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 第329章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图强

秦牧点了点头道:“知道屈辱就好。”

“子义,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图强。”

“昔日,春秋时期的孟明视屡次败给了晋军,不也发奋图强,背水一战,最终成功击败晋军吗?”

“像大耳贼那样,诚然,寡人看不起刘备的为人,但是他屡战屡败,还能屡败屡战,越挫越勇,其韧性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所以说,你战败一次算什么?我们可以战败一次、两次、三次和无数次,而他刘备只要战败一次,他就完了!”

被秦牧这般宽慰的太史慈,不禁感激涕零,再一次跪在地上,向秦牧磕头道:“大王,臣一定要报仇雪耻!”

“好!”

秦牧微微颔首道:“子义,寡人一定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大王,报仇的事情之后再说。”

太史慈一脸羞愧难当的神色,低着头道:“臣在巴东丢城失地,损兵折将,几乎使全军覆没。”

“臣自知罪孽深重,不求苟安,但有复仇之心。臣一定要为死难的弟兄们报仇雪恨!”

“然,有罪不罚,军法难行,臣请大王降罪,以示惩戒,以正军法!”

在秦牧这边,从来就没有覆军杀将的说法。

战败并不可耻,只要能知耻而后勇,没有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秦牧未尝不可再次启用像太史慈这样的败军之将。

但是,不管怎么说,太史慈终究是几乎使数万秦军将士在巴东几乎全军覆没,还丢了江州城,以至于偌大的巴东郡都沦陷了。

这样的罪责,太史慈作为一军之主将,是难辞其咎的。

秦牧要是不降罪于太史慈,也说不过去。

“好。”

秦牧想了一下,便道:“子义,江州之战的败北,你的确是罪责难逃。”

“寡人便收回你的乡侯之爵,以及全部食邑,但保留你奋威将军的官职,希望你能戴罪立功,切勿使寡人失望。”

“多谢大王!”

太史慈忍不住眼圈一红,又朝着秦牧跪了下来,磕了一个响头。

在场的赵云、徐晃、张辽等将领,也都铭感五内,认为秦牧的确是宽仁为怀,太喜爱太史慈了。

的确。

太史慈是秦牧的心腹爱将。

这个时候的太史慈,对秦牧的忠诚值已经提升到了98,忠心耿耿,就算秦牧让太史慈拔剑自刎,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解决了太史慈的事情后,秦牧又坐在帅位上,看着在座的一众谋士大将,沉吟片刻后,缓声道:“诸位,眼下在巴郡那里,我军仍有大概一万五千人之众,还占据着阆中、汉昌二县,寡人料定刘备也不敢贸然进兵。”

“就算他敢进兵,阆中、汉昌还在我手,若不攻克这两座城池,刘备军的粮道也会遭受威胁。”

“所以,我军现在最主要的目的,仍是竭尽全力,猛攻雒城,再长驱直入,破了成都城。”

“鲁肃。”

“臣在!”

“寡人任命你为巴郡大都督,都督巴郡诸军事,即刻奔赴巴郡,你负责屯兵于阆中,黄忠负责屯兵于汉昌。阆中、汉昌不能再丢了,你二人一定要坚守这两座城池,不得贸然出战。”

“诺!”

鲁肃当即答应下来。

不是秦牧信不过黄忠。

而是,对手是刘备、诸葛亮这些人的话,让鲁肃出镇一方,来抵御他们的进攻更为合适一些。

鲁肃文武兼备,懂得审时度势,有将帅之才,让鲁肃来对付刘备的荆州军,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即便诸葛亮真的算无遗策,有神鬼莫测之才,秦牧还真不信他能连战连捷,把整个巴郡都打下来。

旋即,秦牧又作了一番人事调动。

陆逊、吕蒙、司马懿都要被秦牧调到雒城前线,将功折罪,杨修则是跟着黄忠一起屯兵汉昌,以避免黄忠在关键时刻犯糊涂,打了败仗。

“大王。”

这时,刘晔皱了皱眉头,向秦牧进言道:“我大军猛攻雒城,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战事仍旧未能取得多少进展。”

“雒城易守难攻,城中之屯粮、屯兵恐怕也不在少数。长此以往,对于我军而言,将是大为不利之事。”

“现在军中的粮秣辎重短缺,中原、河北诸州虽还能征调一些粮秣辎重运抵前线,却是越来越少了。”

“再过一个月,便是秋收时节,倘若耽搁了秋收,误了时候,大王治下州郡之子民,恐怕粮食歉收,无以为继,将不利于国库之收入。”

“请大王明鉴。”

这就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了。

汉中、征益州之战中,秦军几十万人马出征,光是投入的战兵就有二三十万,苦战了近一年之久,粮秣辎重的消耗就是极为巨大的。

益州距离中原又是迢迢千里,道路难行,运粮的队伍要走上一两个月才能抵达前线。

这且不说,秦军的背后,为了运输粮秣辎重,也投入了数十万的民夫!

大概是多少人?

两三个民夫负责一个士兵的口粮以及武器装备,攻城器械等等。

所以说,秦军前前后后征发的民夫,就有近六十万人!

秦牧可以诈称“八十万大军”,这是没毛病的。

战兵、民夫加起来就超过了八十万人,可想而知会对秦牧治下的中原、河北诸州郡的农事生产造成多大影响了。

八十万人的士兵、民夫,那就是八十万个青壮年男子,八十万个家庭!

秦军连年征战,几乎没怎么消停过,所以囤积的粮秣辎重,也就能支持一两次大战的消耗。

如果长年累月的持续作战,秦军迟早会陷入崩溃的。

这不是对峙阶段,而是经常行军打仗!

秦牧皱了皱眉头道:“子扬,你是想让寡人退兵,班师回朝,以待来年再战?”

刘晔摇摇头道:“这只是最坏的结果。大王,眼下大军已经进抵雒县,距离成都不过百余里之地了,岂能放弃?”

“臣认为,我军应当速战速决,不能再继续被雒县的敌军牵制下去了。”

速战速决?

秦牧又何尝不想速战速决,奈何雒城太过坚固,秦军虽兵多将广,也是一时间难以攻克雒城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