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445章 各国反应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445章 各国反应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446章 卷四 各国反应

李承乾怎么可能告诉段纶他是如何说服西域诸国的?

难道告诉他们,只有他李承乾才能护住西域诸国?

不可能的。

有些事情能做,但不能说。

送走了段纶,李承乾一行人回到了临时的住所。

按理说,在浇河城最好的府邸自然是慕容孝隽的王府。

不过李承乾却是没有在慕容孝隽的王府下榻。

“长乐呢?”李承乾随意问道。

春花闻言立马说道:“刚刚完成今天的功课,这会儿在后院练武呢。”

李承乾点了点头,当即就朝后院走了去。

说起来,长乐也是怪可怜的。

虽然身份尊贵,但在这西北苦寒之地除了自己这个冒牌兄长,真就无亲无故了。

所以现在好不容易有片刻清闲的时间,他也是真想补偿一下这个小家伙。

这一晚上,李承乾都在陪着长乐聊天。

当然,他这么悠闲,不代表所有人也和他一样悠闲。

这个晚上,整个浇河城都显得忙忙碌碌的。

各国的商贾在寻摸着可能存在的商机,各国的使团也在暗地里勾勾搭搭。

毕竟大明王廷的崛起,对于整个大西北来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至于大明的那些官员,更是没闲着。

次日,贞观七年九月二十。

随着第一缕阳光洒向浇河城的时候,原本静谧的城池再次迎来了喧嚣。

今天是李承乾接见各国使者的日子,所以大明这边也早早做了安排。

李承乾也是一大早就在临时的府邸召见了大明的诸多的官员。

“都准备好了?”李承乾坐在上首的位置,问道。

普西偌位居文官之首,闻言出班达到:“回殿下,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看了看大殿中的众人,倒是很满意。

大明虽然立国不久,但他麾下也是人才济济。

不说契苾何力、牛进达、薛仁贵这些现在和未来的名将,就说王玄策,长孙冲,万俟璞这些也算得上一时人杰。

普西偌见李承乾点了点头,当即就安排人将各国使者带了进来。

不多时,以段纶为首的各国使者便鱼贯而入。

“参见大明明王。”众人齐齐躬身施礼。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免礼。”

“此番大明开国,诸位能前来观礼,本王甚是欣喜。”李承乾笑道。

“明王客气了。”禄东赞笑道,“我们两国比邻而居,大明开国,我吐蕃自然要来送上一份厚礼。”

他这话倒也没说错,吐蕃送来的的确是厚礼。

不单单是吐蕃,各国的贺礼其实都不轻。

不过李承乾听闻此言,笑了笑,他明白这家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在打听大明的回礼么?

他们之所以送上重礼,就是为了捞点儿回礼。

如果回礼是军械,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诸位都有心了。”李承乾道,“就各国的这份深情厚谊,本王定会铭记于心!

实不相瞒,各国此番的贺礼,属实是出乎本王意料的,大家都知道,我大明王廷刚刚立国,正是资源匮乏的时候,各国此番送来的贺礼,可算是解了我大明的燃眉之急。”

“明王客气了。”禄东赞也笑了笑,他虽然很想问问大明王廷的回礼是什么,但这话纵使脸皮再厚也实在问不出来。

“殿下,这是我大唐正式递交的国书。”就在这时,段纶走了出来,拿出了李二早早准备好的国书递了上来。

李承乾见状,给了袁公公一个眼色,袁公公立马上前接过了段纶的国书。

不单单是段纶,各国使者见状,也都纷纷递交了各国的国书。

李承乾随便翻了一下各国的国书,倒也没有多言。

这东西其实并没什么好看的,都是一些官面上的话语,其实没什么内容。

“殿下,外臣临行之际,陛下有交代,让外臣和殿下商议一下,再开边贸的事宜。”就在这时,段纶率先说道。

大唐在过去的一年,的确收到了商税带来的红利。

虽然大唐还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如果能通过商税来弥补一二的话,对大唐自身而言,也是好事儿。

可说到商税,不管是李二还是大唐的官员,都惊奇的发现,如今在大唐的商税中,大明王廷的货物占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比例。

所以再开边贸,也成了大唐上上下下都想做的一件事儿。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只要有利,什么事情都可以放到一边。

段纶刚说完,禄东赞也站出来说道:“殿下,我吐蕃也愿意和大明王廷互通有无。”

这种好事儿,他吐蕃当然也想分一杯羹。

不单单是他们,薛延陀,西域诸国,又有谁不愿意和大明王廷做生意?

说到底,大明王廷的这个地理位置真的绝了。

天生就是吃商贸这一碗饭的。

李承乾闻言,笑了笑,道:“诸位放心,此番大明也有这方面的计划,本王已经和户部沟通过了,大概会在大明境内兴建两座边境贸易口岸,具体的事宜,本王已经安排普尚书着手准备了。”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的确是他需要考虑的。

别的不说,就放开商贸的话,对他大明王廷,有百利而无一害。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顾建章当即问道:“不知道大明的贸易口岸都在哪里?”

他们大赵王廷现在是要啥没啥,如果能争取一个大明王廷的贸易口岸,对他们大赵王廷来说,绝对是一个机会。

毕竟大明王廷如今产出的一切,都饱受欢迎。

“贸易口岸的话,具体还没定下来。”李承乾笑了笑,道,“毕竟暂且以大明的能力,只能兴建两座边境贸易口岸,地址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听他这么说,各国使者都动心了。

现如今,大明弄出来的那些玩意儿还是很有市场的。

如果能吃到这个红利的话,对于他们而言,都将是好事儿一件。

不过李承乾所说的两座贸易口岸,这就让他们为难了。

毕竟谁都想在这个贸易口岸上吃到红利。

典型的狼多肉少啊。

当然,李承乾之所以只说两座贸易口岸,也是有原因的。

这是一个很精确的数值。

多了的话,显得太掉价,但如果只有一座的话,众人又都明白,那肯定是和大唐的。

毕竟不管是从关系而言,还是从实际利益出发,大明和大唐之间一定会有紧密的贸易往来。

所以如果只有一座的话,大家就不用想了。

可李承乾偏偏说了两座贸易口岸,这就意味着,大家都还有机会。

至于这个机会具体会落到谁家,那就各凭本事了。

这一下,众人都懂了。

当下也不多言,大家都不是傻子,当下就准备私下再找李承乾或者大明的官员深入的交流一下。

“殿下。”薛延陀的使者说道,“不知道大明的军械是否还会对外发卖?我记得之前大明是有对西突厥发卖过的。

如今西突厥既然已经归顺了殿下,我薛延陀也愿意……”

不等李承乾回话,高句丽的使者也是马上站出来说道:“殿下,我高句丽也有心购买一些大明的军械。”

“贵使说笑了。”李承乾看了看高句丽的使者,当即笑道,“如今高句丽正在和大唐作战,本王虽然已经自立王廷,但说到底,本王和大唐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你让本王将军械发卖给高句丽,不太现实。

至于薛延陀。”说到这里,李承乾看了看薛延陀的使者,摇了摇头,道,“这个本王还要商榷一二,毕竟……”

卖他肯定会卖的,但怎么卖,卖给谁,真得好好琢磨一下。

薛延陀的使者闻言,也不着急,他只是打听一下李承乾的态度而已。

至于高句丽的使者,呵呵,他们早就知道答案。

对此也不意外。

“殿下,军械我们不需要。”顾建章说道,“我大赵王廷想和贵国建立一个长期的贸易关系……”

对于他们大赵王廷来说,军械真不重要,有大明和大唐,他们反而最不看重军事实力。

简单的来说,就算他们现在大力发展军事,也不可能打得过大明和大唐,既然都打不过,那还有什么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去怵大明的眉头?

反正只要大明和大唐不动他们大赵王廷,其他各国还敢妄动不成?

所以,他此番的目的很简单,打通商道。

哪怕是边境贸易口岸,他都只会尽量去争取,但也仅仅只是争取罢了,不会强求。

相反,能达成和大明的长期贸易关系,才是他此番最重要的目的。

对此,李承乾也不反对,他也需要将大明的货物卖遍整个天下,多一个分销商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个没问题。”李承乾说道,“贵使和户部商议就好。”

在这一点上,李承乾很大方。

其他各国使者见状,当即也表示要和大明建立贸易关系。

甭管贸易口岸建在哪里,先把这口肉吃了再说。

对此,李承乾都没有拒绝,全部都答应了。

接下来,众人又商议了一番其他的琐事,临近正午的时候,众人才各自散去。

“贵使若是无事,不如我们一起找个地方坐坐?”从李承乾那里出来,禄东赞就找上了形单影只的顾建章。

顾建章闻言,微微有些愣神,但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荣幸之至。”

他以前就是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真真的小人物,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说起来都是机缘巧合。

所以面对禄东赞这些人,他还是有些紧张的。

毕竟大赵王廷真的立国不久。

虽然别人没有明说,但很多人看他这个大赵王廷的使者,眼神中多多少少都带有几分嘲笑,那似乎是在说他们大赵王廷简直就是在东施效颦。

他能感受到,但却没办法反驳什么。

该说不说,他大赵王廷本身就是在东施效颦。

这并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

“请。”禄东赞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又给高句丽还有薛延陀的使者使了个眼色,当即,几人就找了一家酒楼走了进去。

看到还有高句丽和薛延陀的使者,顾建章有些愣神,他还没想明白这些人找上自己有何目的。

“不知几位找老夫有何事?”落座后,顾建章一脸疑惑地问道。

禄东赞和高句丽还有薛延陀的使者对了个眼色,当即就直截了当的说道:“是这样的……”

没有什么铺垫,禄东赞直接将他们昨晚商议的事儿说了出来。

听他说完,顾建章也是一愣。

结盟?

找我们大赵王廷结盟?

不过当即他就明白了。

他也不是傻子,这些人看重的不是大赵王廷,而是赵王李元景的身份,当即他就摇了摇头,道:“这事儿老夫做不了主,还得请示我家殿下才可。”

他可不敢自己答应,毕竟这不是小事儿。

禄东赞笑道:“这是自然,这种事儿,我们都做不了主,不过我们可以先沟通一下嘛。”

“对对对,我们回去后,也要请示各自的君上,但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沟通了解一下。”高句丽使者说道。

顾建章点了点头,对于这个,他其实并不反对。

如今大赵王廷正是最薄弱的时候,能有几个盟友也不是坏事。

同一时间,西域诸国的使团中,各国的使者也是聚在了一起,议论纷纷。

“如果大明王廷的这个贸易口岸我们能拿到一个,那对我们来说,当是好事啊!”龟兹的使者说道。

他说完,众人都点了点头,这倒是真的。

他们要是能拿到一个口岸,的确能从中获利不少。

“可以我们各国的实力,想争取到一个贸易口岸,真的是难上加难。

不说大唐,还有吐蕃,薛延陀,谁不比我们强?”

这就是他们最尴尬的地方,虽然他们以国而居,但各国太小了,真的太小了。

哪怕是和苏毗相比,都没有竞争力。

说到这个,他们又叹了口气。

这是事实。

“其实,我们若是联合起来,谋求一个贸易口岸的话,也不是一点儿可能都没有?”突然,高昌的使者说道,“我们单独拎出来,的确没什么竞争力。

可如果我们整个西域各国联合到一起,那还是能和各国竞争一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