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435章 李二的无奈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435章 李二的无奈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436章 卷四 李二的无奈

长明酒楼,包厢之中。

房玄龄、侯君集、李孝恭这些把持着大唐半壁江山的大佬今日齐聚一堂。

不分文武、不分派系。

其目的只是为了商议出一个渗透进大明王廷的名单。

关键是,在场的人,没一个能代表大明王廷的。

此情此景,总是有几分滑稽的感觉。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他们来了这么长时间,也没一个人率先开这个口。

一直到有仆役来报,说李泰和李恪兄弟大闹长安,房玄龄这才借着这个由头,说道:“看来这是皇后娘娘出手了。”

李泰兄弟这般折腾,稍微动点儿脑子都知道他们两人的用意。

而能让他们两人这般的,世上只有一个人。

“能理解。”萧禹点了点头。

皇位之争有多残酷,在座的都知道。

“行了,既然陛下让我们商议出一个名单,那就开始吧。”房玄龄说道,“老夫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但我们其实都清楚,如果大明王廷完全脱离了大唐,那纵使殿下今后能回大唐,那也必然会掀起轩然**。

为了大唐,我们也不得不这么做。”

说这句话的时候,房玄龄的心里确实没什么私心。

李承乾的大明王廷再怎么厉害,但李承乾想带着他的大明王廷强势回归,那么就一定要做适当的让权。

否则,大家凭什么支持你上位?

李二难道只有你一个儿子不成?

这世上就是这么现实,这么残酷。

大家都想获取最大的利益,可越大的利益,要付出的,要妥协的就越多。

李二那么牛批,不也一样要妥协。

大家都一样。

房玄龄说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这话在理。

李承乾除非不想回大唐,否则就没办法做到真正的脱离大唐。

“殿下也的确需要一些来自大唐的支持。”侯君集点了点头,说道,“而且,从殿下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其实并不拒绝来自大唐的支持。

不管是各家的小家伙,还是如今活跃在日月山的各家商队,殿下都是持欢迎状态的。

听说裴默那老匹夫都带着一群人去日月山讨生活了,如此看来,殿下对我们并没什么恶意。”

按理说,就侯君集这老阴逼的性格,不会这么急急忙忙的开口才对。

不过如今李承乾真的成长了起来,他的投资还是见了一些收益的。

所以,这会儿也是加大投资的时候了。

再说了,李承乾要想继承大宝,那就离不开大唐这些势力的支持。

没有大唐这些势力的支持,想继承大宝,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至少有一点大家都没说,或者说,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去说……

“那就商议一下吧。”长孙无忌也适时地说了一句。

至于李泰兄弟在长安城里闹出的动静,呵呵,就没一个人当回事儿。

能算多大个事儿,两个半大小子为自己的兄妹讨个公道,说出去有理有据,有什么好说的。

再说了,就连御史头子魏征都没吱声,能有啥好说的。

……

皇宫中。

李二终于处理完了公务。

这才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回到了后宫。

“陛下忙完了。”长孙看到李二进来,当即笑意盈盈地迎了上去。

李二一看她这模样,就笑道:“都知道了?”

点了点头,长孙说道:“之前青雀来过了。”

“那小子。”想到李泰,李二看了长孙一眼,没好气地说道,“他皇兄在西北之地,开疆拓土,俨然成了真正的高原霸主。

结果这小子还是不学无术,整天为非作歹,听说今夜在长安城里折腾了一宿,也不知道跟他大哥好好学学。”

“什么为非作歹。”长孙闻言笑道,“听说青雀是去为高明还有长乐讨公道去了,妾身觉得挺好的。

自己兄弟妹妹被人欺负了,他这个做兄弟的去为自己兄妹讨一个公道有何不可?

伱这个做父皇的不为孩子主持公道,还不允许孩子自己去讨一个公道不成?

难道妾身的孩子就活该被人刺杀,被人欺负不成?”

得。

一天长孙这话,李二哑口了。

虽然他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但知道归知道,有些时候,哪怕是知道,也只能装作不知道。

“好了,由着他去好了。”李二笑道,“随着高明吞并了整个吐谷浑,此番那个在背后搞风搞雨的家伙,终究是要暴露的,放心,朕饶不过他!”

长孙笑而不语。

要是李二不知道那家伙是谁,她打死都不信。

这天下李二不知道的事情有,但一定要说能瞒过李二的事儿,呵呵,真不多。

当然,她也不在意就是。

这种事情也没啥好在意的。

出生皇家,行刺遇刺的事儿,真不稀罕。

就她两口子,以前遇刺的事儿少了不成?

如今换到了李承乾身上,也一样,这种事儿绝不是第一次,更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陛下,高明如今吞并了吐谷浑,是不是可以回来了。”长孙说道,“这孩子,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还有必要在外面吃苦么?

说起来,他也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瞧瞧别人家他这么大年纪的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再看看他,能拿下吐谷浑,不知道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说着,长孙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她昔日里也曾跟着李二东奔西走过,自然知道行军打仗有多不易。

而且,自始至终李承乾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除了狐假虎威以外,李承乾在很多时候都是虚张声势。

就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之下,他想完成逆风翻盘,到底有多不容易,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李二叹了口气,这才点头说道:“高明这一路走来定然是不容易,但你想让他现在回来,怕是难了。”

说着,他突然笑了,“那小子,现在当是少年得志之时,还不知道何等的意气风发,岂会就这么回来?

别说朕,就是你这个母后亲自去信,他也不会回来的。”

对于这一点儿,别说李二,满朝堂都猜到了。

想想其实也正常。

李承乾如今绝对算得上少年得志之时,岂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高光时刻?

“可他要是不回来……”长孙说到这里,也是忧心忡忡的。

李二一听她这话,当下就明白了,随即说道:“你放心好了,朕有安排的,这会儿房玄龄他们应该已经商量出一份名单来了。”

说到这里,李二也有些意兴阑珊。

都说皇权天授,简直可笑至极!

但没办法,纵然是他,有些时候该妥协之时,也得学会妥协。

谁也不能例外。

长孙也听出了李二的无奈,当即摇了摇头,说道:“倒是多少有些讽刺了。”

是啊,多讽刺。

李二对此深以为然。

什么皇权天授,那都是糊弄无知妇孺的。

皇权永远都是各方角逐之后的胜利品,代言人。

哪怕他李家,也是如此……

“二哥,你说高明有没有可能就此破局?”长孙皇后突然说道。

李二闻言一惊,还真就仔细地琢磨了一下。

过了良久,他才摇了摇头,道:“难,或者说根本做不到。

他虽然如今展现出了天纵之才,但若是没有人支持的话,纵使朕百年后将皇位传给了他,他也难以胜任。

要知道,说到底,大唐并不是我李家一家人的大唐,而是所有人的大唐……

如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高明也难以胜任这个位置。”

这一点儿李二倒是没有危言耸听,得不到那些人的支持,李承乾就算登基了也只是一个光杆司令而已。

这一点儿毋庸置疑。

“可高明不一样啊。”长孙说道,“他有自己班底的,就算没人支持他,他还有自己的班底支持他的。”

“那更惨。”李二摇了摇头,说道,“这说明大唐的权力架构在变更,那些人更不会让高明坐稳这个位置了。

到时候,只怕又要回到了前隋的光景了。

毕竟,说到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要对付他们,哪儿有那么容易。

前隋就是操之过急,这才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从李二登基以来,他就在努力的平衡各方的势力。

如果真以为皇帝真就是执掌着天下生杀大权的大魔头的话,那可真就大错特错了。

皇帝的权利,其实被限制得很厉害。

长孙摇了摇头,也不再多言。

这可能就是皇室的无奈吧。

……

贞观七年,五月初一。

浇河城。

李承乾如今也入驻了浇河城,而城外的那些壕沟李承乾也命浇河城的降卒将其掩埋了一遍。

至于浇河城外的那一道姑且都不能称之为城墙的土坎,却是没让人动。

就那么不伦不类的屹立在那儿。

仿佛在告诉世人,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至于慕容伏允、达延芒结波以及定城王的尸骸,李承乾也命人将其以礼下葬。

这是做给别人看的,还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要按照李承乾自己的想法的话,为了省事儿,一把火烧了一了百了。

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这些小事儿上就不难看出,哪怕李承乾如今已经是这高原上的霸主了,但在很多时候,该妥协还是得妥协,谁也不能例外。

“殿下,西域使者求见。”李承乾刚刚走在浇河城中,王玄策就凑了上来。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告诉他,本王城头上等他。”

对于这西域使者,李承乾其实没啥兴趣。

主要是这两天着实有些忙,毕竟大战结束,要忙的事情同样有很多。

不多时,当李承乾在城头上感慨万千的时候,王玄策再次走了上来,说道:“殿下,西域使者到了。”

李承乾回头一瞅,倒是愣了一下。

只见一女子,身着一身鹅黄色的长裙站在阳光之下,那如佛光一般的太阳洒在了女子的身上,总有种普度众生的错觉。

“西域使者是女的?”李承乾有些愣。

很显然他没想到西域的使者居然是个女子。

王玄策也是头疼,当即说道:“回殿下,这是尉迟公主。”

“还是个公主?”李承乾更愣了。

他转过头看了看尉迟宝林,道,“你们还是一家人?”

“殿下就别拿末将开玩笑了。”尉迟宝林看了看这突然冒出来的公主,说道,“想必这是于阗国的公主吧?”

“这位将军倒是有见地。”于阗公主笑意盈盈地说道,完事儿又看了看李承乾,笑道,“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放肆!”一旁,刘三顿时怒喝一声。

李承乾倒是无所谓,摆了摆手,道:“公主说得倒也在理,既然如此,那就有缘再见好了。”

说完,李承乾带着人就准备走。

西域诸国弄一个公主来出使,李承乾还是有些虚的。

主要是他已经有好几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儿了,可不想稀里糊涂的又弄来一个。

最关键的是,这西域公主,他不能娶!

那是赔本买卖,做不得!

“殿下,这有点儿丢人了吧?”刚走下城头,刘三说道。

李承乾回头看了他一眼,道:“你小子不是和西域联军待一起的么?他们的使者是这个什么公主,你不知道?”

“这谁知道啊。”刘三立马叫起了撞天屈,“再说了,当时谁有心思去留意大军中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妮子啊……”

“西域诸国想打什么主意,本王一清二楚。”李承乾摇了摇头,说道,“就他们这做法,难不成本王还要把他们西域诸国的公主都娶个便?

到时候本王的后宫直接成了他西域公主的联欢会好了。”

“这倒也是齐人之福。”刘三闻言,捏着鼻子一脸的羡慕。

李承乾闻言气不打一处来,一脚就直接奔着他踹了过去,“给老子滚!”

挨了结结实实的一脚之后,刘三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对了,殿下,之前有消息来说,龟兹王投奔了赵王。

而且赵王最近在吐谷浑收拢了不少人。

尤其是一些家伙,有事儿的时候就躲进清水川,没事儿的时候就从清水川里出来搞风搞雨的。

赵王对此也是不管不问,甚至还有放纵的意思。”

听到这个,李承乾倒是来了兴趣。

李元景想干什么,他心里门清。

这个不要脸的,就想借着李承乾打秋风呗。

“他李元景自己派人出来没?”李承乾问了一句。

“有。”刘三说道,“不过这家伙够贼的,虽然是他自己派出来的人,但打扮都是吐谷浑的打扮。

除非捉了活的,他们才会说自己是赵王的人,然后舔着脸说是自己人,来帮忙的,不要脸至极!”

刘三本就是一个不要脸的了,能被他形容成不要脸至极,可想这些家伙得多不要脸了。

“殿下,是得想办法收拾一下他们了。”尉迟宝林也在一旁说道,“之前就听说他们总是来和我们争抢一些战利品,而且处处都以赵王是殿下的叔父自居。”

“还和我们明着争抢?”李承乾都愣住了。

这特么都什么骚操作啊!

这不跟后世那占便宜没完的亲戚一样了么?

好家伙,这还真是一模一样的……

“对啊。”尉迟宝林说道,“说都说是来帮忙的,但实际上他们就是来打秋风的,最可恶的是,他们什么都要……

不单单要战利品,战俘也要。

反正他们现在过分得很。”

“打秋风打本王头上了?”李承乾是真的没想到,这李元景的秋风都奔着自己头顶薅了?

究竟谁给他的胆子啊。

“这样,你给万俟璞说……”李承乾对着刘三小声的耳语了一番。

刘三一听,那叫一脸的激动。

这感情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