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这太子,不做也罢! > 第515章 一物震朝堂

这太子,不做也罢! 第515章 一物震朝堂

作者:曾许人间第一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1:53:21 来源:泡书吧

第516章 卷五 一物震朝堂

王德全虽然没有为官的经验,但经商多年,为人处世倒也算得上老辣。

而且这家伙作为使节在长安待了这么长时间,也早已褪去了初入官场的青涩,加上他年纪摆在那里,配合上这副皮囊,倒是一副沉稳干练的模样。

人就是如此,最容易被改变的,往往都是所处的环境。

至少,这会儿的王德全,已经不再像之前一样,见到李二还颤颤巍巍。

“还请贵使代朕转告明王,他的祝福,朕收到了。”李二一脸笑意地说道。

“大唐皇帝陛下,我王除了交代外臣稍一句话以外,还特意为大唐皇帝陛下准备了一份寿礼,还请允许外臣将其抬上殿来。”

他们带来的寿礼并不在大殿之上。

没办法,那玩意儿太大了一些。

一听他这么说,众人的兴趣就更大了。

在进宫的时候,就有人发现王德全运进来一个庞然大物,当时就好奇这玩意儿究竟会是什么?

虽然李恪的寿礼的确称得上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他们可没忘了,去年李承乾送来的寿礼虽然算不得珍奇,但也确实让众人开了眼界。

看着群臣都好奇地望向殿外,王德全没来由的平添了几丝笑意。

刚刚李恪的寿礼出场的时候,可没少人对他们冷眼相待。

一直到李二点了点头,王德全才对随行之人示意了一下,这人便立马出了大殿,不多时,在他的指挥下,十来个将士才抬着一个同样盖着红布长约三米开外,宽约两米左右的玩意儿,从大殿之外抬了进来。

众人一见这庞然大物,无不是惊讶不语。

当然,也有人在进宫之前就看到过这东西,当下众人也是指指点点的。

“这么大,你们说那位殿下给陛下准备的寿礼当是何物?”

因为被红绸子遮掩住了,众人也看不清晰,大家也就开始议论了起来。

李二的酒宴一般规矩都不多。

喝高兴了,在酒宴上武斗之事也是屡有发生。

而且,能在这大殿之上的,也不是一般人,议论两句倒也无妨。

“你们仔细看,这玩意儿还有腿,倒是像大明出产的那种桌子。”又有人小声说道。

他这话倒是得到了诸多人的认可,毕竟那几条桌腿太过于显眼了一些。

“这物什端是不小。”有人笑道。

“大就能出奇了不成?”当下,又有人反驳道。

“能不能出奇老夫不知道,但这玩意儿的确勾起了老夫的好奇心。”侯君集笑道,“你们看,这玩意儿虽然看上去像是一张桌案,可红绸子之下明显凹凸不平,此起彼伏,定然不是桌子那么简单。”

“确实。”魏征也点了点头,说道,“这东西共有六条桌腿,每条桌腿都有成年人的手臂般粗细,而且这十多个将士抬着都是格外的费力,说明这东西的分量不轻啊。”

他刚说罢,十来个将士便在王德全的指挥下将此物放在大殿的正中间,落地的那一瞬间一声闷响也印证了魏征的猜测,这东西,的确不轻便。

“从边缘来看,倒是整齐,就算不是桌案,估摸着也是犹如桌案一类的东西。”段纶走上前,细细打量了一番,甚至用鼻子嗅了嗅,这才说道,“而且此物还透着一股子木头散发的香味,至于是何种木材,老夫不才,倒是没闻出来。”

“光从外表来看的话,此物倒是像一张桌案上放满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郑御史说道。

“什么叫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人争论道,“这可是殿下为陛下准备的寿礼,岂会放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口误,口误。”郑御史尴尬地笑道。

一时间,整个朝堂上都是乱哄哄的,众人都在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李承乾的寿礼究竟是何物,但谁也说不上个所以然来。

王德全听着众人的猜测,心中冷笑不已。

猜吧,伱们可劲儿的猜,待会儿有你们大受震惊的时候。

他当时看到此物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送给李二的寿礼,他都想自己留下来作为收藏。

大殿之上,李二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是微微好奇李承乾送来的此物究竟是什么?

难道说,这又是大明王廷什么新的工艺?

这般想着,见群臣议论纷纷,李二便开口道:“不知此乃何物?”

“陛下揭开了这红绸子便知。”王德全卖了个关子。

当然,这也是他还不谙官场的原因,如果他在官场深耕个十多年,是绝对说不出此话的。

不过李二倒也不介意,笑道:“如此甚好,朕倒要看看高明给朕准备了什么惊喜。”

说罢他就走了下来,群臣闻言,立马有人准备出言,不过思前想后,终究还是忍住了。

不过看向王德全的眼色却是变了味道。

王德全太急功近利了一些,做事儿欠缺考量,他只是想让李二亲身去感受此物的震撼,但他忘了,那可是李二!

“陛下,要不让老臣来帮陛下揭开这份惊喜?”就在李二走来之后,侯君集一脸贱兮兮地走了上来。

李二笑了笑,随即摆手道:“无妨,这份惊喜,朕要亲自看看!”

说罢,他一手抓住红绸子的一角,顺势一拉,便将整个红绸子给掀开了。

众人见状,也是紧紧地盯着这红绸子,都想看看这红绸子之下究竟是什么东西?

须臾之间,红绸子便被揭开,只是一打眼,众人顿时就愣住了!

入眼之下,仿佛自己将整个天下尽收眼底。

这让他们如何不震惊?

“这是?”有人不敢相信地问了一句。

李二也呆住了,他没想到红绸子之下竟然会是如此一番景象。

不过很快,李二就回过了神,仔细打量了一眼,便看到一个熟悉的地方,问道:“这是长安?”

“回大唐皇帝陛下,此处便是长安。”王德全闻言笑道,“长安自古以来就有八水绕长安的说法,在这附近的便是有名的八水,它们虽然方向不同,路劲不同,但都围绕着长安绵延不绝,正如我大唐国祚一般。”

看着众人那一脸震惊地模样,王德全满脸都是笑意,心中冷笑道:“就一块奇石也想稳压我家殿下一头?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确值得感慨,但能比得上我家殿下这寿礼么?”

“这是堪舆图?”李孝恭在一旁问道。

他也是好奇不已。

这玩意儿的确像是堪舆图,不,准确地来说,这又不是堪舆图,毕竟堪舆图可没这般神奇?

“不。”王德全摇了摇头,道,“此物也不能说是堪舆图,准确的来说,此物应该称之为沙盘。

当然,也可以当做堪舆图来用,但相对来说,此物比堪舆图更加实用,更加醒目,更加直观,能让人清晰的从沙盘之中更好的行军布阵。”

李二闻言,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的确,此沙盘较之堪舆图,的确要实用很多,你们看这里。”

说着,李二就指向了一条起伏不大的山脉说道,“若是朕没记错的话,这应该就是秦岭了吧?”

“陛下慧眼如炬。”王德全当即拍起了马屁,道,“此处正是秦岭,不单单秦岭,大唐境内的几条主要山脉,在这沙盘上都有体现,比如这里的太行山、这里的武夷山、这里的……”

见李二来了兴趣,王德全当即就给李二介绍了起来。

当初李承乾让人送来的同时,还让人送来了沙盘整个结构的一个详细介绍,王德全这几天在家里没事儿就演练一番,这才有了他在李二跟前侃侃而谈的一幕。

李二是越听越高兴。

这东西他喜欢啊,若是以后打仗有了此物,对他排兵布阵绝对是一个利器。

最重要的是,这并不是一州一府的沙盘,而是整个天下的沙盘。

看见此物,他就像在俯视整个大唐一般,那种绝对的掌控,别提让他多兴奋了。

“不错不错。”李二围着沙盘走了起来,一脸啧啧称奇地说道,“这是岭南吧?冯盎就在岭南。

嗯,这是吐蕃……”

李二一边围着沙盘走着,一边努力的去分辨这些地方。

还别说,作为一个军事大家来说,分辨这些方位,他还是很厉害的。

都不用在这沙盘上插上导标旗,他就能清楚的辨别出近乎大半城池的所在地。

其余众人则是跟在李二身后,一个个也是啧啧称奇。

他们想过一万种可能,但从没想过,李承乾居然将天下置于一张桌面之上,让李二尽收眼底。

这手段,哪怕是他们都无比的震惊。

当然,震惊之余,更多的也是震撼,他们实在想不明白,李承乾这脑子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就能想到如此之法?

而且这些名山大川,他们大多也都熟悉,居然大差不差都能对应上,这一点儿,着实让众人不解。

至于李恪,整个人都傻眼,他本以为此番自己精选了一应时应景的奇石,此番怎么都该拔得头筹才是。

结果,还没得意多久,李承乾人都没到,一张沙盘就轻易夺走了所有人的目光。

而他的那块奇石,却再也没人提及。

之前还在称赞他的众人,这会儿也都跟个哑巴一样,跟在李二身后唯唯诺诺的,这让他十分的沮丧。

一旁的李泰看到这一幕,暗自摇了摇头,道:“二哥不用如此,大哥的手段你我又不是没见识过,他能弄出如此神奇之物,不足惊讶才是。”

李泰倒是没有嘲笑李恪的想法,毕竟他们两个更多的时候,更像一对难兄难弟。

这有什么好嘲笑的?

李恪闻言不语,他倒也不怨,毕竟,李承乾准备此番寿礼的时日必定不短,他准备重新出来争一争的决定也不过是最近的事。

所以,这决计不可能是李承乾针对他专门做出的应对。

他只是觉得无力。

别人都还没针对他,他就已经无力反击了,这要是再刻意针对他,他真的有应对之策么?

“这些起起伏伏的都是山脉?”就在李恪感慨的时候,绕了两圈的李二好奇地问道。

点了点头,王德全当即躬身道:“回大唐皇帝陛下的话,这些起起伏伏的确都是山脉,而且是根据山脉实际的高低走势,在沙盘上大小也不一样。”

“不错。”李二点了点头,说道,“那边一览无余的便是平原了?”

“正是。”王德全说道,“平原之地一般都是鱼米之乡,较之山地,平原更适合粮食的耕种。

这也是为什么,富庶的地方往往都在这一带的原因。”

“这倒是不错。”李二说道,“不过我大唐境内,山地众多,你们看看,这山连山的,哪还有什么良田,可想而知,这些山地的百姓生活是如何的凄苦。”

如果是从沙盘上来看的话,那的确,群山之处的确是连一块平整的土地都没。

但这事儿是这么看的么?

“陛下,这几年我大唐日益强盛,老百姓的日子也渐渐开始好转了起来,想必在不久之后,在陛下的带领下,我大唐必将迈入一个新的盛世。”一听李二这么说,房玄龄连忙笑道。

李二想干什么,他太清楚了,两人君臣这么多年,李二的那点儿小心思,岂还能瞒得过他?

“房卿说得在理。”李二笑道,“只要我大唐君臣一心,盛世大唐之宏愿,必将达成。”

说着,李二的眼神这才从南诏、真腊、天竺一带收了回来。

哪里的土地真的肥美啊!

肥美得李二都不愿意收回目光。

不过李二也不是一个激进的人,收回了目光,李二便将目光投向了王德全,说道:“这沙盘固然是好,不过诸多地方都还存在着偏差。

比如这三座城池,虽然这三座城池都在黄河边上,但中间这座城池与它边上这两座城池之间的距离却是一样的。

朕记得都是百二八十里,可能有些许的出入,但绝不像沙盘之上相差如此之大。”

“这个外臣就不知了。”王德全说道,“此沙盘是殿下督造,听说一切都是殿下和将作监以及工部一起商定的,至于说为何要这么做,那外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外臣坚信,既然我家殿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那么就必然有其道理。

对于这一点儿,外臣深信不疑。

若是陛下有些许疑惑,不如派人亲自去问过殿下好了。”

对于李承乾,他是相当信任的,当然,就算不信任,在这个场合上,他也必须站出来力挺李承乾。

臣子维护自己的君上,这是一个臣子最基本的坚持。

哪怕为此冒犯李二,也得这么做!

“你是在说朕错了?”李二突然笑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