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截胡甘糜夫人,气哭大耳贼 > 第500章 量中土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

秦牧对于这种事情,那是相当反感的。

华夏的历朝历代,从古到今都是一样!

统治者好大喜功,爱慕虚荣,时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对于朝贡自己的国家,回礼极为丰厚,甚至是丰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诸藩属国送来的只是一些土特产,值不了什么钱。

作为宗主国的华夏王朝,反而会以十倍、百倍的礼物回馈。

这不是纯纯的“大冤种”吗?

这样的大冤种,谁爱当谁当,反正秦牧是根本不稀罕!

面子工程要不得!

别看大魏而今海晏河清,家殷人足,看上去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实则依旧有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食不果腹的百姓,还是大有人在的。

有这种闲钱,秦牧还不如拿来用于民生。

“陛……陛下。”

杜如晦硬着头皮道:“如若这回礼太过丰厚,臣等可以再改一改。”

“不必了。”

秦牧摆了摆手道:“礼部、鸿胪寺要拟出一个章程。从今往后,在回礼的问题上,也不必那么麻烦。”

“礼尚往来,那是应该的。”

“直接折现吧!”

“如倭国这一次的贡品,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这十个奴隶,朕姑且算他个一万钱。”

“班布二匹二丈,朕姑且算他个五千钱。”

“就回馈倭国使团一万五千钱。”

“啊,这……”

秦牧的此言一出,顿时满座皆惊。

斑布且不说,这一千钱一个奴隶,不是很磕碜吗?

要知道,大魏通宝(铜钱)的购买力不低,但是两三千钱才能买到一只羊。

这么一看,倭国生口(奴隶)的价值,岂不是连一只羊都比不上?

“不妥!”

大鸿胪王朗忙不迭的站出来,据理力争道:“陛下,绝不能这么做。”

“这毕竟是两国来往,礼尚往来,岂能跟做买卖一样等价互换?”

“诚然,倭国臣服,那是我大魏的藩属国,但是这样的回礼,臣认为太过冒犯,显得泱泱大魏,太过小家子气了!”

“陛下啊,我天朝上国,就要有天朝上国的气度!”

“区区薄礼,怎能拿得出手?这不符合大魏之国格!”

闻听此言,还不等秦牧说话,杜如晦也跟着进言道:“陛下,王大人说的没错。”

“如若大魏今后的回礼都是这般,恐怕……微臣恐怕今后将少有四夷邦国遣使来贡。”

“请陛下三思!”

“臣附议!”

刑部尚书辛毗点了点头道:“陛下,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如倭国一般,虽然送的礼物太少,太过寒碜,但是他们不远万里,历尽艰辛,远渡重洋而来,殊为不易。”

“我大魏若是这样回礼,恐怕会寒了倭人之心,寒了诸藩属国之心!”

“陛下,请三思而后行!”

听到这话,秦牧嗤之以鼻的笑了笑,说道:“诸卿,朕问你们,何为‘纳贡’?纳贡不同于送礼,纳贡是臣服!”

“倘若回礼,还是丰厚十倍、百倍的回礼,那将我大魏之国格,置于何地?”

“诸卿可别忘了。大魏是宗主国,有别于藩属国!”

“朕要的,不是名义上的宗藩关系!”

顿了一下,秦牧的眼中闪过一抹厉芒,沉声道:“责令,礼部、大鸿胪寺再改一改,从今往后,纳贡之国,臣服之国,不再有任何回礼!”

“藩属国所献上的礼物,那都是我大魏应得的,何须回礼?”

“岂非荒唐?”

“……”

秦牧的这话一出,群臣都不由得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吭声了。

原来秦牧还是用商量的口吻,想改一下给诸藩属国的回馈之礼。

现在可好,秦牧直接不给诸藩属国任何回馈之礼了。

那些藩属国所献上的礼物,他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是何道理?

难道,秦牧就不担心,从今往后,都不会再有任何一个邦国前来洛阳纳贡吗?

杜如晦深吸了一口气,壮着胆子,颤巍巍的说道:“陛下,若是如此,恐怕今后到京师朝贡的藩属国,将极大锐减,请陛下三思!”

秦牧淡淡的道:“若不来朝者,若不纳贡者。”

“朕,必当发兵,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再不服,灭国!”

闻言,朝堂上的公卿百官们,都感受到了秦牧坚决的态度,不由得改了口风,赞同秦牧的主张。

这就是开国皇帝的话语权了。

一言以蔽之!

大魏的“祖制”,是从秦牧这里开始的。

谁敢不从?

“陛下!”

杜如晦跪了下来,痛心疾首的向秦牧说道:“我大魏作为天朝上邦,朝贡体系,怎能弃之不要?”

“这不是量中土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

“自古以来的朝贡体系,也绝非是跟做买卖一样,需要讨价还价,必须要占便宜。”

“陛下,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

“我泱泱大国,岂能毫无大国之风范?”

“……”

秦牧沉默了。

秦牧言尽于此,杜如晦都如此敢言直谏,让朝堂之上的公卿百官,都不禁为他暗暗捏了一把汗。

别看秦牧平日里是平易近人,善于纳谏的形象。

但,秦牧骨子里,或多或少已经有些刚愎自用了。

这几乎是所有雄才伟略君主的一种“通病”。

这样的“刚愎自用”,有利有弊。

因为,这样的君主往往有主见,做事不会优柔寡断,也不会偏听偏信。

现在秦牧已经做出了决断,杜如晦却仍要进谏,就不怕秦牧一怒之下,把他罢官夺职了吗?

杜如晦没有说话,而是一个头磕在地板上,等候着秦牧的回复。

其实,对于杜如晦所言,秦牧也是知晓其中之利害关系的。

纵观华夏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一直是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事实正是如此。

每个朝代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朝贡体系,如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明成祖等等皇帝,都以“武功”着称于世。

而每当有藩属国来朝贡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薄来厚往。

那些藩属国送来一件礼物,他们就会回馈十件、一百件的礼物。

原因何在?

仅仅是为了面子吗?

不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