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08章 向李承乾学习!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08章 向李承乾学习!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509章 卷五 向李承乾学习!

黑火药的面世注定要拉开一个新的篇章,当一声巨响伴随着浓烟升起的时候,大唐的文武百官都震惊了。

看重众人的反应,李二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工业改革带给大唐的利器!”李二笑道,“有了如此利器,我大唐必将征服四夷,凡有不臣者,灭其朝食!”

还别说,火药的出现的确带给了李二很大的野心,这让他看到了很多机会。

在这个年代,黑火药基本上就是bug一样的存在,不说杀伤力,单单制造出来的动静,就足矣震慑敌军。

“陛下,这黑火药果真是将作监研发出来的?”有人将信将疑地说道,“微臣看着,怎么像那些方士炼丹的时候折腾出来的动静?”

大唐的这些文武百官还是有些见识的,当然,到了他们这个地位,有些时候也会自己去寻丹买药,毕竟谁都想多活几年。

有的人家中,甚至就养着不少方士,所以有此疑问倒也在情理之中。

对此,李二冷笑道:“方士炼丹岂能和黑火药相提并论?”如今的李二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倒是没生长生的心思,摆了摆手,道,“算了,黑火药是大唐的最高机密,朕也不便透露太多。

但这的的确确是工业改革带来的好处,想必近来你们也都感受到了,工业改革以后,我大唐的工匠明显多了几分干劲儿。

这也就是说,我大唐的工匠不是不如别人,而是长此以往的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付出和收益严重失衡。

所以才让他们失去了斗志!

可一旦重新唤醒他们的斗志,我大唐的工匠不会比任何人差!

这黑火药就是最好的答案!”

说着,李二看向了段纶,道,“不单单只有将作监有成果出来,段尚书。”

“微臣在。”段纶一听这话,当即就明白了,出班躬身道。

“你工部最近可有什么成果跟大家分享一下?”李二明知故问。

段纶倒也乐得配合,当即就说道:“就在之前,我工部也研发出了一个新物事,当然,比不得黑火药,但在收割庄稼的时候,倒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微臣已经让人试验过了,比之以往收割庄稼,至少要快了三成。

今后若是再碰上跟老天爷抢农时的时候,我们倒是可以多收割三成的粮食。

当然,这也是工业改革带来的好处,如今,不管是工部还是哪里,那些工匠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儿十足。

而且,他们大多数人也摒弃了门户之见,不再遮遮掩掩的,大家都在努力的将大唐的工艺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玩意儿,虽然对民生影响不太大,但这终究是一个好的趋势。

微臣相信,未来,我们大唐的工艺定当蒸蒸日上,老百姓的生活也定当更加优渥。”

“你们看,这就是工业改革带来的好处。”李二得意地笑道,“伱们啊,一个个的墨守成规,是,有些时候墨守成规能保证不出错,但墨守成规之下,也很难再出成绩。

如今,工业改革不过是开始了不长的日子罢了,但成果是显着的!也是惊人的!

但为什么你们想过么?

朕知道,你们中间肯定有人觉得这是朕故意安排的,不管是黑火药还是收割粮食的器具,其实早早就研发出来了,故意等到今天罢了。

哼……”

“臣等不敢。”众人闻言,立马躬身道。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李二还真没猜错,他们中间的确有不少人都觉得这就是李二提前安排好的。

当然,这个念头可不会说出来。

冷哼了一声,李二道:“行了,什么敢不敢的,你们不敢的事儿多了,但少做了么?”

众人闻言一惊,这话可就过头了啊。

悄咪咪地打量了一番李二,见李二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倒也没人开口。

“都散了吧。”李二摆了摆手,意兴阑珊地说道。

说完,李二就独自离开了。

一些官员这会儿也是三五成群的结伴而行,不过房玄龄、戴胄、侯君集这些家伙却是动都没动

当然,众人也没说话的意思,就是站那儿干等着。

不多时,一个内侍小跑而来,低声道:“几位国公,陛下召见。”

不管是黑火药还是李靖的捷报,怎么可能就这么算了。

李二让众人散去不过是人多口杂罢了。

真正有资格参议朝政的人,也就那么几个。

几人闻言,很是默契地跟了上去。

两仪殿中,李二还拿着李靖的捷报孜孜不倦地看着,这份捷报来得恰好。

而阎立德也是不负所望,让他今日在文武百官面前狠狠的出了一口气。

“恭喜陛下。”众人一入殿,便齐声说道。

他们知道这会儿的李二绝对是心情最好的时候,当下也不想毁了李二的好心情。

“看座。”李二笑道。

大唐本来就没跪礼的习惯,纵使是上朝,那也是盘膝而坐,在两仪殿就更加轻松了。

“此番卫国公、宿国公、吴国公一战大破薛延陀,从今以后,我大唐北方无忧了。”说到这里,房玄龄突然话音一改,道,“可薛延陀该如何治理才好?”

这也是个大问题,土地打下来了后,如何治理呢?

“陛下。”房玄龄话刚说完,温彦博就站起身说道,“微臣觉得还是可以沿用当初东突厥的做法。”

当初东突厥的降俘就是按照温彦博的方案,迁徙至塑方,成群而居,并保留了其部落和风俗。

为此,他和魏征之间争论了数年。

这会儿,魏征听他又旧事重提,当即就站了起来,道:“陛下,微臣建议将那些异族迁徙至各州府郡县,然后迁徙一部分汉人去薛延陀,鼓励两族通婚,只要过个几年,他们也将是我大唐的子民。”

“哪儿有那么容易?”温彦博闻言,摇了摇头,道,“且不说风俗不同,单说汉人迁徙至薛延陀,谁愿意?

都说故土难离,就是让他们从城东搬到城西,都得费老劲儿,更何况是搬出大唐?

而且,薛延陀的刚刚灭国,不施以仁政,强行要他们背井离乡,难道就不怕他们再生变?”

这确实是个问题,毕竟薛延陀是真的刚刚灭国,如果逼迫得太紧,容易出现其他的变故。

李二一直在听他们的说辞,他其实也还没想好具体怎么做,听他们几人这般说,李二问道:“对了,高明在大明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的?

据朕所知,大明王廷真是什么人都有,高明是怎么解决各族之间的问题?”

说到这个,魏征就有发言权了,当即出班道:“回陛下,殿下在大明其实并没有针对性的做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殿下有一点儿做得很好。”

“嗯?”李二好奇道。

“公平。”魏征道,“绝对的公平,殿下在大明王廷,视所有百姓一视同仁,不管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又或者铁勒人,都是一样的。

而且,大明的律法和一切,也都是一视同仁。

老臣有时候也很奇怪,日月山的那些人仿佛从来没说过自己是铁勒人或者鲜卑人,他们开口闭口就是我大明如何如何。

给老臣的感觉,他们对于自己大明人的这个身份,十分的骄傲。

有些时候,老臣都在怀疑,殿下是不是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民族?”

“这一点儿老臣也深有体会。”李孝恭点了点头,也说道,“高明的朝堂上也好,王宫中也罢,真的是什么都有。

而且,高明看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是一样的,不会多一丝怜爱,也不会多一丝厌恶,几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李二点了点头,道:“这一点儿,诸位可以参考一下高明的大明王廷,他能完美的将各族聚在一起,并且将其拎成一股绳,那绝对是花了心思的。

在不如别人的地方,咱该学就得学,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倒是实话,李承乾的日月山模式,的确值得他们研究一番。

毕竟,从古至今,民族之间的融合是最为困难的一件事儿。

当然,李承乾之所以能成功,真的有很多阴差阳错的成分。

而当大唐开始号召向李承乾学习的时候,大明王廷,日月山,大明宫中,李承乾却是一脸的蛋疼。

“孙道长,你说丹方你给了阎立德了?”李承乾再次确认道。

“对。”孙思邈说道,“当初他说他家里有人生病了,啥法子都用了,实在无法,这才死马当做活马医。

不过老道也跟他说过了,那丹方老道都还没研究明白,想要炼出救人的丹药,怕是难啊。”

说着,孙思邈还一脸的遗憾。

李承乾都傻眼了。

你那玩意儿救人的丹药怕是炼不出来了,不过害人的魔鬼,你却是放出来了。

他在听到孙思邈说的丹方中含有硫磺和硝石以后,当即就猜到了是什么情况了。

加上阎立德的身份,他要是再猜不出来,他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改变了世界战争模式的火药,居然是孙思邈发明出来的。

这真的是太出乎他意料了。

“殿下这是有什么隐疾?”孙思邈见李二那一脸便秘的模样,当即说道,“若是如此的话,老道帮殿下看看就是,再说了,那丹方老道虽然给了阎立德,但殿下若是真的需要的话,老道再写一张好了。”

呵呵……

李承乾摇头不语。

根本就不是丹方的问题,而是火药的出现,的确打乱了他的很多步骤。

最关键的是,仿佛是他把这玩意儿提前带出来的。

如果不是他,孙思邈还猫在秦岭中研究药理,根本就不会来日月山。

如果不是他,阎立德可能根本就不会研究什么新式军械,更不可能让火药提前进入历史的舞台。

说到底,他这只小小的蝴蝶,真的引发了一场巨变。

“殿下莫不是那方面不行?”孙道长见李承乾一直不说话,医生的老毛病又犯了,当即就说道,“听闻殿下成亲许久,但后宫还没听到动静,莫非是?

来,让老道号号脉。”

说着,孙思邈就准备上手,李承乾当即就手一甩,道:“行了,孙道长就别拿本王寻开心了,本王才多大,岂会沉迷于酒色之中?

这样,孙道长,你将丹方写下来,然后该忙啥就忙啥去吧。”

他是真的无语了,都什么时候了,孙思邈居然还想着调侃他。

孙思邈倒是不以为意,他这一把年纪了,真就到了为所欲为的年纪,写下了丹方后,就交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收起丹方,这才说道:“孙道长,今后这丹方切记莫要再给任何人看。”

孙思邈虽然不理解,但还是点了点头,道:“不过殿下也要慎用,老道发现这所谓的炼丹,总是有些不对头的地方,如果真的是身体不适,直接让人来传老道就是。”

他现在对炼丹的兴趣早就没了,若不是李承乾提起,他都不想提这些事儿。

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窝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去观察微观世界。

李承乾点了点头,当即就让人把孙思邈送走了。

送走孙思邈后,他才看了看那所谓的丹方。

“硫二两……”嘀咕了一阵,李承乾摇了摇头,“这马兜铃是何物?”

他印象中的火药可不是这样的,当然,孙思邈这丹方定然也不能直接当做火药的配方用,但至少有了一个方向。

但想着让谁去研究火药,李承乾的脑瓜子就一阵的疼。

这玩意儿有风险的!

而且还不小。

他只知道大概的物什,但不知道具体的配方比例,所以每一次的研究都是在冒险。

所以具体到让谁去,他有些头疼。

方铁匠?

那不行,方铁匠和张二牛都不行,他两人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大明的将作监就废了一大半,所以这两个绝对不行。

可如果不是这两个,将作监里的其他人,李承乾也信不过……

脑壳疼。

毕竟事关火药,他不敢马虎,半点儿都不敢。

“殿下,镇南府急报!”

就在这时,袁公公一脸焦急的小跑而来。

李承乾听他这话也是一愣。

镇南府急报?

契苾沙门?

这楼宁刚刚北上,难道南边就出什么问题了?

pS:感冒了,四千字将就一下,哎,浑身无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