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317章 长孙无忌,各怀心思。

第318章 卷四 长孙无忌,各怀心思。

李渊这般其实也谈不上对错,试想一下,别说一个曾经坐拥天下的帝王,就算是一个普通利益集团的创始人,有一天被他亲生儿子赶下了台,他也接受不了。

利益面前,没有父子,不信的话,参考双汇。

李渊能老老实实的当他的太上皇,说实话这已经是他内心强大的一种体现了。

稍微极端一点的人,搞不好都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开始报复社会了。

至于说他在不在乎大唐,这其实也没法说。

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他都这样了,你还要求他从大唐的利益去思考,过分了啊!

最后再说回亲情。

呵呵,这玩意儿那就更操蛋了。

李渊有名有姓的儿女四十好几个。

疼得过来吗?

真要说的话,他连后宫的那些妃子都疼不过来。

亲情这玩意是真没体现在他身上。

李渊就寝,皇宫里的欢宴也落下了帷幕。

这一夜,大家各有心事,但唯一没把这一切放在心上的,却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当真是把老奸巨猾这四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之前这老家伙提出兵发吐谷浑的时候,众人还有些闹不明白这老家伙要作甚?

整个大唐谁不知道,如今的吐谷浑就是李承乾的禁脔。

大明和吐谷浑之间必有一战,这是谁都逃不开也避不了的。

不管是李承乾还是慕容伏允都只是在等机会罢了。

曹操说得好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个观点放在李承乾和慕容伏允任何一人身上都是极其的受用。

从慕容伏允逼死天柱王,再到重开商道,其实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他想重振国力,以待时机。

而李承乾呢?

他其实也在做类似的事情。

遏制吐蕃,安抚百姓,大兴土木,广开教育,这些难道不都是么?

李承乾也在积攒国力,随时应对未来吐谷浑所带来的威胁。

反之,如果李承乾没有对吐谷浑有一个完整的计划,那算得上什么明主?你还指望和吐谷浑和睦相处不成?真要这样,满朝文武至少有大半都会失望至极。

他们虽然反对李二现在出兵高句丽,但不代表着他们就认为高句丽不用打。

恰恰相反,他们也愿意对高句丽出兵,毕竟高句丽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大唐的一个威胁。

而吐谷浑于大明而言,更胜高句丽于大唐。

所以,李承乾和慕容伏允之间,必有一战。

而且,他们双方都视对方为一块肥肉。

慕容伏允想狮子搏兔,从而再现昔日之辉煌,李承乾也想蛇吞象,完成最后的华丽蜕变。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李承乾为什么不联手大唐一起图谋吐谷浑?

那可比他一个人苦苦挣扎要轻松多了。

然而那却是不可能的。

对,就是不可能的。

此时,李孝恭和李道宗兄弟正一道坐着马车回府,说来也有趣,李道宗堂堂王爷,岂会没有自己的马车,之所以死皮赖皮的和李孝恭同程一辆马车,不过是有些疑问罢了。

“王兄,长孙无忌这老儿是何意思?”马车上,李道宗问道。

李孝恭闻言,笑了笑:“你说呢?”

李道宗摇了摇头,李孝恭进而提醒道:“想想我们那位殿下做这一切的目的。”

“目的?”李道宗想了一下,说道,“他是想摆脱太子这个身份的困境,为自己谋取一条退路?”

李孝恭点了点头,说道:“对,作为臣子,伱应该明白的,伴君……”

这也就是他和李道宗私交甚好,才会说这样的话,换一个人,他绝对不会这么说。

伴君如伴虎这话,对么?

对!

至少李孝恭很清楚,别看他是皇室宗亲,但这句话他是深有体会的。

当初李渊还还在位的时候,武士彟是怎么取代他的?

不过是一个关于他谋反的谣言而已。

当然,说而已可能有些过了。

但作为当事人的李孝恭太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他到现在都怀疑,放出这样谣言的人,最有可能的就是李渊。

甭管对不对,反正他就是这么认为的,毕竟这个谣言最终的获益者就是李渊,这一点儿没什么好辩解的。

“话是这么说,但长孙老儿此举是何意?这事儿要是让我们那位殿下获悉了,他可算是得罪人得罪很了,吐谷浑毕竟是人家给自己留下的退路,未来万一事不可为,人家也不至于全盘皆输。

可长孙老儿都把主意打到这上面去了,就不怕未来殿下得势,他……”李道宗虽然认可,但还是有些不明白。

迷糊啊他。

李孝恭笑了笑,说道:“这就是人家聪明的地方,你以为人家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放心,人家比你清楚多了。”

“他知道还这么干?”李道宗有些不明白,或者说,他还没转过这个弯儿。

“你啊……”李孝恭摇了摇头,道,“别忘了,我们是对谁效忠。”

对于李道宗,李孝恭愿意多说两句。

皇室宗亲里面,自从李神通离世后,也就他们两人撑门面了。

两人都是李渊的堂侄,而且私交也不差,李二登基之后削王为公,也只有他们和已经离世的李神通因功保住了王位。

几乎同样的处境,同样的环境,两人共同的话题自然也就多了些。

而听李孝恭这么说,李道宗也反应过来了,他只是一时之间脑子没转过弯来,并不代表他不懂。

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哪儿还能不懂。

“长孙老儿这是想学三国诸葛家啊?”想明白后的李道宗也是摇了摇头,“他难道就不怕陛下知道?”

“你以为陛下不知道?”李孝恭笑道,“行了,你就别操心了,陛下什么都知道,搞不好我们那位殿下也都知道。

但知道又如何?

别说陛下和殿下,你以为房玄龄这些人不知道,他们同样也知道,但你放心,没人会当回事儿的。

因为,这是大唐,不是三国,明白么?

不管长孙无忌做了几手准备,大唐的天下都姓李,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听李孝恭这么一说,李道宗瞬间就明白了。

长孙无忌这一手,确实是老奸巨猾。

这一下子,李道宗就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打算。

这老东西,单纯的就是站李二。

啥皇子太子的,他都不管,就是一个劲儿的抱住李二的大腿。

还别说,这老家伙是真的鸡贼。

李承乾那边有长孙冲在,只要长孙冲按照现在发展的趋势走下去,未来在大明王廷绝对有一席之地。

而他在大唐抱住李二的大腿,不管未来怎么变,对于他长孙家来说都没影响。

李承乾继位了,有长孙冲,他长孙家还是大唐的顶级家族。

李承乾没有继位,还有他,长孙家依旧不倒。

他之所以现在图谋李承乾嘴里的肉,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做的准备。

这样做的好处,可就太大了。

一来可以向李二表忠心,二来他也在告诉别人,他和李承乾不是一伙的。

别人都是捡了鸡蛋之后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不,他是捡了鸡蛋之后,还要盯着老母鸡。

关键是,他这么做,还不犯忌讳!

你能说他投机?

不,人家还真没,他就是坚定的站在李二的立场之上,这他妈叫忠诚!

……

次日,浇河郡。

定城王得到了慕容伏允的许可后,他也是马不停蹄的就赶了回来。

拿着慕容伏允的手令走私,这是他没想到的。

不过这也意味着这批军械大部分都会落到慕容伏允手里,当然,他也能顺便捞点儿,但肯定不多。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不是走私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他也想将这批军械扣在自己手里。

可在这个当口,他要是敢这么做,慕容孝隽肯定会咬死他不放,而慕容伏允也会怀疑他这么做的目的。

赚点儿钱,慕容伏允不会说什么,也不好说什么。

但你悄悄咪咪的想强军,你想干嘛?

但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刚好可以消弭最近的走私风波。

站在他的立场来说,他也不想太过于得罪那些人,毕竟刚刚得罪了慕容孝隽,再得罪那些人,搞不好他的处境比慕容孝隽还难。

不过定城王也是一个聪明人,在离开伏俟城的时候,他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派人回自己地盘召集工匠。

买哪儿有学会了人家的技术,自己做来得实惠?

不得不说,他的想法是对的。

只是他也不想想,李承乾敢把这东西拿出来卖,还会怕你偷师不成?

要是那么简单就学会了,段纶也不至于那么无奈。

而回到了浇河郡后,定城王又将之前的那商队管事找了来,当即说道:“你现在就派人去大明,别的先不谈,先确定他们有货,货还在手里,如果可以,尽量拿回几件样品,哪怕价格高一些都无妨。

但记住,你一定要亲眼看到那些军械,不管你用什么法子,一定要亲眼看到。”

他也有些担心,这要是真能买回这批军械,那之前的事儿就算个屁,甚至,他还会为此再立一功,虽然到了他这个地步,功劳这个东西用处也不大了,但有功总比无功强。

“王爷放心,我这就亲自过去。”管事的马上点头说道。

定城王又说道:“听好了,现在可别再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了,首要任务就是敲定这批军械,只要敲定了这批军械,未来多的是赚钱的机会。”

他不得不再叮嘱一番,他也怕自己手下也有人跟拓跋钊的手下一样,悄咪咪的还干着走私的勾当。

不好明说,毕竟到底是怎么个情况他也不清楚,但适当的敲打一番还是有必要的。

管事的一听,当即也就明白了,最近的传言他也听到了,但这个事儿他也不好解释,当下便说道:“王爷放心,小的知道孰轻孰重。”

单从他这句话来看,这管事的也不是个傻子。

解释有什么用?

解释再多,不如你做的多。

大家只看你怎么做,谁听你解释啊?

定城王点了点头。

如此就好。

等管事的走了后,定城王又吩咐人准备人手。

只要消息传回来,这次他要亲自去。

他也怕慕容孝隽横插一杠子,自己不亲自去,慕容孝隽真干得出来屠戮了商队,然后收缴了战利品,最后屁颠屁颠的去找慕容伏允。

到时候,纵然他有慕容伏允的手令,估计拿到了军械的慕容伏允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伏俟城那边的钱粮估计也在路上了,你派人去接应一下。”定城王说道。

购买军械自然是慕容伏允掏钱。

不过这点儿钱粮对慕容伏允来说,也是小意思,一点儿压力都没。

麾下闻言,当即便点头领命告退。

另一边,管事的出来后,也是当即就着手前往大明王廷。

对于亲自前往大明,他还是有经验的。

现如今,带着钱粮可能不好走,但是打着空手,还是很容易就能混过去的。

慕容孝隽虽然在军队的威信很高,但麾下的这些将士也是要吃饭的。

谁还没有个私心?

要知道,普祁这些人之所以能帮着他们将粮食走私到大明,就是因为他们几乎打通了所有关节。

这世间,最利的武器,金钱绝对可算其一。

怎么说呢,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就这一句话,其实就能说明了很多问题。

之前说李承乾为了他们在浇河郡扎根花了不少代价,就是花在了这上面。

到了晚上的时候,管事的终于进了大明王廷,然后就在这边人的接应下,火速朝着镇北城赶了过去。

邱博闻驻扎的地方叫北邱城,是属于这边三座兵城之一。

而镇北城刚好就在三座军营的中间。

此时,黄嵩等人就在镇北城里等信。

“这生意做得,怎么跟那些探子一样了。”杨姓商人摇了摇头。

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这他妈还是做生意么?

虽然在这里做的生意的确赚钱,好吧,那是真的赚钱,加一成利都有无数的商队趋之若慕。

活了大半辈子,他还是第一次做这样的生意,还别说,多多少少都有些不一样。

黄嵩闻言笑道:“你不懂,这是好事儿,这说明殿下已经开始接受我们了。别说还有一成利,就算没有,这笔生意也能做。”

他不在乎赚钱不赚钱,真的,自从看到王德全等人平步青云之后,他就对赚钱没啥兴趣了。

“我也知道是好事儿,就是这生意吧,做得太迷幻了一些。”杨姓商人无奈摇了摇头。

他印象中的生意可不是这样子的。

不过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和黄嵩不一样,他不奢望跨越阶层,毕竟那个太难了。

只要未来能当一个富家翁他就心满意足了。

“掌柜的。”就在这时,有伙计来报,“定城王家的商队管事来了,他此番想来看看货。”

“大鱼上钩了。”黄嵩笑道,“无妨,带他去看,”

看两眼咋了

你还能看两眼就让我亏本不成?

不现实。

说到底,这是大明的底气。

而当管事的看到那整整齐齐的军械后,也是震惊了一下。

但震惊的同时,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定城王担心什么,这下算是确定了。

再交涉了一番后,他也如愿拿到了样品,然后一脸激动的又赶了回去。

等他走后,黄嵩笑了笑,道:“殿下当真是料事如神,准备一下吧,大买卖来了,做完这单买卖,未来我们最不济也能混个皇商的名头。”

直接从商人入仕可没那么简单,他又不是李勤俭等人,从一开始就跟着李承乾,所以他渴望,但却是知其难度。

“那要不要传消息回去?”有人问道。

黄嵩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老夫虽然不知道殿下此举有何深意,但既然是殿下亲自交代下来的,肯定没那么简单。”

他其实也明白,当李承乾将这笔生意交给他们的那一刻起,他们至少半只脚都踏进了仕途。

至于说未来究竟能走到哪一步,那就不好说了。

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有机会,未来,一切都有可能。

“这样,黄驰,你回一趟日月山,找李侍郎说有重要事情要向殿下汇报。”黄嵩当即就安排了起来。

一听他这么安排,众人都是一脸怪异的表情。

这事儿干得,谁不知道黄驰是你黄家长子?

黄嵩倒也不以为意,笑道:“放心,大家都有机会,我等是回不去,也不方便回去,这一次是黄驰,下一次,总不会还是他吧?”

这种有机会面见李承乾的机会,他肯定是留给自家人。

为的,不就是在李承乾面前留个好印象么?

而且,他之所以连书信都没写一封,其实也是为了能让黄驰顺利的进宫。

众人见他这般说,也就笑道:“黄家大郎也是一表人才,区区小事儿,倒也难不倒他。”

黄嵩都说了,未来大家都有机会。

吹捧了几句后,黄嵩就将黄驰拉了一边说道:“此番于你而言,于我黄家而言,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但你别搞忘了,先找李侍郎,如果李侍郎执意不带你入宫,那你也别强求。

说到底,我们是为了大明王廷在做事,这个立场一定要认识清楚。”

“阿耶放心。”黄驰的年纪就要大了一些,和尉迟宝林年岁相仿。

黄嵩点了点头,他就是怕这小子不知道轻重缓急,到时候非要缠着李勤俭带他入宫,那就麻烦了。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李勤俭对他们还是有恩惠的。

若非是李勤俭,他们不可能这么快就在大明王廷脱颖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