因为他自燕京而来,半路上发出指示,却是不可能尽数知道此间内情的,所以必然不能想到咱们刚刚得了大石大王在西夏西面立足的具体讯息。”“咱们知道又如何?”蒲答依然不解,却不耽误他主动为自家将主递话。

“咱们知道了这个讯息,便有向宋人交涉的资本了,因为若是这般的话,从宋人河湟那里也能通往大石大王所在了。”耶律余睹缓缓而对,声音之中再无之前半日的惶恐之态。“不管完颜兀术是不是要拿我试探西夏,咱们都一口咬定他就是此意,而且根本上是准备引西夏加入延安战局,届时以宋人与西夏之百年血仇,他们不信也得信;然后咱们再以兀术不知大石大王立业之事为要害,告诉宋人,咱们可以替宋人做使者往西面出河湟去哈密力见大石大王,约契丹大军东来,夹击西夏,乃至金人!宋人必然允诺!”

周围渐渐安静下来,但明显有几人呼吸粗重,显然是少数聪明人意识到此举从逻辑上与理论上的确有一定可行性。

毕竟嘛,就眼下这个山穷水尽的局面,哪怕只是一线希望,在此时都是值得去赌的!

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

“将军,前方宋金交战厉害,又有太师奴去告了密,咱们如何能轻易越过前线寻到宋人?又如何能保证寻到妥帖知机的宋人?还有西夏人,咱们在横山这边,若是平戎寨的女真人赶到,直接寻西夏人要人,届时西夏人顶不住,复要背约拿我们又如何?”

“这就要赌命了。”余睹语气铿锵。“我记得保安军栲栳寨那里乃是西军将种郭浩所在,我赌他没被活女拿下!也赌他是个知道我身份、晓得国家大局的!然后咱们人少,现在弃了辎重,趁着西夏人和女真人都以为我们只在横山北面打转,赶紧牵马顺原路返回,从横山南面向西、向南去栲栳寨!”

众人这才醒悟,为何余睹一直坐在寒风料峭的山口不动,又为何一直不愿举火,还放任所有人散去,原来是要隐藏行踪,以小股部队折返回去。

况且,也只有小股人马,才会被宋人城寨接纳!

就这样,耶律余睹既然说明一切,又有一线生机,这最后二三十人又着实可靠,便都不再耽搁,他们先是将带着补给的牲畜尽数驱赶散开,然后以绳索连结剩余所有人与剩余所有战马,继而便不顾一切,于夜间步行穿山口南返。

可能是天意不绝此人,一行人摸黑回转,中途居然只有一人崴脚,却还能小心骑马随行……算是被他们成功反穿了山口。

而反穿山口之后,一行人依然不敢怠慢,还是不敢点火,只是上马顺山势微微轻驰,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尚未明晰之时,终于闻得前方水声大作……众人情知是到了混州川,这才下马稍歇,用了些干粮与河水,不过一会,天色稍明,复又迫不及待,寻得浅水渡过此川。

一直到此时,所有人才歇下半口气来,因为天色已明,又有一条河阻碍追兵,接下来,只要奋力疾驰往栲栳寨便可。

更何况,他们如此小心,应该是没有暴露踪迹,那么无论是谁,恐怕都还以为他们尚在横山以北呢。

众人整顿完毕,各自上马。

唯独耶律余睹刚要扬鞭,却终究是忍耐不住,复又勒马掉头,面朝东北,看了一看。

旁边心腹蒲答醒悟,便要众人一起立下血誓,将来一定要寻太师奴、撒八那些背叛者报仇才行。

然而,众人刚刚拔出匕首来,余睹却又喟然摇头:“今日有二十三个兄弟不离不弃,我余睹当然没齿难忘,至于太师奴那些人为情势所迫,我却称不上愤恨。便是拔离速、马五也只是依令行事,我竟然也恨不起来。”

这下子,蒲答几人面面相觑,俨然都有些搞不懂了。

“两个人!”余睹也拔出匕首来。“一则完颜兀术,将我做问路石子,轻易抛出;二则正是今日那嵬名云哥,肆意羞辱于我,将我视为粪土……余睹**凡心,却是分毫不敢相忘!今日立誓,总有一日,须让今日兄弟们得享富贵,也让这二人悔恨对我视若无物!”

言罢,余睹操起匕首,在另一侧手心划出血道来,然后不等那二十三个随从一一仿效,便不再多言,只快马加鞭,当先往西南而去。

十月初二。

中午时分,余睹率二十三骑直趋包围并不紧密的栲栳寨下,赤手临门,于神臂弓弩矢之下自报姓名,且自称郭浩先父郭成故人,而郭浩登城面询后,闻得是昔日辽国东路都统、金国元帅右都监耶律余睹,又听对方在城下言及西夏、北辽,说到兀术、大石,果然识得对方奇货可居,便当即力排众议,纳余睹入城。

而此时,兀术还在太原等消息呢。

喜欢绍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绍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