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389章 李靖的大智慧,惊天消息!

第390章 卷四 李靖的大智慧,惊天消息!

李靖真的傻眼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叹了口气,又看了眼薛万彻,有些无奈地说道:“这打法熟悉不?”

薛万彻闻言,说道:“大帅,这……”

他也无语了,这事儿闹得。

“现在的关键不是这个。”犹豫了良久,薛万彻说道,“关键是这和大明的那位到底有没有关系。”

“不好说。”李靖摇了摇头,“根据楀国公送回来的消息来看,卑沙城的确是按照当初日月山保卫战的方式在搞。

说起来,他们弄出一个瓮城老夫不奇怪!

奇怪的是,他们装备的居然也是连弩,甚至铺满了燃烧弹。

这完全是把当初日月山保卫战重新来了一遍,而且在当初日月山保卫战的基础上,还加强了不少。

你说,他们的连弩和燃烧弹是从哪儿弄来的?”

众所周知,这两个东西,目前就大明王廷有。

所以薛万彻闻言,也不开口了。

这事儿不好说,也没法说,更不敢说。

不管李承乾是不是大明的王,但不能忽视的是,他如今依然是大唐的太子,这卑沙城要是和他扯上关系,问题可大可小。

所以,他两个这会儿才头疼。

李承乾勾结高句丽,这传出去,搞不好就要出大事!

“大帅,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沉默了良久的薛万彻终于问了一句。

李靖也没多想,随口道:“上奏吧,这事儿,不能瞒着陛下。”

薛万彻一听就急了:“大帅,要不先去信问问殿下?也许其中有什么误会呢?”

“你到底是谁的臣子!”李靖当即就呵斥道,“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薛万彻被怼得哑口无言,他能说什么?

但这么干,真的会得罪人的,李承乾如今势大,未来要是继位了,还不得记恨死他们这些人?

想想裴寂吧!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大帅就没想过,这万一是别有用心之辈,故意引导我等这般,离间陛下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又当如何?”薛万彻还在据理力争。

上一次他就站错了队,深知其中的危险。

李靖却是义正言辞地说道:“这些自有陛下明断,用不着你我操心!”

薛万彻闻言,气得脸色都变了,但也无能为力,这大军中,还是李靖说了算。

气呼呼的薛万彻,当即就拂袖而去,这还讲个鸡儿。

李靖这头倔驴,要是肯听他的那才真有鬼了。

不过这也是李靖的性格。

他这人吧,有点儿意思的。

当初李渊造反,他不支持。

李二发动玄武门事变,他也不支持。

如今轮到李承乾了,他凭什么支持李承乾?

所有人都觉得李靖脑子被驴踢了。

其实哪儿有那么简单。

“上酒上酒!”一回到自己营帐,薛万彻就一脸不爽地喊道。

虽然军中禁酒,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对薛万彻来说,算不得问题。

其亲信见状,一边上酒,一边问道:“这是谁招惹将军了?末将这就去收拾他!”

“是李靖那老匹夫,伱去不!”

亲信闻言,嘿嘿一笑,这去个锤子,你还是借酒消愁吧。

这般想着,他又给薛万彻搬了两坛子酒上来。

……

与此同时,卑沙城里。

距离瓮城不远处的一座宅子中。

卑沙城的傉萨(和我们的都督差不多,后面用都督代称)和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正在饮酒。

“渊大兄(这他妈是官职……)李靖一直这么试探,是为何意?”卑沙城的都督提杯问道。

对于这位大兄,他还是很尊敬的,无他,只是因为这大兄乃大对庐(类比大唐宰相)渊盖苏文的胞弟渊净土。

渊净土闻言,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这才说道:“李靖终究是大唐名将,我们这点儿小把戏,可能暴露了。

不过马都督倒也无需担忧,这对我们来说也是好事儿。”

闻言,马都督一愣:“此话怎讲?”

他是真不明白,这算哪门子的好事儿?

我们都露底了好吧。

渊净土却是笑道:“李靖这人,本官也仔细研究过,想必马都督也听闻过他的事迹吧?”

“嗯。”马都督点了点头,道,“此人打仗是一把好手,却不善钻营,更不懂政治,几次绝佳的机会都被他错过了,如若不是,他如今在大唐,当是百官之首!位极人臣!

哪儿像如今,听使者回来说,这李靖在长安还要敞开大门过日子,真乃贻笑大方也!”

“都督此言差矣。”渊净土却是摇了摇头,道,“这才是李靖最高明的地方,也是他的为官之道,因为,他有着别人没有的底气。”

马都督闻言一愣,连忙起身施礼说道:“还请大兄解惑。”

他是真好奇,这李靖有何底气?

渊净土也是连忙起身回礼:“解惑谈不上,相互交流罢了。”

高句丽本身就是传承着汉家文化,其国内汉人也是不在少数,和后世的高丽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所以在礼节方面颇为汉化。

“李靖的一生看似错过了两个黄金发展时期,其实不然。

当初李渊起兵他不支持李渊反而支持前隋。

随后唐皇发动玄武门之变,他也不支持唐皇。

都督说的几次错失良机,可是这两次?”

马都督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渊净土说道:“可都督只看到他错过了两次飞黄腾达的机会,却没看到这背后的深意。

都督想想,他错过这两次机会的时候,他效忠的是谁?”

“自然是当时的皇……”说到这里,马都督愣住了,“大兄的意思是?”

“对,李靖就是在告诉所有人,他的一生,只效忠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

谁在那个位子上坐着,他就效忠谁!

换句话说,他效忠的是皇权!

试问一下,哪个皇帝不喜欢这样的臣子?

你看,李渊拿下了天下,他李靖在干嘛?

再看一下如今的唐皇拿了天下,他李靖可有受其冷遇?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唐人都说李靖没战队,呵呵,其实他一早就站队了!

而且站得比谁都稳。”

马都督摇了摇头,说道:“本官记得李靖当初可是被俘而降的,听说当时都差点儿被李渊砍了脑袋。”

“砍了么?”渊净土一脸疑惑地问道,“真要砍了头,如今兵临城下的又是谁?

这就是李靖的底气,也可以理解成李靖的自信!”

“底气?”马都督有些不解。

渊净土说道:“他的能力就是他的底气!”

说到这个,渊净土也是摇头苦笑,“如今的大唐,真的是人才辈出啊!

可就算如此,他李靖还是能在群星璀璨中脱颖而出,你不觉得很恐怖吗?

他李靖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溜须拍马,而是实打实的军功!

这就是他的底气啊!

与这样一位大唐名将争锋,不用点儿恶心人的手段,是真没招啊!”

说完,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也是颇为无奈。

卑沙城里的翁城就是出自他手,但他知道,挡住李靖的从来不是他的翁城……

“大兄不必妄自菲薄。”马都督闻言,爽朗地笑道,“大唐纵然有不少名将,但我高句丽有大兄,还有大对庐,定然能挡住大唐的狼子野心!”

对渊净土,他还是很服气的,当初若不是渊净土来助他一臂之力,他都打算死战城头以身殉国了。

“都督就别抬举本官了,本官虽然自视甚高,但和大唐这些成名已久的名将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也就家兄勉强能与其较量一二。

可家兄也曾说过,他也只能勉强应付。”

“大兄谦虚了。”马都督闻言笑道,“大兄不过小小一翁城,就让那李靖不得寸进。”

不管李靖多厉害,跟他有什么关系?

渊家的马屁得拍上才行!

渊净土却是摇了摇头,道:“我们这瓮城虽然有些许可取之处,但说到底挡不住李靖的。

更何况他如今应该已经知晓了我们的圈套,想要破城,怕是更简单了。”

“已经被李靖发现了?”马都督闻言一愣,“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是真的慌了。

李靖的名声他还是知道的,要让他挡住这位大唐战神,他是真没底气。

人的名,树的影,大抵就是如此。

“无妨,就是要让他发现,他若是不发现,我们反而被动,真要发现了,被动的反而是他们。”渊净土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

他是真不怕被发现,发现了对他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马都督不明白,但看渊净土说得如此自信,倒也相信了几分,不过见其没有多言的意思,他也就没有多问。

……

浇河郡。

长孙冲领了李承乾的命后,就在万俟璞等人的护送下,带着粮草开始收拢难民。

加上押送粮草的民夫,整个队伍也是好几千人,在这动荡不安的浇河郡,倒也是一股不俗的力量。

就算碰上小股的流民,万俟璞也能轻松应付。

更别提浇河军如今已经在四处围剿那些流民,所以安危倒是无虑。

找了个地方扎营后,长孙冲就着手开始收拢难民。

所谓难民,就是那些因为流民侵扰,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也有死里逃生,家破人亡的幸存者,当然也有浇河军救回来的那些牧民。

总之,大战一起,逃难的、避祸的、倒霉的永远都是那一批人。

“万俟将军,接下来可能有些流民也会混进难民中,到时候还要万俟将军帮我等盯着点儿才是。”扎营后,长孙冲找到了万俟璞,一脸笑意盈盈地说道。

万俟璞闻言,也是哈哈大笑:“长孙侍郎放心,不过是些许流民罢了,真要混进来了,老子一刀一个全给其剁了。”

“不不不。”长孙连忙摇头道,“我们只要做到心里有数即可,倒是不用动刀动枪,这些流民,留着还有用处。

当然,如果他们在我们营地里乱来,自然按万俟将军说的来。”

万俟璞不明白,他就不是一个动脑子的人:“行,到时候长孙侍郎要怎么做,尽管交代,就是别让我猜,你知道的,你们这些文人说话弯弯绕绕的,我是真听不懂。”

长孙冲的身份他还是知道的,只要不让他背叛李承乾,些微小事儿,他倒也不在意。

“那就有劳万俟将军了。”长孙冲拱手说道。

很快,长孙冲就让人四处散播他们收留难民的消息。

收拢难民自然不用他一个一个去找,只要找一个合适的营地,然后将消息放出去就行了,届时,自然有难民朝这边聚集。

更何况,他还专门派人跟浇河军打了招呼,他们那边有流离失所的难民,也会往这边引。

不到三天工夫,长孙冲的营地里就聚集了数百难民。

有些人甚至并没遭遇到流民的袭扰,只是听说这边有驻军,就迁徙了过来。

人就是如此,遇到危险的时候,总想着朝人多的地方涌。

当初定城王和达延芒结波其实也这么干过,不然他们哪里能劫掠到那么多牧民去帮他们挖壕沟?

只不过他们把这事儿给干到头了,慢慢的也就没人朝他们那里自投罗网了。

当然,他们这么干,对长孙冲其实也有些影响,不过影响不大就是。

毕竟真到了流离失所的地步,任何希望,大家都不愿意放弃。

人嘛,就是如此,谁都希望明天会更好,只是明天真的会更好么?

……

就在长孙冲他们营地西北百里的地方,这会儿,达步屈刚刚剿灭了一支流民,看着被他们救下来的那些牧民,达步屈叹了口气,说道:“从这儿往东走,大约百里地的地方,有一处营地,有人负责安置你们的,你们自己去吧。”

要不是有长孙冲他们收容这些难民,他现在是真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家伙。

把他们丢下吧,于心不忍,怎么说也是自己等人浴血奋战救回来的族人。

带上吧,不说拖累大军,关键是他们跟不上啊。

听达步屈这么说,被救下的牧民中有人问道:“将军,不是说那边是大明的营地么?我们真的能去?”

一听他这么问,达步屈顿时就叹了口气。

“去吧,去吧,他们会安置你们的。”

说着,他无奈地挥了挥手。

吐谷浑啊,大势已去!

从这些老百姓问的话就不难看出来,他们对吐谷浑失望极了。

“谢谢将军。”那问话的牧民当即露出了一脸希望的神色。

他才不管什么大明或者吐谷浑呢。

说不管也不对,但他们真的活不下去了啊。

他们就想要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难道真的是他们要的太多了?

等这些家伙离去后,达步屈仰头看了看天,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昔日他们曾经为之骄傲的吐谷浑,如今是如此的让他们厌烦。

不知道过了多久,达步屈突然对自己麾下问道:“你们觉得大明王廷如何?”

“挺好啊!”麾下中有人想都不想就说道,“殿下心胸宽广,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条真汉子!反正我觉得现在挺不错的。”

说着,这家伙就扯到了李承乾身上。

不过他们也确实挑不出李承乾的什么毛病来,以前还总惦记着李承乾杀了慕容孝隽的事儿,结果人家自己也是如此,宁死不降,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难道真让慕容孝隽折辱在定城王手上?

他也配!

“可大明终究是大明,只有吐谷浑才是吐谷浑!”达步屈说了句很绕口的话。

“将军多虑了。”麾下闻言笑道,“这片土地,谁做主,它就叫什么,大明也好,吐谷浑也罢,其实都无所谓的。

重要的是,人还是那些人。

大明不也是从赤水源起家的?

大明的子民绝大多数不也是昔日的吐谷浑人?

无非就是一个腐朽的王朝,被新的王朝所替代了而已。

将军看看汉人的天下,从秦汉到现在,朝代更迭,除了换个名字,汉人的天下不还是汉人的天下么?”

达步屈闻言一愣。

再看自己那麾下,笑了笑,说道:“没想到本将还没你看得通透,也对,天下还是那个天下,不过改了一个名字而已。

你小子,未来前途无量啊!”

说着,达步屈还拍了拍这家伙的肩膀,到了这会儿,他已经明白了,这小子,估摸着早就心向大明了,甚至有可能早就和大明有所勾结了。

“将军说笑了。”麾下尴尬地笑了笑,说道,“将军不过是当局者迷罢了,像麾下这等人,就想过几天安生日子罢了,哪儿有什么前途可言。”

他知道自己暴露了,但没办法,他也不想自己的将军行差踏错,毕竟多少年的交情,他真怕达步屈走错路。

明王,你斗不赢的……

达步屈笑了笑,说道:“本将说你前途无量必然是前途无量!你不信?”

“将军就别逗我了。”麾下有些尴尬。

达步屈却是爽朗一笑,道:“众将士听令,本将今日检拔独孤雄为本将副将!”说完,他又看了看独孤雄,道,“这回信了吧?”

独孤雄都愣住了。

不是,你逗我呢?

还他妈能这么玩儿?

“放心,老子第一次检拔一位副将,殿下一定不会驳了本将军这个面子,回头就上奏殿下。”

到了这会儿,他其实也想明白了。

都他妈投降了,还伤春悲秋的,属实是该死!

真要输了,慕容伏允还能因为他曾经伤春悲秋的几句话放过他不成?

慕容伏允要是有那肚量,慕容孝隽就不会死!

既然如此,那就跟李承乾一条道走到黑好了。

既然这独孤雄是李承乾的人,那就卖他一个面子,送他一份人情,搞不好未来也有一些难以预料的收获,也难讲。

“还不谢过将军!”众人见独孤雄还在发愣,当即就有人推了他一把。

回过神儿来独孤雄连忙拱手道:“多谢将军提拔。”

“好好干,未来要是出人头地了,我们这些老兄弟,还要指望你呢!”达步屈笑道,说完,他又看了看远处,深呼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兄弟们,继续,给老子把浇河郡上所有的流民都清剿干净!

妈的,打不了定城王,这些牛日的还打不了?

走!”

想通了的达步屈,再次带着众人在浇河郡征伐。

笼络人心,有些时候真的不用对他们多好,只要让他们看看,别人是怎么对他们的就行。

毫不夸张的说,在笼络人心这一道上,李承乾已经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面。

……

时间一晃过去了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浇河军在不遗余力的清剿浇河郡的流民,长孙冲则是在不断的收拢难民,至于契苾何力,每天则是在浇河城外烤烤肉,日子倒也过得不错。

当然,契苾何力的日子好过,定城王和达延芒结波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自从契苾何力率领大军驻扎在浇河城外后,他们几乎每天都在等着契苾何力攻城,结果,一等半个多月,契苾何力啥事儿没做,每天还把他们整得神经兮兮的。

这让他们就难受了。

“殿下,这契苾何力是什么意思?就这么耗着?”定城王站在城头,看着对面的大军,有些烦躁。

倒不是说担心契苾何力攻城,这要怎么说呢?

就像一孩子好不容易考了一百分,正准备将卷子拿回家跟人显摆显摆的时候,却没一个人在意他考了多少分,总有种这么长时间的努力都白费了的感觉。

达延芒结波也是颇为烦躁,但他还是压着性子说道:“正常,短时间内他想不到更好的破城之法,也就只能这么耗着了。”

“要不要让我们外面的人趁机……”定城王话都没说完,达延芒结波就摇了摇头,说道,“留在城外的两万兵马是我们的奇兵,时机不到,用了就是浪费。”

定城王其实也知道这个道理,当下也就不再多言,只是看着契苾何力那边的情况,有些无奈。

守城的盼着攻城的早点儿攻城,这他妈是个什么心态?

……

而就在定城王和达延芒结波心痒难耐的时候,李承乾却收到了一个惊天消息。

“你说什么?赵王进军清水川,并且占领了清水川?”他不敢相信地看着吴安,问道,“你确定这消息是真的?”

吴安也是一脸的无可奈何,说道:“回殿下,此消息千真万确,就在前天日出时分,赵王率领三千将士,一举攻破了清水川,并与昨日占领了清水川全境。”

他说着,都觉得这消息扯淡,但关键是,这消息真的千真万确!他已经从多个渠道都证实了消息的准确性。

李承乾直接傻眼了。

三千将士,打下清水川?

你他妈逗我啊!

关键那是什么地方啊?

那是吐谷浑的东大门!岂会没有重兵把守?你说三万兵马我都能忍,关键他妈的三千兵马,你确定你不是在开玩笑?

“慕容伏允是什么反应?”李承乾又问道。

吴安摇了摇头,道:“没反应……到目前为止,没见慕容伏允向清水川动兵,不过倒是在集结兵马,也不知道是准备夺回清水川,还是准备南下。”

李承乾听着都头疼,这他妈都叫什么事儿?

关键是,李元景一拿下清水川,他有颗暗子就废了!

这才是最让他烦躁的地方。

“清水川!”李承乾念叨了两句,起身说道,“本王那王叔倒是好本事,还真想复刻我在吐谷浑的一切么?”

说着,李承乾看向吴安,又道,“再探,本王一定要清清楚楚的知道,赵王究竟是如何拿下清水川的。”

“微臣领命。”吴安说完,调头就走。

而他走后,李承乾却是陷入了沉思。

他想不明白,李元景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李元景来河州想做点儿什么,他能理解,关键是,这也太快了。

说句不该说的,比他当初都快。

他当初起家的时候,都没赵王这般迅速。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殿下,若是赵王拿下了清水川,对我们而言,未必就是坏事。”就在李承乾沉思的时候,高纯行却是说道。

李承乾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说道:“怎么讲?”

“赵王拿下清水川,十有**也会效仿我大明王廷,到时候我们和大唐不就出现了一个军事缓冲带了么?这对我们来说,还真未必就是坏事。”高纯行笑道,“至于他怎么拿下的清水川,重要么?

其实不重要的,不管他怎么拿下了清水川,但有他在那边帮我们抵挡着大唐,怎么看,都是好事儿才对。

而且,我们甚至可以把浇河郡还有赤水源与大唐接壤的地盘和他换一些清水川的地盘,到时候我们和大唐完全不接壤,而中间有赵王顶着,我们能省很多事儿。”

听高纯行这么说,李承乾敲了敲桌子,又陷入了沉思。

这么干行么?

当然可行。

可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从来都不是。

不和大唐接壤,他大明的经济怎么发展?

说到底,如今大明的经济主要还是依靠朝大唐出口,光大明那二三十万的人口,压根就支撑不起大明王廷的经济体系。

这世上,哪儿有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儿?

你还真指望占便宜没个够么?

怎么可能……

而就在这时,尉迟宝林也是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说道:“殿下,出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