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 第249章 时代落幕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249章 时代落幕

作者:明月共举杯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6:01 来源:泡书吧

“不止如此。”

这个时候,李先又再补一刀:“除了长沙国外。北伐之后,宁海国新增了五万战兵,同时地方上,还有五万府县兵。

而且该国同样建起了乡勇民团制度,举国上下,也有十余万民团。

这加起来,便是二十余万兵马了。

南海国那边,虽没有学长沙、宁海两国,但国内也有近两万的宫廷卫士及地方府县兵。

而且该国官员,大多由原本南海派的弟子充任,这些人大多出自南海郡的地方豪强武人。

此些群体,在地方向来势大根生,多有财力威望。而且族内子弟,也多习武艺。

故而让他们领军出战,或许艰难。

但若有外敌入侵南海国,这些豪强武人,为了保卫家乡,保卫自己的利益,却是会拼尽全力的。

到时在地方上,拉出十几、二十万兵马来,丝毫不成问题。

而且这些兵马都是乡党亲族,虽然不怎么通晓战阵旗号,凝聚力确实不差。又出自武人世家,勇力也不弱。

南海国看似武力孱弱,才一两万兵。

但却是藏兵于民间,实际上也不好打。

朝廷想要攻灭这二国,没有二十万兵马,再有一两位先天宗师统帅,也是不可能。”

嗯。

这样算算,如今参与叛乱的三国,兵马有多少了?

长沙国八十万、宁海国二十余万、南海国也二十余万,总数加起来都一百三十万以上了。

别管这些兵马质量怎么样,就算是民团乡勇,野战不行,守城总归行了吧?

就更别说,这一百三十万兵马之中,还有三十余万战兵精锐了。

沉丘只是在心中算了算,对于是否要出兵平乱,就已经彻底没了心思。

“好了,别说了。”

这位建武天子摆了摆手,止住了还要继续罗列数据,以劝说自己不要动兵的兵部尚书李先,郁郁说道:“朕知道这三国难打了,不会出兵了,你别再说了。”

李先闻言,连忙行礼道:“陛下,此三国并非不能灭,只是需要时间等待罢了。待十年后,二十年后,等江东四郡休养生息,以朝廷之力,绝对能灭之。”

只是听了这话,沉丘却没什么兴致,只是点了点头:“朕知道了。”

面对叛逆,却不能举大军讨平之。

这个残酷现实,令这位新登基的建武天子,内心颇受打击。

此时已不想再多管这些事情了。

李先见此,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好在如今已劝住了君王,目的也是达成了,故而只得再行一礼,然后默默退下。

就这样。

面对站出来,公然独立叛乱的长沙、南海、宁海三国,面对自己法理受到威胁,国格受到降低的危害。

金陵朝廷这边,新生的宁国,并未做出什么反应。

这位才开国没两月的建武天子,做起了鸵鸟,缩起头来,对于这一切当做的没看见。

而这番姿态表现,在传了开后,天下无数在观望金陵朝廷态度的人,顿时哗然。

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金陵朝廷的退缩,宁国的退缩,都意味着什么?

而这一片喧哗之中,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建武二年的时候,从长沙国传来的消息,将这波声浪推得更大了。

……

洞庭郡巴陵城,率师已经屯驻在这里数月的长沙王陆渊,在等了数月后,依旧没见到金陵朝廷的动向。

最后在探查了宁国朝堂的消息后确认,那位建武天子当起了鸵鸟,不可能再出兵了。

于是在宣布独立脱离了金陵朝廷的朝贡体系后,又于建武二年正月初八这日,在巴陵城外祭天。

随后宣布,改国号为楚,但尊位依旧为王,是为楚王。

接着以楚王之名,陆渊宣布改元神武,正式与金陵朝廷做了彻底的切割。

紧随长沙国之后,同样在正月初十那天,宁海国也改国号,以国主苏玄歌的姓氏为名,建苏国。同样改元广武。

长沙、宁海两国,彻底成了过去。楚国、苏国,拉开了新的篇章。

而随着这两国的改名建元,以宁国为代表的金陵朝廷,对于整个扬州区域的霸权,也正式宣告着瓦解。

天下霸主的位置,继承了越国正统的新生宁国,不管从名义上还是实质上,已然丢失。

至于在扬州区域内的霸权,虽然还能勉强维持着。

但若是由于原先说的一样,汉中、西川二国,随着与金陵朝廷的隔绝,慢慢也跟着脱离独立。

九真一郡也独立建国。

等失去了这些外围藩属屏障之后,那么只剩下江东四郡的宁国,便也就彻底从原本占据扬州大部的大国,彻底变成占据扬州东部一隅的区域强国了。

而以上两国一郡,什么时候会独立脱离,谁也不清楚。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等着两国一郡独立脱离的时候,便就是宁国扬州霸权落幕的那一天。

到时从天下霸主跌落成扬州霸主的宁国,将彻底从霸主的宝位跌落。

那是,临海郡世家掌控江南扬州两千余年的历史,也将在此刻画上句号,成为过往。

属于六姓七族的时代,属于金陵世家的时代,属于宁国的时代,在陆渊这个穿越者的撬动下,正渐渐落下帷幕。

而对于这些旧时代的事物,他还在更加努力,争取将他们彻底扫进垃圾堆中。

然后新生的楚国,将接过扬州的霸权,参与到天下的逐鹿之中。

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

作为长生者的陆渊,坚信着这一点。

因为别人熬不起,但他,肯定是能熬死所有和自己同时代的人的。

到时候别人都死了,剩下的英雄,不就只有自己一人吗?

此为熬命战法。

……

长沙、宁海二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名建元。

倒是南海国这边,此次却是没有紧跟着两位盟友,依旧维持着南海国号。

甚至虽然独立了,却还用着建武天子的年号。

随着楚国、苏国的野心暴露,显然严望秋也开始防备起了这两位盟友。

此时使用建武年号,就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毕竟他很快就要老死了。

而自己死后,南海国就没了先天宗师庇佑。到时两个强大盟友在侧,全都拥着数十万兵马。

这许多大军,谁知道是防备宁国的,还是盯着自己的。

都说人老成精。

严望秋只是老了,很多事情都有心无力,不想再动弹了。

但这却不意味着他老湖涂了。

怎么着,也是活了一百多岁的人,一些事情的弯弯绕绕,阴谋诡计,还是瞒不过他的。

而南海国的这次脱离脚步,自然也引得楚国、苏国不满。其中苏玄歌更是派出使者,前往南海国进行谴责。

陆渊那边,同样也派出使者。

但却不是去谴责的,而是交流感情,给严望秋送些礼物,以安这位盟友之心。

同时则询问,原先南海国答应楚国的各种援助,是否还算数?

在得到了援助依旧作数的回答后,陆渊对于此事,便也就不多管了。

反正不管是苏国、还是南海国,他也没指望两国真的能跟自己一条心。

只要他们答应自己的好处还依旧作数,能继续出钱粮,帮自己养着日渐扩张的大军,这就足够了。

不过即便如此,三国之间,在此事之后,盟约已然出现了裂痕。

如今虽然还未彻底决裂,但时间想来已经不久了。

或许等严望秋一死,没了这位先天宗师后,三国之间,便会看见刀兵。

毕竟,陆渊这边有南海、苏国两国援助,自己也差不多有两郡之地,所以才养得起二十四万兵马。

可苏玄歌的苏国,才只有一郡之地,国内赋税又被陆渊割去了三分之一,却养着十万兵马。

如今虽然能靠着对内横征暴敛撑着,但这显然不能长久。

若不快点寻到新的财源,那么这如今养起来的十万雄兵,可就不是苏国的镇国支柱,而是祸乱之源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收不到饷银的武夫大爷们,可不会管你国家是否艰难,百姓是否困苦。

他们只知道,你不给我发钱,扣了我的饷银。那么既然你不给,就别怪我自己动手拿了。

面对拖欠军饷的事情,纵然你是先天宗师,这点也不好办。

当初武安侯那么厉害,可在进入西川平蜀的时候,后勤被断了,手下大军不照样哗变吗?

连武安侯都做不到的事情,苏玄歌一个半路出家的国君,就更不可能做到了。

所以在庞大的财政压力下,苏国对外扩张,已然成了一个必然之事。

区别只是如今的苏国,还能撑几年。

这场对外的扩张之战,打的究竟是谁罢了?

从如今的周边局势来看,国君即将老死,很快就没了先天宗师庇佑的南海国,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目标。

严望秋估计也正是看到了这点,从苏国不断扩军的举动之中,感受到了危机,所以才会慢慢脱离三国同盟,向着宁国靠拢。

想的不正是盟友靠不住后,能借着金陵朝廷的力量,来保住自己国祚吗?

至于这么做,是不是饮鸩止渴,已经将死的人了,也顾不了这许多。

能解一时渴,便算一时吧。

……

神武元年正月十五。

刚刚建成的楚王宫内,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大红颜色布满了整个宫廷,便连宫内最低级的宫女宦官脸上,也在这节日的氛围下露出了笑容。

进贤殿内。

陆渊正与王后两人,在这元宵佳节,招待着朝中文武官员。

楚国新立,改元神武,这两项事情,都是极为振奋人心的。

因为这代表着以陆渊为首的楚国集团,在与金陵朝廷为代表的宁国集团的争斗中,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从此以后,不仅楚国脱离了宁国的掌控,而宁国也彻底跌落了天下霸主的地位,甚至连扬州霸主的位格都及及可危,随时有着跌落的风险。

这等霸主跌位,霸权空缺的时代,正是英雄搅弄风云,重整霸权之时。

而放眼整个扬州,除了已经在衰落的霸主宁国外,不管是岭南的苏国、南海国,亦或者是西边的汉中、西川二国,相比起新生的楚国来说,都是弱小太多太多了。

此四国,绝无争夺霸权之可能。

而除了原本越国体系下的几国外,扬州地界上,还剩下的就只有西南那边的大小数十个夷国了。

那些夷国,实力虽然也不弱,甚至其中强者,比起楚国也不逊色。

但这些蛮夷之国,终究是化外之名,向来以金陵朝廷为代表的江南正朔,有着格格不入的文化与矛盾。

而且西南诸夷国,虽然疆域也算广大了,哪怕被灭了一个静海国,也依旧还有相当于江南这边的六七郡之地。

可这六七郡之地,却有着三个大夷国瓜分,这些夷国之间,也矛盾重重,许多部族世代相互攻杀,有着血海深仇,根本无法整合到一处去。

所以他们深陷于内斗,也根本抽不出力来,参与外界的扬州争霸。

故而这细数一遍,放眼整个扬州之内,能撼动金陵宁国霸权的,也就只有横跨三郡,疆域万里,户口百万,雄师二十余万的楚国了。

身处在这么一个充满生机,勃勃向上的国度,并且成为其中官员,参与了霸权之争。

你说说,对于那些胸怀天下,有着大抱负的文武官员来说,能不为此欢欣鼓舞,振奋士气吗?

砰砰砰!

恰在这时,宫廷之内,已安排好的绚烂烟花,呼啸着在这夜空绽放。

靡烂炫目的色彩之下,衬托着如今大楚的风华。

“诸位,我大楚虽已脱离宁国,独为一体,自成正统。但新朝初建,一切皆是百废待兴。

梳理国政,治理万民。外御贼虏,征伐天下。

日后诸多功业,皆须诸位贤臣辅左。

望我等君臣能够共体一心,与这世上,开创属于我等之神武盛世。”

数轮焕彩的烟花过后,陆渊站起身来,手拿着酒盏,对着下方众多大臣朗声祝词。

“大王英睿,臣等定用心竭命,辅左大王,开创神武盛世!”

“生逢圣君,此生幸甚,臣敢不用命!”

“吾王万年!”

下方诸多臣子,此时也纷纷抬酒行礼,发自内心的祝贺。

陆渊听了,跟着笑笑,然后道:“卿等慢用,孤与王后,便不多留,以扰诸位兴致了。”

说罢,他便搀扶着旁边的蓝彩儿,小心翼翼的扶着她离去。

身后众臣见此,齐施一礼,送走了大王与王后。

接着,没了君主在场,众臣子也没了束缚,顿时举杯换盏,离开坐席,与相熟之人欢饮去了。

已经远离进贤殿的陆渊,此时还能听到身后喧嚣之声,于是不由扭头,对着旁边蓝彩儿道:“王后,此间盛世,皆是你我日后孩儿的。”

他指着身后宫殿,又指着外间点起了星星灯火的巴陵城,大抒豪情壮志。

蓝彩儿听着这话,温柔的摸了摸自己已经隆起的肚皮,看着陆渊脸庞,轻轻的靠了上去,嘴中呢喃道:“妾与孩儿,此生便托于大王了。”

陆渊搂着蓝彩儿,温柔笑道:“王后放心,就算是为了我等孩儿,孤也会打下大大疆土,让你们享尽世间荣华的。”

说话间,他感受着怀中人的体温,倾听着对方肚子中的律动,体会着那生命的声音,整个人也不由生出一些恍忽。

从隆庆十八年自己穿越过来起,到如今的神武元年,已有二十年时间了。

穿越二十载,自己也要在这个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孩儿了吗?

自己就要做爸爸了。

这种奇妙的体验,让陆渊这位宗师与修仙者,都不由心神波动。

他一边想要亲近这个自己的孩儿,亲近自己在这个世界留下的印记。但一边又怕自己投入感情太多,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时,悲伤过度,伤神伤心。

两相为难,真是让人左右纠结。

‘罢了,罢了,一切顺其自然吧。’

烦恼之后,陆渊长叹一声。

“大王?”

这声叹息引起了蓝彩儿的注意,已经怀孕而敏感的她,不由抬头看来。

“没事,天有些冷,我们先回去吧。”

陆渊低头,微微一笑,然后扶着自己妻子,往寝宫走去。

身后灯火繁华,两侧跟随的内侍宫人,皆是脚步轻轻,呼吸轻缓,丝毫不敢打扰眼前这对楚国极贵之人的兴致。

而行走之间,陆渊已然看开。

不管日后是否会为自己孩儿心伤,但如今诞下一个孩儿,对于稳定国内,对于巩固国本,无疑是有极重要的好处的。

甚至一个孩儿还不够,自己还要多生几个,最好生几十个。

‘或许生的多了,到时就算送走一两个,心中的伤心难过,也会少上许多?’

陆渊心中这般想着。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从未做过父亲。

故而对于这种父子之情,也极为陌生与茫然,不知该如何应对。

此时也只能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出这种推论了。

至于是否正确,也只能让时间,来慢慢验证了。

但眼下。

为了自己,为了即将出生的孩儿,先把楚国壮大,总是没错的。

事关太平道书的修炼,可不能放下啊。

这是自己长生之路的护道之法,是绝不能抛弃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