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488章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488章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489章 卷五

对于长安发生了什么,段纶一无所知。

这天一大早,阎立德又带着人去和张二牛等人交流经验去了。

段纶也带着人在日月山闲逛。

这一段时间,他每天都是在日月山闲逛。

说白了,他是在等。

等长安的消息。

“公爷,今天我们去哪儿?”有随行的官员好奇地问道。

段纶想了想,说道:“听说大明医院已经选好址了是吧?”

“已经选好了。”随行官员笑道,“要不,今天去大明医院看看?刚好下官知道在哪里。”

“走,去看看。”对于大明医院,段纶还是很上心的。

如果说此番出使大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一定是大明医院。

不过片刻功夫,一行人就来到了位于长明大街最繁华地段的大明医院。

段纶点了点头,说道:“能在寸土寸金的长明大街开办大明医院,说明殿下是真的想做好这家医院。”

“如果医院真像殿下说的那般,的确是一件造福黎民的好事。”随行的官员也是笑道。

“站住!”就在两人准备走进去的时候,门房里走出一人说道,“此乃大明医院,尚且不对外开放,还请诸位止步。”

门房见段纶一行人衣着讲究,也不敢说太过分的话。

正所谓先敬罗衣后敬人,其实在哪里都是一样。

随行官员闻言,当即一脸不满地说道:“这是我大唐的纪国公,此番奉唐皇之命出使大明,受贵国殿下亲自接待。

怎么,这大明宫都进得,你小小一个医院倒是进不得了?”

大唐的官员嘛,在哪里都有一股子身为大唐官员的傲气。

没办法,如今的大唐威仪四海,确实有这样的底气。

不过大明的家伙,这些年都慢慢的养出了一些自信,如果这官员好生说话,他倒也罢了,可如此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模样,哪怕是个门房,也真没惯着他。

“这里是日月山!”门房不屑地说道,“别说大唐的公爷,大唐的皇帝在这里都不好使!”

“你……”随行官员被气得不行!

“你什么伱?”门房当即不屑道,“有本事你动我一下试试!我大明的律法,只保护我大明人!”

别看他首先还一副先敬罗衣后敬人的模样,那是因为客气,也是不想得罪人。

但我客气,那是给你脸,你自己兜不住,关我卵事?

“怎么说话的。”就在这时,巢正从里面走了出来。

见到巢正,门房顿时就露出了一个笑脸,道:“巢医正,这几人仗着自己是大唐的什么公爷,就想擅闯医院,还拿大唐的官身来欺压于我。”

医院体系的人几乎都知道大唐的官员之前和孙道长差点儿打起来了,这也是门房为什么一听他们是大唐的官员,顿时就变了一副模样的原因。

巢正闻言,看了看段纶等人,不屑道:“段尚书这是又想来寻孙道长的晦气不成?怎的?那天人不够,今天特意带上人准备打上门来不成?”

他就是一个大夫,而且是一个一门心思扎进了医学领域的医痴,不懂那么多的弯弯绕绕,看到段纶带着这么多人堵在医院的大门之外,当即就当段纶是来搞事情的了。

段纶倒是大气,笑道:“巢医正说笑了,老夫也是听闻大明医院已经落址,这才专门来看看,绝无他意。”

听他这么说,巢正也不好意思拒绝,当即便不情不愿地说道:“请吧,不过丑话说在前面,段尚书如果是来参观的,我大明医院固然欢迎。

可如果是来捣乱的,可别怪我们人多欺负你们。”

如今医院里上百号子人,真要打起来,他也不怕就是。

段纶倒是不介意,他知道巢正和孙思邈一样,都是医痴。

和他们计较这些,只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进了大门后,段纶感慨道:“大手笔啊,当真是大手笔,在长明大街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修建如此庞大的一座医院,实在是老夫没想到的。”

占地十多亩的医院,的确是他们没想到的。

别说长安,整个大唐也没有如此规模的医馆。

“殿下为了民生计,修建一座如此庞大的医院算什么?”一旁,巢正不屑地说道,“别说日月山,如今朝堂上正在规划,在每座城池都修一座占地不低于五亩地的医院。

只要是为了天下黎民,殿下从不计较这些。”

说到这个,巢正是尤为的骄傲。

仿佛大明王廷才是学医者的圣地!

“那边是什么?”看着一排排房子前面立着一排排的柱子,有随行官员好奇地问道。

“亏你还是大唐的官员,拴马桩都没见过?”巢正身边的一人,不屑地说道。

“这么多?”那官员顿时一惊。

拴马桩他当然见过,但数量如此之多的拴马桩出现在同一地方,那是绝无仅有的。

“这叫停车场。”巢正笑道,“殿下说,未来大明医院必将名传天下,届时,天下寻医问药的人会越来越多,现在一步到位,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诸位,你们自己看吧,本官还有事情要忙,就不陪你们了。”

说完,巢正施了一礼便告辞了。

而他刚走,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片刻之后,又是一阵金鸣之声。

“参见殿下。”门房嘹亮的声音再次传来。

当李承乾走进来时,也是愣了一下,道:“没想到段尚书也在此地。”

“臣等参见殿下。”段纶众人齐齐躬身施礼。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既然碰到了,那就一起转转。”

说着,李承乾就走到了最前面。

整个医院一共分为儿科、妇科、内科、外科、住院部等八个区域。

李承乾的方向便是住院部。

等他来到住院部的时候,众人正在调试住院部的病床。

眼见众人要行礼,李承乾摆了摆手,道:“不用管本王,你们忙你们的。”

说着,他就摸了摸这病床,说道:“还算结实,对了,伊尚书可在医院?”

“刚刚还在这里来着。”有人说道,“我这就去找找。”

李承乾点了点头,继续检查着病床的质量。

这些病床都是李承乾让将作监临时赶制出来的。

质量还说得过去。

“殿下,此地放这么多床是为何故?”段纶有些不解,他见一间房里少说也放了四张床,这哪像医院?更像是客栈。

“这是病房。”李承乾解释道,“病人在很多时候是很虚弱的,如果让他们一直往返医院,其实是不利于病情的,而且,留在医院,会有大夫十二时辰观察他的病情,对于病患来说,更有保障一些。”

段纶闻言,点了点头,道:“殿下的确想得周到。”

做到这一份儿上了,段纶确实没啥好说的了。

跟着,段纶也学着李承乾在病房里到处检查着,对此,李承乾笑而不语。

也就是在这时候,负责督造医院的伊原锡终于来了。

“参见殿下。”伊原锡拱手施礼道。

“免礼。”李承乾摆了摆手,道,“这住院部的窗户全换了,全部改成玻璃窗。”

“啊!”伊原锡闻言,整个人都愣住了,“若是如此的话,建造成本又会增加一大笔!”

要知道,虽然大明王廷自己用玻璃花不了几个钱,可这些玻璃要是卖到外面去,那可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玻璃是何物?”有大唐的随行官员不解地问道。

如今玻璃还没有正式上市,他们不知道也正常。

“大明宫里的窗户用的就是玻璃。”伊原锡也不知道怎么解释,就类比了一下。

那大唐官员闻言也是一惊!

当初他们看到大明宫的时候,也是惊讶得不得了。

不是说大明宫有多美轮美奂,主要是那玻璃,实在是太让他们震惊了一些。

要知道,哪怕是长安的太极殿,白天的时候也要点上不少灯,否则就显得太过于昏暗了一些,可大明宫不一样。

纵使一盏灯都没,也比太极殿亮堂太多了。

“造价高些就高些。”李承乾随意地说道,“对于绝大多数的病人来说,干燥的环境都有利于病情,而且,多见见阳光本来就是好事儿,就按本王说的办。

记住,哪怕因此能多救活一个人,这笔钱就算没白花。”

众人听得牙根儿都疼……

他们虽然不知道那玻璃造价几何,但他们知道,这玩意儿要是弄到长安去,绝对能卖上一个不错的价钱。

结果,李承乾居然全部用在了病患身上。

“老臣这就去安排。”伊原锡当即就点了点头。

对于李承乾的决定,他向来是不会反对的,而且,李承乾对老百姓都尚且如此,对他们这些有功之臣,岂会差了?

而在一旁的段纶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这是好事儿,这样的太子,未来才会是他们所期待的帝王。

“殿下宅心仁厚,心怀黎民,实属天下百姓之福。”段纶笑道。

李承乾却是不在意,他本来就是做给他们看的,有什么好在意的?

当然,如果没有段纶他们,他也会这么做,玻璃想要卖出一个好价钱,当然需要一个样板间。

大明宫不合适,又不是谁都有资格进大明宫的。

“再去别的地方看看……”李承乾正说着。

一看守在大门外的侍卫带着一人走了进来,说道:“殿下,这人说有要事找段尚书。”

段纶转过头一看,见是自家的随从,当即便说道:“殿下,这是老夫家里的随从,扰了殿下兴致,还请殿下见谅。”

“无妨。”李承乾见状便说道,“本王就不打扰段尚书了。”

说着,便带人又去了其他的地方。

等李承乾走后,段纶的随从这才说道:“郎君,长安的旨意到了。”

“就到了?”段纶顿时一惊,“你们去门外等我,老夫去和殿下说一声,这就回使馆。”

这事儿,才是段纶如今的重中之重。

和李承乾辞别后,段纶便带着人火急火燎的回到了使馆。

“纪国公,陛下有旨,让纪国公和阎大将作速速启程,火速回京。”传旨的家伙说着,就把圣旨交到了段纶的手上。

其实这个流程是不对的,不过在日月山,也只能是这个流程。

段纶对此倒是不在意,接过圣旨后,急急忙忙的就打开看了一遍。

他之所以迟迟还没回长安,说白了,就是在等这一道圣旨。

看完圣旨后,段纶整个人激动得都差点儿跳了起来。

等到了!

他真的等到了!

你以为他是在等长安那些人的反应么?

还是在等长安的流言消散?

屁,都不是!

他是在等李二的态度!

他当时甚至都做好了准备,李二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他都准备回家辞官养老了。

结果,李二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他等到了。

“快快快,通知阎立德,准备回京了。”段纶说道,“你们也都准备一番,吾等要回京复命了。

另外,派人正式向殿下辞行……”

段纶立马就安排了起来。

等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后,段纶这才小声地问道:“长安最近是个什么情况?”

这话自然是问的传旨之人。

那也是个人精,他知道段纶此番回京后,必定势不可挡,当下也想卖个人情给段纶,便说道:“纪国公此举,陛下甚是欢喜,曾不止一次说过纪国公为国为民,不惜破家,实乃我朝百官之楷模。”

段纶笑了笑,随即一脸陈恳道:“陛下言重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就是我等臣子应该做的。”

“纪国公谦虚了。”传旨的家伙继续说道,“此番高密公主卖房卖地帮纪国公筹措了两万贯钱粮,已经在长安传疯了。”

“那朝堂上呢?”段纶压根就不关心这些,他最关心的除了李二的态度外,就是朝堂上那些家伙的反应。

他知道,自己这次玩大了,朝堂上的那些家伙断然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当然,只要有李二支持,他也不怕。

在大明王廷这么久,他也确实受到了一些启发,也受到了一些打击。

同样的工部尚书,大明的工部尚书比他这个大唐的工部尚书更勤于王事。

好吧,这话其实不对,但他就是不知为何羡慕伊原锡。

至少,伊原锡想做的事儿,好像李承乾都没有不允的。

可他呢?

他就是想给工匠谋点儿福利,都处处受制。

最重要的是,大明的工部,已经甩开大唐工部不止一条街了。

“朝堂上……”说到这个,传旨的那人有些尴尬道,“纪国公回了长安怕是要小心应付才是,听闻那天陛下和群臣在朝堂上为了纪国公吵得不可开交。

不过纪国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有陛下护佑,也没人敢将纪国公如何。”

段纶心下一沉。

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不过人就是奇怪,纵使他知道会是这样,但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还是隐隐有些担忧。

这倒不是说他没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恰恰相反,在他决定了之后,他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准备。

不过有些人就是如此,纵使做好了再万全的准备,该担忧的还是会担忧。

到了中午时分,阎立德也火急火燎的赶了回来。

听闻是李二急宣他们等人回京,当下也没犹豫。

他也想早点儿回去了。

毕竟曲辕犁算算日子,也快到长安了。

而且,他最近和张二牛等人交流,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

刚刚回到大明宫的李承乾,也收到了消息,当即笑道:“好戏要开场了。”

他是最乐意看到段纶回去的。

此番,段纶一回去,必然会在大唐掀起一股轩然大波。

但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坏事。

当晚,段纶便带着大唐的使团,亲自来向李承乾辞行。

李承乾甚至还专门为段纶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

“殿下这是不喜外臣啊。”宴会上,段纶笑道。

“贵使说笑了。”李承乾笑道,“若是贵使愿意,不妨留在大明如何?本王亲自书信一封,想必阿耶也不会反对。”

“算了。”段纶知道自己真要点了头,不管李承乾是真有此意,还是随口一言,都会将其留在日月山,但他还是摇了摇头,道,“外臣身为大唐的工部尚书,此番出使大明,见识了大明的工艺之绝伦,实在是汗颜啊。

此番,老夫回大唐,只想为大唐的工艺,做一点儿微末的贡献。”

他这也算是实话。

李承乾闻言,当即便说道:“贵使若有此意,本王定当支持。伊尚书,你不妨与段尚书多多接触一番。

若是段尚书有所需要,你工部要全力配合。”

“殿下放心。”伊原锡当即笑道,“只要段尚书有需要,只管书信一封,老夫定当配合。”

在酒宴之前,李承乾就特意交代过伊原锡,伊原锡自然知道该怎么说。

和他有相同任务的还有张二牛。

次日,一大早,大唐的使团就在众多大明官员的欢送下,离开了日月山。

临行之前,那些大唐官员还采买了大量的货物,为此,户部还专门派了一支人马,帮他们将货物送回长安。

而他们的归程,也意味着大唐的变革,将正式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