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 第274章 许国昆海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274章 许国昆海

作者:明月共举杯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4-30 14:56:01 来源:泡书吧

如今大楚国内,不算新设的黔中郡,其它三郡十七府,五百七十余万人口,每年总是或多或少会有人触犯刑法,因此获罪。

这点,即便是如今大楚处在上升期,国内各项资源分配较为平均,百姓生活富足,地方教化充沛,也是避免不了的。

按照这几年刑部汇报上来的数据,大楚三郡一十七府,每年获刑的轻重罪犯大致有两万到三万余人,具体在这个框架内上下浮动。

与总人口相较,差不多三百或两百比一的比例。

怎么说呢……

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数据了。

毕竟这是包含了大量轻小罪行在内的,并不是都是重型犯。

而轻小罪行,性质大概就相当于陆渊前世,一些人喝醉了酒,彼此间相互推搡斗殴,或者酒驾违规,亦或者偷了几百几千块钱的财务等等这类,甚至还构不成量刑的罪名。

放在如今的大楚,也就是被衙门罚点钱,或者去做几天半月的苦役,亦或打十几鞭子的处罚等等而已。

算不上严重。

所有罪犯中,真正够得上重刑的,每年也就一两千人罢了。与总人口大概在三四千比一的比例,是真的算不上多。

还赶不上每年自然死亡的人呢!

在这个乱世犯罪率才这么点,已经称得上地方大治了。

从这方面也能看得出,陆渊建立的大楚,在这个王朝新生期,确实是各方面都是往好的正方面发展。

这也是他敢于出兵西南夷,发动这么一场规模浩大的征伐的底气之一。

“现在我大楚一年有两三万罪犯,如果把这些人不论罪行大小轻重,全都流放到黔中郡来,那么每年都能给黔中郡添加两三万人口。

如果再放宽些条件,允许那些罪犯家属跟着一起流放的话,这人口可能还要多上几千,能稳定在一年三万人左右。

而按照目前兵部和户部,招募黔中郡府县兵和移民的情况来看,一年下来应该也能征集个一万人左右。

这样每年往黔中郡的移民,就有四万人以上。

一年四万人,持续个十年,那就是四十万人。

而如果再算上给这些移民分配的夷人妇孺,那就是四十万户。

用十年时间,消化四十万户夷民。

十年后,我大楚在黔中郡,就能多出百万编户的归化夷民。二十年后,等新生代长成,这些归化夷民,就是真正的楚人了。

到了那时,黔中郡也就算彻底巩固了。”

陆渊在心头这般盘算着。

出于名声和国内稳定的考虑,在国民不愿意移民到黔中郡的情况下,他也不好强行将人迁移过来,那样容易激起民怨。

使得好不容易稳定的地方,再度生起变乱。

但如果是流配罪犯,哪怕是流配一些没犯什么大错的小罪犯,这就没什么问题了。

虽然对一些轻小罪犯,直接动用流配千里的刑罚,有些处罚太过,乱用刑罚的嫌疑。

但如今是个什么年月?

现在可是乱世啊。

乱世用重点,这不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吗?

而且将乡里面的那些罪犯,全都流放走,也等于变相维护了地方上的治安,帮乡民们解除了一些安全隐患。

这对于大家都是有利的事情。

所以哪怕心里觉得朝廷惩罚太重,但明面上乡民们也不会说什么,说不定还会跟着叫好支持。

这就等于争取到了民心。

如此朝廷上面有政策,中间有基层政府和驻军的强大执行力,底层下面有民心支持。

唯一可能反对的,可能就是那些罪犯和罪犯家属了,但他们的意见没人会在乎。

有这些种种条件在,这像流配罪犯的政策,执行起来自然没什么难度。

“还有现在国内哪些,从北边迁来的原周人武林势力,以及一些现在都拎不清,跟东边宁国不清不楚的本地江湖势力。

这些人,这段时间也搞了不少小动作,甚至还闹出骚乱,公然违反朝廷禁令。

原先我不处置他们,是不想激起地方动乱,导致后院失火。

但现在既然小青已经是先天了,国内有足够的力量守护,那自然没必要容着这些二五仔,正好一口气全都处理掉了。

将这些江湖叛逆,全都镇压抓捕,应该也能清理出万余人来,还都是有着武力的。

把他们流放到西南夷来,正好充沛本地楚人的武德,让那些江湖武人去对抗那些时不时跑出来造反的西南夷人,借他们的力量守护地方。

甚至都还不用担心这些江湖武人和夷人勾结,因为与东扬人有血海深仇的敌人,根本不可能信任这些同样是东扬人,或者是同样为三帝苗裔的江湖人。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防止这些江湖武人逃跑。

嗯,或许把他们家卷也一起迁过来,当做人质是个好办法。

有这么一支力量在,也能对维护本地官府的统治,起到有效作用。

这样也算废物利用了。”

陆渊又想到了这几月来,皇城司传来的国中江湖武人的各种异动,眼中就不由闪过一抹冷色。

先前周青还没先天,国内实力还不充足,处理这些漂亮小丑的时机不成熟,他一直强忍着没有发作。

此时既然黔中郡这边缺少人口武力,那么这些喜欢搞事的动乱分子,就通通给流放到这边来吧。

你们不是喜欢和人厮杀,不是喜欢到处搞事吗?

那正好。

来这边跟夷人杀吧,来这边跟那些夷人搞事吧。

不管双方谁赢谁输,对楚国来说,都是个好事情。

夷人死了,黔中郡就安稳了,地方上的统治能更加稳固。

流配的江湖人死了,楚国就安稳了,少了很多以武犯禁的危险分子。

总之不管哪边死,陆渊都不亏,属于赢麻了就是。

想到就做。

定下了这个流配方略之后,陆渊又继续写信,给周青和蓝彩儿,让他们亲自处理那些江湖上的叛逆分子。

相信有两位先天宗师带头,地方上那些不安分的家伙,很轻松就能镇压抓捕,闹不出什么风浪来。

速度快一些的话,可能让连周、宁这些策动那些江湖分子叛乱的国家反应不过来,就提前解决了这些麻烦。

最重要的就是快。

快的那些江湖叛逆反应不过来,快让那些外国势力来不及干涉,以雷霆之势镇压动乱,让国中再度恢复安宁。

而且马上就是开春了。

黔中郡这边移民不快点过来,可能就赶不上春播了。

不春播就没有收获,没收获,国家又要养移民一年。

让国内本就颇有压力的财政,又要继续负担黔中郡这些百姓一年生计,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和压力。

所以时间上,还是很紧迫的。

连续两封信,接连发回了国内。

做完了这些安排之后,陆渊也放下了对这方面的关注,没太投注精力去了。

他相信崔长青的能力,以这位左相为首的朝堂大臣们,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要求,做好这些移民工作。

同样也相信周青和自己王后,有他们两人在,足以镇压楚国江湖,不让那些叛逆分子闹出什么风浪来。

文有崔长青,武有周青、蓝彩儿,有这三人在,足以让陆渊不用过多顾虑国内,能安心专务前线了。

因此陆渊在接下来,便把精力重新放到了当下战事上。

……

年节很快过去了,时间转瞬来到了神武五年。

随着地方上不断设府置县,李雄在帮着陆渊,把黔中郡境内最后一批夷人丁壮送上前线之后,也终于结束了他的使命,卸任了征兵总管一职,赶赴了前线。

因为弄栋四国之地,被陆渊设置成了东谢、西谢二府,还有剩下部分被并入了守宫府的缘故。

原先答应李雄的,将这片地盘作为他封国的承诺,自然而然也就作废了。

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陆渊反诺了。

此前在承诺李雄的时候,他便说过,如果这位原本的西川枭雄,能在这次征夷之战上立下大功的话,那么自己并不吝啬于半郡、一郡的封赏。

而这次征夷以来,随着数月时间过去,李雄也确实为陆渊立下了大功。

不仅在黔中郡的设立以上,立下了很多功劳,帮着解决了许多夷人的首领、贵族以及君王,用或杀或吓的方式,使得各地夷人接受了自己被灭国的现实。

如今黔中郡地方,能够没有大的叛乱,只有一些几十或百余人规模的小叛军,少不了李雄的功劳。

而除了在这方面的贡献外。

李雄的本职征兵总管,也做得极其出色。

截止到今年神武五年正月,在将近六个月的时间里。李雄一共帮陆渊在黔中郡境内,收刮了足足九万的夷人丁壮。

这个数目几乎是把所有十二岁以上的夷人男丁,全都给征发了出来,派到了前线去。

也正是因为所有男人都被征发了的缘故,导致黔中郡的地方夷人,没有实力做什么事情,根本形成不了大规模的叛乱。

这两方面,也算相辅相成了。

所以立下了如此大功的李雄,自然要大赏特赏。

因此在陆渊这边,除了将李雄征发来的夷人里,抽出了三万,交给这位大功臣作为直系部曲外。

更是定下了许诺,将原本承诺给李雄的两府半的封国地盘,直接增加到了四府之地。

而这四府的地盘在哪?

当然就是眼前泸水西面,那只属于大长和国统治的核心地盘了。

……

元宵这天,李雄从石城结束了工作的最后一点交接,从那边风尘仆仆赶来安宁大营。

陆渊稍加抚慰后,就直接牵着他的手,一起登上了安宁县的城楼。

两人一起登楼眺望,视线越过了远处湍急的河水,落到了对岸那座雄伟的龙和城。

他们的视线都有些复杂。

陆渊在这条河水之下被阻了数月,面对对岸敌人的顽强防守,迟迟没能做出突破,打开局面。

最终大军不得不顿兵河岸,与夷人干巴巴的对峙起来,比拼起了消耗和耐心。

而李雄就更是如此了。

早在五年前,他刚刚鼓动乌蛮国起兵的时候,除了最开始所向披靡,意气风发之外。

等打到此处,面对了泸水天险时,同样受到了大长和国的顽强阻击。

他与对方两军各自十数万人,就在这河水两侧不断突击试探,隔河对峙,就这么硬生生的耗了两三年。

甚至李雄有时候都忍不住在想。

当初若是没有这条河水阻隔,自己趁势进军,干脆利落地杀败了大长和国,夺了这赤黎夷人的国祚。

那么到时就算自己身份暴露了,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就算神宫巫祭插手,应也翻不起风浪来了吧?

最少自己的结果,也不会比眼前更差。

可奈何。

他没能跨过这条河,也没能跨过自己人生中的那道坎。

此时只能屈从人下,称臣做小,跟在他人身后,祈求着对方手缝间露出的一点骨头。

初春的河风有些清冷,哪怕两人都是先天宗师,此时也依旧感到了些许寒意。

注视着对岸良久之后,陆渊回过了头来,望着自己身旁,同样怔怔出神的李雄道:“李卿,看到了吗?河对岸便就是昆海,也是整个大长和国最为富庶之土。

打下了此处,那大长和国纵然没灭,也与亡国无异了。

届时其元气大伤之下,再无可能与我等争锋。

如此黔中郡便定矣。”

陆渊望着山河,生出一股豪情壮志。

这昆海地区,与洱海地区、丽海地区,分别是西南夷区域内最大的三座大湖,都有数百里方圆,故而被没见过大海广阔的夷人称之为海,以谕其广大。

靠着这三座大湖灌既,沿岸开垦了数万顷良田,养活了附近数十万人口。

也正是靠着这三个大湖,大长和国、大理国、南诏国才能统御西南夷,成为一方霸主。

而度过了眼前的泸水之后,在攻破对岸的龙和城,再往前走百里,就将进入昆海区域。

所以眼前这道泸水,真的就是大长和国最后一道防线了。

此处一被突破,大长和国将无险可守,整个核心的昆海地区,就要面临暴露在敌人兵锋之下的威胁。

如果昆海附近的千里土地被人夺去,那么失去了这片产粮地后,大长和国也将失去控制区的一半人口,再也无法组建起超过十万规模的大军了。

因此拿下此地,大长和国纵然没有被灭,也将一蹶不振,再也喘不过气来,彻底沦为类似以前乌蛮国那种中等夷国的地位,再也构不成威胁了。

而旁边李雄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抹异动,像是听出了什么,但却没说出来,而是恭维道:“大王神武英明,区区夷国,自然不是对手。这昆海霸主之位,必将是属于大王的。”

陆渊看着他这反应,哈哈大笑道:“李卿,孤已设置黔中郡八府,以楚国之力,最多也只能开拓着黔中一郡了。

剩下再想进取更多,已超出我之所能。

最多不过再置两府,补足一郡十府的规模罢了。

不过就算要设置两府,孤看中的也是会川国旧地,那里紧邻孤治下的西川郡,打下来后,可以和西川连成一片。

更可成为枢纽,使西川郡与洞庭郡相连。

那里虽不甚富庶,但在孤眼中,价值却远胜过眼前昆海不知多少。

先前孤许诺给你弄栋四国,如今那片区域已被设置府县,并入了黔中郡。

孤知道,这使你心头有疑虑。

但你放心,孤承诺的事情,绝不会反悔,也不会亏待对孤有功的功臣。

眼前的昆海地区,这两千里之地,就是姑许给你的封国。

从今天起,只要打下对岸一地一城,孤全都不要,全封给李卿你。

只要李卿你有本事,哪纵然将整个昆海都打下来,也都是李卿你的地盘。

当然,此次征夷,也不只是李卿你一个人的事。

除了先前拨给李卿你的三万夷人部曲外,孤手中还有八万左右的夷人,这些等此战之后,孤也可以交于你。

而且孤手中的这十万精锐,也会参与渡河之战,帮李卿你打下昆海,彻底击败大长和国。”

陆渊声音低沉,却仿佛带着魔力一般,让李雄听了,忍不住怦然心动,整个人都沉浸其间。

咕噜!

李雄忽然觉得,喉咙有些发干,身体燥热,浑身都被一种兴奋的情绪笼罩着。

他知道自己心境已经乱了,但却不想去调整理会。

因为眼下的事,真的足以让他心乱。

吞完一口唾沫,稍稍平复了下心中的茫然失措,李雄看着陆渊,艰难的问道:“大王所言当真?”

他声音不敢太大声,像是怕说的大了,会让眼前人反悔一般。

整个昆海两千里之地的诱惑,对于此时已经失去一切的李雄来说,实在太大太大了。

大到他不敢去赌,不敢失去。

“这当然是真的。”

陆渊看着眼前小心翼翼,全然没有半点宗师风范的李雄,心中知晓,对方是完全被自己拿捏住了,不由大感快慰,于是朗声笑道:“不过区区一个昆海罢了,相较于我大楚万里疆土,有何足惜哉?

能以此换李卿这等贤臣,与孤而言,已是赚了。”

陆渊直抒心意,真诚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