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绍宋 > 第六章 人心(续)

绍宋 第六章 人心(续)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5-12 20:10:23 来源:书海阁

“非只如此,还有一事。”张浚驻足于空荡荡的府衙道旁,看了眼身后不远处的府衙,又望了下前方数百步外人群聚集的那个路口,却是摇头严肃以对。“你知道今日早上韩世忠有个侍从来找我吗?”

刘子羽即刻颔首:“刚刚宪台找到我时还跟我说,幸亏韩世忠有心,没让那个侍从提昨夜召见之事,否则今日宪台便要休了。”

“那你知道那个侍从找我到底说了什么吗?”

“请宪台赐教。”上午艳阳之下,刘子羽多少散了点之前的怨气。

“那侍从对我说,韩太尉听说官家清苦,平素下面的人进贡些东西,一定要拿出来赏赐,以至于身侧连一些可用之物都无,甚至有时夜间点蜡烛也都只点一根……然后他在前方有些缴获,想拿来进贡,又怕官家不用,所以问我该如何应对?”

“必然是昨夜亲眼所见。”刘子羽想到之前张浚的讲述,也是陡然醒悟,继而又是一叹。“我也随行在多日了,也听到一些说法,但不料官家真的如此清苦……”

“非只是清苦。”张浚愈发无奈。“彦修,你的眼界着实需要再高些……国难之时,谁不清苦?行在这里,半年发不了俸禄,不少人却拖家带口,到淮南前一顿姜豉都当成宝贝,不算清苦?便是你刘子羽刚刚安定了家人,便从东南赶来行在,匹马行数千里,难道不算清苦?我只问你,你为什么不觉得清苦?”

“我父自缢以赴国难,我二弟一家走的慢,弟妹、三个侄子尽数死于乱中,国仇家恨,如何会在意什么清苦不清苦?”刘子羽几乎是脱口而出。

“难道官家不是国仇家恨?”张浚再度叹气。

刘子羽环顾四面,眼见着一队御前班直披甲佩刀远远走开,方才微微皱眉:“天家也有此番情谊吗?更何况还有那番落井之蹊跷事,听说官家自那之后,少有为北面之事动容,也不营救二圣,俨然与父兄不和。”

“东南都是这般传的吗?”张德远明显顿了一下。

“寿州大捷前,便颇有此类言语传播,之后更是不少,却是往好的一面传了,毕竟于东南而言,二圣又能有什么好名声呢?”

“这倒也罢。”张德远不由松了口气。“其实行在这里人尽皆知,官家言语中对二圣确实颇为不敬,之前又是不许与金人议和,又是不许在兴复两河前谈及勾还二圣之事。前些日子在路上更是说出了靖康之祸,在于二圣先天下而降……如此态度,东南有此言语也属寻常。只是彦修,你想想,若非心存怨气,又何至于此?而既然有怨气,那多少还是在乎的。只不过官家在乎的却未必只是某一人罢了。”

“这倒是有些道理。”刘子羽也深呼了一口气。“靖康之变,实亘古未闻之耻,官家因此有怨气,有恨意,也属寻常……不过,官家有此勾践之志,难道不是好事吗?”

“是好事,却也不是好事。”张浚连连摇头。“这便是我要说的关键了。依我看,官家专心于兴复雪耻是对的,但若只有一个兴复雪耻的念头,其余事端都不去想又如何?你刘子羽国仇家恨,与金人势不两立,难道就不在意亲眷家人、故乡旧友了吗?前几日建州生乱,你不还向我询问相关事端吗?诸位行在大臣,谁又不想着自己官阶高一些呢?便是素来谦恭守和的吕相公,之前闻得李相公不来,不也顺水推舟认了南阳?可官家呢?”

“官家……”

“吕相公对我说,官家落井前、落井后,行事都极自私……可在我看来,官家落井前自私无疑,可之后诸般行事,殊无私念,只是大公若私,又或是公私一体,根本难辨罢了。”张浚正色言道。“一个证据便是,自从官家落井之后,一意只在抗金兴复,财货、宝物、女子,乃至个人性命皆抛之脑后。”

“也是。”刘子羽也是若有所思。“便如李伯纪李公相如今被留在东南,东南都说他有苦难言,因为官家自将皇嗣、太后都托付于他,身为臣子,除了鞠躬尽瘁又能如何呢?可反过来说,哪个天子会将隐隐的废立权责托付一个臣子,还不是为了抗金?但……”

“但如此作为,哪里是一个二十岁人能受得了的?”张浚终于说出了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官家太累了……之前李相公在时宛如木偶,寿州作战时又绷到不行,而一旦西行又忐忑不安,生怕自己做不好。须知,你我二十岁时,何曾能担天下于肩上?”

“可官家毕竟是天子。”

“天子也是人,且当今这位天子,二十岁前只是悠游自在而已。”张浚愈发无奈。“你们这些人,只想着他是天子,觉得他该圣贤,却不把他当个人看……一会来个强势之人要他做木雕,一会来个老成的嫌他抗金太过莽烈要他顾全大局,一会又来个莽撞的想着让他英明神武。殊不知,你们若只一味这样,将来天子一个绷不住,做回昔日南京(商丘)模样,又是选浣衣女,又是一力避战的,你们又能如何?难道要将北面五马山那个什么信王或者扬州才数月的皇嗣推上去?韩良臣、张伯英能答应?!”刘子羽微微皱眉,俨然不想涉入这个话题,却又不得不问:“所以,便要让我留下,充实中枢?”

“不然呢?”张浚无奈苦笑。“眼下情形,身为臣子,总不能给官家选妃,劝官家少理会国事,多晒晒太阳吧?唯一能为的,不过是尽量推荐人才,让彦修你这般人物留在官家身侧,帮着官家作规划,让官家做事时少生波折……”

刘子羽放声一叹,俨然是被说服了,却还是忍不住微微气闷起来。

“不管如何,如今天下安危其实都是系在这一位身上的,官家稳才能天下稳!”张浚苦口婆心。“我自己何尝不想出去主政一方,做点大事?但最起码要等到官家这里彻底安顿下来,有了规制才行吧?”

刘子羽听到这份上,只能勉力颔首不再多言。

且说,张浚此番言语,多有他自己臆测之论,而且身为官家私人,所谓文臣中头号心腹,偏向官家的立场摆在那里,便是刘子羽虽然这些日子与他相交极好,却也不是全然信他的。

不过,有一句话张德远倒是一言道破了关键,那便是寿州大捷后西行至此的官家明显有些忐忑不安,明显有些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赵玖从来没认真当过一个正经官家,也不知道该怎么当一个官家。

一过来,立即被几个人隔绝,好不容易挣开束缚,便是坐在那里干等李纲,李纲来了当木偶,李纲病了以后正好憋到了极致,便去破罐子破摔跑到淮上倚仗韩世忠、张俊打了一仗……仗打赢了,这位赵官家也收了心,照理说该好好当官家了,然而一来道路不靖,南阳不能落地,大家也没心思教官家如何做事;二来寿州大战多少给赵官家添了点色彩,也不是谁都有胆量教他做官家的,于是才有了眼下这种浮躁现状。

而这,也正是赵官家之前犯糊涂起意留下完颜银术可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似乎认定了抗金的‘正经事’就只有作战,所以有些闻敌而喜。

回到眼下,赵官家本人可能是因为愚钝,又或者是因为身在局中的缘故,倒是没想这么多,恰恰相反,这日他一觉黑甜睡到下午,便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继而振奋起来——无他,东京留守、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副帅、枢密使宗泽又来奏疏了,而且奏疏的内容让人振奋。

宗爷爷这份札子里说的很清楚,滑州被他彻底收复了,京东东路的青州、潍州也是确定被金人放弃了,如今是个叫李成的人占据着……总而言之,金人大规模撤军已成定局,只要赵官家好生占据城池稳妥守备,那完全不用担心完颜银术可,后者或许会继续攻击,但一旦不能得手,必然北走。

当然,信的最后不免再度询问一遍赵官家,到底来不来东京?

前半截的重要情报且不提,只说后面这话中的客气,几乎让赵玖喜极而泣……须知道,穿越过来整整大半年了,除去中间李纲当政那段时间没发外,宗爷爷前后给他这位赵官家发出了十二封邀请函,都是让他回旧都安顿,平均每半个月一封。

而之前十一封,全都是国家大义和忠孝节气,又是‘祖宗大一统之势再难全’,又是‘已经给二圣修了小宫殿,官家自来住旧宫’,每句话都在准确的戳着某人的脊梁骨,道德绑架用的太溜了,以至于赵官家想解释都难。除此之外,就是东京已经有了多少多少兵马,有多少多少粮秣,正待官家至此,整顿六师渡河北伐!

但这一次,这么客气的邀请,赵官家还真是第一次见。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经过寿州一战,经过赵官家战后迅速而决绝的行动,一路走到汝阳这里,那位此刻正驻守在正北面东京的当世第一帅臣终于开始有点信任他赵官家了!

唯独碍于脸面,所以还在梗着脖子继续邀请罢了。当然了,七十岁的人了,傲娇一点完全可以理解。

总而言之,建炎二年的这个春天,对于整个天下而言,还是金国进一步昌盛、扩张,而大宋进一步萎靡和失控……毕竟京东两路、京西、关西被扫荡,大面积损兵折将,各地士民纷纷南下,城市存储被掠夺殆尽,而与此同时,坚持抗战的河北几座城市,却在不断被拔除。

不过,如果只论赵官家和行在来说的话,眼下虽然还有些波澜,可大略形势却还是向好的。

这主要是因为兵马得到收集,人心也得到了一定凝聚,而且按照宗泽、韩世忠、刘子羽的言论来看,只要妥当应付,完颜银术可这里也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那么届时立身南阳也就是肉眼可见了。

一个安稳的陪都对于行在上下的意义,不言自明。

往后几日的情形发展也大略如此,且不提外围那些风风雨雨,只说行在这里,随着赵官家派出去的招抚人手,蔡州境内的诸多溃兵、盗匪、义军纷纷降服,然后统一接受了行在的招安。

其中,虽然因为银术可动向不明,所以韩世忠没有着急下手统一整编,但眼见着地图由敌域变成己方疆界,所有人的安全感都还是得到了显着提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又过了一两日,就连唐州、颍昌府都有好消息传来——彼处的各种独立武装,虽然没有上来同意,但果然如刘子羽说的那般,本质上没有拒绝的理由,却多是犹豫观望。想来,随着韩世忠与王德急速引军进逼彼处,或许他们也该下定决心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日,三月初八上午,赵官家正与新晋近臣刘子羽一边下棋,一边讨论‘土断’之事,却忽然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臣子。

“臣翰林学士林景默见过官家!”小林学士气喘吁吁、面色惨白,由内侍省大押班蓝珪引入,却是甫一见到官家便俯首相对,并说出了一番让人颇为震动的言语。“臣行到唐州比阳,便得到讯息,范致虚在南阳惊恐难耐,日前主动要那驻守武关的宗印和尚出关救他,结果那赵宗印引数千兵出关,在南阳西北被金军一支偏师轻松大败,赵宗印自知罪大,根本没有回武关,也没有去南阳,而是逃到襄阳投奔范琼去了!武关十之**,已经失陷!”

房檐下,赵玖捏着一枚棋子沉默了一会,居然没有动怒。

“如此说来……南阳岂不是不保?”倒是一旁早已经起身避开小林学士的刘子羽脱口而出。“因为此番金人完全可以放心攻下南阳,然后从容从武关折返关西。”

赵玖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有些无力……能说什么呢?

韩世忠、宗泽、刘子羽,甚至自己和行在上下其他人都尽心尽力了,眼前气喘吁吁的小林学士之前更是甘冒奇险,然而,还是顶不住一个作妖的和尚。

“官家!”小林学士犹豫了一下,还是勉力再言。“刘晏去北面汝州找韩太尉了……他让我回来务必要与官家说,小心金人不去南阳,反而会趁势来取汝阳!因为金人既然在西面有了后路,之前在北面汝州、颍昌府截断金军退路的布置反而累赘。”

赵官家陡然抬头,却居然没有太多慌乱之态:“朕,知道了。”

喜欢绍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绍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