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345章 外王内圣,攘外必先安内。

第346章 卷四 外王内圣,攘外必先安内。

当李承乾走后,牛进达便将自己的家将都召集了起来。

当下就把李承乾对他的安排跟众人讲述了一遍。

众人也是愣住了。

他妈的,这也行?

“家主,这是不是太……”有人当下就问了一句。

不过牛进达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刚刚老夫也深思熟虑过,但不得不承认,人家想得就是比我们周到。

老夫如果现在进入大明的军队体系,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在关键时刻甚至会因此影响一场战局的胜负。

所以,殿下的安排绝对是最适合老夫的。

而且……”

说到这里,牛进达无奈的苦笑了几声,道,“终究还是我们这些人老了啊,这天下,未来还地看他们的。”

反正他是服了,不服不行。

“都准备一下吧,今晚殿下那边安排的人手就会到,明日一早,我们就出发。”牛进达说着,又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还别说,有两年没有上战场了,这会儿倒是多了几分期待。”

当牛进达这边准备妥当的时候,李承乾回到王宫也没闲着,而是让刘三将当初房遗爱他们带来的那些亲兵都给叫了过来。

自从日月山保卫战结束后,这些人李承乾就没有再将他们编进大明的军队序列,而是作为一支编外军,拱卫日月山。

一来是当时大明的军队已经不缺这几百人的队伍,二来也是李承乾对他们的一种戒备。

谁知道这里面会不会有别人的探子?

不过这会儿,李承乾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牛进达那边的确需要一支队伍,而为了方便牛进达指挥,这些人无疑是最合适的。

毕竟牛进达在大唐也算是一猛将,他们之间也更加熟悉,配合起来也更加默契。

纵使这些人里面有探子,那李承乾也无所谓,毕竟牛进达搞不好就是大唐在日月山的探子头子,既如此,那就把所有的探子都弄到一块去,倒是给他省事了。

当众人听到是将他们调遣到牛进达麾下,大家也都没有意见。

自从当初日月山保卫战结束之后,他们刚刚燃起的激情被李承乾瞬间就给浇灭了,别提多不是滋味。

这会儿跟着牛进达,那也就意味着牛进达也归顺了李承乾,未来建功立业,自是不必多说。

当下,众人就乐呵乐呵地离开王宫去找牛进达去了。

“殿下这是准备让牛将军充当一支奇兵?”见众人离去后,刘三笑道,“只是,这支奇兵会不会太少了一些?”

李承乾笑了笑,也没多说。

奇兵?

你知道什么叫奇兵?

跟他说这些东西没用,李承乾突然问道:“对了,裴默这些人最近在作甚?”

“他们能作甚,每天不是这里逛逛就是那里逛逛,听说最近在走几位尚书的门路,不过几位尚书都对这些家伙敬而远之,这条路怕是也不好走。”刘三闻言说道。

“让他们闲着也不是个事儿。”李承乾说道,“这些人有没有能力本王不知,但学识还是有的,就这么整天游手好闲的太过于浪费了。

这样,弄了你安排一下,本王要举办一场文华宴,不看身份,不看地位,只看学识。”

他此举,既有招募人才之意,同时也在向所有人传播学识的重要性,算是为马上要开设的学堂提前宣传一番。

别看之前李承乾贴出告示,说开年要将学堂遍开大明十五城,大家伙都很激动。

但你别指望这些草原上的牧民就有多么重视教育,这一点儿,伱还真别强求。

当李承乾要举办文华宴的消息传出去后,当下最先就在日月山掀起了波澜。

不少从大唐远道而来的读书人,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这文华宴上崭露头角,从此平步青云。

对他们来说,在大明出仕和在大唐出仕没啥区别。

而随着消息传遍整个大明王廷,那些自问有些学识的家伙也是一个个的马不停蹄地朝着日月山而来,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机会,一次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谁不知道,如今大明王廷官场的缺口有多大?

大家都将此次的文华宴当成了李承乾准备招贤纳士的一次选拔,谁又敢不紧张?

长明酒楼,裴默听闻这个消息后,也是一脸的激动。

要说他一把年纪了,性子早应该就沉稳如铁了,可他还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一开始,他以为以自己的才学来投奔李承乾,怎么说也得是个座上宾吧?结果呢,愣是被李承乾晾了这么久,再晾一段时间,都他妈要被风干了。

就算如此,他也是一点儿希望都没看到,所以这消息传出来,着实是让他激动得不行。

他哪里知道,李承乾这个文华宴就是为他们举办的,顺便搂草打兔子罢了。

既然李二的探子他都收了,那李渊的探子他也不会放过。

这就是制衡。

再说了,抛开制衡不谈,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也更安全些。

“都准备一下,这一次的文华宴,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裴默说道。

……

当大明王廷准备文华宴的时候,浇河郡却是混乱不堪。

上层,慕容孝隽和定城王斗得不可开交。

底层,浇河郡的牧民和其他地方流窜而来的牧民那也是杀得难舍难分。

牧民之间的争斗对于慕容孝隽来说也没太当回事儿。

他如今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和定城王这些人的斗法之上。

你要说他全然是因为慕容婉秋遇袭,才和定城王斗了个不依不饶,那也不对。

作为吐谷浑的王,慕容孝隽其实很清楚定城王这些人的意图是什么。

不管行刺慕容婉秋的事慕容伏允是什么态度,但从这件事儿就能看出来,定城王他们在不断的消磨他在慕容伏允心中的地位。

这一次,他们可以鼓捣慕容伏允默认他们去行刺慕容婉秋,那么未来他们会不会鼓捣慕容伏允对他下手?

所以说,和定城王他们之间的争斗,其实斗的就是一个谁在慕容伏允心中的地位更高。

不管你是什么王都好,在这一片土地上,要是失去了慕容伏允的支持,什么王都是白给。

而定城王也不管下面的这些事儿。

杀就杀吧,吐谷浑向来就是如此,弱肉强食,有什么好说的?

既然都活不下去了,来抢抢浇河郡那本就是理所当然的。

老子都活不下去了,你难不成还要跟老子讲道理不成?这事儿慕容伏允来了,也不好使!谁叫他浇河郡富得流油。

而且还是靠着走私发家的,也是从他们各部身上吸血赚来的。

凭什么就不让抢了?

就他这个理论,慕容孝隽听到了一准儿会笑死。

今年冬天浇河郡的牧民日子之所以好过了一些,的确有商贸的原因。

但更大的原因则是他今年非但没有跟治下的老百姓收过税,而且还补贴了不少。

慕容孝隽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当初他亲眼看到过慕容顺的覆没,这才让他有了这样的行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他对慕容顺的覆没最终的评价。

也正是因为这两位浇河郡的大佬们的懈怠,张五哥这些人总算是找到了机会。

对于李承乾让他们残杀那些普通老百姓,麾下的一些人还是有些不忍心的,这会儿,普祁就说道:“我们真的要对这些普通人下手么?”

“普通人?”张五哥闻言,看了看其他人,见其他人也是有些犹豫,便反问道,“现在什么局势你们不知道?若是大战一起,这些人还会是普通人?

睁开眼睛给老子好好看看,那些流窜而来的牧民为什么要劫掠他们?不就是因为他们比之更富裕?

因为他们更加富足,这在那些流窜而来的牧民眼中,便是原罪。

但你们好好想想,我大明的老百姓是不是要比他们这些人更加富足,他们下一个要劫掠的目标,会不会是我们的同胞!

难道,就连你们也当我们殿下是那般残暴么!

混账!

殿下说了,他只是大明的王,他只想庇护大明的百姓,他只要大明的百姓安居乐业,不受战火之危!

你们怎可如此质疑我们殿下!

为了大明的百姓,殿下甚至甘愿未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难道就连你们都不能理解我们的殿下么!”

张五哥是越说越愤怒。

屠戮这些普通人,他也于心不忍,但能怎样呢?

不将浇河郡搅动起来,难道真让他们未来南下屠戮大明的百姓么?

听张五哥这么说,普祁咬了咬牙,道:“操!想那多作甚,殿下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办,他妈的,谁敢说殿下错了,老子第一个割了他舌头!”

“对!殿下怎么说咱就怎么干!”马上有人跟着嚷嚷了起来。

这样的殿下你去哪里找?

只要能庇佑大明的百姓,殿下什么都不在意,哪怕是名声!

这样的王,哪儿还有?

不多时,众人便都是一副同仇敌忾的模样。

而看到这一幕的张五哥和普祁两人相视一笑。

这两狗东西,搁这儿演戏呢!

不过这一出戏,倒是演得很有必要,经他们这么一演,大家伙心里对李承乾是愈发的认同了。

这才是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王。

他们不懂,这虽然不地道,但就是让他们心里格外的舒服。

不多时,众人再次血洗了一个浇河郡的部落。

不过他们血洗的部落都不大,全都是那种数十人的小部落。

其实这都算不得一个部落了,应该说是一大家子。

而每次他们血洗一个部落后,除了带走粮食以外,其他的一切都被他们一把火烧了。

这也是草原上的习惯。

既然要栽赃嫁祸,自然就要学个十足十。

可屠戮了几个小部落后,张五哥却是摇了摇头,说道:“这样的屠戮还是难以引起太大的冲突,不行,得换个法子才行。”

“要不我们去联合那些流窜的牧民,抢掠一个大点儿的部落?”普祁说道。

张五哥就是这个想法,听他这么一说,当即说道:“你有把握么?”

“问题不大。”普祁说道,“他们来源比较杂,哪里的人都有,想混进去倒是不难,只是到时候群龙无首的,怕是不会听我们招呼啊。”

人杂了就是如此。

张五哥却是笑道:“无妨,只要乱起来就行,其他的管我们什么事儿?这样,你去联系那些流窜的牧民,我去联系那些浇河郡的牧民,到时候我们来一仗,倒是可以比比谁的人更多。”

“这谁跟你比,怎么说这也是浇河郡的地盘,那我这就带人过去。”普祁说完,就带着人离开了。

对于那些流窜至此的牧民,他们本来就一直关注着,要想找到人反而不是什么难事儿。

而张五哥也是迅速消失,他也打算去撮合那些浇河郡的牧民,联合起来抵抗这些流窜而来的牧民。

这事儿不难,毕竟他们现在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加之慕容孝隽现在也没空管他们,大一点儿的部落还不担心,那些流窜至此的牧民也是欺软怕硬的家伙。

所以那些小部落现在可就慌了啊。

时不时的就听说哪个部落又被人屠戮了,一个个都是惊慌得不得了。

张五哥只不过是派人去了几次,就组织起了数百人的牧民队伍联合起来守卫几个部落。

而普祁那边相对来说就要麻烦一些,不过普祁毕竟是吃这碗饭的,当下也是联合了不少人,准备干一票大的。

这两个家伙,那也真不是个东西。

两人暗地里沟通一下后,张五哥专门给普祁制造了一个机会,让普祁带着人将张五哥这边的老窝给掏了。

而且有普祁在其中,那做法自然是逃不了的杀光抢光烧光。

当张五哥他们收到消息的时候,那些牧民顿时一个个火冒三丈。

而这时候,张五哥有准确的带着他们追上了跑出去有些距离的普祁等人,那一仗是越打越激烈。

这也导致双方的投入是越来越多。

本来也就千多人的规模,浇河郡这边呼朋唤友的,愣是整来了几千人,那边也不甘示弱啊,且战且退的时候,也开始广寻援兵。

原本并没有掀起多大波澜的牧民之争,在三天内居然演变成了一场双方投入总兵力超过五千的局部遭遇战。

而流窜的牧民得不到兵力补充,从大战一开始,就处于劣势。

这让众人那叫一个气。

我他妈抢点儿粮食容易么?

还被你们撵着屁股不放了!

就在这时候,普祁又给他们出了个好主意。

打不赢这些家伙,咱就派出一部分人去袭扰部落里的那些老弱妇孺,美其名曰围魏救赵。

还别说,这一手那是真绝了。

你们把能征善战之辈都安排到了这里,那老巢还有什么实力?

一时间,又有不少部落被其屠得全族都成了单身汉。

这也让冲突进一步扩大。

那些族人被屠了的浇河郡的汉子们,那叫一个悲痛欲绝。

这使得草原上在短时间,便是大战连连。

当慕容孝隽听说自己治下的百姓接二连三的被人屠灭了半个族群的时候,当下也是怒火中烧。

他不认为普通的牧民能做到这一点儿,既然不是普通牧民做的,那就一定是定城王这些家伙在暗中搞的鬼。

就因为这样,慕容孝隽最近也是盯着定城王不放,并且扬言要亲自活剐了定城王的皮。

定城王自然也是浑然不惧,这一次,他也想彻底将慕容孝隽给压下去。

那么未来,他的威名必将是吐谷浑诸王之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就在慕容孝隽某一次带人堵住了定城王后,两人交战之际,一支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冷箭,直插慕容孝隽的肩胛之处。

这彻底让慕容孝隽及其麾下暴怒!

战场之上射冷箭,无耻之尤!

但当时慕容孝隽伤情未知,众人也不敢做什么,当即就带着慕容孝隽跑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支冷箭,草原上从一开始的小规模冲突,演变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慕容孝隽回去后,当即就派出了更多的兵马,在整个浇河郡上截杀定城王等人的兵马。

定城王自然也不甘示弱,迅速向其他人求援,直接掌控了各部在浇河郡的兵马。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一切,不过是李承乾安排的。

同一时间,在浇河郡,一个声音终于传了出来。

这个声音只有几个字。

攘外必先安内!

当这几个字传出来之后,定城王顿时大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