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 第452章 殿试,曹子建独占八斗

“呜——呜——呜——呜——”

翌日,在千秋万岁殿外边的广场上,响起了充满肃穆庄重之气的号角声。

秦牧摆驾于陛台之上,在御道之下,两边还坐着房玄龄、王安石、杜如晦、王猛等公卿百官。

士子们,整整一百九十二名士子,都在太监的引路之下,缓缓的进入广场,然后一起朝着秦牧大礼参拜。

这一刻,秦牧有一种“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感觉。

科举取士,这可谓是大魏的首例,古往今来第一次。

“请陛下出题!”

作为监考官的吏部尚书房玄龄,首先站了起身。

殿试的主考官是秦牧,自然是让他来出题的。

秦牧笑了笑,环视一周,看着在场的一众士子,说道:“诸位,朕听闻,此番会试,有近万人参与科举考试。”

“但,只有你们从中脱颖而出,可见其才。”

“尔等都是饱学之士,文采、书法、数算等皆不一般。不过,朕需要的,是能治国理政的人才。”

“这殿试,就是考校你们策论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你们光有知识还不行,还要有见识。故,朕此番出题,就两个字,治国。”

“以‘治国’为题,写一篇策论,不得少于一千字。”

“这满朝的大臣,都是你们的监考官,也是你们的阅卷官。”

“开始吧。”

随着秦牧挥了挥手,士子们就开始坐下,案几上放着笔墨纸砚,让他们可以奋笔疾书,写出一道自己满意,且文采斐然,能使人眼前一亮的策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次的殿试中,前来参加的士子,有很多着名的人物。

譬如曹植、周不疑、刘巴、董允、费祎等等,哪一个不是大才?

他们这些人,原本就是名士,朝廷可以直接征召他们做官的。

但,得知秦牧有开科举的想法,他们都想着要搏一搏,当个状元,名满天下。

毕竟,以这些人的聪明才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状元郎的含金量有多大?

那是真正的科班出身,而且,还是大魏第一个状元郎,古往今来第一个状元郎!

就这一成就,便足以让“状元郎”载入史册了。

“房大人,我写好了。”

不多时,就有第一个交卷的人。

是谁?

曹子建!

曹植!

又是他!

作为会试的主考官,房玄龄看见曹植第一个交卷,也不诧异,开始拿着曹植的卷子审阅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的曹植,年方十八,但是才气极大,名气也不小。

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曹植的身份,在诸多士子当中,是颇为特殊的。

曹植是曹操的儿子,现在曹操还跟秦牧为敌,跟大魏为敌。

不过,同样的,曹植跟秦牧的关系也不简单。

曹植的姐姐曹婴嫁给了秦牧,成了淑妃(贤良淑德四大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曹植的母亲卞夫人,也是秦牧的妃子。

这样一来,曹植该怎么称呼秦牧?

姐夫?

继父?

都可以,秦牧也不介意。

这些年来,曹操也派人过来,想把曹植接走,但是都被曹植婉拒了。

曹植认为自己待在京师洛阳,跟着秦牧混更有前途一些。

见此,曹操也没有异议。

毕竟万一他日后兵败身亡了,有这一层关系在,曹植还活着,他曹氏一族的骨血还能延续下去……

“陛下。”

房玄龄作出批示之后,就把曹植的考卷交给了秦牧阅览。

他们这样的臣子,只负责提出自己的意见,具体要给出怎样的成绩,那是秦牧自己的事情。

秦牧看了一遍曹植所写的策论,有一种心神激荡之感。

这文采,这书法,还真不是盖的。

秦牧也自愧弗如。

估计不止是秦牧,在场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在文采方面都是比不上曹植的。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曹植的才气,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但,才气归才气,虽然曹植写出来的是锦绣文章,但是这策论的重点,在秦牧看来却不怎样……

譬如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那又如何?

李白不是做官的材料。

至于曹植,能做官,但是真的不是治国之才!

在曹植交卷之后,一众士子们也都纷纷交卷。

秦牧综合所有大臣的意见,将士子们的考卷一一阅览之后,终于做出了决断。

“现在,朕宣布,本次殿试的前三甲。”

“第三名探花,江夏费祎!”

“第二名榜眼,零陵周不疑!”

“第一名状元,零陵刘巴!”

秦牧的此言一出,难免让一众士子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不服!

他们不服!

为什么前三甲,全是荆州人士?

零陵郡还占了前两名!

什么情况?

然而,这是秦牧所作出的决定,他们难以反驳。

有些恃才傲物的曹植,则是不管不顾,上前朝着秦牧行礼道:“陛下,草民不解!”

“草民的才情你是知道的。何故草民连此番殿试的前三甲都挤不进去?”

“莫非陛下你是想避嫌吗?”

“……”

“大胆!”

还不等秦牧说话,房玄龄就忍不住瞪着眼睛呵斥道:“曹植,这是陛下的决定,你怎敢质疑?”

“诺!”

曹植还很是不忿的退了下去。

不服?

憋着!

秦牧很是无语的摇摇头。

曹植这小子,胆子还真是不小,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质疑秦牧的决定?

“诸位,朕此番殿试,考的是策论,而非是才情,或者其他。”

秦牧缓声道:“前三甲的策论卷子,朕稍后会让人张贴在国子监的大门口,让众人得以一睹为快。”

“你们虽然并没有状元及第,考进前三甲,其实也不重要。”

“朕,会赐你们进士功名,留于朝中,或做一个县的父母官,至少是七品官。”

“将来你们的成就不可限量。状元、榜眼、探花又待怎样?”

“你们每一个人,以后未必不可进入中枢,位居一品大员!朕,看好你们!”

闻听此言,几乎所有士子都激动坏了,纷纷跪了下来,朝着秦牧山呼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