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 第531章 封邦建国之争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第531章 封邦建国之争

作者:迷惘的灰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4:13 来源:泡书吧

秦牧封赏了薛仁贵之后,就该跟群臣谈谈国事了。

毕竟,其余有功之臣,朝廷也会一一封赏的。

这不必秦牧太过操心。

作为尚书令的王安石,第一个手持牙笏站出来,向秦牧躬身行礼道:“陛下,我大魏而今扫灭了贵霜、高句丽、扶余等诸国,辟地万里。”

“然,如何治理这些地方,有待斟酌。”

“如高句丽、扶余、辰韩、马韩等故地,已经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进行治理。”

“然,贵霜之地甚大,朝廷是否也要在那里设立都护府进行治理?”

王安石抛出了这个问题,让在座的公卿百官都不由得面面相觑。

按照秦牧以前的习惯,会在大魏本土之外,也就是那些最新开辟出来的地方,设立都护府。

之前薛仁贵征东的时候,还没有完全灭掉东北诸国,秦牧就已经跟群臣商议,定下了安东都护府的基调。

但是,在贵霜故地的事情上,秦牧的态度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现在的大魏帝国,有安东、安西、北庭、西域四个都护府。

都护府的存在,不同于大魏本土的州郡。

因为大魏的都护府,是允许其余邦国并存的。

这就是所谓的“羁縻政策”。

只是设立都护府进行治理的话,其实朝廷所付出的治理成本,根本就不大。

最多就是派遣一批官吏过去帮帮忙,再驻扎几万兵马,驻军的粮秣辎重,全部都由当地的邦国买单……

相当于是“殖民”。

又有一些不同之处。

对于这个事情,秦牧并没有独断专行,而是环视一周,看着朝堂上的群臣,缓声询问道:“诸卿,不知道你们认为,我大魏是否也应该在贵霜故地上,设立都护府进行治理?”

秦牧的话音一落,群臣都忍不住低头沉思,或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中书令王猛缓缓的站起身,向秦牧进言道:“陛下,臣认为,贵霜故地,包括康居、大宛、呼罗珊、花剌子模等诸邦国,距离我大魏本土迢迢万里,相隔太远。”

“即便是设立都护府治理,也难保不会有暴乱发生。”

“西边的那些蛮夷,桀骜不驯,不服王化,以前他们在贵霜人治下的时候,就时常起兵叛乱,反复无常。”

“如今在我大魏治下,想必也不会例外。”

“距离太远的话,一旦西边的都护府发生叛乱,镇压不了,难道还要帝国从本土调集大军,前去围剿叛军,平定叛乱吗?”

“陛下,请恕臣直言,这样的话,无疑会极大的加重帝国的负担,得不偿失!”

王猛这是话糙理不糙。

如果西边发生的叛乱,当地的大魏驻军没办法镇压的话,只能灰溜溜的逃回来,或是战死,埋骨于异国他乡。

到那个时候,难道秦牧还要从大魏本土,调兵遣将前去镇压叛乱吗?

换句话来说,就算李靖再怎么能打,也不可能镇压得了无休止的叛乱。

李靖再狠,魏军再强,能把所有的蛮夷全部杀死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魏军不过数万,而他们所面对的,却是上千万的番邦外夷。

就算魏军还可以组织仆从军,却不能保证他们的忠诚度。

好比不久前叛乱的步度根、弥加、素利等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了。

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些胡虏蛮夷,就跟养不熟的白眼狼一样。

“王令君此言差矣。”

这个时候,吏部尚书房玄龄站了出来,老神自在的扫了一眼王猛,缓声道:“有叛乱,那自然是要镇压的。”

“如果不在贵霜故地,以及康居、大宛、乌孙、呼罗珊、花剌子模等邦国的地盘上,设立都护府进行管理,难道还要放任自流吗?”

“如此,我大魏发动这场西征之战,有何裨益?”

“我西征将士的鲜血,难道都白流了吗?”

王猛摇摇头道:“这倒不是。”

“房大人,我大魏的胜利果实,自然不容丢弃,更不能他人窃取。”

“然,如何保住这颗丰硕的胜利果实,却是眼下最需要解决的难题。”

“仅仅是设立都护府不够,远远不够!”

顿了一下,王猛又朝着秦牧作揖行礼道:“陛下,臣的想法是,何不在西方封邦建国?”

“有周一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天子把自己的功臣、子弟以及上古帝王的后裔封为诸侯,让他们到边远地区建立国家,拱卫了周王室的统治。”

“如今,我大魏也能效仿这种举措,在边远之地,域外之地封邦建国!”

王猛的这话一出,顿时让朝中的公卿百官,那是一片哗然的。

封邦建国?

这意味着什么?

谁能经得起这样的诱惑?

如果秦牧真的能效仿周王朝的那种举措,让功臣子弟到边远地区封邦建国的话,对于群臣而言,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像是薛仁贵、李靖、岳飞、张辽、高顺、陈宫、房玄龄等功臣,那都是有资格被封邦建国的。

“不可!”

这个时候,陈宫却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王令君所言,大谬!”

陈宫苦口婆心的对秦牧说道:“陛下,自古以来,因分封而引发的战乱、祸事还少吗?”

“周朝的分封制,在前期的确是起到了积极作用,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并为华夏开疆拓土,彪炳史册。”

“但,春秋战国数百年,诸侯争霸,天下纷扰,这其中死了多少人?”

“远的且不说,汉朝就有七王之乱,几乎动摇了汉朝的统治。”

“由此可见,分封绝对是弊大于利!不可为之!”

随着陈宫说出的这番话,诸如荀谌、辛毗、华歆、王朗、陈群、陈登等大臣,都站了出来,附和陈宫的这一主张。

他们反对推行分封制。

坚决反对!

“陈大人所言,未免有失偏颇了。”

王猛淡淡的说道:“汉朝的七王之乱,与我大魏何干?二者不可混淆一谈。”

“我大魏如果封邦建国的话,其诸侯国,皆在域外之地,不是大魏本土,就算那里爆发战事,也不会影响到本土多少。”

“何须忧虑?”

“这不是庸人自扰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