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 第218章 气运大增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218章 气运大增

作者:明月共举杯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00 来源:泡书吧

“大王,此次科举,共有一万七百二十五人参与,历时三日,考试已全部结束。”

十一月初三那天,崔长青寻到陆渊,汇报考试结果。

陆渊听完,不由满意点头:“不错,能有如此多的士子前来,看来此番我们的准备没有白费。”

一次科举上万人参与,这等盛况,纵然是越国的临海郡与豫章郡,也不是年年都有的场面。

那两郡倒也并不是凑不出这么多秀才来,主要是并不是每个秀才,都有把握参与科举后,就能够中举的。

因此,很多家境不富裕的人,往往会准备数年,才会去参与考试,以求一次中举。

如今陆渊能够凑出如此多的士子,主要还是时机特殊,南海、宁海两国的操作太过奇葩,同时他这边给出的官位太多了,实在太诱人。

这种种条件加起来,才造就了此时的盛况。

崔长青也很是高兴,新朝有此盛况,能有如此多的士人参与科举,无不说明了长沙国的国运昌盛,人心所向。

不然你要是换做南海、宁海任意一国,你看有没有那么多人,跑去参加科举。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欣喜之下,这位国朝左相也问道:“如今科考已毕,此次科举,该录取多少新科举人,还请大王示下。”

考完试后,就要阅卷批卷,然后从中选出优者,确定谁能中举。

而那些读书人中举之后,是可以去做官的。

也就是说,陆渊录取了多少人,那就要给多少人安排官位。不然人家来你这里考试,结果考完了连官都没得做,人家考的有个什么意思?

那你长沙国与南海、宁海二国,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这个录取人数,学问大着呢?

陆渊想了想,摆手道:“此次录取人数,就定为一千人吧。”

在外界之中,一直纷纷传言,长沙国内官员稀缺无比,各部门都只是处在搭起架子,都无法正常运转的状态中。

其实吧,这个传言倒也不能说是假的。

但外界所说的,官员缺口达到一千七百余人,这便就是夸张了。

在没有开国前,陆渊哪怕一统九府,缺乏的官员也只不过九百余人。

开国之后,官员缺口多了点,但最多也不过缺了一千三百余人。

如今经过数月的筹备、补充、调整,这一千三百余人的官员缺口,早就被填补了许多,此时所缺官员,也就差不多一千人左右了。

此次参与考试的士子有万人,从中录取一千人,差不多十人取一。

虽然录取率不算很高,但比起朝廷往年科举,几十人中选一,依旧是强的很多了。

而一次录取一千人,此等规模声势,也足以震撼人心了。

崔长青作为左相,自然清楚国内官员缺口,对于陆渊选定的录取名额,也没什么意见,点了点头后,就道:“既然如此,那臣稍后便回去,吩咐几位考官开始阅卷了。”

“嗯,去吧。”陆渊点了点头,然后摆手让崔长青下去。

阅卷的事情,是他们这些考官的职责,不用他这位大王来烦恼。

自己只需定下录取人数,决定有多少人能够中举就行了。

相比这个,陆渊还有其它事情要忙着处理。

……

等崔长青走后,陆渊拿起了一份军报,然后皱眉看了起来。

这是今日刚刚送来的军报,是他那位弟子周青,遣人快马传来的。

上面只记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天前,受上官明所邀,周青帅领处在江南之地的最后四万大军,与朝廷兵马一同渡河。

至此,陆渊派出去的十万北伐之军,已悉数渡河。

而朝廷那边的十四万兵马,除了留了一万人在巴陵郡城看管后路外,也都渡河北上。

如今在江北之地,周国与越国两边阵营,已各有二十余万兵马。两边集结重兵,大战阴云笼罩在所有人头上。

“按青儿所言,如今面对朝廷咄咄逼人的态势,周人并没有选择正面硬扛,而是不断退缩。

不仅又放弃了几座天门府的边缘县城,主力兵马更是退回了襄阳郡荆门府和西川郡巫山府。

看他们的意思,似乎打算死守这两地,彻底封死大军北上西进之可能。

而联军这边在武安侯的指挥下,试着强攻了一下两府,但除了损兵万余外,根本突破不了防线。

如今大军被堵在了天门府,暂时看不到突破的可能。”

陆渊将军报看完,放下来后,神情沉思。

如今在前线之中,随着陆渊和蓝彩儿的离去,那边战场上的先天宗师,就变成了朝廷一方五人,周国一番五人了。

两边势均力敌,谁都取不到优胜。

而彼此兵马方面,朝廷与他的联军,经过历史大战后,在江北还剩下二十万人左右,并且士气极盛,连连进取,处在巅峰之时。

而周人多一点,兵马应在二十三四万左右,但士气不算很高,如今都退回老巢了,开始避战躲战。

总的来说,两边算得上势均力敌,谁都取不到优势。

“所以现在想要打破这种僵局,就需要更多的力量投入进去。

而这股力量,可以是顶层战力,如我与蓝彩儿、还有严望秋这些先天宗师。

也可是普通士兵。比如南海、宁海二国的二十万兵马到来。

这两方面任何一股力量投入进去,都可起到影响战局的作用。

现在影响战局胜负的,就是南海、宁海二国了。

严望秋和苏玄歌什么时候带着他们的兵马到来,这场战争就差不多什么时候结束了。”

陆渊得出这个结论,然后就将军报扔到一边,不再过多理会了。

因为就在十天前,他就已经收到了南海国的国书,说严望秋在拖沓了几个月后,总算放下了国内的事务,带着他拉起来的十万兵马,动身北上了。

而宁海国那边,也同样在七天前发来国书照会,苏玄歌也出动了十万兵马,开始履行对朝廷的承诺,出兵北上。

如今两国二十万兵马,都已动身。

算算时间,最早出发,同样距离最近的南海国,可能前锋都已经抵达长沙国南边的阳山府边境了。

宁海国可能要慢一点,但时间也不会超过五天。

如今陆渊只需再等个一月,两国兵马应该就能抵达长沙了。

到时他与蓝彩儿汇合两国,四位大宗师与二十万生力军北上,这么一股庞大力量,足以击破如今周人辛苦建立起来的防线了。

“那时候说不定速度快点,还能赶在年前结束战争,回来开开心心的办婚礼。”陆渊心中这般想着。

若能在两个月后的婚礼前,取得一场大胜凯旋归来,那无疑是对婚礼的最好贺礼。

……

时间很快过去。

眨眼就到了五天后,今天是科举成绩出来,张榜放名的日子。

在城内一直停留的士子,此时一大早就起来了,聚到了由城外军营改造来的考场内。

在考场中心,原本大军训练的校场处,几个大大的牌子已经竖起,上面张贴着红榜,榜上写着一个个名字。

类似的地方,在军营之内,还安排了好几处。

全部加起来一共七处告示,用来给参加科考的士子们公布榜单。

“别挤别挤,我快看不到了。”

“我的名字在哪里?我的名字在哪里?”

“今次我肯定中了,一千个名额呢!”

成百上千的士子,此时无不伸高了脖子,看着前面写出来的各个榜单。

一些心急的人相互推涌,想要进到前面去,查看有无自己名字,顿时就引起了些许骚乱。

好在在榜单附近,有派来的官兵维持秩序,一发现不对,立刻就上来处理,倒也没酿出什么踩踏场具出来。

就这样在一片乱糟糟中,很快就有幸运儿,在榜单上发现自己的名字,然后惊喜的叫喊道:“中了,我中了。意,我中了!”

这时旁边也有人看到自己名字,更是兴奋的跳了起来:“中了,哈哈哈,我中了,我要做官了。”

以上这些,是属于情难自制的。

旁边不少人投来了比羡慕的目光,顿时看的这些失态的人一阵脸红,但依旧忍不住嘿嘿傻笑。

有一些涵养定力较好的,在看到榜单上有自己名字之后,虽然也是兴奋,但却没失态。

只是再三看了两眼后,就转身而去。

今日中举,十年寒窗苦读,总算没有白费,当回城中,寻上好友,在酒楼中庆贺一番。

到了那时,自可慢慢放浪形骸,何必在此地丢脸。

有人欢喜,便有人愁。

场内也有人在一连看了十个榜单,从里面上千个名额中都未发现自己的,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为何没中?为何没中?我已考了十几年。今次录取,名额如此多,为何还是不中?”

“这名字一定漏写了,一定漏写了,我如此大才,怎么可能会考不中。”

“苍天啊,这次我找人借了盘缠,千里迢迢来考试。为何考不中?没考中,不能做官,我哪来的路费回去。”

“啊啊啊……”

崩溃痛哭之声,同样在场中少不了。

旁边不少士子看到,一个个皆是面露悲戚,感同身受。

这次科考,十者选一,能考中的,终究是属于小部分。

更多的人,是在考试之后,依旧没能中举。

此时不少南海、宁海二国士子,想到自己千里迢迢,跑来这异国他乡科举,却一无所获,就忍不住悲从心来。

这么一想,崩溃痛哭的人就更多了。

如此场内有哭有笑,有吵有闹,人生百态,就一起上演了。

而在这一片混乱之中,各处榜单前面,负责看榜的官兵官员,也开始在喊:“诸位士子,十天之后,就是会试。凡中举之人,有举人功名者,皆可前去参与。

此次会试,同样十中选一,将决出百名进士。

有志科考者,皆可前往报名。”

场内众多士子听到这话,开心的不由越发开心,悲伤痛苦的就更加痛苦了,就连哭的人,都又变得多了起来。

或许是见哭的人太多了,那高喊的官兵官员,又忍不住安慰几句:“便是没考中的,也没打紧。明年国内还会举行科举,到时大伙还能再行参加。

一次没中,多考两次,总能中的,大伙不必太过悲切。”

听到这话,长沙国内的士子,那些悲戚的人好了许多。

确实。

他们考这一次,不中也没什么,来年再考就是。

但宁海、南海二国的士子,就更不是滋味了。

他们国内,武夫当政,别说做官了,就连明年,甚至后几年会不会有科举,这都是个问题。

而他们千里迢迢跑来长沙国考试,这一来一回,就是两三个月。

其间路费吃住,哪个不要大笔钱财。

很多人考了这一次,下次没个几年时间缓缓,都是再考不了了。

这般想着,就有一些狠人,此时大叫一声道:“罢了,大不了我不回去了,现在起就住在这长沙府了,我就不信,明年科举还中不了。”

“兄台说的是。我看这长沙府百废待兴,到处都是用人的地方。大不了在这里找个活计干,一边挣钱,一边备考。

此次千里迢迢来此,半个功名都没挣到。

就这样灰熘熘的跑回国去,实无颜见家乡父老。

不考中举人,我就不走了。”

“是极!是极!不考中举人,就不走了。”

“大家一同留下!”

考场内,不少此次名落孙山的考生,一个个彼此打气起来。

受他们鼓舞,原本不少情绪低落的人,也振奋起来。

尤其是一些原本打算收拾包裹回乡的士子,此时受到感染,也不由认真思考起来,自己是否要跟着留下?

毕竟从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来看,长沙国从各方面上讲,的确强过宁海、南海二国。

留在这里,你哪怕就是去帮人代写书信,都没那么多人跟你抢生意。

挣钱和生活压力,都好上许多。

而在这些人心念转变的同时,长沙王宫内,正在陪着蓝彩儿在花园中散步的陆渊,突然脚步一顿,抬头看向远处。

“大王,怎么了?”蓝彩儿察觉到身旁人的异样,回头好奇问道。

“没什么,只是突然觉得,心情好上了许多。”

陆渊回过头来,然后看着自家准王后,调笑道:“或许是跟着夫人一起的原因吧。”

“大王。”蓝彩儿脸色一红,顿时不依。

“哈哈哈!”陆渊大笑,顺手就抱住了对方,畅快无比。

他停留脚步的原因,当然不是口中说的,因为蓝彩儿。虽然跟对方凑一起,确实让人心情愉悦。

真正让陆渊停留的,是他刚刚修行的太平道术,突然感应到大批的气运汇聚过来。

自身周围聚拢的人心气运,一下暴涨许多,这才引起了注意。

‘看那气运涌来的方向,是南边军营。那里没记错的话,好像是考生考场。

对了,今天是放榜的日子。

看来这一次科考之后,我收拢了不少人心气运,有不少考生已经附心于我了。’

陆渊想要聚拢人心气运,要么就是直接统治一些人,要么就是一些人真心的向往于他。

而考场那边,聚拢的大量士子,大半都是他国之人,不归自己统治。

此时从那边传来了人心气运,那就是等说明一点,那边有人将他视为真主,开始倾心归附了。

看这聚拢来的气运人心量,此次归心的人,少说也有两三千之多。

一次科考,就收拢了如此多的人心,怎能不让人欣喜。

于是接下来的游玩,陆渊与自己这位王后,玩得愈加开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