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 第544章 陆绩怀橘,二十四孝

随后,秦牧就在千秋万岁殿中,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凡是朝中正七品以上的大臣,都务必要到场参加。

这一次大朝会的宗旨,也是十分明确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秦牧不能容忍,在国内还有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几乎要饿死的情况下,满朝文武还要铺张浪费,极尽奢侈的。

所以,朝廷要颁布一道《戒奢令》,来告诫天下的臣民,要求他们勤俭节约,切勿浪费粮食……

话是这么说,朝廷对于一般的百姓,哪怕是士族豪绅,只是劝诫,哪怕对方真的铺张浪费,挥霍无度,朝廷也不会治罪什么的。

官吏则是不同。

但凡是朝廷的官吏,有编制的人,全部都要厉行节俭。

如果被抓到一次浪费粮食的行为,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款,第三次则是要罢官夺职了。

对此,群臣心里固然不满,却也不敢作声。

“陛下。”

作为尚书令的王安石,拿着一道奏本站了起来,向秦牧躬身行礼道:“赈灾粮遭抢一案,现在已经查清。”

“乃是濮阳境内牛首山的贼寇所为。他们有数百人,扮作暴民,并裹挟流民,强抢了三万石的赈灾粮。”

“东郡太守顾雍已经派兵剿灭了牛首山的贼人,缴获了粟米二千四百余石。”

闻言,秦牧眯着眼睛道:“这些贼寇,还真是胆大包天。”

“连朝廷的赈灾粮都敢抢?顾雍这个东郡太守是干什么吃的,为何濮阳境内,还会有人数如此之多的贼寇?”

王安石苦笑一声道:“陛下,可能这也怪不了顾雍。”

“据他在奏疏中所说,牛首山的贼寇乃是流寇,常年在兖州、豫州一带流窜,虽然几次经官军追击,却未能全歼。”

“这次,他们那些流寇只是因为濮阳的灾情严重,这才扩大了一些势力,也因此敢于抢了赈灾粮。”

秦牧点了点头道:“罢了,就算顾雍……功过相抵吧。”

“陛下圣明!”

王安石恭维了一句。

“陛下,臣还有事启奏。”

“讲。”

“东郡太守顾雍上书弹劾濮阳县令陆绩。陆绩在濮阳县令任上两年,贪赃枉法,勾结奸商,强取豪夺了许多不义之财。”

王安石沉声道:“尤其是在此番濮阳水患中,陆绩以自己身为县令的权力,为奸商大开方便之门,导致治下的地方物价飞涨,迫使濮阳的百姓为活命,不得不倾家荡产,乃至于卖儿卖女,以换得些许口粮。”

“什么?”

秦牧闻听此言,不禁眉头一皱,颇为诧异的说道:“竟有此事?”

大魏治下,会发生这种事情?

这让秦牧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心里更是无法接受的。

“等等。陆绩?可是吴郡陆公纪吗?”

“回禀陛下,就是他。”

“不可能。”

秦牧摆了摆手道:“朕见过陆绩,知晓他的为人。”

“陆绩乃至孝之人,性情淑均,绝不可能干出此等伤天害理之事。这其中,会不会另有隐情?”

秦牧的语气中透露出了一种疑惑的意味。

王安石叹了口气,缓声道:“陛下,有时候,人是会变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也。”

“说不定陆绩一开始也是清廉的,只是经不住诱惑,这才堕落成了贪官。”

“……”

秦牧深感无语。

陆绩是什么样的人,难道他还看不出来吗?

不过,王安石有一句话说对了。

很多人的确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真正能做到不忘初心的人,少之又少。

只是秦牧真的不信以陆绩的为人,能干出鱼肉百姓,贪赃枉法之事。

陆绩是何许人也?

他可是“二十四孝子”之一。

当年,六岁的陆绩去拜访袁术,离开的时候怀里揣了三颗橘子,不慎坠地,被袁术看见,原来陆绩是要把橘子带回去给自己的母亲吃。

这就是“陆绩怀橘”的典故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陆绩官至郁林太守、偏将军。

他为官清廉,奉公守法,等到任期已满,要返回吴郡的时候,陆绩要搭乘船只跨海,只是没有重物压着,恐怕海上的风浪会把船只掀翻。

所以,陆绩就命人找了一块巨石压着船只,回家后还把那块巨石放在家门口,人称“郁林石”、“廉石”。

这样的陆绩,岂能是那种势利之徒?

秦牧想了一下,便道:“不能听信顾雍的一面之词,就认定陆绩是贪官。”

“不管怎么说,陆绩都是朝廷命官,他是否真的贪赃枉法,勾结奸商,鱼肉百姓,现在也还不得而知。”

听到这话,王安石低着头道:“陛下,陆绩贪腐,已经证据确凿了。”

“有人检举陆绩之后,东郡太守顾雍就派人前往陆绩府上搜查,搜出的黄金、铜钱、蜀锦、玉帛等财物,折合约一千八百万钱!”

“他一个正六品的县令,一年俸禄也就六十万钱。”

“陆绩就是当三十年的县令,也只能挣这么多钱!”

这时,还不等秦牧说话,坐在一边的中书令王猛眯着眼睛,沉吟片刻之后,便起身反驳道:“王令君,仅凭从陆绩家里搜查出来的财物,也不能认定人家陆绩就是贪赃枉法之徒吧?”

“万一这是他原来的家产呢?”

王安石摇摇头道:“相国大人有所不知。这陆绩原本就家道中落,不然何至于年幼之时见袁术的时候,还要怀橘遗亲?”

“而且,从陆绩的府上,的确搜找出了他跟几个不法商贾勾结的罪证。”

“这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了。现在,陆绩已经被收押,等候朝廷的诏令,就将他押解回京,择日再审了。”

陆绩毕竟是朝廷命官,不会轻易被处死的。

秦牧早年还确立了完善的复议制度,对于这种涉及到人命的案子,还要“三复奏”。

哪怕是普通的百姓,也有三复奏的权利。

诚然,这加大了执法官员的工作量,却也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陛下。”

就在这时,一个坐在朝堂后边的年轻大臣,手持牙笏站了起身。

秦牧瞥了一眼,正是担任御史的曹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