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绍宋 > 第十一章 河流

绍宋 第十一章 河流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0:23 来源:书海阁

第411章 河流

王德先锋陷阵,催动本部士气如虹,首当其冲的阿里部虽然猝不及防,一度动摇,但有赖于阿里本人的威望与战场经验,以及其部核心部众的战术素质,还是立即重整了军队,双方旋即在牛毛细雨中于石桥前的小坡上陷入肉搏苦战。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德父子的突击似乎并没有成功。

但实际上,从更大的层面上而言,王德父子的这次冲锋陷阵却是意义非凡。

首先便是大大鼓舞了全局士气……这根本不用多说,自古以来,先登之士、陷阵之兵,皆为全军所重,王德以节度使之尊,父子三人冲锋在前,对敌军之震动,对本军之激励毋庸多言。

而且随着战事开始,太阳东升,牛毛细雨对云层后阳光的遮蔽作用又有限,那么愈发明亮的视野下,石桥前小坡地这个本来就是两军最瞩目的地方,又是首先接战之地,自然吸引了战场上最多份的注意力,便是看不到此处的各部也都派出斥候不停探求此处战况消息。

转回眼前,小坡陷入苦战后,战线起伏不定,而王德和他的两个儿子则仗着自己的骁勇与全身重甲,领着几十骑在战线上往来冲锋不停,左向救援被困下属,右向冲散金军大股反扑攻势,父子三人率精锐亲卫为其首,宛如刀刃,锋锐不可当,而其身后骑兵虽然不断伤亡消散,却又不断从渡河而来的军士中汇集增加,好像有什么根系连着太平河一般,使之无穷无尽。

另一边,阿里亲自临阵督战,指挥妥当,不停调度部队对前线施加压力,竟然也使得王德父子疲于奔命,部队难以展开。

而这等惨烈战事的细节,以战场之大,当然不可能为两军观望者所知,但他们依然能看到王德的大旗往来左右移动不停,看到双方战线起伏不定,看到阿里的将旗距离王德的大旗最近时不过区区两三百步,却始终难以再相互靠近。

然后,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判断出战事的激烈。

而这就引出来王德此次先锋出战的第二个重大作用了。

“李节度,吴都统有军令,请前军趁此时机大举架设浮桥。”一名摇铃赤心骑飞驰而来,沿途对上各层口令后直达李彦仙大纛下,却只是简单一言。

李彦仙稍一思索,便当场会意,然后即刻将军令向本部传达:“传令各部,向前逼近河边,架设浮桥,但无令不可擅自渡河出击。”

前军各部不敢怠慢,即刻行动,而本就前突到河边的董先牛皋二将闻讯后刚刚准备架桥,准备好的木筏长木还没拖出来呢,马上就又收到新的专门军令,乃是说李彦仙允许二部发出小股精锐渡河,为王德王节度分担压力。

且说,太平河真的只是一条不大的河流,前几日雨水后的暴涨并不能掩饰正经河道的狭窄,尤其是数日内两军斥候早已经摸透了河情,知晓哪里有河中浅滩,哪里河道狭窄,哪里又流速缓慢。

所以,正如之前吴玠保证的那样,也如王德部刚刚实践的那般,浮桥的架设迅速而又简单,很快便有十余架简陋而又实用的浮桥沿河架设完毕,并有宋军小股精锐渡河,试图往石桥处汇集,继而引发了金军沿河前线的连锁反应……驻扎在高地上的金军大队倒也罢了,高地两侧临河的金军作为当面部队,却是本能做出了反应,部分骑兵和步卒主动迎战,试图阻止宋军的‘大举渡河’。

“去告诉完颜奔睹,宋军这是在故意虚张声势,是想让靠着河的仆散背鲁被粘住,实际上宋军不可能此时便从当面冒险渡河,便是王德此次率先突袭,本意上都是在为韩世忠作掩护,让他千万不要做了误判,因小失大!只让仆散背鲁按照原定计划,速速逆流向上游去阻拦韩世忠就行……总之,西边这四个万户,务必要同进同退,保障战线稳定。”

高地的西侧偏南位置,突合速所部万户早已经接到军令,此时正在向更西面的上游地区进军,以求压制御营左军渡河。然而,行军队列一侧,驻马观察局势的突合速在注意到河边动静以后,立即敏锐察觉到了宋军意图,并扭头向自己的亲卫侍从做出传达。

亲卫听完言语,大略重复一遍,便匆匆而去。

但亲卫刚走,突合速依然感到不安,复又转向另一个亲卫:“将刚才言语转给拔离速元帅……万一奔睹动摇犹疑,让他直接传令干涉。”

又一名亲卫得令,匆匆而去。

突合速这才继续催动马匹,继续随大部队向西。

“万户。”旁边一名汉军猛安忍不住并马随行,稍作追问。“韩世忠的御营左军一共四万人,分出了王胜一万人不能抵达战场,这几月间战事不断,肯定又多有损耗,此时不过两三万众,上游有这么重要吗,需要四个万户一起去阻拦?反倒是石桥当面的李彦仙、吴玠诸部,旗帜分明、兵马强盛,一望便知……恐怕这里才是真正主战场吧?”

“这种战事哪里有什么主次?都是主战场!”突合速当然知道这个在大名府才当上猛安的汉将本质上是带着某种不安全感才一直在自己身侧打转的,但事到如今,他也有责任拉拢和安抚这些人,所以并不排斥趁着进军间隙做出解释,甚至稍微大声了一点。“关键是战事发动的顺序……”

“请万户指教。”汉儿猛安不失时机的插嘴。

“有什么可指教的。”突合速一边前行一边感慨。“我军加上新到的援军十三四万,宋军加上新到的援军有十七八万,军队太多了,谁都不能妥善指挥,更不可能一拥而上,那样是自毁建制自寻死路,这时候就得讲究一个战场分划,也得讲究一个进军的波次和顺序……而韩世忠部虽然只有两三万众,却全都是没打过败仗、且成建制的精锐部队,韩世忠本人更是天下名将,正适合先渡立足……”

“而他们一旦渡河,那些契丹人、党项人、蒙古人,足足四万轻骑便可以轻易在韩世忠的掩护下从容过来……”

“而四万轻骑一旦涌过来,本身杀伤其实不足,却足以起到全线骚扰遏制、分割战场的作用,到时候咱们就不可能拦得住李彦仙部的主力大军团当面渡河与我们相争高地了。”

“而若是韩世忠部与那些轻骑不能成功,虽然李彦仙还是要在中午前率主力渡河,却不免要在渡河时被我军主力从高地上大举压下来,死伤惨重……这便是胜机……而这些事情也是一层叠一层的。”

汉军猛安在马上微微颔首,但明显还是有些疑惑,明显还想再问些什么,却终究没有敢问。而且很快,他也没必要问了,因为位于突合速左侧的他在保持谦卑姿态的同时,忽然注意到了对面河畔的动静,并微微抬手示意。

突合速诧异回头,脸色当即一变……原来,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

不知道是承受不住河对岸宋军那密密麻麻大军压河而立的压力,又或者是高地上的完颜奔睹直接做出了误判,传下了军令。总之,高地西侧临河的这个东路军万户,终究还是没有按照原计划扔下当面之敌不管,跟他们一起速速并列向西,反而派出了大量部队压向河边。

这样的话,即便是后来这个万户得到支援或者军令后迅速转向,向西挺进,可自己这边的战线也不免要受到影响……尤其是他本部,侧翼是要被暴露出来的。

唯独木已成舟,而且那个万户的首领仆散背鲁虽是个公认的废物,却偏偏又是太祖阿骨打的小舅子,而且仆散部本身是女真大部,根本不是他能干涉的,所以突合速看了片刻之后,还是扭过头来,随本部大部队向西而去。

然而,事情还没完,行不过两三里,所谓片刻功夫,细雨之中,刚刚失去了后方高地周遭的视野,前方便又忽然传来喊杀之声。

突合速与随行军官匆匆登上一个略微突起的田埂,只是一看,然后便半是惊愕,半是恍然起来。

原来,他们正前方,一面熟悉的旗帜带着一支熟悉的部队,当先迎面而来,直接发起了对金军的袭击,却正是御营左军统制官呼延通所部。

很显然,呼延通部渡河后,并没有如金军想象的那般,先建立防线以求立足,然后掩护大队渡河,再然后又是大队御营左军立阵,继续掩护轻骑渡河……呼延通部能够此时出现在此处接战,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呼延通一定是作为韩世忠部先锋率先渡河的,而且还是以一个非常偏下游主战场的危险位置直接渡河的,并且刚一渡河,便片刻不停,直接向所谓主战场方向攻击前行。

这种攻击**,令人咋舌,而且,从掩护效果而言,这种以攻为守似乎并不比稳妥立阵来的差。

原定的河畔压制战,迅速转变为了当面遭遇战。突合速惊怒之余,一面向其余两个万户通报军情,让他们准备应敌,一面却又立即下令,让全军就地布阵,步兵居中,骑兵分野两侧,以标准而又朴素的鹤翼之阵迎击推进。

这种简单到朴素的阵势,不是别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拐子马。

没错,拐子马和吴玠的驻队矢一样是战术名称,而非是对兵种的形容……铁浮屠才是形容重甲骑兵的词汇。

至于所谓拐子马,具体而言,就是两翼铁骑遮护中间步兵,与步兵相配合,层层递进,发起短途冲锋或者短途包抄战术,是一种典型的波浪式骑步配合推进战术。

这种战术,说开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奇,神奇的永远是人的韧性、勇气,这些东西,佐以严明的军纪、优良的甲胄军械、充足的补给、公平的赏罚,足以让任何战术变的神奇。

女真建国初期,不缺那些优良品质,所以再平平无奇的战术,再普普通通的行政军事制度,都会被神话。

“魏王虽然发怒,却没有要杀你的意思,显然是认可了我和高通事的言语,准备必要时放你回去,用你给……给赵官家传话。”就在宋金两军与正面与上游一起开战的时候,金军大寨偏向滹沱河的那一侧营地中,却显得嘈杂而又波澜不惊,这其中某处营寨里,洪涯正在和虞允文诚恳交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换句话说,所谓魏王、四太子,一军之统帅,也对此战没有底气了?”虞允文双目通红,在榻上近乎狞笑一般反问。

“谁有底气?”洪涯丝毫不怒,反而笼着袖子立在那里喟然一时。“金军宋军谁有底气?宋军兵力占优是不错,可金军到底是隔河来守,而且还有平地骑兵大队的优势,拐子马一出,往来百余个回合都不溃,难道是假的?这个时候,谁都没有底气,对岸的官家怕是也没底气!”

双方旋即陷入沉默。

但很快,虞允文便又冷静发问:“金军到底有多少战兵?大家都说,金军有十三四五万,可到底是十三万还是十四万,又或者是十五万?”

洪涯摇头苦笑:“足下此刻打听这个不觉得太晚了吗?外面闹成一团,我刚才亲口问了,王德王夜叉先锋过桥,这时候都已经正式开战了。”

“既然已经开战,说来也无妨吧?”虞允文死死盯着对方,追问不及。

“不是不能说,而是真的不知道。”洪涯摇头苦笑。。“虞探花,不瞒你说,便是拔离速都未必晓得金军到底有多少战兵,战事太仓促了,没有补充,没有整编,各部皆有损耗,大名府那里,曾经有数次交战,隆德府那里也有一次大规模骑兵交战……”

虞允文一声不吭,只是死死盯住对方。

“你若问有多少个万户?谁都可以告诉你,有十六个万户。”洪涯被盯得无奈,只能继续坦诚。“但这里面既有作为援军过来,足足一百个谋克的全骑兵万户,又有耶律马五那种打残了的万户,还有一个渤海人蒲速越的万户根本就是充数的,此时在滹沱河那边做接应,连战场都没法子上!战力也千差万别,就像那个全骑兵万户,里面一半是燕云汉人,一半是塞外杂胡,全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军,你说顶用还是不顶用呢?可从燕云过来的四个合扎猛安,完颜剖叔总领,那是完颜娄室的副将,昔日大同留守完颜闍母的儿子,便只四个猛安,又有谁能轻视?就算是不说这些,只说那些几十个谋克配几千汉儿军的万户,又如何呢?不也是千差万别吗?拔离速与奔睹的那两个万户,与大同那两个万户是一回事?都要战场上见分晓的。”

虞允文终于冷笑:“所以说,金军战力参差不齐,十六个万户其实就是十三四个万户的战力了?”

“大概也就是十三四万的战兵吧。”叹了口气后,洪涯忽然反问。“都说赵官家这次有战兵十七**万,那敢问虞探花,此战御营到底是十七万还是十八万,又或者是十九万战兵呢?”

“有二十万!”虞允文平静以对。“曲都统带来了两万还多。”

洪涯连连摇头,懒得争辩。

二人再度在帐中沉默了下来。

但很快,虞允文忽然又问:“燕京新军到底有多少,前面打这么急?为什么不一起过来?是赶不及吗?”

洪涯眯了眯眼睛,刚要说话,忽然间,帐外又轰然起来。

这位金国枢密院都承旨心下一惊,赶紧扔下虞允文出帐去打探,却又闻得‘韩王自上游渡河,大举来攻’的消息。

这个韩王当然不是吴玠,而是韩世忠,也只有韩世忠,能对金军留守辅兵与签军造成这种级别的轰动效应。

很显然,在呼延通与突合速交战后,御营左军剩余各部也在渡河后毫不迟疑,选择了直接进发,到此时必然已经与金军左翼重兵集团爆发了全线接战,最起码韩世忠本人的大纛已经出现在了战线上,否则绝不会引发这种级别的震动。

“那是突合速?”

满地绿苗的平野之上,天下无双的大纛之下,身材高大的韩世忠未带面甲,直接驻马在雨势微微变大的细雨之中,然后伸出带着皮制手套的一只手,指向当面金军。

“是。”

王世雄身为亲校,自然应声而对。

“怪不得呼延那厮直接就砸上去了。”韩世忠嗤笑一声。“不过我听人讲,突合速虽然瘸了,却也稳妥了不少……如何列个拐子马,却要将本部扯的这么开?七八千人,展开了四里路?”

王世雄当即沉默。

“应该是后方部队未到,不得已如此。”不知何时转过来的解元忽然出现在不远处。“哨骑说,南边并列的两个万户,加一起也不过展开四五里路。”

“这就是战机了。”韩世忠再度失笑。“我早就说了,王夜叉是个好汉,这必然是他在石桥那里突击额外扯住了原本要往这边并行的一个万户……这是战机!”

言到最后,笑容已经变成狞笑了,而言语一停,这位秦王殿下便直接挂上了铜制面甲。

解元以下,所有人一起挂上面甲,然后俱皆肃然无声,等候军令。

“没什么可说的!”韩世忠以手指点。“背嵬军随我来,以骑制骑,正面突过去,毁他拐子马一角,剩余全军交予解元统揽,却只有一个专门的要求,那就是务必随后遣军顶住这边破掉的侧翼,让他不能再伸展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喏。”铜面后的解元平静做答。

“对了。”就在韩世忠勒马启动了两步之后,却又忽然回头叮嘱。“蒙古轻骑将渡,但我信不过他们……让他们去最南边,让李世辅的党项轻骑为我后援!”

“五哥放心。”解元依然冷静。

片刻后,刚刚渡河,尚未汇集齐全的御营左军背嵬军便直接沿河发动突袭,目标正是突合速为了控制战线而过分延伸的右翼拐子马。

正所谓,桥上之人看风景,却不知自己也是他人风景,就在韩世忠盯着突合速的阵势,迅速确立了战术的同时,突合速当然也注意到了那面大纛。

而且,从第一时间,他便有些慌了。

无他,迷信也好,战绩也罢,没有人可以忽视那面‘天下无双’的大纛,也没有人可以忽视韩世忠的御营左军以及他的背嵬军……桥山战败后,突合速再也不觉得自己比谁更强……但是问题在于,他除了这么做又能如何?

下着雨,侧翼洞开,面对着兵力远少于自己的呼延通一部,他有什么理由不把阵型铺开以防万一?

但是,韩世忠来的这么快,行动的那么果决,他又能如何呢?难道这时候再把侧翼收拢过来?露出空当让韩世忠直接过去?

说到底,打起来突合速才意识到,从王德到呼延通,再到韩世忠全军……这一战,宋军气势汹汹,其势宛如必得!

“万户。”就在韩世忠大纛开始缓缓提速的时候,那名汉军猛安喘着粗气靠了过来。“怎么办?”

“宋军渡河太快了,事到如今不可能再指望着推进向前了,我去右边骑步结合处,你去左边骑步结合处。”突合速回过神来,勉力平静以对。“各司其职,保住阵地为上……”

“这便能拦得住韩王突破咱们右翼拐子马?”汉军猛安还是完全不安。

“右翼本就是给仆散背鲁那厮擦屁股的……”突合速只觉得自己脚面痒得厉害。“自有他从后面拦住韩世忠,咱们自己守住阵地不退,便对得起所有人了!”

汉军猛安这才无话,只是匆匆往左翼骑步结合处而去。

片刻之后,突合速刚刚抵达右翼骑步结合处,便看到那面大纛领着数千铜面铁骑从自己更右侧,几乎是临河的部位,直接冲锋而来。

相较于区区一翼的拐子马一角,这支铁骑,明显数量更多、甲胄更全、士气更盛、战力更强。

两军相交,突合速几乎是强迫自己去看临河交战地段。

但是毫无悬念,那面大纛一如既往的宛如尖刀一般,撕裂当面之众,直接突破了过去……只能说作为敌人,你永远不要怀疑韩世忠。

当然,这种近乎于推脱的感慨马上就消失不见了,因为另一支御营左军下属部队即刻涌上,几乎是尾随着背嵬军顶到了他的右翼空当,呼延通也如什么阴魂不散的东西一般,直接随着他的将旗偏转,转向此处。

这让突合速意识到,所谓各司其职的时候到了。

然而,暂且不提韩世忠因为王德隔空掩护成功大举渡河,并发动全线进攻,只说石桥处,王德却已经陷入到了彻底的苦战之中。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王德只率本部四千众孤军渡河,虽然一开始便先声夺人,可一旦其部整体过河失去后援,自然乏力。与此同时,当面金军却可以源源不断获得支援。

甚至不用那些支援,阿里部本身骑步战兵就有八千有余,是王德部的两倍。

隔着微微变密的牛毛细雨,远远望去,王德的旗帜虽然还在往来不停,但明显已经缓慢迟钝了许多,其部一开始的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也因为兵力上的压制渐渐难显。

“王子华(王德字)国家大将,不可轻失。”获鹿城大寨侧前方,龙纛旁,一个以杂物、木料、泥土匆匆堆砌起来的人造‘望台’上,被人搀扶着的吕颐浩扭头与身后坐在那里的赵官家进言,丝毫不顾早间在军议中正是他严厉宣告,任何人都不要指望援兵,哪部都可以全军覆没。“若有可能,官家还是应该尽量救上一救。”

狭窄而凌乱的人造望台上,摆着一副孤零零几案,案上正是那壶蓝桥风月与那个孤零零的杯子,杯子尚有半杯残余,却不知是雨水还是酒水,已经换上甲胄的赵玖正盘腿坐在几案之后,此时闻言微微蹙眉。

他当然也想救下王德,以防士气损伤,但问题在于,拿什么去救?

在上游六万部队全渡并发起攻击之前,提前出兵是不可能的,这将直接打乱当面主力部队的进军计划,之前军议时的严厉要求也将成为笑话。

可若是放任战事这么下去,或许王德部的部属是能够按照原计划等到预定的大进军的……毕竟,这种满是重甲的战场之上,只要不陷入崩溃和混乱,想大规模减员都难……而且还足以倚仗一开始的推进换取不吃亏的敌军减员。但这样,王德父子三人就很危险了,因为很明显就能从将旗的移动轨迹上看到,他们父子三人一直在最前线往来冲杀不断。这种情况下,一旦疲惫下来,稍不小心,被金军当做首要目标的他们便会杀身成仁。

而这,也是自古以来先登之士与陷阵之士在军中被尊重的根本缘由——先登陷阵之勇固然豪气,可背后是血淋淋的巨大死亡风险。

疑难之中,赵玖只能转向身侧侍立的刘晏,稍作询问:“平甫,能不能让李彦仙集中一些弓弩手隔河压制,划出一片安全区来?”

后者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好让官家知道,雨水越来越密,而雨水对弓弩最大的影响便是让弓弦受潮发软,弓弦一旦发软,射程便会大大减少,这般隔河抛射,将弩机裸露,怕是不过三矢便要被打湿,届时不足以遮蔽我军不说,反而容易因为射程变短、精度不再而误伤。”

“派些许精锐从石桥支援呢?”一旁的首席学士范宗尹忽然插嘴。

“太少不足以压制金军,便没有太大意义;太多的话便很可能引来当面高地上的金军主力,弄巧成拙。”刘晏平静以对。

赵玖终于沉默,吕颐浩也一声不吭。

“官家……”就在这时,一旁侍立的梅栎忽然开口。“可否用泼喜军一试?泼喜军用的小弩炮可以在油布木架下操作,射程比弩还要远一点,而且拳大的石头足以杀伤重甲,压制金军。”

赵玖当即一怔,复又看向刘晏。

刘晏稍作思索,即刻颔首:“可以一试,而且泼喜军的骆驼有高度,不必隔河压制,完全可以从石桥渡河,到对岸军阵中做支援!”

赵玖毫不犹豫,迅速点头:“让嵬名云哥出战!”

话说,嵬名云哥从此次北伐一开始便一直跟随御驾,并在进攻雀鼠谷过程中稍立功勋,但其部特殊的编制,也就是骆驼加小型扭力弩机的设计,很难通过休整迅速补充,所以部队虽然没有遭遇败绩,却也从出发时的五百匹/人一路沦落到不足三百匹/人的编制,此时被喝令渡河出战,也是一时惊疑。

但军令既下,便无思考余地,其人当即引本部两百余骆驼扭力弩转向石桥。而与此同时,一百余匹骡马牲畜也在党项辅兵的驱赶下,驮着打磨好的、充当弹药的拳头大石头尾随前行。

大约两刻钟后,昔日发明出来专门应对宋军重甲步卒的泼喜军便靠着骆驼的强大机动性渡河就位,然后立即起到了奇效。

拳石如雨,密集布阵的金军甲士,无论步骑全都被打的抬不起头来。

王德部的压力瞬间大大减少,最前方的王德父子似乎也能稍作喘息。

如此奇效,便是嵬名云哥都没想到,要知道,自己这种偏门的、很难补充的兵种,早有斥退之论,如果不是因为他去年上书说泼喜军可以发射火药包的话,早就被解散了。

王德稍得喘息,阿里部一时受挫,石桥前的小坡战场上一时有些逆转倾向。

但高地上,手握四个万户的完颜奔睹一声不吭,甚至看都没看高地正前方的战场,与此同时,高地侧后方的营寨内,全身都被打湿却只是望着自己头顶那面五色捧日旗的拔离速,当然也没有任何反应。

拔离速身侧,有一处木质望台,魏王兀术不顾身份,此时正亲自攀登望台眺望局势,却也不是在看高地正面方向,而是在向高地西面,所谓太平河上游地界奋力眺望……丝毫不顾雨水之中根本看不清任何情况。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前方哨骑接连汇报,先是韩世忠部背嵬军突破临河拐子马一角,与仆散背鲁的万户正式交战,然后便是数量惊人的轻骑纷纷渡河,涌了上来。

这个时候,高地西侧的太平河上游才是真正的战场,彼处双方交战部队很可能已经达到七八之众,而且还在往十万之众的交战规模无限制逼近……这种情况下,谁还在乎正面的小坡战场,尤其是此时看来,王德部的突袭更像是在给韩世忠作掩护。

转向上游,早已经全线交战的战场上,带着金冠的忽儿札胡思汗率领部分西蒙古部众率先渡河,本欲直接顺河进军,尾随韩世忠部进发,却得到了解元代传的秦王军令,要求他们自宋军背后绕行,准备去高地侧后方进攻,尝试插入金军战线最南端与营寨的缝隙,然后从高地后方洼地处完成对高地的包围。

当然,包围什么未免高看这一万多蒙古轻骑了,本质上还是要他们起到遏制、骚扰的作用。

实际上,绕过宋军部队后,忽儿札胡思便赫然发现,前方已经有金军骑步在此处布置妥当,依然还是步兵居中,骑步分两翼的典型‘拐子马’战术,而且已经成功连接南面营寨外的壕沟,封死了道路。

见此情形,早就知道厉害的忽儿札胡思倒吸一口冷气,但想到今日早间赵宋官家的战利品许诺,却还是咬起牙关,回身用草原语言呼喊激励起来:

“我的安答们!我的鹰狗勇士们!中国天子的许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是个公道的赏赐!现在该我们拿勇气兑换承诺了!”“不要惧怕敌人,也不要惧怕这场雨水,我知道雨水很快就会将我们的弓弦沾软,将我们的箭羽弄湿!但是只要听着我忽儿札胡思的号令,我指向哪里,便将箭射到哪里,一刻不停,在箭羽湿掉之前,在弓弦软掉之前,把两筒箭全都射出去,女真人便会像兔子一样逃窜,胜利就是我们的!”

“现在,把弓全都拿在手上,把箭搭在弓上,随我来!”

言罢,穿着重甲、戴着金冠的忽儿札胡思调转马头,一马当先,弯弓便朝金军阵地奋力一箭,而几十名全副汉军制式重甲的克烈部贵族紧随其后,纷纷持弓追上,向着女真军阵发射弓箭。

见到汗王这般身先士卒,西蒙古军士气大振,当即遵从命令,也都纷纷仿效,以典型的轻骑战术展开阵型,然后在广阔的阵地上尝试以弓箭骚扰压制金军……一时间,这位西蒙古王身后箭矢如雨,而且雨落不断。

但是,不过亲自射出了两箭而已,刚刚还在阵前挥舞大弓,鼓舞士气的忽儿札胡思汗一声不吭,直接从马上栽倒,再不能起身。

西蒙古部众一时不明所以,阵脚大乱,刚刚鼓舞起来的士气更是跌落谷底。

就在自己父亲身后七八步外的脱里同样目瞪口呆,说实话,他是做好了战后将亲父移交给赵官家准备的,但这次真不是他。

实际上,众目睽睽之下,也不可能是他。

忽儿札胡思汗的几位安答以及几位西蒙古小部落头人一起下马,将直接没了气息的忽儿札胡思汗从地上抱起,而脱里这个时候匆匆下马去看,方才隔着面罩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不是什么阴谋,真不是什么阴谋,就是一个意外,一支传统的蒙古羽箭正中因为带了王冠而没戴头盔的汗王后颈。

而羽箭的一侧已经被雨水打湿,羽毛散乱,这种情况下,没人能控制箭矢走向。

这就是一场战场上常见的误伤,只不过这一次被误伤致死是堂堂西蒙古汗王而已,而且是在战事刚刚要趋于激烈化、全面化的时候,忽然死掉。

一身札甲的脱里立在自己亲父身后,目瞪口呆,一时慌乱到了极致,身后部队更是散乱一时……要知道,西蒙古军才刚刚接战,甚至连身后部队都还没汇集妥当。而原本因为大股蒙古骑军抵达而陷入紧张的金军似乎也意识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开始有少部分铁骑越众而出,尝试侦查。

在这个紧要关头,鬼使神差一般,被周边克烈部贵族所注视着的脱里居然将目光集中到了自己父亲脑袋上的那个王冠之上……那个小小的玩意,刚刚害死了一个汗王,却似乎有什么魔力一般……脱里几乎想立即拿掉自己的头盔,戴上这个东西。

不过,随着雨水从兜鍪上渗入到脸上,跟着赵官家身侧见识了很多的脱里很快便回过神来,继而在恍惚中意识到,在眼下这个地点,这个状况下,这个王冠并不是自己戴了便算数的——而是赵官家、身侧这些克烈部核心贵族武士、以及身后部众全都同意才算数。

他必须要做出一些事情来向那位在河对岸操弄乾坤的官家,向身前身后克烈部的贵族与部众,向战场上尚未汇集起来的西蒙古的零散部落证明自己可以戴上这个王冠。

这是前所未有的危险,但也是机会。

下一刻,在周围克烈部核心人物的瞩目之下,这名忽儿札胡思的长子忽然向前,然后不管不顾,直接将王冠从自己父亲身上取下,却又翻身上马,拿匕首割断了自己的弓弦,并用弓弦将自己父亲的王冠系在了自己的长矛之上。

一名稍显年轻的克烈部贵族意识到了什么,迅速将忽儿札胡思脖颈上的箭矢折断,然后其余贵族也都反应过来,立即将忽儿札胡思汗的尸体抬上一匹战马,然后只是将战马向后方自军阵中稍作驱赶,便也纷纷转回自己马上。

“女真人杀了我的父亲!”

脱里抢先一步,举着长矛回身驰向明显动摇的西蒙古军阵,奋力大喊,身后便是托着自己父亲尸首的战马,以及数十名克烈部贵族,而瞩目的王冠则在细雨中摇晃不停,以至于与长矛交相作响,那个声音听起来,似乎与脱里做赤心骑时战马脖子下的铃铛声没什么不同。

“女真人杀了我的父亲,你们的汗王!”

在数十名克烈部贵族的簇拥下,全副札甲的脱里举着长矛在西蒙古军阵前与自己父亲尸首间往来不断,以蒙古高原上的古老语言嘶吼不停。“你们还记得我父亲的恩惠吗?你们还记得对我父亲的誓言吗?你们还记得我父亲刚刚下的的军令吗?”

“现在,还愿意认为自己是蒙古人的,都随我脱里一起过来!我脱里依然许诺你们我父亲曾经许诺的东西,但你们要为我和我的父汗作战,为我和我的父汗复仇!要履行刚刚的军令,要将自己的箭矢在女真人的头上倾洒干净,要在大宋天子面前为我和我的父汗证明我们的荣耀!否则,长生天是不会饶恕你们的!”

言罢,脱里再度调转马头,然后高举长矛,摇动皇冠,指向金军。

周围部众,从克烈部的贵族开始,忽然炸裂,然后整个军阵一如之前那般,向金军奋力抛洒箭雨!而且比之前还要迅速,还要激烈。

甚至有不少披甲贵族血涌之下直接尝试率众冲阵。

须知,雨雪霜雾,泉溪沟渠,各不相同,可一旦汇于河流,继而奔涌,便再无法分清每一滴水的来源了。

PS:

三个事情。

1、感谢水长东大佬的白银盟!也感谢adrian_fufu大佬和sjhunter大佬的又一萌!还要感谢书友大佬和农民科学家大佬成为新萌,也就是本书第204萌和205萌。

2、例行献祭新书《历史系之狼》,作者历史系之狼。

3、绍宋专题活动上线了……大家可以去活动中看看……顺便无限感恩安总她们。

喜欢绍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绍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