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 第268章 同化征兵

长生不死,我以气运修仙 第268章 同化征兵

作者:明月共举杯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1-10 11:47:00 来源:泡书吧

在大长和国征召夷兵,这是陆渊在这些天,经历了数次残酷的攻营战后,所得出的想法。

说起来,这也是老套路了。

此前他刚刚初出茅庐的时候,平定七星门叛乱的时候,就曾驱使那些叛贼降兵去攻城。

当时很是为他节省了一大批兵力损耗,同时通过消耗这些降兵,也解决了地方上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之后在平定苗人的时候,陆渊同样再接再厉,把这一策略发扬光大。

据不完全统计,在平定苗人期间,共有四万多的苗人降兵,用他们的性命,为平定这场五毒教叛乱做出了伟大贡献。

此后北伐的时候,相同的事情又在西川郡上演。

数万西川郡的乡勇义军,为陆渊完成奇袭,从后方击败周、羌联军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以上种种,通过拉仆从军、附庸军、以及降兵的方法,都帮陆渊节省了不知多少的损失,带来了多大的收获。

“既然那些夷人,与我血脉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习俗不同,那想要同化他们,甚至是初步安稳,没个十几、几十年的时间,都无法做到。

可没法解决问题,却可解决产生问题的人。

干脆像之前对待洞庭郡内的苗人一样,先把这些夷人的男丁全都召集起来,强迫他们在前线战场上,跟自己的族人进行生死搏杀。

用残酷的战争,消耗这些夷人的男人。

等这些成年男丁都死光了,剩下的也就是老弱妇孺。

正好到时打下这些地盘来,设立一郡,需要三万的郡府县兵来维持稳定。

到时把他们全都打包,分配给这些地方部队,一人一户,就能消化三万户十余万夷人。

到时再招募些国内无家无业无欺的光棍汉,用来到西南地区就分田分家分女人分小孩的条件诱惑,应该也能解决几万户夷人。

这全都加起来,消化个三四十万夷人,没大问题。

而以如今父系社会的体系,过个一两代,这三四十万夷人,还有他们的后代,就变成楚人了。

再加上从苏国收拢的那二十余万人,有这差不多五六十万人在,基本也能稳固新开拓的一郡地盘了。

至于剩下的一些夷人,最多也只剩下二三十万人,在这种大势之下,根本就翻不起风浪。

直接安排地方兵一边清剿,一边持续不断的收拢人口,再重新分配给移民,过个二三十年,这边也就稳定了。”

杀其父兄,夺其妻女,占其土地,以上三点,就是陆渊针对西南夷这边,所定下的同化方略。

虽然看上去很残酷,实际上更残酷。

但种族战争,文明战争,就是如此血腥残酷。

种族大融合,本质上就是杀了别人丈夫父亲,然后抢来别人妻女,给自己生下新生一代,融合成同一个种族罢了。

从古至今,不外如是。

但不得不说,这种方法极其有效。

具体例子,看看洞庭郡的苗人就知道了。

当初在平定了南三府、还有武陵府后,陆渊先后分配了差不多十万户的苗人妻女,给手下有功将士以及无妻民户,让他们带着这些苗人降民在地方安家落户,编户齐民。

随着这十万户家庭生出新生儿,在地方上繁衍壮大,接受属于东扬人的文化体系。

如今过去还不到十年,原本那些苗人的痕迹,就已冲澹了个大半。

甚至随着自己儿女的诞生,原本接触了苗人文化习俗的那些女人小孩,也慢慢开始转变,试着接受或者主动让自己转化成楚人,也就是东扬人。

可以预见。

等这些新生儿长大,并且进一步繁衍,与外界有更多交流,那么他们原本属于苗人血脉的影子和痕迹,也将在不断的杂交和改造下,彻底的消失不见,成为最为纯粹的楚人。

正是这种政策的巨大成功,使得现在整个洞庭境内,纯粹的苗人只剩下了少少的不到十万人。

甚至就连这十万人,也随着外界世界的巨大改变,不断的和楚人通婚,一步一步的改变自己的文化与痕迹,开始朝着楚人转变。

就这,你还没办法说什么?

没看到苗人的至高信仰领袖,五毒教的圣女都跟楚王通婚,甚至还生下了两个孩子吗?

高层都这样了,底层自然有样学样,一个个争相效彷。

而对于这一幕,许多苗人内部的保守派,都心急如焚。

可每次等他们找到蓝照云,想让这位教主做出应对与遏制的时候,对方却选择了沉默,什么指示与回应都没下达。

在这种时候,这种局面,没有回应就等于最大的支持。

蓝教主他,对于族中这种变化,竟是默认?

好吧。

其实随着蓝彩儿接连生下两个儿子,尤其是近段日子还传回了嫡长子陆贺,将接受先天培养,有望在二十岁之前突破先天的消息后。

蓝照云就知道,自己原本的计划,基本已经成功了。

苗族,五毒教,或者说他蓝氏一族,有了这位楚国未来继承者的外孙后,必将在楚国占据不可动摇的牢牢位置。

等陆渊死后,等陆贺即位,那他们这些母族势力,如今日的大将军周青、还有崔、孙二相,成为掌握和制定楚国未来走向的顶尖门阀,也是指日可待的。

到了那时,蓝氏一族、五毒教,将如临海世家那般,与楚国代代同休,一同享受着荣华富贵。

甚至于有机会的话,他们都未尝没有可能,效彷临海世家的推举制,来做一做这楚国之王。

这广大前程放在眼前,有着可以预期的未来,蓝照云傻了才会放弃就要到手的好处,跑去对抗如今楚国真正的执掌者,那位可怕的,让人生不起心思对抗的神武大王。

更别说。

就以苗人如今不到十万的人口,面对那数百万的楚人,在这种大趋势下,在不断的打压之下,他们想抵抗住这持续不断的同化,真的能办到吗?

甚至陆渊现在就死去,让陆贺上台,面对这种大势已定的局面,蓝照云都很怀疑,这种局势能不能挽回过来?

大概率是不可能的吧。

所以最后。

既然反抗不了,那果然还是接受吧。

抵挡不了同化就抵挡不了吧。

反正只要他蓝氏一族还在,核心的几个苗人大族还在,就算只剩下的几百上千人,有他们这些人在,苗族就没有亡。

至于底层的那些部民,愚昧不堪,血脉低贱,没就没了吧。

苗人的意志,将由他们这些高贵血统来继承。

终有一天,先祖的后裔将会成为这楚国的统治者,成为楚国的王。

到那时,就是苗族重新挽回这世间的时日。

嗯,以上这些,基本就是躺平之后,蓝照云等人心中安慰自己的想法。

怎么说呢?

想法很好,很美满,很有想象力。

至于未来能不能实现?

陆渊觉得,还是等他们能够熬死自己再说吧。

熬不死,那就老老实实带着自己的幻想,跟着尸体一起埋进土堆里,成为世间的尘埃一份吧。

不过总而言之,不管蓝照云,不管五毒教,不管那些苗人的高层大族,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但如今整个洞庭地区内的苗人,在陆渊那三策的影响之下,正在飞速被同化吸纳,这是一个怎么也忽略不了的事实。

原本规模足有百万众的苗人,在一场场战争同化之下,到如今楚国时期,只剩下了不到十万人。

规模缩减了十分之九,可见这三策的效率与威力。

不只是苗人。

就连西川郡那边,李雄留下来的六七万羌人,也在这几年的同化之下,消失的无影无踪,基本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从此以后,羌这个字,大概只有提及李雄这些人的时候,才会被人说起吧。

具体的种族,确实根本不可能再出现了。

以上两个大获成功的例子,都说明了陆渊策略的好用,是已经被证明了,有极大可行性与成功率的方案。

那么此时面对与羌、苗差不多的夷人,自然也能直接套用,稍加改变的应用过来。

“所以这第一步,减其男丁,就要看你的了。”

陆渊眸光深邃,望着李雄离去的方向,那里已经没了对方的身影。

想要从他的手中,拿到半郡乃至一郡的地盘,可没那么简单容易。

不做出足够的贡献,体现足够的价值,怎么能匹配这千里疆土。

帮自己征兵,就是李雄体现自己价值的任务。

靠陆渊自己,是招揽不了那些夷人的,对方不会听从一个外族人的命令,跑去跟自己相同信仰的同族人厮杀。

眼下也只有李雄,能帮自己做好这件事情。

毕竟对方已经差不多掌控了乌蛮国朝堂,并且渗透了弄栋国,还取得了不小成就。

有着这两国名义,有着这两国的关系人脉,有着这两国的体系,才能源源不断的从地方上的那些夷人部落中,召集来足够的兵马。

然后送上前线为楚国发光发热,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陆渊相信,对方不会让他失望的。

……

李雄离去之后,在那大饼的诱惑下,很快就遵照命令。将手中控制的一万五千夷兵,调配到了城外,接受陆渊的指挥。

而陆渊也懒得多管这些,注定被当做耗材的夷兵,都没怎么改换编制,就直接让李雄任命了那些原本将领领着人,直接去攻打城南的大长和军营寨了。

他只是派了一万禁军,在后面作为督战队,负责监视和评定那些夷人的作乱。

对此,禁军诸多人表示,老手艺了。

当初他们就是这样,压着地方上的那些叛贼、苗人、降兵、乡勇,在前面为自己冲杀的。

此时再来,轻车熟路。

于是在一万禁军的压迫下,在城中妻儿性命的威胁下,在自己上官的驱使下,这一万五千的夷人,不得不硬着头皮,红着双眼,踏上了残酷的血肉磨坊,加入进了营寨攻防之中。

因为都是夷人,陆渊这边当然不会像先前那样,舍不得让禁军使劲勐攻,尽量减少伤亡。

对于本就打着消耗这些夷人男丁想法的他,此时有了机会,自然可劲的消耗。

一批又一批的夷人士兵,就这样被送上了战场,然后迅速被打残消耗,逃回来的一些也被那些凶悍的督战队,当做了逃兵处决。

这残酷消耗之下,不过短短半月,一万五千的夷人,就只剩下了三千余。

不过对此,陆渊毫不在意。

因为李雄那边已经有消息传回,随着派出去的各支征兵队伍下乡,乌蛮国统治下的各个小国、部落,很快又重新收刮出了一批新的人手。

大约有一万左右的夷兵,再有十天左右便会送过来。

不过经此一番折腾,又有不少部落甚至小国的夷民,为了逃避兵役,选择逃往山林,远离这可怕的战乱。

而针对于此,李雄那边也专门组建了几只清剿队,专门有本地的夷奸带领,他收拢的高手负责,去山里面清剿收刮那些逃民。

按李雄的话来说,他很有信心,就算这些逃民逃到山里面,也能把他们教出来,重新送到战场。

再过一月,等清理了逃民,再榨一榨那些部落、小国,新一批一万人的夷兵,也将会继续送上来。

不过经过这两次抽血,乌蛮国旧土内的夷人,应该是榨不出兵了。

根据李雄的规划,在完成这两次征兵之后,他打算派出工作组,去往弄栋国那边,从此处继续着手。

这个乌蛮国原本的盟友,先前在自己大败之后,就迅速倒戈向了大长和国,元气保留比较足。

用劲榨一榨的话,应该能够征出三万兵来。

这样乌蛮、弄栋两国加起来,正好完成了陆渊征兵五万的小目标。

剩下一个会川国,这就是超额之外的惊喜了。

在不把夷人的最后一丝血抽光前,为了自己的王位,为了自己的半郡疆土,李雄是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的。

有着这么一个高效率的征兵总管在,对于前线夷兵的消耗,陆渊自然不会再有什么顾忌。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就这剩下的三千人,都没休整两天,就重新被驱赶上了战场。

再不流干最后一个夷人的血前,陆渊同样也不会停下这场战争。

“卑鄙!”

大长和军营寨,黎川看着远处,又一轮向着自己这边发起的进攻,手狠狠的拍在了旁边在墙上,愤怒的力量令坚硬的木头都碎裂开来,溅起碎屑,飞向四周。

可对于这些黎川恍然未觉,而是依旧红眼咬牙道:“那些楚人,自己怕死,却驱使我们的族人来攻城,让我们自相残杀,真真卑鄙!”

心头压抑的怒火,遏制不住一般,让这位大长和国的大将军,恨不得立刻冲出去,找楚人大战一番,来个堂堂正正的决战。

可他不敢。

这几日的交战,楚人的节节胜利,自己这边的不断败退,无不证明了对方实力的可怕与强大。

经历了数年战乱,消耗了大量精兵后,大长和国这一边,真的已经元气大伤,陷入极度虚弱之中了。

不仅是兵员素质极差,就连各种军械装备,也远远比不上楚人的甲坚兵利。

在正面战场上,同样的数量,甚至两三倍的数量,大长和军都打不过楚军。

莫非是依靠着这几日紧急加固的营寨,靠着死命防守,就算对面的楚国才五六万人,黎川心中都没多少底气,能战胜对方。

而这一连串的战败失利,也令这位大将军心中清楚,如今的大长和国,不再是东边那个冉冉崛起的楚国对手了。

虽然自己这边已立国千年,但面对那个新生才几年的楚国,两者却已经不是同一个层次的国家。

‘可恶,难道这就是东扬人的实力吗?

哪怕刚刚经历了战乱,哪怕只是一个新生国家,但只要整合了内部,对外发起侵略,就是如此强大可怕。

当初那些被消灭的越、苗、羌、蛮等族,面对的就是这样可怕的敌人吗?

面对这种敌人,我赤黎族真的能抵抗吗?’

黎川心中生出这些悲观想法,但脸上却不能表露出来。

他是大军的统帅,是如今大长和国唯一的希望。

要是他都丧失了信心,那底下的人,就更加感到绝望了。

而在这种状态下,再去迎击敌人,大长和国就真的没一点希望了。

抱着这股意志,黎川强压下了心中的恐惧与悲观,压下了眼前的愤怒,回头问道:“弄栋、会川两国那边,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眼前的这股楚人大军,并不是对方唯一的兵马。

除了石城这边,楚人还在会川、弄栋两国,各派了两万兵马攻打。

所以当初在得到消息之后,黎川知道情况不妙,也立刻抽调兵马,从石城大营这里,各自抽掉了三万兵马,派完两国救援。

而这六万人派出去之后,大营这边剩下的人手,也就只剩下十二万了。

可就这十二万人,在经历了这些天的残酷攻防之后,又损失了万余人。

更让黎川感到气愤的是,这些天死去的勇士,还是自己同族造成的。真正杀死的楚人,根本没两个。

原本应该是赤黎族和楚人的战争,最后又回到了这场大战的原本,赤黎族人内部的血腥内战。

而更让他感到胆寒的是,随着这场战争的不断持续,整个大营内,剩下还有战力的人手,只十万出头了。

想当初兵围石城的时候,自己这边拥兵二十余万,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可才短短两月,原本的二十万兵马顿时削减过半,只剩下了区区十万大军。

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想急切的知道,另两个战线的局势。

那边,该不会跟这里一样,也如此艰难吧?

黎川心中冰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