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485章 龙颜大悦的李二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485章 龙颜大悦的李二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486章 卷五 龙颜大悦的李二

褚遂良其实也为难。

他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有些话的确不适合从他嘴中说出来。

可问题是,他褚遂良也是个要脸面的人啊!

不过看到长孙无忌微闭的双眼,褚遂良很清楚,这是长孙无忌在等他开口。

若是开不了这个口,可能他也只能回长安了。

想到这里,褚遂良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算是明白了,长孙无忌之所以举荐他来,就是为了有人能帮他说出那些他不便说出口的话。

长孙无忌在等,而他,在挣扎!

不过长孙无忌很有信心,一个能在离去之后马上又递上拜帖的家伙,绝对拎得清。

事实上也是如此,褚遂良并没有让长孙无忌等太久,就在心里说服了自己,当即便说道:“却有一法。”

他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变化,倒不是说他有多坏。

实际上,褚遂良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评价一个政治家用好坏来说,并不贴切。

就像在原本的历史中,褚遂良曾诬陷过当朝宰相刘洎(ji)致使刘洎被李二赐死。

虽然史书说是他与刘洎不合才诬陷于他,事实上是这样么?

其实不然,事实上是刘洎和他的政治主张不一样,这才是他诬陷刘洎的真正原因。

否则,和他褚遂良不合的人多了,他还都能诬陷不成?

这会儿,他之所以最终还是开口了,无疑也是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罢了。

长孙无忌闻言,会心一笑,睁开眼,故作惊喜地问道:“计将安来?”

“下官刚刚说过。”既然决定了,褚遂良也就不再犹豫,当即就笑道,“大明王廷的货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正是因为实用才畅销。

但说起来,他们很多货物尤其是日常生活类的,工艺并不复杂,我们完全可以在洮河郡复刻他们的工艺。

当然,仅仅只是这样还不够。

大明王廷毕竟才刚刚步入正轨,对这些工艺的保护还不到位,我们甚至可以派人去日月山许以重利,不管是工匠还是工艺,总会有些收获的。

说到底,大明的那些工匠不管是他们自己培养的,还是大唐过去的,以前的日子肯定过得都不咋样,尤其是大唐过去的。

真要在大唐过得不错,谁又愿意背井离乡?

这种人,最好收买。”

长孙无忌闻言,摇了摇头说道:“这样做不合适吧?”

“郡守。”褚遂良当然知道长孙无忌的意思,当即就说道,“大明王廷虽然如今是殿下在执掌,可大明的朝堂中,异族实在是太多了,未来会如何可不好说啊。

若是让那些异族掌握了这些工艺,到时候对我大唐而言,绝对不是好事儿。

我们这是在为殿下保住这些工艺,虽然手段不光明,但殿下哪怕知道了,也会理解的。

纵使未来殿下能带着大明回大唐,那大明的不就是大唐的么?可万一呢?万一带不回去呢?难道让殿下辛辛苦苦弄出来的一切,都便宜了那些异族?”

文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任何时候都能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说难听点儿,就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长孙无忌听他这么说,故作沉思了一番,这才说道:“还是登善考虑得周到,的确,异族不可信,我们得为殿下未雨绸缪才是。

这样,此事儿就交由你去办,刚好,老夫上任之前除了问陛下举荐了你之外,还向陛下要了一人。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人这会儿应该已经到日月山了,你拿着老夫印信马上和他联系一下,让他配合伱。

就说是老夫同意了的。”

很显然,长孙无忌早就做了这方面的打算。

什么借助大明王廷的通商之利打造一座西北雄城?

那是李二的最低要求。

他作为李二肚子里的蛔虫,自然知道李二如今最想做的就是遏制李承乾的发展。

既然如此,他就想打击大明王廷的商业,同时打造一座西北雄城!

这才是他这个大唐忠臣该做的事儿。

一旁,褚遂良也不意外,长孙无忌明显早就有这个打算,不过是借他的口说出来罢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好奇,长孙无忌还向李二要了谁,当即便问道:“郡守,此人是谁?”

“也是老熟人了。”说到此人,长孙无忌笑道,“许敬宗。”

“许敬宗?”褚遂良都愣住了,呆愣了片刻后,褚遂良才说道,“郡守,此人品行甚是不端啊!”

说实话,褚遂良是真没想到长孙无忌会将许敬宗要来。

这家伙的名声,在长安能臭一条街!

当初为了钱财,将其女儿嫁给了能给他当爹的钱九陇也就算了。

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作为父亲,倒也有权利这么做。

可其父许善心被与文化及所杀之时,他手舞足蹈以求存,实在是父慈子孝的楷模了。

褚遂良是真不愿与此等贪生怕死之辈为伍!

“许敬宗确实有诸多不堪之处。”长孙无忌笑道,“说他是个小人也不为过,但此人能力还是有的。

而且,很多事情,确实需要他这样的小人去做。

就比如此事,他才是最适合的人选。

说句你不爱听的,做这种事儿,你不及他。”

“最好不及!”褚遂良闻言,一点儿不生气,于他而言,这话完全可以当做称赞来听。

不过仔细一想,褚遂良又懂了,长孙无忌之所以要用许敬宗,不就是看重了他完全不要脸的优良品质么?

这么一想的话,他又能接受了。

为官者,尤其是为相者,得有包容一切的心胸。

念及此,褚遂良躬身道:“下官受教了。”

对于褚遂良的反应,长孙无忌还是很满意的。

为官者用人,不一定非要用君子,君子有君子的用处,小人有小人的优势,只要能做事就行。

“你去知会一声,今日老夫不见客。”长孙无忌又说道。

对于两州的官员,他并不着急见。

“这会不会……”褚遂良刚开口,长孙无忌就摆了摆手,道,“无妨,总有那么一些尸位素餐之辈,事儿不好好做,一心蝇营狗苟,如此官员,不见也罢。”

听他这么说,褚遂良也不便多言,躬身领命后,当即就转身离去。

当两州官员听闻长孙无忌今日不适,暂不见客的时候,一个二个都有些意外。

这架子未免太大了一些吧?

有些官员气不过,袖子一甩就走了。

长孙无忌又如何?老子还就不伺候了。

比如崔明远。

有些官员战战兢兢的,最终摇了摇头,还是决定再等等。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一等就是数天的时间,直到许敬宗收到了褚遂良的信函,长孙无忌还没现身。

日月山,一家长安商贾开的客栈中,许敬宗正和自己的亲信看着褚遂良送来的信。

看完信,许敬宗都笑了。

“这些家伙,一直以君子自居,到头来和老夫又有何异?”

对于自己在长安的名声,许敬宗很清楚,但他不在乎。

用他的话来说,既然做了,就不怕被人说。

要是自己还藏着掖着的,那不成伪君子了。

做不了君子,那做个真小人也是不错的。

“郎君若是不愿意,不理他就是。”亲信闻言,一脸憨笑道。

“那倒不至于。”许敬宗捋了捋胡须说道,“毕竟是郡守的意思,而且在来日月山之前,郡守就已经暗示过老夫了。

要不然,你以为老夫为何会来这日月山?

甚至来了之后,还得躲在这小客栈之中?不就是为了此事么。”

“可郎君和齐国公不是一向不合么?”亲信有些疑惑,“此番,郎君为什么会答应随齐国公远赴这西北不毛之地?”

许敬宗不是和长孙无忌不合,他是和长安绝大多数的勋贵都不合。

说不合都不对,应该是长安绝大多数的勋贵都看他不起!

说起来,他许敬宗也是昔日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

可杜如晦、房玄龄这些人都官至宰辅了,他呢?还一事无成!

当然,这个一事无成只针对他而言。

所以,当长孙无忌向他抛出橄榄枝的时候,他当然得抓紧了。

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像他这样做梦都想往上爬的家伙,断然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的。

“你觉得是长孙无忌和陛下亲近一些,还是老夫和陛下亲近一些?”许敬宗笑而不语。

亲信也没多想,当即就说道:“自然是齐国公。”

“这不就结了。”许敬宗道,“陛下既然让长孙无忌出任洮河郡郡守,自然是有天大的好处。

否则以长孙无忌的身份,外放郡守,那是贬官。”

说着,许敬宗拿起自己桌上的那封信,“一开始,老夫也不知道长孙无忌出任洮河郡有何目的,不过现在看来,老夫知道了。

还别说,长孙无忌倒是真敢想!”

这要让李承乾知道了,别说亲舅舅,亲爹都跟你没完!

“这样,老夫今晚动身,这就去草原六城,日月山这边你负责。”许敬宗说道,“老夫不适合在这边露面。”

要不怎么说许敬宗是小人呢。

他也怕被李承乾惦记,毕竟这事儿确实得罪人。

而且草原六城那边也有不少工坊,做的就是日常生活一类的东西,他更有把握一些。

……

当许敬宗在大明王廷搞风搞雨的时候,长安城却是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暴。

风暴的核心就是段纶破家从日月山采买了两百副曲辕犁。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长安都炸了!

两万贯啊!

单副曲辕犁价值百贯!

这让长安的老百姓一个比一个震惊。

“这纪国公脑子是被门夹了吧?一百贯一副的曲辕犁?这得种多少年的地才能回本?”

市井中,老百姓都当一个笑话在听。

这可比金扁担有意思多了!

“谁说不是呢?”又有人笑道,“就算那曲辕犁比现有的犁头好用一百倍,但我们这些农户谁用得起那玩意儿?

用得起那玩意儿,老汉还种个卵的地啊。”

“也不能这么说,纪国公又没种过地,哪儿知道这些。不过我倒是想看看,到底什么犁头能值得一百贯。”

“这倒是的,老头子一把年纪,还没见过一百贯一副的犁头。”

对于老百姓而言,当官的干了件糊涂事儿,够他们笑好久的了。

恰巧听到这番话的房玄龄,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也没想到,段纶出使一次大明王廷,居然破家了!

说实话,他也想见识见识,价值一百贯的曲辕犁,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房仆射这是要进宫?”正好奇着,魏征和孔颖达一道走了过来。

见到两人,房玄龄叹了口气,道:“估摸着你们也听说了,纪国公这事儿闹得,都快成长安城里的笑话了。”

说着,房玄龄突然问道,“你们说,纪国公为何会破家去买这两百副曲辕犁?就算他家要用,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魏征何等聪明的人,当即笑道:“房仆射心中怕是早就有答案了吧?”

“老夫就怕猜中……”房玄龄一脸忧心忡忡地说道。

他心中确实有答案,但这个答案,却是他最不想见的。

“两位也进宫么?”房玄龄说道,“一起吧,估摸着就算我们不进宫,陛下也该宣召了才是。”

长安发生的任何事儿,几乎都瞒不住李二,只要他想知道。

魏征和孔颖达当下也没说话,一道朝着宫门走去。

一路上,又遇到了戴胄、李孝恭、侯君集等人。

众人的脸色显然都不好看。

尤其是戴胄,一脸的肝儿疼!

两万贯啊!

段纶是真下了血本了,可以他们对李二的了解,对段纶的认识,这两万贯怕是有文章啊。

作为户部尚书,戴胄压力很大。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他们一个个脸色不好看,但此时两仪殿中的李二却是龙颜大悦!

“好!”李二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之上,大喝道,“段纶,好胆魄,好臣子,好一个纪国公!

若是我大唐多一些纪国公这样的股肱之臣,何愁大唐不兴!

来人,宣房玄龄等人进宫。”

他是真的高兴,段纶的奏章他看完了。

说实话,就连他都挑不出毛病。

如果两万贯就能买回曲辕犁的技术,这买卖,纵然是他都愿意干!

划算啊!

这是从源头上制止了被大明遏制住大唐脖子的机会。

难道真想长此以往的向大明进口不成?

技术,才是核心!

“回陛下,房仆射等人已经到宫外了。”不多时,一内侍入殿说道。

李二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家伙既然已经来了,那说明接下来可能又是一场恶战。

不过他却是丝毫不惧。

李二嘛,天性就是好斗,他怕个屁!

今日,就算吵个天翻地覆,他也要个结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